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远离精神上的“穷人”,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2)
“哦,参议员先生,不用着急,你说的这些困难现在都解决了。首先,我愿意接下这个工作;其次,你们不用给我钱。”迈克很诚恳地回答。
参议员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办事不要钱的人,起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确信迈克真的愿意义务改造荒地时,不禁喜出望外,马上就带迈克去办理各种手续。
第二天,迈克就带了工具动手做起来。首先,他在空地上种了几棵树苗,接着又从朋友那里弄来了各式各样的花卉,精心栽在树的周围。刚开始,整片空地上只有迈克一个人在忙碌着,后来人竟然越来越多,原来很多人听说了迈克的行动,都主动前来帮忙。他们有的提供各种花苗,有的扛来了优质化肥,什么也没有的人就帮着扶树苗、填土,空地上一片热闹景象。
就这样,几天之后,一个美丽的花园就奇迹般地出现在市政府前面。绿茵茵的草坪,娇艳美丽的鲜花,沁人心脾的芬芳,过往行人无不为眼前美景所吸引,驻足观赏,孩子们更是高兴地在其间追逐嬉戏。当大家得知花园的来历时,无不夸赞迈克做得好,一时之间,迈克在这里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现在,迈克经过潜心钻研,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园艺家。尽管一提起法语和微积分他就头疼,不过再也没有人说他是没用的人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因为自己现在没有表现出什么专长就灰心丧气。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你勇于去发现它,成功是指日可待的。
危急时刻要保持冷静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危急的情况,这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急中生智”,想出化解危机的办法。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跳水》这部作品中记叙了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的惊险故事。因为人们逗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了,摘走了船长儿子的帽子,反过来逗孩子,孩子因猴子的挑逗和水手的哄笑而生气,爬上了桅杆去夺帽子;孩子在猴子的挑衅下失去理智,走上桅杆顶端横木取帽子而陷入险境,最后写水手和孩子都被吓呆的关键时刻船长机智、果断,用枪逼着孩子跳入大海而化险为夷。
这个故事表现出了船长的沉着冷静,同时也告诉人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能慌张,要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这样才能成功脱险,如果手忙脚乱,乱了心智,这样就会使事情真的向危险的方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第威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瑙德夫人。她的丈夫在马其诺防线被德军攻陷后当了德国人的俘虏,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投身到为祖国解放的光荣斗争行列。
每周四晚上,都有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内装着特工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剩汤的铁锅内,尽管他们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瑙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最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位德国军官,其中一位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位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昏暗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铁管处后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要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轻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小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拿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上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你再给我讲好吗?”“当然可以,小姑娘。”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伯瑙德夫人及两个孩子面对危险,临危不乱,保持了冷静和镇定,结果成功地化险为夷。我们每个人如果在危急时刻,都能保持冷静,并能急中生智,迅速地想出解决的办法,这样会化解掉生活中的许多麻烦或危机。
信念是一种心灵的信仰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一个叫琼西的女孩子患了病,她躺在病床上,心情非常低落,每天望着窗外,数着常春藤的叶子,看着那些叶子一片一片地飘落。因为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她感觉有如自己的即将飘逝的生命一样,心里一点一点地绝望起来。她对朋友说道,最后一片叶子代表她,它的飘落,将代表自己的死亡。奇怪的是,那最后一片叶子任凭风霜雪雨的摧残始终没落下来。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那女孩奇迹般地康复了。后来她才知道,那最后一片叶子是她的画家朋友为了挽救她的生命粘在树枝上的。
这片叶子为何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因为它对于琼西来说,是生命的支点,是一种信念。看到叶子飘落,她产生厌世情绪;最后一片,产生对生命的绝望;不落的最后一片,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她坚定信念,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现在的人非常关心健康,有些人经常吃些营养品,要知道,人的身体需要营养品,但是人的心灵同样需要营养,心灵中最好的营养就是信念。信念就像树根一样,源源不断地给树输送养分。
有一位年轻人生病了,被专家诊断后他很失望,一位老医师来探望他,跟年轻人讲述了了一些健康的道理。这位医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德国集中营待了四年的时间,瘦得跟皮包骨一样,仅靠着发霉的面包和一杯像温水一样的“汤”存活下来。这些食物当然谈不上营养了,没有维他命、没有真正具营养价值的东西,甚至到了今天科学家们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人类可以靠这么少的东西,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还能活下来。年轻人也很好奇,老医师则告诉他说:“靠着一样东西——信念!”
在大战快结束之前,老医师得了痢疾,无法吃任何东西,而且失去很多血。那时他特别痛苦,甚至想自杀来解脱。一天夜里,一位东方老人跪坐在他身旁,握着他的手,说道:“要有信心!我的朋友。你不会死的,要有信心!”老人陪了他一夜,第二天早医师醒过来时,老人却已经走了。医师的身体虽然还是很虚弱,可是灵魂却坚信老人对他说的生命承诺。第二天,战争结束了,关在集中营里的人被救了出来。医师被救出去时体重还不到40公斤,可是他却胜利了,因为他活下来了。
医师对年轻人说道:“这个中国老人救了我一命,他所教导我的,是医学上我从来没有学过的最重要的一课——哪里有信念,哪里就有生命。”
老医师由此得出了这样的观点:人不单是一部机器,不是只有血肉和骨头,我们还有灵魂,这是人不同于机器的地方。人们因为拥有灵魂而能超越有限的躯体之外。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生理的营养,还必须有心灵的营养。
多年来,老医师在治病时一直将自己的这种想法灌输给患者,结果发现,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率都提高了。他对年轻人说道:“我以一个医生的经验确信,不论如何,信念都是治疗的最重要因素。而且,不是只有我这么想,纽约癌症协会前主席克劳德·福克那教授也说过:‘我们经常无法理解,是什么让病人从病痛中康复。我确定,信念——很多时候是最重要的原因。’而艾默·希斯博士也写道:‘一个走进病房的医生并非是独自一个,他只能用一些科学的医疗器具照顾病人,其他就要靠病人自己对上帝的信念了。’你瞧!信念创造信任,以及心灵的平和,它所散发出来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信念,被认为是人们从一些‘没救’的病症中康复的主因,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创造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
老医师告诉年轻人,生病之后,一定不要怀疑、恐惧、焦虑和忧愁,因为这些都会产生与信念相反的力量,是健康的破坏者。凭他的经验,那些心怀坚定信念的人,比其他人更健康,同时,当他们生病时,这些人也复原得更快。
信念是一种心灵的信仰,是一种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的心灵力量。信念,将人类的灵魂与更高的力量连结在一起,它是隧道尽头的灯光,是一种可以移山的力量。
成功始于信念,永不止步才会赢
一个孩子,家境贫寒,生活窘迫,不得不经常拾煤块、捡破烂,因而有些同学就看不起他。放学以后,常有三个爱欺负人的孩子以袭击他为乐。他每次受到惊吓或是挨了打骂,只有流着泪回家,感到恐惧和自卑。后来,他读了一本书,名叫《罗伯特的奋斗》,内心受到启发和鼓舞。他在心理上进行了积极的自我暗示,决心拼命战斗,打败对方。这天放学的路上,他又遇到那三个恃强凌弱的孩子。那三个孩子一起喊叫着冲向他。他这回不是逃跑,更不是害怕求饶,而是挺身迎战,这是一场恶战。他打倒了一个,另一个见势不妙逃跑了,领头的那个也只好退却了。从此,那三个孩子再也不敢欺负他了。实际上,他不比几个月前强壮多少,攻击他的三个孩子也没有变得虚弱,只是他在内心里的自我暗示不同。
成功心理学家认为,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自我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具有自信、主动意识的人必然会长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而具有自卑、被动意识的人却总是使用消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说,经常进行积极暗示的人在每一个困难和问题面前看到的都是机会和希望;而经常进行消极暗示的人在每一个希望和机会面前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困难。那么,人们如何能保持着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呢?这个法宝是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一个人如果具有某种坚定的信念,就会对自我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产生让人积极的力量。
从前,有一名勇猛的大将军,他战无不胜,获得了赫赫战功。这个将军有一个儿子,儿子也很羡慕父亲,就让他把带兵打仗的秘诀传授给自己。将军知道儿子生性胆小,缺乏信心,作战不够勇敢,于是,他拿出一把宝剑,这把宝剑装在剑鞘里,剑鞘装饰得非常精美,儿子一看就猜想剑鞘里装的一定是把上乘宝剑。将军把宝剑交给儿子,然后说道:“这把祖传宝剑是一个宝贝,只要你背上它,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只是你不要打开它,一打开它就会失去神奇的力量。”儿子得到宝剑后,驰骋沙场,果然像父亲一样勇猛无敌,立下战功无数,也被封为将军。
一天,皇帝召集功臣将士开庆功宴,突然有人要求看一看将军的宝剑,小将军忘了父亲关于不能打开宝剑的忠告,在众目睽睽之下抽出了宝剑。让人大吃一惊的是,那根本不是什么宝剑,而是一把缺了剑身的断剑!小将军羞愧无比,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打过胜仗,最后战死沙场。
小将军还是原来的小将军,能力并没有变化,为什么结果不同呢?原因在于心理暗示不同。在他背着父亲的宝剑时,心里面特别有底,不担心失败,给自己的都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以能在战场上很好地发挥,结果战无不胜。当发现父亲的宝剑是一把破铁一样的断剑时,他心里没有底,一直担心失败,给自己的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结果难以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连连战败,最终命丧战场。
可见,信念非常重要,它能使人心里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能战胜一切困难,达到最终的目标。
有一支沙漠探险队,在沙漠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可是就在决定返回时,却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麻烦:这支探险队断了水。大家一下子陷入了绝望之中,心想这下可完了。大家的情绪非常低落,一个个唉声叹气,有些干脆不想走了。正在这时,队长拿出了一壶水,说道:“不用担心,我这里还有一壶水,大家往前走吧。这壶水太重要了,在穿越沙漠之前谁也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