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谈人生三度:高度·宽度·深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提升人生高度的三大方法(2)

原本你很优秀,由于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而变得俗不可耐,如此平庸。大多数人带着未演奏的乐曲走进了坟墓。

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就要和野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你想聪明,那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读好书,拜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多,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激励和相助,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学他人的优秀之处,做最棒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

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爱情、婚姻如此,家庭、事业也如此。

境界不能授予,只能靠自证自悟,但眼界却可以外求。古人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跟高人交谈一次,如同眼前拉开了一道屏障,眼界一下子宽阔了许多。对卓越者而言,拜高人为师,或者找个人做参谋是何等的重要。因为高人都是掌握了某一领域高端信息的人,这是高人的本质所在。

要知道信息是有生命的,信息在不同阶段其价值是不同的。当一条信息刚刚产生时,它属于高端信息,谁知道了谁就能决策正确,创造巨大的财富;当这条信息进一步向社会传播开来,被许多人掌握后,那知道的人就只能混碗饭吃了。由此可见,高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高端信息往往掌握在高人手中。找高人的人历史中比比皆是。

刘备找到了诸葛亮为军师;孔子拜访老子为师;苏秦、张仪拜鬼谷子为师;小沈阳拜赵本山为师。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笨人”郭靖拜高人为师的路径非常典型:

北丐——洪七公——老师——降龙十八掌——得侠义。

东邪——黄药师——老丈人——得智谋。

南帝——段智兴——忘年义——一阳指——得道(和尚)。

西毒——欧阳峰——对手——得考验与提升。

中神通——周伯通——结拜兄弟——得胸怀、心态。

郭靖的“老师”队伍中,涵盖了儒释道三派的高人,有的是诚心想教他的人,有的却是一心一意想害他的人,无论什么人,都让他受益匪浅。

高人的本质:一是掌握了高端信息,二是掌握了包容冲突的高端资源。拜高人为师,你就能得到——高。

但是,提升自己的先决条件是,你有高上加高的意愿。或者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拜倒在巨人的脚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就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国画大师齐白石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向高人学习,是以高人为台阶,而不以高人为界限。

皇明太阳能总裁黄鸣向部下们谈论向高人学习的经验,很有见地:

“首先肯定一点的是,我们要想进步,必须向比我们能力强的人学习,交友拜师一定要跟高人高师,正所谓‘无友不如己者’,因为高人高师不会误导你,哪怕学一条,那也是一条成功之道。如果跟个庸师,即使他的100个本事你都学到了,这100个本事都是教你如何平庸的。有了这种意识和意愿,下面的几种方法才会对我们的学习有效:学会用‘实用主义’的方法来学习,拿我所需,取我所用……

“要学习大师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另外,大家只看到大师的‘台上功’,没看到大师的‘台下功’。我们不可能一年两年成气候,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大器,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竞争非常激烈,每个人每天都在求变,一个人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大师,怎么也得十年八年的功夫才行。其实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看看那些所谓的成功,我们更应该透过大师们现在的光环,看到他们成为大师之前所经历的苦、所经过的坎坷和他们学习的精神。

“有了这些学习的心态,我们再面对如高山般的大师时,无论是昆仑山、太行山,还是喜马拉雅山,就不会再有压抑感。因为这些山都是用来攀登的,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才能真正向大师学习。有了这样的行动,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站在山顶上的人。”

这段言论,道出了向大师学习的三大经验:

一是学有用的功夫,不为学习而学习;二是学真功夫,不搞形式主义;三是追求超越,不要自我设限。

怎么才能成为有高度的人呢?

一是向高人学习。高人是心在高处的人,是渊博之人,他们能看得清悟得透人生万象。历代大师几乎都是师承高人而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高人有当世高人和过世的高人,向当世高人学习就是拜其为师。

二是与高人结盟。古往今来,无论是国家与国家、组织与组织、团队与团队,一旦实现了强强联合,那么,天下自然都是他们的啦!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当然是想与高人结盟;姜子牙在水边垂钓,自然不是闲得无事,而是在等高人发现。

无论怎么样,最能助你出人头地的人,一定是高人。

回顾历史,哪个卓越者身边没有几个高人,没有与高人结盟?

再看今天,哪个风云人物身边没有几个高人,没有与高人合作?

三是心境实修。人生来要吃饭,但并不是一切追求都为了吃饭。今天物质财富如此丰富,而许多人还在拼搏,还在争分夺秒。他们那是在为被承认而奋斗,为面子和尊严而战斗。吃饭和性是第一个层面,面子和被承认是第二个层面,当然还有第三个层面——满足自己的心灵,这是最高的层次,是天地大道的层次。

卓越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实修体悟出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赶快抓紧时间去修吧!有这样一个故事:

智者问:“何为人生?”

世间愚者答:“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名往。”

智者笑问:“何为利?何为名?”

愚者不语。

也许,许多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有明白人生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他们为利益、名声所困,当放弃它们后,也许就会明白了。

人生在世,终其一生无非是付出一些,得到一些,如此而已。所不同的只是我们将某些人的这种付出称为奉献,将某些人的这种付出称为出卖,这就是所谓的名声,是因为我们没有看透人生的本质。

人生说到底都是为了追求生命快乐和安宁的平衡点,无论什么人都是如此,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所不同的,只是大家对快乐和安宁的看法而已。每个人都在选择属于自己的活法,付出不同的东西,获得不同的东西,然后得到快乐与安宁的平衡点。

有些人,想做好人,但是却事事想高人一等;想做好事,但是却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表扬;想增加自己的品德,但是却喜欢故意显得跟别人不同;能够明白富贵如浮云,却不能完全舍弃渴望富贵的念头。之所以会有这些想法,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心头有俗念,倘若这种念头不能拔除的话,那么就算改正了,到头来又会重新在心间出现,只有彻底地将这种杂念摒弃掉,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悟。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轻视功利,但是他们往往还是无法摆脱功名的羁绊的原因。名利,名利,名在利前,有多少人可以不在乎呢?

有些人太在乎名利,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人生之乐是什么,他们认为穿金戴银,丰衣足食即是快乐,错了。人生之乐不在于得到,而在于付出。完全的得到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空虚,要知道宇宙浩瀚无边,得到的再多,与其相比是少之又少,穷尽一生,最终不过是在追求名利的旅途中一无所有罢了。而完全的付出则可以让你感到自己得到了整个宇宙。正因为如此,养育万物的大地可以长存,而吸收养分的鲜花却容易凋谢,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身上也有着了不起的大人物所无法取代的伟大,这才是每个人存在的真正意义。

如果一个人只是把幸福往自己的杯子里倒,那么他只能感受到一个杯子那么大的幸福,其他的幸福就会溢出来溜掉。而如果我们将创造出来的幸福倒入其他杯子里的时候,那么我们的幸福就永远都不会有溢出来的一天,这才是人一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当人生走到某一个高度时,就会发现,原来世间的幸福都是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

功成名就,天主张,由不得我;

幸福快乐,我主张,由不得天!

(3)心的高度修炼

高度决定视野;

高度决定格局;

高度决定事业;

高度决定人生的一切。

人与人的差别,最大的地方就是心的高度不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老鼠每天的忙碌不过是为了偷点粮食填饱肚子,而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是干大事的,就是为民请愿的,就是领头羊。

人生境界的高低,表现为思想道德水平的优劣,关系着个人乃至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好坏。

所谓人生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人生境界以超越为前提。一个人若不能超越,就无境界可言,无境界则人生无意义。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只要赋予生活更多意义,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留下自己的印迹。我们开始变得成熟,对心灵的追求更高,渴望一种理性、和谐、善良和真实的生活。

透过精神的镜头,我们就能看到宏观世界中自己的位置。带着精神生活的见解,不知谁会叩响我们的心灵之门,让我们看见每个瞬间存在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激情。

生活中有许多人,他们之所以在人生的底层苦苦地挣扎,一辈子都在为着几粒米而奋斗,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超越这平凡的生活。就算有的人偶尔想一想,也立即嘲笑自己在做白日梦。

这中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其实,区别就在心的高度上。几乎所有的失败,首先都可以归结为心的高度的差距。

人生输与赢的本质就在于心的高度。人生如下棋,有的人只看到眼前的一步,有人能看到后面的几步,有人能纵观全局。谁赢谁输,不言自明。

人生如果有战略,那么,高度就是人生的战略。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战略高度很低,那么再怎么努力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正如老鼠的尾巴,你打一棒,它也肿不了多大。

江湖中经常论剑道。最低的剑道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较高层次的剑道是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更高层次的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最高层次的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人生亦如此!

中国文化讲究以三段论来谈境界之高低。以山为喻:

第一阶段之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境界是最低阶段,在此阶段的人只是看到物质的现象与表面,他们心中的世界是分裂的,此物彼物几乎没有关联,人生处在被动、迷茫的痛苦阶段,而且他们创造的价值十分有限,他们出卖的多是体力,从事的是简单劳动。

第二阶段之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凡到此阶段的人,就到了否定阶段,到了创造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和智力得到充分开发,他们能看到价值是由差异构成的,看到差异是由否定造成的,于是他们十分钟情于否定哲学。所有的批判家、组织家、社会名流、政界领袖,几乎都是在这个阶段取得了人生的辉煌成就,完成了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人生要事。

第三阶段之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凡是到达这个阶段的人,他们已进入了心的自由高度,他们是真正的完人,是和谐的完人,是看到否定哲学亦有不足的人,是登峰造极的人,是天人合一的人。

中国哲学人生的三分法是正、反、合。马克思分为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佛教分为色就是色,色不是色,色还是色三个阶段。天下学问说法不一,但本质相同。说来说去,心智秘方有许多要务,但最要学的是修炼心的高度。心胸的伟大几乎是由心境决定的。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普通人的心境大都是这样成长的: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他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这山还望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和有限的,哪里能够与永恒和无限较劲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境界的第二阶段就到了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理想,于是抱憾终身。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人生境界第三阶段,终于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处世。这便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