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子密码(上)——实景桩与抽象词转图
第三天,恩已经开始完全适应了密训室的生活,没等电话铃响就早早起床洗漱完毕,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回忆昨天训练的内容。
对于人体桩子,恩感觉已经能够熟记在心了,而且也掌握了用人体桩来记忆12条之内的任何内容。但是恩一直不明白,记忆大师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52张扑克、整篇的文章、几十个单词,他们究竟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吃过早饭,恩又投入了第三天的训练中。
恩轻轻闭上眼,突然感觉自己所处的密训室一下子扩大了几十倍,桌子十几米高,桌子上的杯子也有一米多高。这时候一架宇宙飞船慢慢地停在恩的面前,门缓缓地打开。
恩走进飞船,这是一架几乎全透明的飞船。船体并不大,就像一辆单人驾驶的汽车。恩坐在驾驶位置上,轻触开关,飞船就腾空而起,恩驾驶着飞船向着那扇几十米高的门飞去。
恩刚开始驾驶得很不熟悉,飞船飞得东倒西歪的。但还是飞到了门口的位置,恩用飞船上的武器瞄准门口的正中央,然后把第一枚标记弹射向了门板,门板被标记弹瞬间照亮,并渐渐化作一个“1”字。
恩推动方向杆,向右下方旋转,然后向前推进,飞到书架正面柜子的正前方,然后将“2”号标记弹投了出去。
飞船缓缓上升,在书架的格子处投下了“3”号标记弹,然后慢慢驾驶飞船,分别在后面的墙上、文件夹、饮水机、窗户、桌子、玻璃杯、椅子、玻璃门、沙发、电视、DVD机、电话上投下了4~15号标记弹。
回到房间的正中间,恩飘浮在房间的半空中,环顾周围的这15个标记,恩感觉每件物品在大脑中的形象更加清晰了。
他又重新开动飞船,这一次,他的驾驶速度快了很多。他从门口出发,以每秒一个标记的速度快速地飞了一圈。
恩觉得还可以更快,他稍作调整,然后又一次从门口出发,这一次,他飞完15个标记只用了8秒。恩觉得这还不是极限,他感觉应该还有更快的办法走完这15个点。他让飞船稍稍远离目标,让自己的视线能够同时看到两个或者三个点。他选了一个能够同时看清门和书架的位置,开始沿着这15个点连成的曲线快速地飞行,这次他用了5秒。然后是4秒,3秒,2秒……
恩慢慢睁开眼睛,他感觉即使蒙上他的眼睛,他也能够非常熟练地走到房间的任何一个位置,而且能够随意报出房间内任何一件物品的编号。
千字文
恩在小的时候虽然也学过《千字文》,但是到现在也只记住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一句。
恩看了今天需要记忆的内容,感觉有些迷茫,这些东西和刚才熟悉的这15个点有什么关系呢?而且恩根本理解不了这些文字究竟在说些什么,简直跟天书一样。恩有些晕,不知道今天的挑战应该如何完成。
恩有些明白了,他拿起剧本,闭上眼睛,重新走进了那艘宇宙飞船。不同的是,这次他不再是去投弹,而是要去彻底地过一回当导演的瘾。
恩满怀信心地开动了飞船,刚想出发,这时候John突然闯进飞船说“别急,你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先跟我来!”说着,John接管了飞船,眼前一闪,到了一个广阔的草原上。
恩想,串联联想还不容易嘛,虽然我没有John那样又快又清晰的联想构图能力,但是一分钟时间记忆10个词语还是轻松加愉快的。
这时候,John一挥手,草原上立即出现了10个大大的木牌,一字排开,每个牌子上面写着一个词语。
恩看到这10个词语,顿时就傻了。不用说串联联想了,根本就没有一个词语能够形成图像。
恩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声音记忆试图在最短时间内记下这10个词语。
John早就料到恩的处境,说道:
“是不是串联联想对这样的词无能为力了?这样的词我们就不能仅仅靠以前训练的串联联想完成了。”
“那这样的词怎样才能形成图像呢?”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至少你知道最终我们还是要把它们转换成图像的。”
“那当然,图像记忆的效果好嘛!”
“这类词语叫抽象词语。”
“抽象词语是什么意思?”恩问。
“与抽象对立的叫具体词,比如苹果、衣服等这些看到词语我们就能想象出图像的叫具体词。看到词语不能直接形成一个图像的叫抽象词,如果你不理解抽象的意思,你可以理解为:所谓抽象词就是一个人闲得难受,一边抽打大象,一边造出来的词。”
“哈哈,这个比喻不错!”
“是啊,因为‘抽象’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词啊!”
“有点绕口令的感觉,不过John先生的这个比喻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是不是‘逻辑’我就可以想象成‘裸鸡’,‘充足’我就可以想象成‘虫足’啊?”
“很好,你说的这种方法就是抽象词语转图的第一种方法,叫‘谐音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
“什么样的词语不能实现呢?”
“这个因人而异,你先试着把这10个词语转图试一试!”
恩开始对这个10个词一个一个地转图。
其中的三个词语,恩怎么变换声调去谐音也想不出一个有意义的词,包括“申请”转换成“神情”恩也觉得不是很满意,因为神情也不是一个可以立即转换成图像的形象词。
“是的,John先生,有几个怎么谐音也转换不出来,比如‘供应’这个词,应该如何转换图像呢?”
“其实‘供应’可以谐音成‘拱鹰’或者‘宫影’,但是有时候我们如果花太长的时间去通过谐音法转换一个词很不值得。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掌握另一种技术,我管这种技术叫‘潜意识出图法’。”
“潜意识是什么?”
“这个以后有机会你会学到,现在我只传授给你用法就好了。”
“好的,John先生。如何出图?”
“其实非常简单,当你看到‘供应’这个词语的时候,你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幅画面,或者说第一个场景是什么样的?”
“我想到的是好多人排队领免费供应的盒饭。”
“很好,你现在把这个图像在大脑里强化一下。以后凡是你想起领盒饭的场景,就会想起‘供应’这个词。”
恩闭上眼睛,看到一堆人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最前面有一张桌子,桌子后面整整齐齐地码了好多盒饭。每个人只需要在桌子上的登记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能从旁边的工作人员手中拿一盒热腾腾的盒饭。这盒饭真的是免费供应的啊。
“好了,你现在试着把其他几个词语构建一下图像吧!”John打断了恩刚才的思路。
恩走到每一块木牌面前,用刚才John教的潜意识出图法给每个单词构建图像。
恩觉得这种方法比谐音出图的速度要快得多,问道:“那为什么不能所有的单词都用这种潜意识出图法呢?”
“这种方法虽然出图速度快,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可能有很多词语会出现同样的图像。当这些词一起出现的时候,就不好区分了。”
“不同的词还会出现同样的图像?”
“是的,比如‘经济’这个词,有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沓钱,而且还是一捆一捆的百元大钞。但是对于‘工资、富裕、资金、财务、利息’等这样的词,我们还是很容易出现同样或者类似的图像,这就不利于我们去区别和记忆。”
“那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一是能用谐音的尽可能用谐音法;二是在进行潜意识出图的时候,如果遇上类似的情况,我们尽可能把图像的一些细节和属性进行一些变化,以区别开来。”
“属性?”
“对。比如‘工资’可以想象成钱包里的几张人民币。而‘富裕’我们可以想象成满屋子都是百元大钞。而‘资金’可以想象成一个小型的手提箱里的那几沓百元大钞。这样一来,同样是百元大钞的图像,其实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当我们在大脑中进行强化以后,实际上就变成了另外的三个图:钱包、大房子、手提箱。”
“哦,我明白了!”
“有了这两种方法以后,不管你遇上什么样的词语,都能轻松地转换成图像了。特别是在记忆古汉语的时候,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就能快速地把晦涩难懂的古文轻松地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
恩终于明白了,为了更好地掌握,他决定把刚才用谐音转完的词语也用潜意识出图法尝试着重新构建一遍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