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以德服人——依靠仁德横扫千军
为人之道,究竟在于什么地方?说法、答案如树叶一样多,智者认为,“德”在于修身;愚者说,“德”在于得到。两种不同的答案,说明了人生境界的不同。诸葛亮是一个牢记为人处世以德为主的人,为什么?因为他懂得有德者才能赢得人们的认可。
1.唯贤唯德,能服于人
有人认为,在现在这个讲究实效的社会里,“仁德”会让自己吃亏。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真正有眼光、会办事的人,总会把温良、谦恭等美德作为自己的处世之道。
诸葛亮正心修身,故以能成其贤德。因成其贤德,故能统率百官,号令三军,辅佐君王,治国安邦,平定天下。
成其贤德,乃是诸葛亮的内心自觉,是他对自我品质的要求,同时,也是他的远大政治理想所必备的。在诸葛亮那里,自身与国家相关联,道德与智慧相一致。
诸葛亮重德,在他的言论中,有许多关于德的论述。他总结历史经验说:“汤、武修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
让我们从诸葛亮的言、行、功业等方面去认识他的美德。
先看诸葛亮的言。诸葛亮给我们留下的主要著作有《隆中对》《出师表》《正议》《劝将士勤攻己阙教》《与群下教》《诫子书》《兵要》《兵法》《军令》,以及《便宜十六策》中的大部分。
《隆中对》议论风发,剖析精微,有理有据,不仅反映出他洞悉全国形势的睿智,预测天下三分的政治军事远见,为以后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进一步实现全国统一,勾勒出一幅熠熠生辉的蓝图,而且也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精神,也充满了在政治上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和非凡的勇气。
《出师表》志尽文畅,述明素志,严辅后主,恳谏众贤,受纳雅言,善谋国事,乃是一篇对蜀汉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意义的政治性论文。全篇之言,发自肺腑,为国为民的一片忠贞之心跃然纸上,深切感人。南宋文天祥《怀孔明》诗称:“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一千多年来,这种为国为民的忠贞,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身。
十六国时期,西凉主李玄盛还把诸葛亮的《训诫》抄写给儿子们,教导他们说:“览诸葛亮《训厉》,……周(公)孔(子)之教尽在其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质略易通,寓目则了,虽言发往人,道师于此。”这反映出诸葛亮的《训诫》对修身治国的指导作用。
诸葛亮的《正议》,是在刘备初亡,蜀国处于危难时期,一些魏国元老重臣劝蜀汉降魏称臣的条件下写的。文章正气凛然地驳斥魏国众臣拥曹篡汉,起不由德,不得人心,并表示自己忠于蜀汉,必定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坚定意志,反映了他威武不屈的高贵品质。
此外,如《与群下教》中的“集众思,广忠益”;《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等,这些名言都成为后世人立身处世的不朽格言。
西晋陈寿评价诸葛亮说:“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西晋人张辅也说:“观其(指诸葛亮)遗文,谋谟弘远,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震于遐迩也。”陈寿、张辅二人都指出,诸葛亮的著作不但在蜀国大政方针上具有重大价值,而且也反映出他的崇高品德及对后人的深刻影响。
综观诸葛亮的宏文雅论,包含着正心、立身、待人、治国、治军、用兵的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其中感人至深者,莫过于他对国家、对君主、对同僚、对下属、对百姓、对家人所表现出的那种浓厚的人情味和博大的爱心,给人们心灵深处极大的撞击和感召力。
再看诸葛亮的行。
诸葛亮一生,曾在山中躬耕隐居,曾追随刘备东征西讨,曾受遗命辅佐弱主,曾为理想五次北伐,而每一个重大事件,都表现出他崇高的品德和人格魅力。
诸葛亮青年时期,曾在山中隐居。他置与刘表之间的亲戚关系于不顾,不在其政权内出仕任职;他视好友徐庶北上于无睹,不为狭隘的功名利禄所动;他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然而他并非真的隐士,在那高逸超脱的出世假象背后,跳动着的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入世之心,有着一个匡世济民的人生价值取向。诸葛亮的入世态度,从他自比管仲、乐毅中可以证明。面对军阀混战、动乱不已、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诸葛亮并不想躬耕于世外桃源,并不想终老于山林幽谷,而是希望能像当年的管仲辅佐齐桓公那样,成就一代霸业;像乐毅破齐兴燕那样,兴复汉室。诸葛亮的入世态度,从他的《隆中对》中也可证明。《隆中对》是对天下大势广泛深入了解的产物,是对各种信息不断研究、分析、综合的结果。《隆中对》中集诸葛亮二十余年之学识,十数年之经验积累,数年之潜心研究之大成,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若不是“身居垄亩心怀天下”,怎能够提出此千古名对?
但是,诸葛亮的入世又绝非一般人所能比拟的,他的标准很高。他不像好友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那样,只想发挥个人的才干,追求个人的前途,建立个人的功业,而是审时度势,等待机遇,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统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理想,他希望那时能出现一种天下民众箪食壶浆相迎的场面,实际上是体现了天下归仁的理想追求。这种个人修养的高度和功业观,远非一般人可及。
从建安十二年(207年)起,诸葛亮就开始加入刘备集团。诸葛亮认识刘备之初,刘备既非据有州郡的霸主,亦非千军万马的统帅,而是一个亡命于行旅之间的落魄英雄。而诸葛亮却偏偏选中了他,并且从此以后亲若鱼水,彼此不分。
究其原因,一是看中刘备面对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时,求信义于天下的政治抱负,二是看中他求贤若渴的人才观念,三是看中他身上种种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品质。按照曹操的话来说,刘备是当时天下唯一可与之共称英雄的人。但这两位英雄,在道德品质上却形同水火。
曹操急,刘备宽;曹操暴,刘备仁;曹操谲,刘备忠。刘备临终时,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作为遗嘱留给刘禅,也体现了他一生立身行事的准则。可以说,诸葛亮选中刘备作为自己的辅佐对象,道德品质的相同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诸葛亮的功与德,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性。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前,心怀叵测、手段卑劣的人,虽有时候能获取蝇头小利,但毕竟不会长远。一个人只有做到内心仁德平和,行为光明正大,才能够成就大事、行之久远,这才是正确的做人途径。
2.“空头支票”开不得
做人做事时,一定要让你的信用代表你,让你的名字走进每一个与你打过交道的人心中,要使对方信赖你,觉得你是个可靠的人。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一个人如果不够诚实,不讲信誉,往往会在政治上成为两面派,在社会上成为图利弃友的市侩小人,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交友如果不交心,一切都不会长久。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以信相交。真正的大丈夫要言而有信,诚实可靠;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要求他们说话一定要算数,说到做到;办事一定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曾子把孔子的话牢记在心,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进行反省:“给人家办事,我做到诚心尽力了吗?对待朋友,我有没有不诚实,不守信用的地方呢?老师的教诲我认真复习过了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子一直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
诸葛亮四次兵出祁山以后,深知北伐中原不易,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听从了长史杨仪之计,采取了分兵轮战的策略。所谓分兵轮战,即把军队分为两批,一批在前方,一批在后方,以百日为期限,循环出战。这样做,使前方的兵力不至于太疲劳,能发挥旺盛的战斗力,然后徐徐前进,以图中原。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蜀、魏两军相持在卤城一带。正巧,百日期限已到,诸葛亮令新老两批军队互换,前方的蜀军士兵接到此命令,各自收拾妥当准备起程回后方。就在此时,战场风云突变,魏国大将孙礼引西凉二十万大军来助司马懿,孙礼进攻剑阁,司马懿引兵攻打卤城。在魏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的危急时刻,蜀军却正要进行调防,新军未到,老兵正准备启程。在这危机时刻,连当初提出分兵换班建议的杨仪也力劝诸葛亮留下老兵退敌,等到新兵到后再让老兵回去。
诸葛亮一向以信为本,他在蜀国能享有崇高的威望,并不是靠权势、职务,而是靠取信于众。诸葛亮说:“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于是,命令本该换班的士兵即刻便走。
诸葛亮的严守信义使士兵极为感动,他们坚决要求留下来,一致表示:“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诸葛亮坚持不依,仍让士兵们回家,但大家坚持要出战迎敌。于是,诸葛亮便让士兵们出城安营,以逸待劳。结果,一方是远道而来、人困马乏的西凉军队,一方是摩拳擦掌、士气高昂的蜀军。西凉军队一路辛劳,刚想安营歇息,就被个个奋勇的蜀兵一拥而上,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诸葛亮此战以少胜多,靠的是将士们高昂的士气,而这种士气就来源于对将帅的信任。将帅的信义、信誉是激励士兵的巨大力量。如果诸葛亮对士兵失信,硬逼着他们留下,士兵们可能会满腹牢骚,精神颓丧,士气大减,战斗力也会降低,用这样的士兵打仗能打赢吗?
诸葛亮以信义和智慧获得了士兵的敬仰。他死后,蜀兵更衣发丧,扬幡举哀,撞跌而哭,甚至有哭死者,哀声震地。足见其信义的感召力之大。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做人的本分。古今中外的贤者名家都对“信”做过精辟论述。
《论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不讲信用,是难以叫人相信的。大车小车,没有了连接辕和横木的销钉,怎么能走呢?而信义就是连接人生诸因素的销钉。人若无信,其能力、才智、体魄均不能形成力量。
管仲曰:“言而不信,则民不附;行而贼暴,则天下怨。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说话不守信,百姓就不会信任和依赖;行为暴虐,则会招致百姓的怨恨。百姓不信任,天下怨恨,此乃国家灭亡的开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如此。
一些国外名人对信用分析得更是直截了当。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做一个有信义的人胜似做一个有名气的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说:“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英国诗人赫伯特则说:“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言必行,行必果,此举是“信”。订了合同就不可违约,许了愿就应当兑现。否则,会使人们对合同效力产生怀疑,使从古罗马以来就形成“契约神圣”、契约即是法律的观念产生动摇。
信誉是一种道德,大到签订合同、制订规章,小到一言一行,都应当体现一个“信”字。从一滴水可以看大海,从一言一行可以看一个人的信誉。
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序上是一种信用经济,是一种对人的道德、信誉要求更高的经济。经济越发达的地域,就越讲究信誉。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个没有信用的企业或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只要你欠银行的钱不按时还,你很快就会被评为不讲信誉的人,从此没有人愿意与你打交道。
讲信誉的人有影响力、说服力和凝聚力。他们的信誉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在你身处困境时,信誉可以作为人品的“保证金”、事业的“入场券”,使你转危为安。
楚霸王项羽手下有一员大将季布,作战骁勇,刘邦吃尽了他的苦头。汉朝建立之后,刘邦马上悬赏追捕季布,宣称:任何人只要取得季布的头颅,可换千金;如果谁藏匿季布,必诛杀全家。尽管如此严格,还是有人愿意庇护季布,甚至冒死替他向刘邦讲情。为什么众人在千金重赏之下还不出卖季布呢?只因为季布是一个讲信用的君子。当时有一句俗话说:“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句承诺。”可见守信是受人敬重的要素。后来,刘邦果然赦免了季布,并且还让他当了官。由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信誉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最要紧的是要讲信用。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你若失去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
信誉是一种名誉。有信誉的人并不一定都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不一定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不一定拥有金钱和财富,但他们会赢得人们信赖和钦佩。
3.俭能持家,也能养德
“俭以养德”是为人处世之“心机”。不懂得“俭”字的人,不知道如何成功,任何成功的事业都在于点滴上的积累;不懂得“俭”字的人,只会丧失成功的机会,过分的骄奢多败人品质。
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为使蜀军安全撤回汉中,杨仪、姜维等人依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大军退军后,方才更衣挂孝,扬幡举哀。蜀国的士卒们在得知丞相已死后,“皆跌撞而哭,至有哭死者”。后主刘禅闻讯,大叫:“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皇太后听说亦放声大哭不已,“多官无不哀恸,百姓人人涕泣”。
杨仪等人扶诸葛亮灵柩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先后出现过董卓、曹操、曹爽、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诸葛恪、孙峻等权臣,他们在东汉朝廷和魏、吴两国分别握有朝政全权,可是这些人死后,都没有出现诸葛亮死后那种感天动地的场面。究其原因,是这些权臣没有或缺少诸葛亮那样高尚的品德。就连曹操、司马懿这两个才智超群的人,在品德上也无法与诸葛亮相比。
诸葛亮一生出将入相,非常注重“正身”、“修德”。而廉洁奉公的作风,在诸葛亮的品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下两例足可说明。
其一,诸葛亮临终前上表蜀后主:“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其二,诸葛亮亡故,后主降旨臣下令择地厚葬遗体。费祎告诉他:“丞相临终,命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亦不用一切祭物。”
诸葛亮的品格告诉我们,“公生明,廉生威”是一条永远打不破的真理。
看惯了声色犬马的人终有一天会幡然悔悟,达到人生的又一境界,从无止境刺激的循环中退了出来,转而寻求内心的平静。其实,这也是一种欲望。所以说,欲望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们。但我们一定要在这无限度的欲望中保持一份清醒,养成一种节俭的品德,在茫茫人海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生活在街道和商店彼此挤撞的庞大物群里。我们拥有一份职业、一张身份卡、一条牛仔裤,我们读报、看书,出没于歌厅、饭店,我们当然必须遵守“不准随地吐痰”或“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之类的规定。更加确凿的是,在这个复杂而有序的环境里,我们总能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栖息点,一个由钢筋、水泥和玻璃组成的永不风化的方形空间。于是,我们被称为“城里人”。
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并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极限。在城里的“乡下人”日夜做着“城市梦”的同时,许许多多个不愁饭吃的“城里人”却患上了“城市病”。
据统计,在为数不多的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城市里,流行的“城市病”已达几十种之多。名目虽繁,但究其病理却不外乎是“精神分裂”,其症状表现为无聊、厌倦、抑郁、狂躁、空虚、忧烦、恐惧……一方面是得不到满足的焦虑;另一方面是满足了以后的怅惘,生活陷入了木马式的原地旋转,疯狂过后,总是一片瘫软和空虚。
所以说,人最重要的是一个根,在长辈那里是关怀的根,在朋友那是友谊的根,在妻子、女友(或丈夫、男友)那里是信任的根。有了这些根,无论你在外面怎么折腾,多么风光,都能找到人与你真心分享;反之,即使你跌个头破血流,一无所有,世界上也没有肯为你分担苦难的人。
切记,“俭”是使人成功、锻炼自我品格的一种美德。富贵时不忘节俭,贫困时更不可“穷大方”。
4.与人交往要讲诚信
有人说:“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然而作假,虽然有时也能骗过一时,但瞒不过一世。假的东西就是假的,终究会露馅儿,正如纸不能永远地包住火一样。
与人相交,与朋友相处,虚情假意,说假话,做假事,虽然能骗得对方一时信赖和好感,但日久见人心,假把戏终究会被人识破。
真正的朋友,相知相偎;真正的知音,心心相印,来不得虚假,正如眼睛容不得沙子。所以,诸葛亮说:“靠权势和金钱交的朋友,难以长久;靠真心、诚意结交的朋友,其友情就像常青树一样,四季不衰,‘温不增华,寒不改叶’。”
诸葛亮以忠贞之意、竭诚之心辅佐刘备,朝中能为君臣,朝外可为朋友,鱼水交融,情同手足。如此,使他赢得了事业上的好搭档。
诸葛亮对董和待以赤诚,所以,他与董和能互相补益,同心共事,成了“共为欢交”的挚友。如此,使他赢得了事业上的好帮手。
诸葛亮对张飞、关羽、姜维等人奉以爱心,所以,他与他们能和睦相处,同舟共济,真情至死不渝。
朋友之间,真诚是黏合剂,可把心与心贴近;真诚是桥梁,能使情与情沟通。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真诚都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因此,为人处世时要讲诚信,做到不欺不诈,不背信弃义,这样做人才能无愧于心。
伟人并不是一些特殊人物,他们的伟大只不过是相对而言的。但他们都是品格高尚、讲究诚信的人,福克斯的父亲就是最好的例证。
福克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以诚实和信用立身,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团结了许多公民。当时的政坛充满了欺骗,公民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政治就是撒谎,没有人比政客更会撒谎了。因此,有许多公民对福克斯的演说持怀疑态度。
一次,福克斯受邀赴某大学演讲,有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靠的是什么?”
福克斯说:“诚实和信用,以及我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笑出声来,因为几乎每一个政客都是这么说的。
福克斯并没有恼怒,他说:“孩子们,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但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信,它永远都在我们的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记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很有意义。”
有一位父亲是位绅士。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旧亭子应该拆了,于是就叫来了工人准备拆亭子。而他的孩子对拆亭子很感兴趣,他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是怎么拆掉这座旧亭子的,等我从寄宿学校回来再拆好吗?”
父亲答应了。孩子上学后,工人却很快就把旧亭子拆了。孩子放假回来以后,发现亭子已经拆除,心中有些不悦。他对父亲说:“爸爸,你骗了我。”
父亲惊异地看着孩子。
孩子说:“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的。”
父亲说:“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实现自己的诺言。”父亲很快又召集来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模样重新在原地造了一座亭子。造好后,他叫来了孩子,对工人们说:“现在,你们可以拆掉这座亭子了。”
福克斯说:“我认识这位父亲和他的孩子,这位父亲并不富有,但他却为孩子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大学生问:“请问这位父亲的名字叫什么,我们希望认识他。”
福克斯说:“他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活着。”
“那么,他的孩子在哪里?他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大学生们问。
“他的孩子现在就站在这里,就是我。”福克斯平静地说,“我想说的是,我愿意像我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的诺言为你们拆一座亭子,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言毕,台下掌声雷动。
福克斯的父亲也许由于疏忽而忘记了答应儿子的事情,但是他紧接着认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用行动弥补了自己的食言,这就是他诚信的体现。而福克斯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了一个正直的人。
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正直、自律、诚实等,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其他人的崇敬。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人们信赖和学习,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光明、更美好。
5.心静似水,淡泊人生才高远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摒弃很多东西,金钱欲、升官欲、急功近利、不满足的内心,等等。我们需要坚守自己内心那片唯一的净土,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完善,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如果不能将自己融入“静”中,怎能够反躬自省,不断完善自己?
平常心与烦恼心之别何在?前者的重点在一个“淡”字,后者的重点在一个“乱”字。人的一生,处处都有风波险阻,时时都会遭遇功名利禄。立于这个复杂的社会之中,一旦有了淡泊之心,是非之心的存在感就弱了。
诸葛亮的座右铭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诸葛亮原本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忠贞不贰,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时,还念念不忘刘备的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中国有句古话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淡泊作为人生的一种从容之姿态,是对生命的珍视、对世事的释然。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是一门哲学,更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它的表现不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享受生命中的宁静。
人生在世,多在为生计奔波,为生活所累。追名逐利并斤斤计较之人多过甘于寂寞且淡泊名利之人。但这不代表这世上无淡泊名利之人。
淡泊是一种水流淌而不择其道的幸福,是一种树任风摆的逍遥自在的幸福,是一种面对人生宠辱坦然处之的幸福。能够拥有淡泊是一种享受。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在华尔街附近的餐厅里打零工,勤工俭学。一天,他满怀信心地对餐厅的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相信有一天,我会凭借自己的能力打进华尔街的。”说完满怀希望地看着大厨,似乎在等一个肯定的答案。
大厨抬头看着年轻的留学生,好奇地问:“年轻人,你毕业后对人生有什么打算吗?”
留学生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学业结束后就能马上进入一流的跨国企业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拥有丰厚的收入,而且还会前途无量。”
大厨摇摇头,不以为然地说:“我想你是没有听明白我的话,我不是问你的前途,我是问你将来的工作兴趣和人生兴趣,是一种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留学生听完大厨的话一时无语,他不懂大厨的意思。看着留学生略显茫然的表情,大厨长叹道:“如果经济再这样继续低迷下去,餐馆生意不景气,不能够维持生活的时候,我就只好去做银行家了。”说完,大厨一脸的惆怅。
大厨的话让留学生目瞪口呆,他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他不相信眼前这个一身油烟味的厨师会跟华尔街的银行家沾得上边。
大厨对还在愣神的留学生解释说:“我以前就在你向往的那条华尔街的一家银行上班,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地忙碌,没有一点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一直都很喜欢烹饪,喜欢看着大家吃我做的菜而感到满足的样子,那会使我心花怒放。有一天,我在写字楼里忙到凌晨l点多才弄完手头的活。当我啃着令人生厌的汉堡包充饥时,我决定辞职,我不要被这种机器般的工作状态所束缚,我应该选择我热爱的烹饪事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现在,我的生活比以前要愉快百倍。”
只有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会拥有完美的人生,生活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死板的结果。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人不需要拥有很多财富,也不需要成就多么大的伟业,只要在一份平淡的生活中过得快乐自在,就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淡泊就是一种生活的姿态。
让我们来再看一个例子。
1875年2月18日,卡尔基老太太生于法国阿尔勒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过着吃穿不愁的小康生活。1996年2月18日,卡尔基121岁生日这天有位女记者莎燕·雷伯采访了她。问:“您老怎么能活这么久?”
卡尔基答:“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记者问:“你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卡尔基答:“没有秘诀。要是有,我早就高价卖给你们了。”
记者问:“你早晨一起床最想干的事是什么?”
卡尔基答:“上厕所。”
记者问:“然后干什么?”
卡尔基答:“卸完‘货’后上‘货’——吃早餐,接着晒太阳,爬山。”
玩笑归玩笑,卡尔基还是讲了对健康长寿的认识和体会:“人要乐善好施,千万别琢磨人、算计人。健康是福,是最大的财富,花多少钱也买不来寿命。”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看法,卡尔基又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想以此证明,人有好心易长寿,心术不正易短命。
那是1965年,卡尔基90岁,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她家,非要每月给她一笔养老金不可。此人叫拉伯莱,是法国小有名气的法律公证人。为使卡尔基老太太生活富裕,享受天伦之乐,他慷慨解囊,每月送给她2500法郎养老金。老太太喜出望外,但心想: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世间哪有这种好事!在老太太追问下,拉伯莱终于说出了真相。养老金不是白给的,卡尔基去世后,她祖先留下的那幢房子要归拉伯莱所有。卡尔基微微一笑,答应了,并到公证处做了公证。
当时的拉伯莱年富力强,仅46岁。他认为90岁的卡尔基顶多再活七八年就要走人了。
贪心的拉伯莱天天盼卡尔基病死,但她却一直健康如常,而且越活越带劲儿。而工于心计的拉伯莱却郁郁寡欢,身体状态每况愈下,终于在1995年76岁时,患心肌梗死撒手西归。到拉伯莱死时,他在30年间先后给了卡尔基老人90万法郎的养老金,高出房产价值4倍多。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卡尔基在得知拉伯莱死后,伤心地流泪,十分惋惜地嘟囔一句:“唉!拉伯莱先生!这么聪明绝顶的人怎么也会做亏本的生意呢?”
1997年6月3日上午8时28分,卡尔基于阿尔勒湖泊养老院无疾而终。法国总统希拉克为她拍来了唁电:“喜娜·卡尔基老人——虔诚的灵魂,两次世界大战的见证者,安息吧!”她女儿念完唁电,跪在遗体前大声痛哭。突然,遗体动了,许多人都吓跑了。女儿摇动遗体,老太太微微抬手,喃喃地说:“我……要……喝水……”
卡尔基老太太又创下一项起死回生的世界纪录!她神奇地又活了两个月零一天,于同年8月4日上午9时18分去世。
卡尔基享年122岁零164天,成为正式载入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长寿的老人。
中国有一句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此间的意思不言而喻。不好的心境能误君性命,而宁静祥和的内心,平和安然的心态才是我们一直寻找的“长生不老”的秘诀。
无论生活交给我们的担子多么繁杂沉重,我们都应该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恬静,给自己的心灵一点安慰,让自己属于自己,让自己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