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解读华尔街——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4)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成立于1869年,在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居世界五大投行之首,有139年的历史。它的投资银行业务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开始形成,但与商业银行还没有区分。那时高盛公司主要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马可斯收取其中的差额。
后来高盛增加了贷款、外汇兑换及新兴的股票包销业务,规模很小,却是已具雏形。其中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变成了真正的投资银行,它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作为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高盛集团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他们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所有运作都建立在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全球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它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高盛也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帮助客户,使其无论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投资的机会。它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它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还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拥有大量资金,拥有足够广阔的业务投资领域。在美国金融大环境中,2007年第四财季,它的净利润达到32.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的单季度利润纪录,高居美国各投行之首。而当时它的一些竞争对手如美林则深陷次贷泥潭,美林2007年第四财季的亏损额达到100亿美元,创下其最高单季度亏损历史纪录。
众所周知,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的次级贷引起的。虽然高盛巧妙地躲过了次级贷的损失,但是在全球性的特大金融危机中,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为了完成其高达27亿欧元的一项并购案,它不得不向曾经收购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 AG)旗下的Degi公司时使用的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支付更高的利息。在金融危机期间,没有人愿意开出11亿欧元的价格,高盛也不得不放弃了出售该公司11亿欧元资产的计划。
全球股市在2008年都经历了“黑色”十月,标准·普尔500指数仅仅在10月份就下跌了17%。加上美元对欧元和其它币种的比值出乎意料地走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企业并购活动数量也大量减少,很大程度影响了高盛的收入。高盛一些主要投资,例如对私营资产、公共资产和房地产的投资,在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时的价值为171亿美元,到第四季度则大幅“缩水”至34亿美元或者更少。
贝尔斯登和美林银行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使高盛注定要寻一条自保的明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8年9月21日晚间宣布,批准高盛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
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金融危机中暗藏着机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股价下跌,对于有足够现金的投资家来说,这是进行投资的大好时机。而高盛的情况是五大投行中情况较好的一家,它容易获得更多投资家的青睐。2008年9月2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宣布,对高盛集团投资50亿美元。巴菲特的注资,对高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摩根士丹利——一个幸运的佼佼者
同高盛集团一样命运的,为同是世界五大投行之一被财经界俗称“大摩”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它也是一个幸运的佼佼者。
它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之前,它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
摩根士丹利总公司下设9个部门,包括:股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私人财富管理部、外汇和债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资管理部、直接投资部和机构股票部。涉足的金融领域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基金、期货、投资银行、证券包销、企业金融咨询、机构性企业营销、房地产、私人财富管理、直接投资、机构投资管理等。
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act),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于是,摩根士丹利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公司在1970年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加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到了20世纪90年代,摩根士丹利进一步扩张,1995年收购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1997年又兼并了西尔斯公司下设的投资银行迪安·威特公司(Dean Witter),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2001年公司改回原先的名字摩根士丹利。
1997年的合并使得美国金融界两位最具个性的银行家走到了一起:摩根士丹利的约翰·麦克(John Mack)和迪安·威特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两人的冲突最终以2001年7月约翰·麦克的离职结束,从此之后裴熙亮就一直担任摩根士丹利主席兼全球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士丹利逐渐发展成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一站式的多种金融产品。
摩根士丹利在亚太地区有大量的业务,亚太区的雇员有2000余人,其中约1500人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工作,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台北设办事处。它是首家在中国内地建立合资投资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也是首家入股中国国内合资投资银行的跨国银行。通过在中国的合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得以为许多中国公司提供在海外上市的服务,筹得的总资金超过100亿美元。
它在亚太区的主要业务是从事投资银行,包括企业融资和协助客户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并购咨询及房地产金融服务;销售及买卖股票和债券;证券研究;直接投资;私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
在美国次级贷和金融衍生品越来越大,不足以继续下去时,爆发了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受到了金融风暴的袭击,摩根士丹利2007年在抵押贷款方面曾出现了一些误判,但公司自那以后在金融业务上的表现尚能令投资者欣慰,它最大程度地缩小了自己的风险敞口。
为了把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同高盛一样,它提出了把公司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2008年9月21日,经美联储批准,更改公司注册地位为“银行控股公司”。高盛和大摩的转型,意味着“长久以来世人熟知的华尔街的终结”。
延伸阅读:荷兰的商业思想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国债专家格特·卢文赫斯著,有删节)
荷兰的贸易是荷兰金融的亮点,其起源于17世纪的商务活动和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建立,是关于一些小的贸易公司与亚洲进行的贸易。后来他们合并成了一个大的团体,得到政府资助并成为当时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司。有很多的创新与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建立有关。但首先,他们是最早向公众发售资产股份的联合体。当然,之前也有公司是有股份的,但联合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直接向公众发售股份资本的公司,并且让公众自由买卖这些股份,这导致了阿姆斯特丹金融市场的繁荣,人们都对自己感兴趣的股票进行交易。第一次带来了金融衍生品这一概念以及期权、看跌期权、看涨期权等概念,远期合约和期货的概念也随着联合东印度公司开始交易的同时产生。为了将股票出售给交易对方,出售者必须来到公司的办公室,也需要将公司股东的名单更改。
但公司一周或一个月只公开一次其列表。那就意味着你只能在月末进行交易,但人们每天都有交易,人们所做的就是在公司期货到期之前就进行交易。这对今天的期货贸易、股票交易、债券产生了影响。当时出现了期权合约,你可以买一些联合东印度公司股票,但你没有特定的义务和责任,因此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联合东印度公司。
一般说来,如果你没有资本,就算你想成为企业家,也有好的想法,你又能做什么呢?而资本市场的出现就是将有资本的人和有点子的人分离开来。因此,如果我有资本却没有好主意,但我想成为企业家,我就可以去资本市场上寻找一些有想法的人。这样的发展阶段对每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
因为阿姆斯特丹市场的出现,你会从此繁荣中受益。17世纪时犹太人大规模地迁往阿姆斯特丹,他们同时带去了贸易和如何建立契约等基本的技术。这使得阿姆斯特丹成为了一个贸易中心,对其资本的积累作了很大贡献。
比较16世纪和21世纪的股票交易
在17世纪初期,股票交易其实是不存在的。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进行各种东西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人们面对面地聚集起来,与今天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人们可以边喝咖啡边交易。但今天的股票交易场所就不同了,交易者本人不来,他们的交易是通过各自的代表来完成的。
那时与现在不同,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若干个人交易,他们可以来到公司将列表上的股东名字更改。它将两个很重要的功能分开,以便合作公司的成长。这与你有高明的点子不一样,你得同时拥有足够的资金。如果你有好的方法,你可以到资本市场给投资者们出谋划策,为合资企业产生赢利。合资企业曾经是建立在这其中的一个基础之上的。
荷兰的一个公司也曾是这种情况。他们买了一艘船,然后开往亚洲,在两三年之内未必会回来。因为实在无法预测这些船如何回来,什么时候会回来以及他们所带回来的商品的价格。有时可能会有三艘船同时回来,这样的话,他们带回的商品价格就会下跌。因此,企业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合资公司,荷兰高级公司所做的就是允许企业家有个永久的资金。因此当一艘船回来时,你就不需要将船卖掉,可以卖掉这些商品并将所获得的资金投入合资公司。
抵押债券的由来
荷兰第一个创立了合资公司,这也是荷兰资本市场对世界的贡献。但如果再看后来的18世纪,还有很多的创新是来自阿姆斯特丹,这些创新至今仍然存在。一个例子就是抵押债券市场,它起源于18世纪后半期的荷兰,在某种程度上与欧洲的一段黑暗的历史有关,即奴隶贸易。荷兰的一些商船开往非洲,运输了一些奴隶并将他们带到今天的加勒比海一带。他们被迫在那劳动,然后种植园主们将生产出来的商品运往欧洲。这时商业银行家出现了,这些商人和银行家为了确保种植园主能够将生产出来的商品运往欧洲的阿姆斯特丹等地,给他们提供抵押贷款。
他们将这些种植园主牵制住,确保货物运往阿姆斯特丹。有趣的是,这些荷兰的银行家并不是用自己的资金来提供抵押贷款,他们在荷兰的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而这些资金又是由贷给这些种植园主的抵押债券来担保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抵押债券,它在早期荷兰资本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20世纪80年代的证券主要都是从这些抵押债券发展而来的。就像这几年抵押资产发生了危机一样,荷兰当时在18世纪末也发生了抵押资产危机。荷兰因此将殖民地位让给了英国,种植园没了,买了这些抵押债券的投资者也在亏本。与其他金融巨变一样,大多数的债券后来都被转成了留给这些投资者的期货。
债券的作用
债券这个东西的历史较久,它可以与人们之间的贷款联系起来,而贷款又可以追溯到巴比伦时代的契约交易。古代巴比伦人的契约交易文书是写在泥板上的,作为借贷的凭证。
关于借贷,可以这样说,当你回顾整个国际的金融体系时,会联想到旧时的金融债券。这些债券从未被偿还过。因此,债券的历史就是拖欠和破产的历史,很少有债券能得到偿清。当你在阅读金融方面的书籍时,当我们在教这方面的课程时,当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永久债券,即无法终止的债券时,英国的债券从未成熟,它们从来都没被偿还。在荷兰,这种关于永久性的证券问题也存在。至于为什么政府会拖欠呢?原因可能是革命、变革、政府变更或者战争,于是政府就无力偿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