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t1

编译原则

《道德情操论》自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首个中文版以来,在国内的版本林林总总,目前问世的已经不下30个译本。其中大多数是拼凑之作,为数不多的几个严肃的译本,也存在一些误译之处,难以适应中文读者日益提高的阅读要求。因此,在多年前,我们就组织了原著读书班,认真研读理解原文,对照几个影响较大的中译本来查找翻译理解上的问题,力图予以纠正。我们依据的原本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中的版本,这是目前学术界最为推崇的学术定本,有助于我们在某些十分关键的问题上形成正确的中文表达。

鉴于这本经典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同时也考虑到事务繁忙的各类读者的现实需要,有关方面希望出一个选译本,要求在8万字左右的篇幅中,把这部经典的精华呈现出来,这自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不同于理论结构相对粗糙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是一个结构十分完整、严谨和有机的理论体系,而且文体和修辞也十分典雅,若对它进行精选精译,从大约32万字中去掉四分之三,只保留四分之一的内容,确实是一个艰巨而冒险的任务。虽然我们勉为其难地照着要求做了,但其合理性尚需得到读者的认可。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理解这一工作,我们需要告知这次翻译和选编的主要指导思想以及具体做法。

这个选译本的工作基础是本人和张正萍博士共同组织的博士生《道德情操论》研读班的系列读书会。这个读书会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系统深入地研读了《道德情操论》的英文原著,按照我们的理解重新进行了字斟句酌的翻译,纠正了权威或者影响较大的中译本的误译或者不确切的表述。我们的翻译重在真实反映原著的本意,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到表述上的流畅通达。全部译文成稿后,又请国内造诣深厚的英国语言文学专家进行了审阅和润饰。应该说,就准确性而言,本书达到了新的水准。

全书译文约32万字,选译本选择了其中8万多字,即删去了大约全书四分之三的内容,只保留四分之一左右的篇幅。

我们选译的原则和具体做法是:

1.保留《道德情操论》一书最基本的框架,以便让读者了解全貌。保留内容的多寡依各个部分的重要程度高低而定。根据这个原则,在全部的七卷中,我们较多地选择了第一、二、三、六卷的内容,这四卷是斯密道德哲学基本内容和主干。第七卷主要是道德哲学历史,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阅读的必要性似乎不大,故选译本基本予以删去。

2.保留各个主要理论的命题和基本解释,对于斯密旨在提高解释论证的生动性并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各种历史故事,我们基本都删去了。比如斯密对当时影响最大的詹姆斯二世逃亡事件的记述和评论,对斯图亚特王朝四位君主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刻画,对法国路易十四的虚荣奢华性格的描述和议论,从孟德斯鸠等作者处引述的非西方社会的记载以及古希腊罗马人物和事件,等等。这些历史故事,在第二、第三和第六卷中分布较多。

3.保留斯密道德哲学中属于主线和中轴的内容,这些内容在《道德情操论》的各个版本中都基本保留。一些旁支或者我们认为不属于斯密理论主干的内容,我们做了有选择的删节。比如,斯密对宗教的评论,他出于个人强烈的兴趣和偏好对斯多葛学派言论的大幅引用,等等。对宗教的评论,主要体现在第三卷良心论这部分,尤其是关于正义将在来世得到公正实施的段落,只保留了较少的一部分。全书中关于斯多葛学派人物爱比克泰德等人的引言,大多数删去。保留的部分基本能够说明斯密想要讲的道理。

4.保留确定属于道德哲学的内容,对于自然哲学、审美或者艺术的相关议论和例证,我们做了删节。如斯密关于数学、天文学、诗歌、艺术等的举证和议论。尤其是第三、第四、五和第六卷,关于人们对诗歌美、数学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这部分内容,因斯密已经讲明了道理,故删去了这些例子。

5.必须指出的是,有些著名的、被后人研究较多的例子如篇幅允许是应该保留的,但在本书,我们还是忍痛割爱了。例如第一卷中,生性敏感之人体会乞丐生脓疮的感受,第三卷中“中国地震”和自己“失去一个小指头”这种比较的例子,第四卷中关于“穷人的儿子”追求功名利禄的一生的例子,等等。

经过我们的处理,最终呈现的这个选译本,更像是斯密研究“如何从同情共感出发形成伦理秩序、社会秩序和道德品质”的长篇论文。希望它有助于中国读者简约地了解和把握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它的功能顶多只能视作一段通向亚当·斯密道德哲学体系大厦的走廊,我们更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在走廊的尽头继续前行,创造条件通读整部著作,真正登堂入室,进入这幢壮丽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