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明代的中外关系
一 郑和下西洋
元朝以来,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包括印度及非洲东部在内,被称作西洋。自古以来,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友好往来。明朝开国伊始,太祖朱元璋即以重建“厚往薄来”的朝贡体制为本朝睦邻外交的基本方针,并公开宣布“不征诸国”的名单,其中大部分是“西洋”的许多国家。明初社会经济恢复以后,明成祖朱棣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政策。永乐三年(1405),朱棣派宦官郑和出使西洋,宣扬国威,招徕各国来朝,发展朝贡贸易。从永乐三年到宣德五年(1430),郑和前后七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字三保,回族。他在洪武朝入宫,后供职于北平燕王府,“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擢为太监,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据说郑和曾受命出使日本,说服足利义满向中国朝贡,因而更得朱棣赏识。明初,陆路出使西域或海路下西洋,多以波斯语为外交语言,而掌握波斯语的人多为蒙元时代入华的回回人后裔。这或许也是朱棣派郑和出使的一个原因。今天依然保存在斯里兰卡境内的永乐七年郑和所立的石碑,即分别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写成。
永乐三年六月,郑和船队从苏州太仓刘家港出发。船队由62艘船和27800多人组成,配备航海图、罗盘针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郑和所乘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138米),宽十八丈(56米),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建造过的最大的木制帆船。船队先来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然后通过满剌加(今马六甲)进入印度洋,到达古里(今印度南部城市科泽科德),并于永乐五年九月回到南京,前后历时两年三个月。从永乐六年到宣德五年,郑和又先后六次率领船队远航,“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船队所到之处,宣扬明朝国威,邀请各国派遣使臣到中国“朝贡”,用中国的瓷器、丝绸等物与各国进行贸易,购买各国特产。郑和出访后,各国纷纷向中国派遣使臣和商队。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国王,甚至亲自来到中国访问,如渤泥(今加里曼丹岛北部)、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古麻剌朗(今菲律宾棉兰老岛)国王都曾访问中国,而满剌加在永乐、宣德间先后有三位国王五次到中国访问。
宣德五年,郑和最后一次远航。船队穿越印度洋回国途中,郑和病逝。郑和所代表的明初航海事业,也就此中止。郑和下西洋是在宋元几百年来海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并取得了远超前代的伟大成就。郑和七下西洋,比欧洲大航海早了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今天东南亚一带,仍然保留着许多纪念郑和的古迹。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扩大了中国在亚非地区的影响。
二 明朝与朝鲜、日本及中亚的关系
朝鲜是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邻邦,彼此关系密切。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趁高丽王室衰微,夺取皇位,建立朝鲜王朝,并接受明朝册封。此后,朝鲜自始至终与明朝保持良好关系,每逢元旦及明朝皇帝或皇太子生日,都会派出使节奉表朝贺。两国之间的贸易也络绎不绝。中国向朝鲜输出绢、布,甚至火药、弓角,朝鲜则向中国输出马、牛、纸张和药材。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派十余万军队从釜山登陆,入侵朝鲜,占领王京(今韩国首尔)和平壤。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明朝政府派杨镐、李如松率军支援朝鲜。李如松相继收复平壤、王京,迫使日军议和。万历二十五年,并未完全退兵的日本军队卷土重来,再度向朝鲜发动攻击。次年,援朝明军与朝鲜军队并肩作战,在陆海两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朝鲜将领李舜臣、明朝老将邓子龙也都在海战中壮烈牺牲。万历年间的援朝抗日,充分体现了中朝之间的友谊。女真后金政权崛起时,朝鲜仍然效忠于明朝,不断为明军骚扰后金的后方,还曾派军队参加萨尔浒之战。清太宗皇太极于1627年和1636年两次派兵攻打朝鲜,迫使朝鲜臣服。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洪武初,朱元璋先后派遣行人杨载、莱州府同知赵秩出使日本。日本使臣于洪武四年回访南京。此后,中日之间不仅有使臣和商人往来,日本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洪武朝后期,明朝政府认为胡惟庸谋反,“欲藉日本为助”,断绝与日本之间的往来。即便如此,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仍然规定日本为15个“不征之国”之一。成祖朱棣即位后,开始恢复与日本的交往,重开宁波市舶司以管理中日之间的朝贡贸易。中国向日本输出绸缎、瓷器等物,日本输入中国的商品则有刀、扇、硫磺和铜。然而,嘉靖二年(1523)的“宁波争贡”事件以及此后“嘉靖大倭寇”的猖獗,打断了中日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自此以后,海盗集团或葡萄牙人成为中日贸易的主要媒介。“澳门—长崎”航线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通道。但是,中日之间商船和人员的直接往来也还是很频繁。明亡之后,著名学者朱舜水四次东渡日本,并最终定居日本,讲学于日本水户藩,推动了日本儒学的发展,为中日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初,帖木儿帝国崛起于中亚,统治南到印度、北至俄罗斯、西抵巴尔干半岛、东及塔里木河的广大地区。洪武二十八年,明朝派傅安抵达撒马尔罕,被帖木儿扣留。永乐三年,帖木儿向东想要攻打明朝,途中病死。其孙哈里承袭汗位,决定与明朝恢复正常邦交,派使臣虎歹达将傅安送还。此后,双方友好贸易往来。永乐间,明朝使臣陈诚还写下了《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记述出使所见所闻。
三 明朝与欧洲的接触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以及英国人于16世纪相继由海路来到中国。跟随着商人及武装殖民者一同到来的,还有天主教传教士以及他们带来的西方科学知识。
明人将西班牙和葡萄牙统称为佛郎机。正德十二年(1517),葡萄牙使臣皮雷斯抵达广州。此后更多的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先后入侵广东新会的西草湾,福建漳州月港、金门岛、浯屿、诏安等地。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商人借口商船遭遇风暴,请求借澳门晾晒货物,贿赂明朝官员,入据澳门。在澳门,葡萄牙人修筑定居点,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葡萄牙人还以澳门为中心,从事中日之间的中介贸易。天启、崇祯年间,明朝政府曾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西方的先进火炮——红夷大炮,并雇佣葡萄牙“铳师”为教习。
继葡萄牙人之后,西班牙人也来到亚洲。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南部诸岛,攻灭吕宋,屠杀华人数万。万历二年,广东潮州人林风率战船62艘、水陆军2000余人,登陆吕宋岛,袭击西班牙殖民军。昏庸的明朝政府竟然派把总王望高前往菲律宾,与西班牙殖民者共同“围剿”林风。占据了吕宋的西班牙人,以马尼拉为中心,从事中国到拉丁美洲的远洋贸易。
明人称荷兰为“和兰”,又蔑称为“红毛番”。万历三十二年,荷兰船来到广东香山澳,请求通商未果。荷兰人试图攻占澳门,也没有成功,转而骚扰福建沿海。天启二年(1622),荷兰人强占我国的澎湖列岛。天启四年,福建巡抚南居益率军渡海收复澎湖。荷兰人转而侵略我国的宝岛台湾,占据台湾南部。到崇祯十五年,荷兰人将占据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逐出,独占台湾。直到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渡海作战,才收复台湾。此外,崇祯十年,英国船舰闯入虎门,与明朝发生第一次直接碰撞。
16世纪,耶稣会士来到中国。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支,成立于1540年,旨在维护教皇权威,反对宗教改革。嘉靖三十一年,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来到广东海域的上川岛,但未能进入内地。第一位进入中国内地的教士罗明坚,也没有在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上留下重大影响。真正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打开局面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利玛窦早年曾接受过神学、古典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训练。1578年,利玛窦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赴远东传教。1582年,利玛窦到达澳门,次年进入广东,经南昌、南京辗转到达北京。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利西泰”,换上中国士大夫的衣冠,且“尽通经史之说”。他结交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著名士大夫,发展他们为教徒,还结交其他文化人,如以医术见长的王肯堂、以刊印《程氏墨苑》而闻名的程大约、被视为异端而入狱自杀的思想家李贽。利玛窦深知,传教“最善之法”,“莫若渐以学术收揽人心”,主张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吸引中国的士大夫。他从欧洲带来了三棱镜、自鸣钟、世界地图以及钢琴。利玛窦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第一次使中国人看到了世界地理全貌(见彩图二十九)。他还成功地在北京建起了一所天主教堂(今北京南堂)。1610年利玛窦逝世,万历皇帝下旨赐以陪臣礼葬于阜成门外二里嘉兴观的右侧(今北京阜外马尾沟)。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向中国输入了西方的数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知识。他们带来的科学书籍,不少在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协助下被译成中文。例如,利玛窦曾分别与徐光启、李之藻合译过《几何原本》、《圜容较义》。崇祯年间,传教士龙华民、汤若望等人还参与修订新历,编制《崇祯历书》。西学东渐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开始影响欧洲。“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经传教士之手被译成西方文字。传教士关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的描述,对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铨选制度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