第7章 即兴问答张嘴就来(1)
【在工作中如何主动提问】
在工作中,我们主动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出话题,以便于相互交流、获取信息,还可以改变自己木讷的形象。能否以恰当的方式提问,是能否得到完美答复的关键。因此,在提问时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给人以真诚、谦和的印象
我们在发言时要给人以真诚、谦和及值得信任的印象,形成坦诚、信赖的心理感应,从而与答问者之间产生平和、从容的感受,以达到预期目的。而和盘提问式、审查式和连珠式提问就显得不太礼貌,使答问者产生心理抵触,不利于交流。例如:“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这样的提问是缺乏感情色彩的例行公事的发问,不一定会得到对方的真实想法。如换成:“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听听你的看法。”这样的提问显得真诚、谦和,对方是乐于回答的。
●提问时语言表述应得体
如问:“这红肠变质了吗?”营业员一定会满脸不快:“怕变质就别买。”如改变问法:“请问这红肠是什么时候到的?”营业员一定会热情地告诉你:“是刚到的,你看生产日期在这。”此外,提问时自己应有角色意识,应看清场合、分清对象、适应对方心理。所谓角色意识,就是提问者按照语言群体所规定的言语行为模式来支配自己的言语行为。自己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就表现什么角色的言语行为,提问应合乎自己的角色规范。曾有一位中学生问语文界泰斗叶圣陶先生:“请问您今年几岁了?”这种提问虽用了礼貌词语,但很不得体,因为不符合一个中学生问叶老的角色,而像大人问小孩子。
●切忌强加于人或不留余地
例如:“你凭什么提出这样的方案?”“各位还有什么高见?”
第一句带有很强的压制性,对方不知自己的方案是对还是错,于是不知怎样回答才好。第二句表面上是谦虚的提问,但谁敢回答呢?谁敢肯定自己的见解就高人一筹呢?在提问语言艺术中,先将疑问的内容变为陈述句式来表达,然后在陈述句之后附以一些疑问语缀,效果会好得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甲:“你们需要卡车?我们有。”
乙:“吨位多少?”
甲:“四吨。”
乙:“我们要两吨的。”
甲:“四吨的有什么不好?万一货物太多不是很适用吗?”
乙:“我们也要算经济账啊!这样吧,以后我们再通知你……”
看来这样的交谈失败了。如改变提问的方式再试一试。
甲:“你们的运货每次平均重量是多少?”
乙:“很难说,大致是两吨吧。”
甲:“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对吧?”
乙:“对。”
甲:“究竟需要哪种型号的卡车,一方面要看你运的什么货,一方面要看在什么路上行驶,你说对吗?”
乙:“对,不过……”
甲:“假如你在丘陵地区行驶,而且你那里冬季较长,这时汽车的机器和车身所承受的压力是不是比正常情况下要大一些?”
乙:“是的。”
甲:“你冬天出车的次数比夏天多吧?”
乙:“多得多,我们夏天生意不兴隆。”
甲:“有时货物太多,又在冬季的丘陵地区行驶,汽车是否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乙:“对,那是事实。”
甲:“你在决定所购车的型号时,是否留有余地?”
乙:“你的意思是?”
甲:“从长远的角度看,是什么原因决定买一辆车值不值呢?”
乙:“当然要看它的使用寿命了。”
甲:“一辆车总是满负荷,另一辆车从不过载,你觉得哪一辆寿命长些?”
乙:“当然是马力大、载量多的那一辆了。”
最后乙方决定多出3500元买一辆四吨的卡车。
对于提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拉尔夫·尼科尔斯博士制定了一套要点,归纳如下:
1.忌提明知对方不能或不愿做出回答的问题。
2.用对方较适应的“交际传媒”提问,切不可故作高深、卖弄学识。
3.适当运用默语。一开始提问,不要限定对方的回答,不要随意搅扰对方的思绪。
4.力避你的发问或问题引起对方“对抗性的选择”。他要么避而不答,要么拂袖而去。
【回答问题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对话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应答者做出积极或消极、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对树立自己和组织的形象至关重要。因此,应答者应反应敏捷、成熟干练、机智幽默,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以错对答
1982年,作家蒋子龙访美时,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问他:“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沉思片刻,从容答道:“你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
在座的作家们不由得发出会心的微笑。
聪明的应答者应该善于从对方的问话中寻找出破绽以及相应的对策。这不仅仅可以帮助你尽快地回答,而且容易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在这个例子中蒋子龙从对方身上找到了“捷径”,以“不可能”的事回答“不可能”的事。他不去讨论到底怎么办,不认死理,反而避开了误入歧途的可能性,圆满地回答了问题,这是明智之举。
●“草率”回答
美国著名法学教授席格尔在讲授法庭程序时说:“当你为一个案例辩护时,如果你掌握了对你有利的事实,就抓住这些事实去打击对方;如果你掌握了对你有利的法律,那就抓住法律去打击对方。”这时,一个学生突然问:“如果既没有掌握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又没有这样的法律呢?”
席格尔“草率”地说:“在那种情况下你就打桌子吧!”
这是一句急智之言。席格尔以幽默之言来应付突然出现的困境,不仅保住了颜面,而且也是在暗示他的学生:当遇到急迫而棘手的问题时,就应随机应变,方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委婉回答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四十八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代表、作家陆文夫:“陆先生,您对性文学怎么看?”陆文夫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迫使中国人总是在“性”字上面踌躇不决。面对那些直露的提问,既要考虑场合及维护民族文化尊严,又要礼貌作答,这就有个得体的问题。答者以借喻的形式,解决了这个敏感棘手的难题,同时也借这个题目婉转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上,应当受到尊重。其实这种答复是委婉的拒绝,只不过是为了不致使交谈停止罢了。
●搪塞回答
从语言信息角度看,搪塞多属于消极的语言现象,但面对某些具体环境,巧妙地运用搪塞性语言,也可取得积极的语言效果。
相传乾隆皇帝私访江南,曾给一个正在办喜事的农户出了一道难题:送去三枚铜钱和一条对联的上联。上联是:“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这个难题却被一位神童所解:“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则好吃。”
神童之神就是把农户无法解脱的困难推给了送联人,真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时面对难堪的问题你不便回答,可用不着边际的夸张来搪塞。
诗人席慕蓉与刘海北订婚时,因当时买不起昂贵的金戒指,只好买了两只便宜的银色合金戒指。订婚仪式上,有位阔女人提出要看席慕蓉的戒指,当她伸出手来时,那位阔女人大叫一声:“这是银的,不是金的吧?”席慕蓉面对这大煞风景、令人难堪的提问,幽默地答道:“这不是银的,这是铁的!”在场的来宾一片哄然。
●谐音回答
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时间很长。而清华大学从1911年开办时起,大约换了十几任校长。有的只做了几个月,有的还没上任就被学生抵制掉了。
有人问梅贻琦:“怎么你做了这么多年?”
“没有人愿意倒梅(霉)吧!”梅贻琦回答。
这个问题很难答,一句两句说不清,还容易引起麻烦乃至纠纷,并且让人说自己有傲气。巧的是这人问的恰是梅贻琦,提的问题又恰是换校长。善联想、反应快的梅贻琦便利用谐音造了个小幽默,作了个无效回答。
●“闪避式”回答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访问我国期间,曾去上海复旦大学与学生见面。有一位学生问里根:“您在大学读书,是否期望有一天成为美国总统?”
里根显然没有预料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这位政治家颇能随机应变,他神态自若地答道:“我学的是经济学,我也是个球迷,可是我毕业时,美国的大学生有四分之一要失业,所以我只想先有个工作,于是当了体育新闻广播员,后来又在好莱坞当了演员,这是50年前的事了。但是我今天能当上美国总统,我认为是早先学的专业帮了我的忙,体育锻炼帮了我的忙,当然,一个演员的素质也帮了我的忙。”
里根这一段精彩的回答自有他独特的魅力,他采取“闪避式”的回答方式,避开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谈,从其他角度巧妙地回答了难以对答的发问。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对这样的语势“锋芒”,采取断然回避的消极方法固然不行,“意在言外”可以说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这种语言表达方式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因此可以说“避锋”是为了“藏锋”,“藏锋”是为了更好地“露锋”,这样的语言自然会有较强的魅力。
●曲解原意回答
1988年,美国第四十一届总统竞选,布什和杜卡基斯将进行最后一次电视辩论,胜败在此一举。杜卡基斯首先嘲笑布什不过是里根的影子,没有自己的政治主见,作为一个政治家,其自身政治标记不明显。当杜卡基斯用嘲弄式的发问“布什在哪里”时,布什反驳:“噢,布什在家里,同夫人芭芭拉在一起。这有什么错吗?”布什轻松的回答,一语双关。这一回答既表现了布什的道德品质,又讥讽了杜卡基斯的风流癖好,置杜卡基斯于极尴尬的境地。自此,在后来一系列的交锋中,杜卡基斯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布什在最后时刻反败为胜,终于实现了入主白宫的愿望。
杜卡基斯是个强硬对手,他抓住了布什作为政治家的致命弱点。“布什在哪里”是指布什没有独立性和政治主见,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政治语言。所以一句“布什在哪里”,把布什推向了危险边缘。但布什毕竟技高一筹,他把提问中关于政治上的原意故意作具体的通俗化理解,答成“在家里”,这是他反败为胜的关键。这一次布什抓到了杜卡基斯的痛处——风─流癖好,多少竞选者在这方面翻船。杜卡基斯无言以对,以致一发不可收拾,终成败势。成败居然是转瞬间的事,令人深思。
●荒诞回答
造谣中伤在美国总统竞选中是常有的事。约翰·亚当斯竞选总统时,有的共和党人就指控他曾派竞选伙伴平克尼将军到英国去挑选四个美女做情妇,两个给平克尼,两个留给他自己。约翰·亚当斯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假如这是真的,那平克尼将军肯定是瞒过了我,全部独吞了!”
对这种内容庸俗无聊的造谣中伤,有时可以装听不见,置之不理。但若是已流传开来,有损于形象人格时,就不能不认真对待了。说认真,不一定非得“较真儿”。像亚当斯这样以荒诞诙谐的语言方式作答,也不失为一种有效还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