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遇见你:仓央嘉措的10堂人生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青春,必然会叛逆,必然会消沉

相传,记载了仓央嘉措私生活不检点的史料中,有一封桑结嘉措给五世班禅的信。信中大意是,活佛最近不是很喜爱佛学,外又有传言说他爱好游乐,请大师多加教导。同时,在五世班禅的自传中也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仓央嘉措生活懒散,不喜佛学,桑结嘉措曾经反复规劝过他,甚至督促他身边的人对他严格管教,并按照约定,安排仓央嘉措去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受比丘戒。

 

但这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不是吗?一个孩子,一个少年,远离人群,每天与他的老师们相处,读的全部都是“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的佛经。虽然他们都尊重敬爱他,却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没有人能以一个普通朋友的身份与他相处。

久而久之,他的性格就变得孤僻叛逆。加之在宗教与政治上又无法取得建树,年轻的仓央嘉措显示出了自己急躁的一面,变得厌学、懒散、不思进取。

从任何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来看,这都是必然的——必然会叛逆,必然会消沉,必然会变得让人惊诧万分。

回想我们,似乎每一个年代的青春,都是注定要被关注和非议的喧嚣时光。对于80后的种种非议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关于90后的指责却已甚嚣尘上。亦如当初70后到80后的过渡:嚣张、虚荣、敏感……

我们无处挥洒的精力与无处告悔的窘迫,我们不可一世的骄傲与不经世事的脆弱,还有无法抑制的虚荣与不够丰富的物质……这种种经纬错落,交织成明亮与阴影并存的成长病例……

难过,却最终会过去的艰难时光。

不用惊慌,因为所有人都是这样一步步长大的。

其实,青春的叛逆和消沉只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是由于我们无法正确看待人生,没有把青春看作生命的一个正常阶段,相反却给它贴上了特权的标签,以为在这个阶段可以为所欲为、无往不胜。再或者,经常制定名目繁多的日程表,却不督促自己按照计划执行。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岁月,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已经逐渐开始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在从懵懂少年走向成熟岁月的道路上,他们会面临诸多困惑和不解。青春容易使人麻痹大意,令我们觉得后面还有大把时间,因此经常不会珍惜眼前拥有的,或许还幻想着某些不劳而获,于是成了希腊神话里的纳西索斯,美少年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终日在水边徘徊,最后溺死在水里,化作水仙花。“爱上别人,却不能以被爱作为回报。”是众神对纳西索斯的惩罚。

很多孩子一进入青春期,往往会一改乖孩子的形象,他不会永远如儿时那样单纯、天真、可爱,在他进入青春期后,会希望独立地探索世界、认识自己。很多时候,他需要独处,需要有内在和外在的宁静。

孩子一直在成人的包围中成长,他所有的观念都是大人一手帮他建立起来的,当他在自我苏醒、渴望独立的时候,一定会重新审视这些已有的东西,将它解体、重构,建立起自己新的价值体系。这个过程犹如一场革命,必定是由破坏开始,至于破坏的方式和程度,以及破坏之后的重建情况,却各不相同。

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会有粗暴无礼的、非理性的表现,让人感叹其教养还不如小孩。其实这不是教养的问题,而是他内在冲突的体现。假如青春期的孩子完全规规矩矩,那反而是更大的问题,因为太不正常了。

当然,就像革命,破坏本身并不是目的,破坏是为了重建,旧秩序打破以后,新秩序必须建立,而新旧之间是有联系的,传统的影响力并不能完全根除。所以,幼时的教养还是很重要的,幼时所接受的价值观经过青春期的洗礼,大部分仍然会保留下来,经过他自己的改造和吸纳,真正成为融入他灵魂的东西。

对于少年们自己来说,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经不起太多的犯错。无视人生误区,你将自陷危机,永远成不了赢家。最好第一次就把世界看清楚,规避那些可能存在的误区,选择做对的事,选择正确地去做事。

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当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再年轻;有些事,有机会的时候没去做,而当想做的时候,却没有机会了。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没有所谓“最正确”、“最便捷”的道路,也不可能出现一个能带着你走一辈子的贵人。每一条道路都有通往成功的可能,关键是你自己是否有信心、有勇气、有智慧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