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毕露:人格类型的分析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人格的结构

情绪是精力的来源行为发生需要心理信号,而情绪最本质的属性,就是这种发动行为的心理信号。。——小明警

一、性格、人格、个性

性格、人格、个性,日常用语中差别很小的词汇,在一般人眼里说的都是个体的特点,但学习心理学的人一定会去区别这些词语。十年的人格心理学教学也令笔者对三者的定义有了自己的看法。

(一)性格
1.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主体外显的行为,这种行为存在稳定的模式和与众不同之处。性格是由行为组成的,行为是容易发生变化的,因此,性格虽然是稳定的行为模式,但却是可以调整和塑造的。

性格、人格、个性的关系

性格的独特性是绝对的,因为没有一对行为完全相同的人,同卵双生子的行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性格的模式是相对的,因为从行为中提取出来的模型总是会随着行为量变而最终发生质变。

2.性格的研究方法

性格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行为的适应或者不适应。研究性格的方法主要是对外显行为的统计。在统计学并不发达的时代,性格理论是思想家对行为分类的猜想。

最著名的性格理论就是四分法的性格类型理论,由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即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分法最初的提出源于思想家对生活体验的感性归纳。有趣的是,随着统计学的发展,因素分析的方法被运用于行为的分析。德国人艾森克通过对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6种性格因素的简化,最终发现了内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下对人性格四分法的统计学证据。

3.性格理论的局限性

以气质类型四分法为代表的性格类型理论没有对行为发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展现出来的仅仅是对行为某种特征的统计分布,这种粗犷的统计描述不关心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将性格与不健康的行为一并统计,导致结果的模糊和偏见。譬如将躁郁型人格其抑郁的心理健康状态与内向这一人格特征混为一谈,又比如将其躁狂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与外向这一人格特征混为一谈。由于是使用统计学方法,性格理论无法用于心理治疗,因为统计学关注外在行为,缺乏对机理的探索,矫正无从谈起。性格是外显的行为模式,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心理测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却与心理治疗几乎无关。

(二)人格

人格,终于出现了。虽然本书通篇讲述的都是人格,但现在才开始论述人格,是因为人格是人一生情绪活动的结果。人格是本书的纲领,情绪是本书的灵魂。因此,本书必须从情绪,从表情讲起,如此循序渐进,才能够为读者刻画一幅幅由情绪产生、流动、释放而形成的心理规律——人格。

1.人格的来源

人格一词来源于希腊文“面具”(persona)一词,后英语“personality”的意义流传至日本,翻译为“人格”二字。“格”这个字是树木的长枝条的意思,后引申为规范、道德的意思。然而,心理学上所说的人格与道德的高尚和低劣无关。西方人仅仅认为人格是面具,其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性本恶”,因此丑恶的真面目需要面具的文饰和保护,因此西方人性格更加外露、张扬一些。东方文化与其说是相信“人性本善”,还不如说“不能接受人性本恶”,因此东方人更加内敛,生怕被他人贴上一张“小人”的标签。

2.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内部心理活动的机制,是性格产生的心理学基础。除了生理病变和环境剧变,人格可以说是不会改变的。形容人格,用“成熟”与“幼稚”更加贴切。因为人格这一心理机制会在很小的年龄就固定下来,主体不会使用自己的人格,那么其人格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停滞于幼稚,甚至不健康的阶段;相反,主体如果具备良好的智力、教育和环境,其人格会相应得到良好的锻炼和发展,体现出成熟的社会功能和较高的社会价值。

从“情绪动力模型”和“人格类型理论”两个本书最重要的理论视角来看,人格是核心情绪和情绪习性(核心情感)的组合。后文将用大量篇幅论述这部分知识。由于影响行为的最根本力量在于主体一生所处的某种淡淡的情绪,人格的实质就是心境及其处理方式。

人格的模式是绝对的,因为人格对于主体内心心理机制的假设一定是有一套明确的解释,根据解释的不同,有不同的人格理论。人格的模式是主体心态健康、不健康,行为适应、不适应的共同原因,是极度稳定的,几乎不会改变。人格的独特性是相对的,因为人格理论是以人格类型理论为代表的。不同的人格类型之间,心理、行为的差异是明显的,独特性是显著的;但同一人格类型内部,心理、行为的独特性减小,有时甚至消失。

3.人格的研究方法

人格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即对主体产生独特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开展假设、推理,并通过个案分析加以修订和验证。本书主要讲授的九型人格理论,提到的MBTI理论,均是基于一些推理而得出的理论假设。有趣的是,一些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研究成果也可以成为支持人格理论的证据。

由于对行为产生的机理开展了心理动力学分析,人格理论可以用于指导心理治疗实践,并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心理疗法。

4.人格理论的局限性

由于当前脑科学的局限性,脱离脑科学研究的心理机制假设基本处于理论猜测阶段,比如荣格的《心理类型学》一书就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描绘不同的心理功能,并在其基础上刻画了不同的人格类型。但一些实证研究却对荣格的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九型人格理论在对人格分析的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却至今没有开发出可靠的测试量表。但是,人类科学发展史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厘清感性的客观现象,就必须大胆提出理性的主观假设。如果没有思想的引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探索终将失去方向,无果而终。

(三)个性

个性是性格和人格的统称,包含了这两者的存在。个性的基础是气质。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所体现出来的特征。

如何看待个性张扬的利与弊?个性是人最大的潜力来源。鼓励它的发展就必然要面对各种心理畸形带来的安全风险。人们在对投毒研究生被判处死刑案件唏嘘不已的同时,别忘了也曾经羡慕过那些常发生校园枪击案国家的教育。野性与美丽,都在潘多拉的盒子里。

二、 S-R模型——黑箱理论

我们的行为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它是环境刺激的结果;自由只是个神话基于“黑箱假设”的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对环境顺应的结果,实质上是否定了个体差异的作用。“情绪动力模型”认为“黑箱”中最有价值的心理学活动元素是情绪,个体情绪偏好就是个体差异的源泉。。——斯金纳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奠基人。

S-R模型

(一)来源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系统时意外发现了条件反射的现象,随后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后经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等理论的充实,行为主义学派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以外显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用条件反射来认识和改造人类的行为,反对研究人的心理机制,认为人类的心理仿佛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神秘的“黑箱”。当时的研究方法,如内省、催眠、主观报告等,其主观成分太大,导致研究“黑箱”时必然失去科学意义。后人将拒绝探索人类行为背后心理机制的行为主义称为“黑箱理论”。

(二)观点

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主体对刺激最可靠和可以被观测的反应,由此,“S-R”模型得以建立起来。“S”即刺激(Stimulate),是主体感受到的环境变化。刺激必然引起反应——“R”(Reaction)。如果主体对某些环境变化没有觉察,就不会有反应R;反之,如果主体出现反应(R)则先前一定感受到了刺激(S)的存在。

(三)应用

“S-R”理论是最基本的心理分析思路。平时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有闺蜜或死党没头没脑地问你一些问题,聪明的人会得出“一定有事发生”的结论,而这个结论笔者非常支持。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主诉首次咨询的动机一定是伴随着某件重要事件的发生;而一些心理症状的首次或恢复发生,也一定涉及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

(四)《生活事件量表》

当然,必须说明的就是,从刺激(S)发生后,行为反应(R)并非一定就是立即表现出来的,也并非一定是完全表现出来的。S对主体的影响会“储存”在“黑箱”中,但这种行为的能量以什么方式储存,储存多少,不同的主体是否相同等一系列问题,“黑箱”理论都不能给出回答。心理学上有一个最重要的心理测试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就是对“黑箱理论”最实际的运用。它梳理了数百项对人存在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如贷款、结婚、丧偶、生病等,并根据主体年龄的不同赋予这些刺激不同的“心理影响量”,由此来衡量主体的心理压力水平,或解释其已经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

(五)不足之处

如果说经典条件反射是被动学习的过程,操作条件反射是主动学习的过程,社会学习理论是模仿学习的过程,那么“黑箱理论”合集就可以解释人与人的个体差异了吗?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兄弟姐妹,甚至双生子,他们的刺激环境是如此相似,而行为反应、性格表现却是如此不同,于是,解释这些问题的压力,迫使我们一定要打开这个“黑箱”,寻找箱子里那个被行为主义忽视的答案——人格。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朱利安·罗特(Julian Bernard Rotter 1916—2014)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中的两大传统——强化理论和场理论做了整合,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198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认为,经典的行为主义不能解释人类的行为,提出“行为潜能=期望+强化”,即行为的成因是对主体能否做到该行为(期望)和行为带来的好处(强化)的综合评估。前者较后者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表现更多的人格差异。这个理论强调逻辑分析,模型中没有体现出情绪的作用,与罗特本人5号5号人格类型是本书后文中论述的九型人格中的一种人格类型,常见的名称叫“科学型”“思想型”,或者“观察者”。的人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传统的人格结构

(一)树形比喻

不管是识人、冷读、还是心理分析,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方法这一话题一定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笔者经常将一个人的心理——上文所说的“黑箱”用树的结构来讲解。那些枝枝杈杈、叶子就好比是某个特定的行为,这些行为纷繁复杂,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有一些旁人能理解,有很多他人却不能理解,还有大部分的行为做得很隐秘,甚至没有为人发现。心理学的一个目标就是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描述这些行为潜在的规律,预测行为的产生。而在笔者的大树比喻中,这些行为的枝叶随着季节、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着,夏季茂密而冬季衰败,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来自树木的主干的,都是由树木的主干发展而来的,一定带有这棵树主干的特点。人与人之间内心这棵树的主干不同,枝叶一定有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人格,稳定而与众不同。而学习就是为了去发现属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感兴趣的他人的人格大树那与众不同的主干是什么。

人格的结构其实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通过分析我们将会得出,人格结构的哪个部分将幸运地,并且是责无旁贷地成为我们做心理分析时那棵大树的主干。把握了主干就把握了一个人的心理。

(二)传统的人格结构

通常从内在或外在特点以及能否被观察的角度来看,人格的结构包括外显行为、内心体验、潜意识和气质四个不同的层次人格的四层次假设源于《解读中国人的人格》一书。该书通过词汇假设、因素分析法运算得出了中国人的七维度人格结构,包括“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这种研究方法是典型的特质人格理论研究方法。。这种观点笔者称为“传统的人格结构”。

传统人格结构

1.外显行为

任何人对我们的理解都要胜过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理解。——卡尔·荣格人对他人的观察比对自己的观察更可靠一些,因为人习惯于用理性掩饰自己的情绪活动,且习惯于用情绪掩饰自己的利益变化。心理活动本人是很难自我剖析的。

外显行为是人格特点最直接的表达,无论当事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将研究对象明确为人类的外显行为,因为外显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而内心体验是一种主观意识。基于主观意识得到的结论一直遭到科学界的诟病,然而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却一直令人们失望和疑惑。

1)特质心理学

从外显行为入手开展的个性研究及其理论被笔者称为性格理论而非人格理论。特质理论就是最典型的性格理论。特质理论研究有一套比较固定的方法,一般第一步是搜集描述行为特征形容词,第二步是开展归类和简化,找到所谓“特质”。第二步使用的方法是统计学方法,比如相关、因素分析等,依据简化时同一特质内部涵盖因子相互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特质心理学在行为层面似乎找到了不同程度的特质,即对行为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常见的特质理论所研发的个性测验有“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大五‘人格’测试”五因素人格(Five Factor Model, FFM),也称大五人格(BIG5)、人格的海洋(OCEAN)模式,可以通过NEO-PI-R评定,是特质人格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艾森克‘人格’测验”(简称EPQ)等笔者认为16PF、大五人格测验、EPQ测验不属于人格测验,而仅仅是性格测验,原因就在于其编制的方法是对行为的统计分析。。特质内部各因子间的相关应该更强,而特质之间的相关应该比较弱。然而,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水平对行为开展了统计简化,给出了不同的主观命名,不同国家也纷纷开展特质理论研究,对人格的看法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形势,却不能对心理分析、预测和治疗等应用环节产生更大的作用。

特质心理学用统计手段去把握人类的行为,其研究成果的最大贡献在于筛查测验,即通过大规模测试分离出行为偏离常态的人员。这种规模化的测验对测试的组织方是有利的,但被筛查、分离人员却不能从测试结果上得到自己改变现状的思路。

没有一个心理治疗流派是由特质流派发展而来的。只有有深度的人格理论才能发展成为一种心理疗法。

2)“16PF”

编制者卡特尔卡特尔为了他的因素分析事业,付出了一次婚姻的代价。使用因素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基于词汇学假设编制了这套最经典的性格测验,测试的结果从15个维度还有一个因素是卡特尔自己强加上去的——“聪慧性”。实践证明,“聪慧性”(B因素)这一指标是16PF中测量效果最差的指标。测量效果最好的指标是“忧虑性”(O因素)。上提供标准分来反馈受测人员的性格状态,然而,这种测验结果只能定量而不能定性。例如,一名测试者在“乐群性”(A因素)上的标准分为3分,表示其“对待他人的热情的水平”不高,但这样的统计排名式的反馈并不提供任何原因方面的分析提示。此外,一个成功的个性理论背后一定有一套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由特质理论发展出来的性格测验工具16PF,其所依据的因素分析法虽然科学性较强,对临床心理治疗却缺乏指导意义。

2.内心体验

内心体验包括情感和理智两个方面。这是个体在做出某种行为时伴随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内容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够观察,其他人则难以观察。

3.潜意识

即在个体行为和内心体验背后的稳定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反映的是个体对待自己、他人、事业、名誉和利益的稳定的倾向性。这部分内容当事人虽然能够观察,但却很难完全了解自己的全部动机,而其他人未经训练则无法观察。事实上,就算经过严谨的精神分析训练,对一个个案的潜意识分析也容易出现矛盾。

4.气质

即个体的基础生理生化反应和神经系统活动变化的不同模式,或面对不同情境时基础生理反应和神经系统变化的不同。这部分内容无论当事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无法觉察或观察。

fMRI是揭示人脑活动的利器。fMRI成像的时间可以短至几十毫秒,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1毫米,能同时提供大脑结构像和功能像获得准确的空间定位,可以无创性地多次重复实验。但fMRI测量的信号不是直接的神经活动信号,其测量的血氧变化信号一般滞后于神经活动4~8秒,目前能够达到的时间分辨率最多只能在数百毫秒数量级。可见,当前最高精尖的技术无非也仅能为大脑活动的区域拍个照,最多再录个像,而心理是如何运作的,行为产生的内部机制如何,仅靠这一张张“大脑云图”和心理工作者基于这些客观资料的主观臆测,恐怕不能满足人们对心理学的期待之情。

四、 “情绪动力模型”

这一部分是全书的关键所在,是读者能做到观察、分析自己、他人行为,并确定人格类型的核心技术纲领,是本书心理学专业思维的集中阐述。

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人格结构紧扣人格的生理基础——三脑模型,从虫脑、嗅脑和脑皮层的心理学功能入手,展示人格的结构,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三脑模型,人格作为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由需要、情绪、理智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对应大脑的虫脑、嗅脑和脑皮层三个部分。

情绪动力模型

(一)行为是情绪的结果

“行为是情绪的结果”是本书一系列观点的基础。

基于这个观点,认知过程得以清晰,人格类型得以假设推理,人生观、哲学、伦理,甚至国家文化等人类文明将在情绪种类的划分下清晰可辨。

1.行为与情绪的关系:行为是情绪的结果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笔者坚决反对詹姆士和兰格的说法。他们认为情绪是行为的附属品,而我认为,正是因为情绪的积累才发动了行为。

所有的情绪在本质上都是某种行动的驱动力,即进化过程赋予人类处理各种状况的即时计划。情绪(emotion)的词源来自拉丁语“motere”,意为“行动、移动”,加上前缀“e”,含有“移动起来”的意思,这说明每一种情绪都隐含着某种行动的倾向。情绪导致行动,是行为的驱动力。

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中提出本能与情绪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行为与情绪关系的模型。本能使机体驱向目标,每一种本能活动都有一定目的,都包含一个情绪内核,有一定的情绪相随,如逃避与畏惧、争斗与愤怒、母爱与温情相伴随。麦独孤还用本能-情绪说解释群体心理,认为情绪增强是使群体凝聚的黏合剂。他把群众过激行为视为初级本能与情绪作用的结果。

笔者认为,情绪产生造成了主体驱力产生,行为是驱力还原的方式。因此,行为是情绪的结果。

王尔德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二是得到了。”前者说的是得不到时情绪不断积压导致的行为焦躁;后者说的是需要得到满足后,情绪得到释放,从而失去了继续行动的情绪能量所在。

两性关系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相亲相爱的行为取决于性唤起这种情绪的多少。然而,由于性唤起是一种正性情绪,令主体有愉快的体验,会使主体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性唤起通过行为释放殆尽,引起性唤起的刺激也逐渐被主体脱敏。于是,亲昵行为减少,因为性唤起这种情绪减少了。。当有激情时,天长地久是恋人的口头禅;而当激情随时间褪去后,相亲相爱的行为数量也逐渐减少。

很多人不认为行为是情绪的结果。认为行为是理智的结果。这种想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自负的。

2.理智与情绪的关系:理智是情绪的借口

理智受情感奴役。——休谟

理智是专门为“情绪化”的行为找借口的工具;笔者认为,所有的动物,包括人,所有的行为都是情绪的结果,因此,都是情绪化的。

当我们“理智”的时候,不是我们真的理智了,只是心理存在恐惧罢了。恐惧能够令人“理智”。如此,人理智之时就是恐惧之时。只不过这时的恐惧是阈下的情绪,程度很低,不足以驱动逃跑行为,但却足以驱动大脑最高级部分——脑皮层,开展逻辑推理等高级认知活动。

笔者在第一章讲面部表情时,就是想告诉读者:情绪是有明确概念的,是有明确的面部表情的,是规范的。情绪的实质是指挥心理活动的内部信号。第二章讲第二信号系统时,再次重申情绪最本质的功能是信号。这种信号是动物最基本的行动指挥载体,且跨物种通用人工智能如果使用“情绪动力模型”作为编程指导思想,不久的未来,机器人将有情感,有个性,有生命。

情绪和理智相比,是一个更加明确的概念。理智似乎是一种理性,但在更有才的人眼里,某人所谓的理智不过是愚蠢罢了,以此类推,何处去寻找终极的理性呢?一个渺小人类的主观内心何以产生终极的理性呢?而情绪却是实在的、明确的,功能稳定的,跨物种通行的,没有歧义的。

理智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么?笔者认为,情绪的作用远比理智的作用更大,即使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

1)理智和情绪,谁对行为产生的作用更早

从进化论的角度上讲,情绪产生所需的脑结构要比理智发生所需的脑结构简单、原始,因此情绪在进化上早于理智发生。哺乳动物具有情绪反应,然而,只有海豚、灵长类动物才具有早期的理性分析能力。

从实验的角度上讲,依然是情绪发生得更早。认知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使用低空间频率(模糊图像)和高空间频率方法(精细图像)处理的恐惧表情图片,模糊的惊恐表情比锐化的惊恐表情能够更早地引发人类的情绪反应。从脑结构上分析,边缘系统(嗅脑)对图像粗略分析就已经引发了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在图片信息到达大脑枕叶(脑皮层的一部分)精细分析以前就可能已经发生了。

2)理智和情绪,谁对行为的作用更大

实验证明,在“瞬间注意缺失”指人在面对两个连续、快速闪现的视觉信号时,只有能力“看清”第一个信号的内容,而第二个信号的内容却无法“看到”。这一现象上,一般词汇作为第二个信号时,被试会产生“瞬间注意缺失”的现象。但当第二个信号是与死亡或诅咒有关的,能引起人强烈情绪的词汇时,“瞬间注意缺失”就会被破坏——被试能够识别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第二个信号。实验心理学中的这一现象说明情绪具有比理智更强大的力量。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人若想得到50元就必须与他人商量好如何分享,若没有商量好就1分也得不到。对半开较为常见。而那些贪婪地想自己分到九成,对方只得到一成的人,往往会因对方的不合作而什么都得不到。根据理智的计算,其实哪怕分到再少也该接受,但不患寡而患不均。情绪而非理智决定了行为:没有达到心理价位,索性大家什么都得不到!

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刘蓉晖,王垒.阈下情绪启动效应[J].心理科学,2000,23(3):97—110.的相关研究也发现,情绪决定了认知,也决定了行为。巴奇(Bargh)和皮切莫纳克(Pietromonaco)的一项社会认知实验中,让被试进行一项需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同对呈现一些涉及人格的敌意特质的词,然后让被试读一段有关某人的描述,再请被试对该人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被试事先被呈现的敌意词越多,对目标人物的评价就越倾向于负面,表明阈下情绪信息能对社会判断产生影响。墨菲(Murphy)和扎荣茨(Zajonc)的判断偏好实验是阈下情绪启动的典型实验之一。实验中给完全不懂汉语的被试呈现一个汉字,请被试猜测该字在汉语中是代表好还是代表坏的概念。在汉字出现之前,以4毫秒的时间呈现一幅表现正性情绪(如愉快)或者负性情绪(如愤怒)的面部表情照片。结果表明,被试更有可能将一个跟随着愉快表情的文字猜测为代表好的概念,而将跟随着愤怒表情的文字猜测为代表坏的概念。这也是情绪,而非理智决定行为的实验证据。

一次捡75元,和先捡50元后捡25元,选哪个?一次丢75元,和先丢50元再丢25元,选哪个?同样是实验证明,多数人选分开捡75元,一起丢75元。经济学的快乐痛苦四原则:n个好消息要分开发布;n个坏消息要一起发布;一个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的好消息,分别公布;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一起公布。这就是情绪比理智在决定行为时起到更大作用的又一个证明。

也许人格心理研究缺乏著名的实验设计,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社会心理学中的经典研究,如阿希实验、“破窗效应”、权威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等。这些社会心理学实验或者现象都可以用来证明:决定行为的,不是理智,而是情绪。

3)理智是情绪的借口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身上多数真实的东西都不是意识,而我们意识中的多数东西都不是真实的笔者认为基于语言的意识是最不真实的,因为它是脑皮层对嗅脑压抑的结果,它绝非最重要的心理活动;而情绪是最真实的,它直接代言主体的利益,而又由嗅脑自动化产生,绝不欺骗主体。。——艾里克·弗洛姆

从情绪积累到行为的发生,理智仅仅扮演了一个事后解释的角色,这是一个找种种理由为行为的正当性去证明的角色语言产生需要三个基础:群居、使用工具和劳动分工。因此,语言是个体在集体中劳作时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人一开口说话就是在谋求自身的利益,若是以集体利益为油头,真乃“胡言乱语”。。有了情绪就会去寻找支持情绪的理由。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人的态度是屈从于自己的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助人行为的众多实验中发现,如果个体在助人情境发生前带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进入,助人的比例将会上升或下降。

2010年底,一首《忐忑》风靡全国。一阵无厘头的、节奏感强的叫喊行为,缓解了各种焦虑,将积蓄于内心的情绪用没有意义的歌词表达出去。情绪释放后驱力还原,产生快乐的感觉。这首没有明确歌词的歌充分说明:理智是没有价值的借口!情绪才是行为真正的动力。

人越是成熟就越是懂得控制行为,不是说情绪真的被理智战胜了,而是已有的经验能够在关键时刻令人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考虑到行为的后果,考虑到他人的感情,由此而产生的恐惧情绪能抑制胡乱行为的冲动,这就是传说中的“责任感”“理智感”。

理智就是种情绪化的反应。嗅脑产生的淡淡的恐惧所引发脑皮层开展的逻辑演绎就是理智。那些恐惧比较多的人会比较理智,会说那些悲伤和愤怒比较多的人属于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其实人的理智来源于恐惧,恐惧(适当的)令人理性,但并不能说明人就能很好地去控制情绪。情绪一直是人类的主宰;各有各的情绪,各有各的活法。

举个例子,火车上吵架。小孩子多动骚扰了前排的老人,老人提出意见但语气强硬。孩子妈妈并不买账,大声斥责“后排也是你的?”情绪最容易唤起相同类型的情绪。比如,愤怒容易唤起愤怒,恐惧容易传播给其他个体,悲伤也容易唤起其他个体的悲伤,这是情绪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传播。在这个事例中,老人的愤怒唤起了孩子妈妈的愤怒。言语的内容已经次要了,因为愤怒(情绪)是要使用攻击(行为)来释放的。吵架就是这种行为。吵架的言语内容除了显示各自的“吵架技能”以外,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如何通过情绪管理做到高效沟通和压力管理呢?这个问题的解答集中在下一章的论述中。

3.需要与情绪的关系:情绪是需要的载体

需要是稳定的动机,但行为是受情绪的指令而产生的。需要必须借助情绪,才能转化为满足需要的行为。

读者会想:究竟需要对行为的影响更大还是情绪对行为的作用更大?比如性饥渴与害怕的情绪,又比如食欲与厌恶情绪,谁对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不难发现,男性勃起障碍与恐惧情绪有很大的关系,而几乎与性欲的强弱无关。而对于不喜爱的食物,人们也常常采取了拒绝的行为,即便他们感到饥饿。极端情况下,比如地震后被困人员饮用自己的尿液,这并非是饥渴的需要战胜了厌恶的情绪,而恰恰证明了饮尿的行为是由对死亡的恐惧情绪而引发的。

一个“胸围与幸福指数”的调查对500对30~40岁的夫妻调查发现:女性胸围A杯的离婚率为37%,胸围B杯的离婚率为16.3%,胸围C杯的离婚率为4%,而胸围达D杯的女性离婚率1%都不到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617136.

强烈的需要容易诱发与需要相匹配的情绪,而情绪又转化为满足需要的行为。需要通过情绪才能够诱发行为,从而最终呈现获得满足所必需的行为。需要常常通过焦虑这种情绪去驱动主体开展行动,以释放这种焦虑。如果是性需求,则主体很最容易产生性唤起的情绪。这种情绪会降低主体对性行为客体的要求,即抑制厌恶情绪的产生。而缺乏性需求的主体,性唤起这种导致性行为的情绪就只能靠环境来刺激产生。这时能引起主体“性趣”的刺激一定要更强,否则很可能不能获得主体的注意。基本生理需求满足的个体,得到情绪的指挥趋利避害,等待下一次生理需求的来临。

需要是借助情绪转化为行为的。比如进食行为,它是在焦虑情绪的驱动下转化出来的行为。而焦虑情绪正是进食需要促发产生的情绪。可当人有饥饿感,却依然会拒绝进食恶心的食物。因为情绪被因不好的食物而诱发的厌恶情绪所控制,厌恶情绪更强,因此人哪怕是饿了,还是会产生拒绝进食的行为。这个拒绝行为就来自厌恶情绪的释放。可见,行为是由情绪决定的,而非由需要决定的。情绪才是行为的动力。

综上所述,情绪是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情绪也是需要得以满足的载体;情绪还是理智得以活跃的“驱动程序”。行为是判断人格类型的客观分析来源。

(二)身处“情绪化”的世界

人格、注意、心理异常、社会性需要、记忆、世界观与情绪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部分详见本书“第二篇”的论述,此处仅仅简要介绍。

1.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人格类型

这个部分详见本书第六、七两章的论述。这里仅仅提纲挈领地概括如下:人格类型是由个体在情绪和理智两个层面上的两种偏好排列组合而成。在情绪上的偏好称为“核心情绪”,有三个种类的核心情绪。在理智上的偏好称为“情绪习性”或者“核心情感”(也可简称“情感”),也有三类。人格类型就是在“核心情绪”和“情绪习性”(或称“核心情感”)两个维度上的排列组合。由于这两个维度每个维度上都存在三种偏好,3×3的排列组合就是人格类型,即九型人格。

人格类型假设

情绪动力模型是九型人格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三脑模型是情绪动力模型的生理学基础。

2.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注意

这个部分详见本书第八章的论述。情绪是脑对个人利益与环境关系的运算结果,这个结果必然指导着注意去过滤感觉,形成主体需要的知觉。知觉即现实。可见,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只不过是满足其情绪需要的片段而已。通过自己、他人“支离破碎”的对世界的知觉,我们可以反推自己、他人的人格类型,看看是什么样的情绪导致了注意的狭窄。

3.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心理异常

这个部分详见本书第九章的论述。愤怒导致了强迫;恐惧造成了妄想;悲伤具有表演性质。

4.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记忆

这个部分详见本书第十章的论述。情绪使得个体有选择地记忆、回忆。童年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此外,该章还探讨了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防御机制,以及客体关系视角下的九型人格。

5.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世界观

详见本书最后一章的论述。情绪从注意就开始狭窄,到驱动个体产生自以为是的“理智”,甚至为个体填充片面的记忆,全方位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以至于偏好不同情绪的人就很可能会选择某一种人生观,或者拥护某一种哲学思想。当某种情绪在某个国家的国民中“流行”,就会形成一个国家的文化。该章还探讨了伦理和生命的意义。

实际上,如果读者认同笔者提出的“第二信号系统”及其地位,我们身处“情绪化”的世界这一观点就不难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