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对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看法与建议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观点综述(上)
2015年7月上旬,国务院研究室召开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邀请北京、天津、河北等31个省区市政府研究室负责人,就201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与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座谈讨论。现将主要看法和政策建议综述如下:
一、对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与会各地同志认为,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环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各方面努力下,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指标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加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近两个月来一些积极因素在增加,出现企稳回暖迹象。但经济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还需继续努力。从不同地方来看,经济增长分化明显:东南沿海地区、沿长江地区开局平稳,走势企稳向好;东北三省、山西、河北等资源和重化工业地区,经济增速继续回落,有的已经滑出合理区间,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难度很大。
表1 2015年上半年31个省区市经济增长速度分类表
来源:各省区市政府研究室书面材料或口头发言。
一是总体平稳。主要表现在“五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收入稳和农业稳。从增长来看,大部分地区趋稳向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运行稳开稳走或低开企稳向上,总体呈平稳态势,主要指标都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大省广东,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长7.2%,上半年有望达到7.4%。浙江工业产销、用电量、货运量企稳并有回升,企业效益继续好转,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创2014年6月以来最大单月幅。上海经济总体企稳回升,上半年预计7%左右,增速高于一季度的6.6%,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投资、消费增速呈回升态势,其中投资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天津上半年农业稳、工业快、服务业好,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5%,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全社会投资增长13.5%,消费增长10.5%,均与一季度持平。山东经济缓中趋稳,主要指标增长平稳,先行指标稳中趋好,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政府债务总体可控,金融运行基本稳定。沿长江地区经济增速都比较高,呈现“低开稳走、稳中向好”的态势。重庆、贵州、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经济增速都在8.5%以上,重庆更是高达10.5%,经济运行指标有“五好”:产业支撑有力、“三驾马车”齐发力、财税金融总体稳定、市场活力逐步增强、经济先行指标向好。1—5月,重庆全社会用电量、货运量分别增长5.2%、8.8%,出口增长30.6%,投资增长17.5%,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4%,发展势头良好。
从就业来看,各地情况都比预想的好,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是下降的,即使东北三省等地区经济形势不好,也没有出现严重失业问题。上海在“双创”的推动下,就业岗位增加,1—5月就完成全年目标的60.8%。黑龙江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5月完成全年就业目标的52.1%。同时,大多数地区CPI都在2%左右,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各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都高于经济增速,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粮食大省等地夏粮又获丰收,农业稳定发展。
二是稳中有进。主要表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势头良好。各地积极促进创新创业,以促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和带动就业增长。北京大力推进“双创”,全市各类孵化机构超过150家,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推动“互联网+”加快发展,互联网和服务产业收入增长24.7%。1—5月,江苏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8.8%;重庆新办企业增长40.8%,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80万个。
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各地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提速,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北京市高端产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三大产业贡献了经济增长的70.8%。安徽前5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6.6%,高于规上工业产值10.9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业增加值增长39.8%,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第一动力。天津互联网相关消费增势强劲,1—5月限上商贸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1.3倍,全市快递业务量增长80%。上海第三产业继续稳步增长,预计上半年增长10%以上,占经济比重达到67%以上。江苏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大投资结构优化和节能降耗力度,1—5月,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4%,服务业投资增长12%,民间投资增长13.3%,都明显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耗能比2014年同期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回落5.5个百分点。
三是走势向好。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在上半年出现企稳回暖迹象的情况下,随着国家和省区市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实施,预计下半年经济形势将进一步企稳向好,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经过努力有望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安徽预计经济二季度触底,三季度开始小幅回弹,全年预期增长8.5%左右的目标能够实现。海南认为上半年很不乐观,下半年不太悲观。山东经济下半年将小幅上扬,全年呈现“低开、稳走、向好”态势。
二、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与会同志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困难和一些领域面临的问题还很突出,有的甚至有所加剧。
一是部分省份经济下滑严重。东北三省、山西、河北等地出现稳中趋缓、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形势不容乐观。如辽宁省,1—5月投资下降15.4%,出口下降17.6%,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1%,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只有3%左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3%。黑龙江1—5月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3%,上半年经济增长4.8%,公共财政收入下降16.9%。山西省煤炭全行业亏损且亏损面进一步扩大,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3%,12个主要行业中7个行业工业增加值下降,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2.5%—3%,整个经济相当困难。
二是“三驾马车”动力不足。(1)投资下滑压力较大。多数地区投资下降或增速回落。1—5月,安徽新开工项目数下降40.9%,内蒙古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4.5%,甘肃工业投资下降14.24%。(2)消费增长乏力。1—5月,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7%,山西省增速5.4%。汽车、家电、金银珠宝等传统商品消费低迷。(3)外贸形势严峻。1—5月,四川出口下降9.6%,上海出口下降4.6%。
三是实体经济困难很多。(1)部分地区速度效益双下降。1—5月,云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9.67%。(2)传统行业困难凸显。煤炭、钢铁、石化、冶金、汽车、家电、电子等行业情况不容乐观。1—5月,山西煤炭行业累计亏损29.42亿元。(3)成本上升压力较大。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企业贷款利率从基准下浮变为上浮较多,限贷、惜贷、抽贷较普遍。1—5月,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增加7.1%。(4)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全国PPI已连续39个月负增长,天津连续42个月负增长。山西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5%。
四是财政收支压力增大。部分省区市财政收入下降明显或增幅回落较大。1—5月,新疆财政收入下降17.1%。同时,结构性减税、项目配套资金、政府债务偿还、调工资、调社保基金、医改、车改、生态环保等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使地方财政收支压力明显加大。1—5月,福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7%,同比回落12.6个百分点,但支出增长25.7%。
五是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地产量价齐升,价格涨幅较大。上海市1—5月,新建商品住房、二手存量住房成交面积分别增长42%和68%,5月成交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8%和20%。但其他大部分地区房地产销售仍然低迷。1—5月,辽宁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3.6%和40.8%,安徽省分别下降8.7%和8.5%。
三、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建议
与会同志认为,应对下行压力,要下更大决心,拿出更多办法,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振社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狠抓改革落地、政策落地、项目落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完成全年预期发展目标任务。
第一,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必须更加强调稳增长,保持必要的合理经济增长速度。把稳增长作为当务之急,投资、消费、出口“三管齐下”。深入实施“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行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补短板”项目投资,出台有力措施推进PPP项目建设,努力稳定投资增长。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帮助地方解决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努力稳定“三市”——股市、房市、车市,稳定股市发展,稳定住房消费,稳定汽车市场。促进旅游休闲消费,拓宽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领域,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采取进一步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大出口退税进度,降低出口费用,更大程度推进出口便利化,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带动中国装备和商品出口。
第二,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要切实把握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在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的同时,坚持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实行“以调促稳”。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消化过剩产能;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在改革上下更大功夫。突出重点,着重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性改革。在稳增长的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力度,通过“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向民间资本放开投资领域。认真落实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深化金融改革,支持民营资本参股入股村镇银行、地方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四个自贸区”建设,允许更多的改革开放措施先行先试,为全国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四,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很严重,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坚持实行定向调控,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使信贷资金更好地落到实体经济。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增加财政投入,采取财政贷款贴息和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改投资和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第五,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分类施策,把财政投入和信贷资金更多地向这些地区倾斜,进一步增加转移支付,降低地方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和出资比例。特别是要加大对这些地区传统产业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把扶贫开发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第六,狠抓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措施都要落到实处,特别是投资项目要落地开工。抓落实关键靠地方,气可鼓不可泄,要充分调动各地方抓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行政问责,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