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实录76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慢性病坚持灸

人们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就是说,疾病的治愈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慢性病,多缠绵难愈,必须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否则,没有耐心,见好就收,病邪往往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实际上就是正邪相互斗争的过程。正胜邪则病愈,正不胜邪则病恶化。故治疗疾病在祛邪之时,必须扶正,尤其是慢性病。消除致病因素,减轻疾病状态,同时扶助正气。辨证为虚性的疾病一般来说,正气多不足但邪亦不盛,此时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正复邪自除。艾灸治疗正虚的疾病的过程,就是不断扶正祛邪的过程。艾灸治疗慢性病决非三五日,而需数月,甚至更长,病程越长,施灸疗程越久。《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事实亦正是如此,灸可补充正气,以攘外邪。

去年春季,一男子前来求治,此人年龄61岁,自述:两年前曾患面瘫,经中药、针灸等治疗,已愈大半;但仍略有些口角歪斜的症状,说话或发笑时尤为明显,吃饭也略有不便。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说话时口偏向左侧。此为陈旧性面瘫。

此患者正气不充,不能鼓邪外出,以致令疾病迁延日久,故在治疗上应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扶正以艾灸最好,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即可治愈,必须坚持灸。此如清代著名医家吴谦所说:“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扶正健脾胃,我们为其选择的穴位是中脘、足三里,中脘是胃的募穴,又是六腑之会穴,可以健脾胃、益气血,又可泻毒邪;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穴,可补益后天。祛邪选择的穴位是上关、地仓、颊车、迎香、合谷(图17)。这些穴位可改善面部气血运行,消除余邪。艾灸的方法则采用艾条温和灸,让其隔天施灸一次。另嘱其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心态放松,这种陈旧性面瘫已属慢性病,疗程较长,必须坚持施灸,方可见效。患者耐心坚持灸了约一个多月后,虽然面瘫未进一步改善,但其感觉自己的身体内部发生了变化。过去没食欲,不想吃东西,现在胃口有了,吃东西也香了;过去体乏无力,浑身没劲儿,现在身体也有力气了;过去大便软、不成形,现在大便成形了。这些变化,让他更坚定了治疗的信心。既然有效,则效不更方,让其继续按原方施灸。如此法又连续施灸了两个多月,患者病愈。其激动地说:“我原来对治愈都不抱信心了,艾灸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们又嘱其今后可艾灸中脘、气海以提高免疫力。

图17

穴位定位: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

上关:下关穴直上,当颧弓的上缘。

地仓:口角旁0.4寸,巨髎穴直下取之。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处,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