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金与辽、两宋的对峙
一 金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金是女真族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政权。女真人的祖先靺鞨,在北魏时称为勿吉,分为七部。其中的粟末靺鞨在8世纪中叶建立渤海国,黑水靺鞨役属于渤海。五代时,契丹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黑水靺鞨始以女真之名见于史籍,并附属于契丹。契丹贵族为削弱女真人的反抗力量,把居住在今松花江以南的女真“豪右数千家”迁到今辽阳以南地区,编入辽的户籍,称之为熟女真;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及长白山地区的女真人,未编入辽的户籍,称之为生女真。
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生女真各部先后开始定居生活,并使用铁器,生产力明显发展,逐渐强大起来,威胁着辽的统治。辽朝为此多次发动对女真人的讨伐,残酷杀掠敢于反抗的女真各部。辽统治者还采取以女真人治女真人的策略,任命生女真各部中比较强大的完颜部酋长,充当辽王朝统治生女真各部的代理人。完颜部逐渐发展成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到11世纪末,终于统一生女真各部。辽统治者的种种压榨,使女真各部忍无可忍。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九月,以阿骨打为首的女真贵族誓师起兵,女真人起而响应,攻城拔寨,战无不克。
次年,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皇帝,是为金太祖(1115—1122年在位),建国号大金(1115—1234),立年号收国,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紧接着,阿骨打又攻下黄龙府、东京辽阳府。金兵的节节胜利,充分暴露辽王朝的虚弱实质,辽王朝早已潜伏的内部矛盾也由此爆发,内外交困,面临覆灭。这时,以宋徽宗(赵佶,1101—1125年在位)为首的统治集团也想乘机对辽用兵,夺回后晋割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宣和二年(金天辅四年,1120),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双方夹攻辽朝,金军攻取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境),宋军攻取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灭辽后,幽云之地归宋,宋则将原送与辽的岁币转送给金朝。
“海上之盟”订立后,金朝发起对辽的新攻势,接连攻下辽的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及西京大同府。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率卫兵逃往夹山(今内蒙古包头附近)。辽皇族耶律淳在燕京自立为帝。宋朝因忙于镇压方腊起义,直到宣和四年才派兵攻打燕京,结果却遭大败。不久,耶律淳病死,宋朝再次派兵伐辽,又遭惨败。为了掩饰败绩,童贯暗中派人约金兵攻打燕京。于是,金兵越过长城,攻占燕京。辽保大五年(金天会三年,1125),天祚帝在逃亡中被金兵俘虏。辽皇族耶律大石率部分残余力量向西越过沙漠,最后到达新疆西部和中亚地区,建立西辽国。统治北中国210年的辽王朝灭亡。
随后,女真贵族尽括燕京及其所属六州的财富以及二三万民户,席卷而去,把几座空城交给宋朝。宋朝占领燕地之后,继续掠夺、榨取未被金兵搜括尽的民户,引起人民激烈反抗。
金天会三年(宋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太宗(完颜晟)下诏进攻北宋。十二月,宋燕京守将降金,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长驱直入,直逼开封。宋徽宗惊慌失措,急忙把帝位让给儿子赵桓(宋钦宗)。开封军民在抗战派大臣李纲的带领下,给金兵以迎头痛击。但是,以宋钦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全无斗志,派人向金求和。随着各路勤王兵陆续赶到,开封军民经过联合斗争,迫使金兵于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二月北撤。八月,金兵再次分两路南侵,进逼开封。宋钦宗仍然企图用绢、银和土地乞求金朝退兵,不作坚决抵抗的准备。十一月底,金兵再次包围开封。开封人民坚决要求抵抗金兵,但由于宋朝的投降政策,开封终至陷落。次年三四月,金兵把宋徽宗、钦宗父子连同后妃、宗室、朝官等三千多人俘虏北去。开封城也被金兵洗劫一空,北宋覆灭。
二 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靖康二年五月初一,宋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后建都(行在所)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建立之初,金兵还只是打通了两条通往开封的道路,河东、河北的其余地区都还在宋军手中。两河人民组织起来进行抗金斗争,牵制了女真贵族的大量兵力。在宋朝内部,宋高宗起用李纲,抗战派力量也有所加强。李纲还推荐宗泽任东京留守,到开封组织抗金斗争。王彦率领的“八字军”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吸收太行山一带的十多万义兵,形成一股强大的抗金力量。宗泽积极联络河南、河北的各支义兵,同“八字军”彼此呼应,在黄河南北给予金兵沉重打击,使金兵不得不暂时放慢南侵的步伐。
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却企图割地求和,竭力破坏李纲联合义兵抗金。李纲任相仅75天,即被罢免。宋高宗南逃扬州,以求苟安享乐。宗泽在开封积忧成疾,于建炎二年(1128)七月含恨死去,他所聚集的义兵也被宋高宗一伙逼散。女真贵族得以逐个攻陷两河州县,把各支义兵相继镇压下去。
建炎二年底,女真贵族初步建立对两河地区的统治,然后继续向南进攻,很快占领山东、河南等大片地区,进逼扬州。宋高宗仓皇渡江逃往江南,金兵一路追赶到明州(今浙江宁波)。由于金朝的骑兵不习惯海上活动和江南的水土,多次被宋兵击败。加之后面有韩世忠、岳飞等率军积极抗击,金兵被迫北撤。
金统治者决定在宋金战争的正面战场上暂时采取守势;同时,在黄河以南到淮河以北的地区建立伪齐政权,作为缓冲地带,以抽出兵力,集中于陕西方面。至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三月,金兵基本占领全部陕西五路。此后,宋、金在川陕交界地区出现长期拉锯战的局面,双方沿大散关到淮河一线对峙,宋金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金军主帅完颜宗弼(兀术)又率兵南侵,遭到坚决抗击,以失败告终。次年,金太宗死,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女真贵族内部发生争权夺利的内讧。以挞懒为首的女真贵族提出将河南、陕西原伪齐统治地区交还南宋,同南宋议和。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十二月,由秦桧代宋高宗跪接金朝的国书。
但是,次年七月,完颜宗弼发动政变,夺取兵权,撕毁和议。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五月,金朝兵分四路南下,很快夺回河南、陕西。不过,金兵在顺昌(今安徽阜阳)之战中,遭到惨败,被迫退回汴京。七月,岳飞率领岳家军,接连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兵,先锋部队克复郑州、洛阳。在敌后坚持斗争的许多义兵,受到很大鼓舞,纷纷打起岳家军旗号,准备响应,整个黄河南北,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宋高宗伙同秦桧,下令宋军班师后撤,以便议和。岳飞等坚决反对投降,仍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完颜宗弼就授意南宋朝廷除掉岳飞。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八月,岳飞被罢官,随后被罗织“谋反”罪状,与部将张宪同下大理寺狱。与此同时,高宗、秦桧加紧进行降金求和活动。十一月,签订和议,南宋称臣,划淮为界,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至此,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最后确立。
十二月,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及其子岳云、部将张宪杀害。岳飞,字鹏举,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尽忠报国的事迹代代传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 金的统治与灭亡
从阿骨打起兵反辽,到金熙宗与南宋签订“绍兴和议”,经过26年的用兵,金朝的统治地区北抵外兴安岭,东达黑龙江下游及乌苏里江以东的海滨,南及淮河,西接西夏。在这广阔的地区内,居住着女真、契丹、汉、奚、室韦等各族人民。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部落进行战争时的军事编制,阿骨打起兵后,猛安谋克成了女真族以及一部分较早归附金朝的奚人、契丹人的社会基层组织。凡猛安谋克户,平时从事生产活动,战时编成军队,应征出战。金统治者把这些猛安谋克迁到华北及中原地区后,称为屯田军。屯田军寨的官府,同统治汉人的州县官府平行,不相统属。屯田军户一面种地自给,一面巡捕私盐,并随时准备镇压附近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金太祖废除国相制,设立谙版勃极烈等辅佐国政。从金太宗(1123—1134年在位)时起,就有一些女真贵族建议改女真旧制,用汉官制度。金太宗于天会四年着手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金熙宗(完颜亶,1135—1148年在位)时,加快改制步伐,废除勃极烈制,全面实行汉式官制,史称“天眷新制”。通过改制,把军权从军事贵族手中收归中央,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皇统九年(1149)完颜亮(1149—1160年在位)杀金熙宗,众人拜他为皇帝,史称海陵王。随后,完颜亮废都元帅府,改依汉制设枢密院,并规定“枢密院虽主兵,而节制在尚书省”,进一步把军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完颜亮于天德五年(1153)把都城自上京会宁府迁到燕京,定为中都。正隆元年(1156),完颜亮还颁行“正隆官制”,废除形同虚设的中书、门下两省,由尚书省专理政务,直属于皇帝,并进一步加强御史台的监察职能,令御史台劾举百官。
金统治者崇儒尊孔,推行文治。金熙宗及完颜亮等女真贵族深受汉族儒生的影响。从都城到地方州郡,都设有学校,授以儒业经术。早在金太祖时,已创制女真文字,作为官方通行文字。但是,上自皇帝、贵族,下及平民百姓,用汉字的更为普遍。对于在汉族和契丹族中有广泛影响的佛教,金统治者也大力加以提倡。在灭辽及灭北宋过程中,金统治者任命许多前来投靠的契丹、奚及汉族的上层人物担任要职。金太宗还在河东、河北实行贡举取士,吸收更多汉族士大夫参加金朝的政权机构。熙宗以后,更是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金王朝从女真贵族的专政,逐步转变为以女真贵族为核心,联合各族剥削阶级上层人物,共同对各族人民进行统治的政权。
正隆六年(宋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完颜亮南下攻宋。十月,完颜雍(金世宗,1161—1189年在位)乘机在辽阳自立为帝。十一月,完颜亮在扬州被部将杀死。金世宗继承熙宗、完颜亮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对金朝制度加以新的调整。在他统治的30年间,对外不再发动战争,女真贵族间的纷争也逐渐结束,社会趋于安定。
大定二十九年(1189)世宗去世,完颜璟(金章宗,1190—1208年在位)即位。在他统治的明昌、承安年间(1190—1200),女真族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变革已经成熟。但是,金章宗没有进一步针对弊政加以改革,导致金朝开始由盛转衰。到章宗后期,已是民穷国困。至卫绍王(完颜永济)、金宣宗(完颜珣)统治时期(1209—1223),政治更加腐败,社会危机更加深化。各族人民纷纷起义,他们身穿红衲袄,号称“红袄军”,金朝政权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已濒临灭亡。
此时,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不仅征服西域,而且南下把金逼到黄河以南。宝庆三年(1227),蒙古灭西夏。绍定五年(金开兴元年,1232),蒙古窝阔台汗与南宋议定联合灭金,同年蒙古军队包围汴京。金哀宗(完颜守绪,1224—1234年在位)一路逃至蔡州(今河南汝南)。绍定六年,宋军与蒙古军队合攻蔡州。次年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杀,金亡。
四 南北对峙局面确立后南宋的政局与灭亡
“绍兴和议”之后,南北对峙局面确立,秦桧在宋高宗的纵容和支持下总揽朝政,长达18年之久。这一时期,稍有声望的抗战将领都成为秦桧的打击目标。台谏官也成为秦桧排斥异己的工具。秦桧死后,宋高宗依靠的还是秦桧余党,朝政依然是乌烟瘴气。
绍兴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完颜亮南侵。虽然宋军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之战中取得胜利,迫使金兵北撤,但宋金战争并未停止。次年,宋高宗传位于宋孝宗赵昚(shèn)。孝宗很想有一番革新,在即位之初就宣布给岳飞父子昭雪,驱逐朝中的秦桧党人。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1163),出师北上,希望改变宋金臣属关系。但是,符离一战败绩,动摇了孝宗恢复故土的决心,重新起用秦桧党羽汤思退为相。隆兴二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不再向金帝称臣,改称侄,“岁贡”改称“岁币”,由原来每年银、绢各25万两、匹,减为20万两、匹。此后30年,宋金未再发生大规模战争。
“隆兴和议”后,孝宗也想对秦桧擅权时的一些弊端有所改革,但决心不大,又有多方牵制,因而成效很小。孝宗虽被称为南宋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但他在位28年,政治形势并无起色。
淳熙十六年(1189),宋孝宗让位给儿子宋光宗赵惇(dūn)。光宗在位5年,受制于李皇后,与太上皇的关系日益紧张。绍熙五年(1194),孝宗病逝。同年,光宗在宗室赵汝愚和外戚韩侂胄(tuō zhòu)等人的逼迫下退位,其子赵扩继位,是为宋宁宗(1195—1224年在位)。韩侂胄为了大权独揽,很快把宰相赵汝愚赶下台,并制造“庆元党禁”,斥道学为伪学,以清除赵汝愚一派在朝野上下的影响。但是,“庆元党禁”并没有达到打击政敌、压服舆论的目的。韩侂胄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决定发动对金战争。鉴于当时宋金双方的政治军事形势,辛弃疾、叶适等人反对仓促北伐。但是,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南宋还是下诏伐金。虽然南宋也取得过局部胜利,但未能挽救全局的失败。
开禧三年四月以后,双方议和。同年十一月,韩侂胄被史弥远杀死。南宋在史弥远的主持下与金签订“嘉定和议”,满足金人提出的全部要求,增岁币为30万,犒师银300万两。从此,朝政落到史弥远手中。嘉定十七年(1224),宁宗病死,史弥远矫诏立宋理宗(赵昀,1225—1264年在位)。理宗即位后,朝政昏暗如故。
绍定六年,史弥远病死,宋理宗亲政。他一方面在政治上寄希望于道学家,一方面用兵北伐,企图利用金朝灭亡之机,收复黄河以南地区。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后,南宋军队曾进驻原北宋三京,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和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然而,这三城已被蒙古兵掳掠一空,宋军乏食,陷入绝境。蒙古兵反攻洛阳,宋军溃败。
从端平二年开始,蒙古军队前后三次向南宋发起全面进攻。由于人民群众和沿边将士的积极奋战,加之蒙古贵族内部的纷争,南宋得以坚持40年之久。
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蒙古军队发起第二次全面进攻。时在鄂州督战的南宋右丞相贾似道遣使向忽必烈求和,愿意称臣纳贡,割让长江以北土地。贾似道隐匿私订和议,而妄称战胜蒙古军,鄂州围解,因而有“再造功”,加官晋爵,进一步攫取朝廷大权。面对蒙古强大的军事压力,南宋国政却愈益腐败。景定五年(1264),宋理宗死,宋度宗赵禥(qí)即位。度宗(1265—1274年在位)更加昏庸荒淫,终日不理朝政,南宋已至不可救药的地步。
至元六年(宋咸淳五年,1269)以后,蒙古军队发动第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至元十三年(宋德祐二年),元兵攻入临安,宋恭帝赵(xiǎn)出降。以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为首的少数抵抗派,先后拥立宋度宗的两个幼子赵昰(shì)、赵昺(bǐng)为帝,辗转于福建、广东沿海一带,艰苦支撑了三年。至元十五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兵败被俘。次年正月,陆秀夫、张世杰也于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战败。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蹈海而死,张世杰欲奔海外以图再举,不幸舟覆牺牲,南宋灭亡。文天祥被押解到元朝大都(今北京),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宁死不降,从容赴义。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为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合称为“宋末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