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并看见:如何成为一个犀利的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比“笨”更可怕的是“自以为聪明”

一个人的判断力发生错误,往往是在他最得意、最成功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牢牢地掌控局势时,很可能已经好景不长。因为过于精明的人,反而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所以,要学会降低自己的定位,遇到任何事情都以一种愚笨的姿态去观察。永远都不要迷信经验。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经验这种东西是最靠不住的。我们头脑中对于过去经验的依赖性越强,未来的错误判断可能就越多。

一、90%的聪明人都是在自我欺骗,还有10%是掷色子

我们是最聪明的人,同时也是最笨的人。行走在社会中,“笨”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大脑却空无一物。就是说,把自己表现得很聪明的人,其实才是最笨的人。现实中那些真正的高手,根本不会让人察觉出他们究竟是聪明还是愚笨。

我有一位朋友,现在北京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是秘书,虽说都是端茶倒水、收发邮件和接听电话的工作,但她的运气很好,分到了公司总经理的身边。这是一个让人眼红的位置。

起初,总经理秘书的职位让她拥有了很多特权,大家对她青眼相看,节日礼物也少不了她的一份。时间一久,年纪轻轻的她便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具备了某种地位和影响力,开始假传圣旨,狐假虎威,用“总经理说”“总经理表示”这样的话开头,指派其他人给自己工作。她当时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轻轻松松让别人完成她自己本该完成的工作。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到总经理面前,询问总经理是否说过类似的话吧?

于是,她开始并且爱上了这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生活,悠闲惬意又屡试不爽,直到有一天突然翻船。

那天,她照旧假借总经理的要求,让一个部门总管提供某个项目的报告,并妥善整理,翔实地记录。坦白地讲,整理资料这种活,本来就是她作为秘书的责任,但她已经偷懒偷习惯了,认为这次也应该可以过关。

未曾想到的是,部门总管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女强人。她当场一个电话打到总经理那里,对着总经理委婉地说,自己忙不过来,请求找其他人来整理该项目的资料。放下电话,部门总管眯着眼看着她,把资料扔到了她的面前。这时她满脸通红,惊恐地发现自己严重误判了形势。

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这位主管办公室的,也不记得总经理后来说了她什么,但她永远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自作聪明。

朋友说:“这对我的事业是一次重大的教训。我开始认识到,一个人的判断力发生错误,往往是在他最得意、最成功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牢牢地掌控局势时,很可能已经好景不长。所以,从那时起我变成了一个笨蛋,遇到任何事我都会以一种愚笨的姿态去观察。几年下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眼明心亮,看待事物不再那么浮躁。”

真正的聪明是“脚踏实地”,不是“爱出风头”

合伙人史密斯有一次说:“聪明绝顶的人本就不见得招人喜欢,自作聪明者更是让人厌恶。”他带领自己的项目小组用缩短三分之一周期的速度完成与IBM加州分公司的合作后,就永久删掉了IBM加州区市场主管Richard Shaw的电话号码。史密斯认为那是一个以为自己聪明其实蠢到顶的家伙。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合同条款是怎么回事,要知道每个人都身经百战,不知经手过多少次这样的合作,他却在每次的项目沟通会上都要拿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这些条款上喋喋不休,好像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规定是怎么回事。他不懂技术,却总喜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并且认为这是很容易实现的。”

这恰恰是因为Richard Shaw先生还不够聪明,优越的地位使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使其在商业合作中被置于危险的境地。因为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在心里有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和强势的态度,他们反而更为务实。踏实和低调是聪明人的显著特征。他们可能智力不高,但却拥有最强的心智与犀利的判断力。

所以,深刻的洞见力总是能够体现为外在的沉稳。

普朗克是举世知名的物理学家,更是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提起普朗克尺度,研究物理的人无人不晓。成名以后,普朗克每日游走于各大学院宣传他的理论。一段时间后,给他开车的司机很得意地表示:

“先生,你这每次讲的内容都一样,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我看我也能上台讲。”

普朗克哈哈一笑,同意了司机的玩笑提议,在下一场讲座时便要司机上台。和观众隔着一段距离,司机原封不动将普朗克的理论讲述出来。

谁知,演讲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司机却突然漏了馅。面对台下众多学者的专业提问,司机答不出个所以然,只能悻悻地要求普朗克上台。

这个故事的真假先不说,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看到了一个道理,未必就等于看透了,也不等于你就看见它是怎么发生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能看到,但却看不见内在的根源。所以对普朗克的司机来说,没有实力还去表演,就是自作聪明,很容易被人戳穿。这世界不缺聪明人,缺的是肯脚踏实地的老实人。

有句话说:人要熬,井要掏,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好。这句话用在人的头脑上,就是必须适当有一些变笨的觉悟。只有“变笨”了,你才能为大脑腾出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那些厚重的、真正的问题。

这些年来,宫斗剧在国内的电视荧屏上泛滥。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甄嬛传》《美人心计》和《芈月传》等电视剧中那些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情节,迫不及待地从中学习着“厚黑学”。人们觉得那些角色都很聪明,仿佛任何事都能解读出背后的深意,给现实的映射是:在这个灯红酒绿人心不古的社会中,如果不懂得耍点心机,搞点计谋,就只能成为别人的“刀下之鬼”。

有个网友说:“一夜之间,你心中要是没点小九九,就只能等着被人坑、被人骗、做别人的垫脚石,成为炮灰。”

于是人人搞手段,人人装世故。但是结果如其所料吗?却不知世故心机虽然是洞察人心的体现,但如果用力过猛,也容易变成自作聪明,弄巧成拙。

过于精明的人,反而看不见问题的本质

前几年我曾经有一位同事,他在广州分公司的培训部门工作,是公认的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精明到什么程度呢?有人这样评价:“即使脚下一只蚂蚁爬过,他也能快速地计算出这只蚂蚁对他的生活有没有负面影响。”

比如搬了新家,他的妻子整日在朋友圈中描述买新房的幸福,尽管同事不在他妻子的朋友圈中,但不少人已经知道他搬家的事。人们本想真心地祝贺他,他却搞了一次信息不对称的自作聪明,在这件事上装糊涂:“没有呀!我还穷着呢!怎么可能买新房子呢!”

部门领导家在办丧事,明明被好多人看到他为领导忙前忙后筹备葬礼,就像领导家的仆人,等大家找他讨论慰问金时,他却拿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拜托不要找我,我和领导又不熟,你们就不要算我那份了。”久而久之,人们不再愿意与之交流,因为这个人太虚伪了,总是自以为是。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其实已经完全表现在你的脸上了。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大家看破不说破。

因此,永远不要把其他人当作傻瓜,别人只是不说出来而已。用力过猛的自作聪明,最后事情做过了头,反而是一种头脑愚蠢的表现。

“聪明”当然不是一种坏品质,因为聪明的头脑可以帮助我们洞见世事。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聪明,让自己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个善于分析事物的头脑,进而懂得生存和发展之道。但也不能自作聪明,似是而非。像我这位同事一样,聪明过了头,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位在华尔街的证券行业混迹多年的金牌经纪人说:“在金融行业工作这么多年,我唯一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越来越笨,对市场的了解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敢随便发表意见。现在看到许多新入职的小白脸,他们每日在会议室、在电话边对着别人慷慨激昂地说着一堆连他自己也不懂的市场理论,那种洋洋自得的表情让人作呕。十几年前我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

真正的洞见力是大智若愚。“才”不外露,不自以为是,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上帝对狼和狐狸说:“你们两个只能活一个,猜拳吧,输的那个必须死。”最后,狐狸输了。狼抱着死去的狐狸流泪说道:“说好的一起出石头,为什么我出了剪刀,你却出了布?”

真是一个伤心的故事,但这个世上自作聪明的狐狸实在太多了。有些事情明明很简单,却设想得过于复杂。还有一些人,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许就是你的邻居、同一个部门的同事、每年都有来往的亲戚等。他们看起来非常聪明,分析事物头头是道,头脑清晰,知识渊博,但在事业或婚姻家庭中却屡遭挫折。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想得太多了”,以为什么都明白,实则南辕北辙。

90%的聪明人都是在自我欺骗,还有10%是掷色子。就是说,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100分的洞见,首先你必须学会低头、缓步、深思。记住这三个词,只有懂得了如何具备这三种姿态,你才拥有了真正的智慧。

二、经验在哪个阶段变得“不可靠”了?

我们平时大多数的判断都来自于经验。经验很重要,但“经验之墙”如何阻止你一直正确?

很多人都听说过罗素的“火鸡理论”。这个理论讲的是一只火鸡很聪明,它发现只要听到农妇的脚步声,就意味着自己要开饭了。所以它每天都满心期待盼望着,一年364天都是这样。这一年到了第365天时,火鸡又听到了脚步声,它欢喜着以为自己又要开饭了。没曾想农妇却大步走过来,一把扭断了它的脖子。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经验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小

请冷静地想一想,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过这只被扭断脖子的“火鸡”?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即便是思维最活跃的天才也不例外。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国内开车开习惯了的人到国外某些地区就会突然不习惯,因为有些国家的车道是与中国相反的。国内是上行右、下行左,一些国家则是上行左、下行右。这时若不及时改变过去形成的开车习惯,上路就会有麻烦。

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经验这种东西是最靠不住的——哪怕是你长久以来得到的经验。我们头脑中对于过去经验的依赖性越强,未来的错误判断可能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对下属和学生说: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用到你的经验,那么先看看具体的情境再做判断。”

经验到底有没有用呢?不可否认,经验一定是有用的,因为经验是我们思考问题时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个基本论断,毋庸置疑。从我们的孩童时代起,经验就是我们的引路人。父母的经验、书本的经验、朋友的经验、自己的经验,这些被反复验证过的经验给予了我们最为可行或比较划算的思考、行动的方案,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但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比如年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动态发展,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仔细和重新思考,认真地实践,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

有一个心理学上的小故事讲的是“如何出门”:

有一天,你打算去1千米外的超市购物,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首先是步行,大约耗时30分钟,不花费金钱。其次是打车,大约耗时7分钟,开销在9元钱左右。最后一种方法是乘坐公共汽车,大约耗时15分钟,仅需1元钱。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坐公共汽车。有时我也会这么做,毕竟1千米不是很近的距离,至少得有几站。所以坐公共汽车比打车便宜,又比步行快,在时间上是一个优先方案。但是谁能想到,等了半个多钟头,公共汽车还是没有来。

你开始陷入后悔和纠结中,等了这么久还不如打车,虽然多花些钱,好在节约时间。就算步行,现在恐怕也已经走到了目的地。事到如今,你会产生一种选择的障碍:我现在是继续等公共汽车,还是打车或步行?

大部分人之所以会选择坐公交,是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公交车不会等太久,以及根据行驶时间和成本的计算,人们很容易就能第一时间得出公交车最实惠的结论。可是,根据经验判断作出的选择却带来了更大的损失。因为公交车到你这个站的时间是不确定的,除非你能精确地计算每一个站点的到站时间,然后在公交车即将到站时才来到这个站,否则就无法预测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浪费多少时间。

很多情况下,依据经验做出选择没有错误,更多情况下都是对自己有利的。譬如接到诈骗电话,经验告诉我们需要避免上当受骗;看到天气阴沉,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携带雨伞有备无患。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将经验看作辅助与指导,而不是主要的依据。我们要依靠认真的分析和踏实的实践来做最终的判断,做到“就事论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毕竟,世界每分每秒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昨天的情况不见得适用于今天,今天的经验也未必适用于明天。固执地一味相信经验,将经验当作不二的法则,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那么靠谱的。

年龄越大,头脑受经验的束缚就越大

华为曾经有一条传闻让人颇为震惊。据华为内部沟通网站“心声社区”上的一篇帖子透露,前不久,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部门则是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主要针对程序员。

34岁以上的员工是经验最丰富的群体,华为疯了吗,要清理掉这些精英?华为显然不是疯了,而是另有原因。对于这一次清理,任正非并没有否认。他在一次讲话中解释说:“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任正非认为这些有经验的人开始靠经验吃饭,不再像当年那样奋斗,所以对公司来说这是危险的,也是不能容忍的!

想当年,我们总是听从老一辈人的经验,想尽千方百计进入国企和大公司,认为那是一辈子的铁饭碗。小时候我就有这种想法,最羡慕的是考上中专、大学的邻居家的孩子,因为那意味着能分配工作,有了终生不愁的生存保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今天的社会明显已经不是这样了,不再有铁饭碗,也不再有什么生存保障,人人都要依靠不停的奋斗拼搏。这就是一种“经验的失效”。在工作的定义上,20年前的经验在今天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所以,记住我这句话——世界上唯一不会变化的事就是变化,经验只能应对简单的事物,而对于复杂事物,经验就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可以完全依靠。

还有一种会随着年龄约束我们思想的经验,是由一些书籍造成的,比如《成功人士的秘籍》《如何成为首富》《富豪是如何养成的?》等教人如何成功、赚钱的鸡汤,太多的人都“爱死了”这类鸡汤,以为成功者的经验自己也可以模仿,却不曾想一下,很多经验其实都是主观见解偏多,而非系统和科学的分析,无法确保在任何环境中都行之有效。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昨日的经验,不见得适合今天的情况。对别人来说很靠谱的经验,对你不一定管用。

在小米芯片的发布会上,雷军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说在研发芯片之前,曾咨询一位芯片行业的专家大牛。这位大牛思考和调研了很久才告诉他:小米做手机芯片必须以10亿元人民币的起跑线开始,预计将投入至少10亿元美金,还可能准备在10年后才有结果。这是一个悲观的预测。然而事实是:从芯片设计、研发、流片再到搭载在手机上进行测试,小米不过花了17个月而已。

这么强烈的对比不足以让人震惊吗?为什么专家大牛的理论会和实际情况相差如此悬殊呢?

实际上,是专家的能力有限吗?是专家的水平不行吗?当然不是,而是经验的问题。全世界生产芯片的企业屈指可数,即便是行业内的大牛,他们也只能参考全世界不多的企业,从这些企业的历史中总结一定的模式。这些芯片行业的领头羊们都是从基础开始,在一片荒地上探索开垦,它们当然耗费的时间很久。殊不知,这对后来者是不适用的。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小米自身实力的积累,它已经拥有了后发制人的优势,有足够的资本进行跳跃式的发展。因此,专家依据十几年前的经验所做出的判断就失效了。

雷军借此想告诉人们:不要迷信过去的经验,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你才有机会成功!

利用而不是迷信经验,才能突破“经验之墙”

1.任何经验的有效都有特定的前提

在这个时代,很多经验已经用不上了。或者说,有时候经验不仅不是一个人的财富,还会成为一个人的负担。我们都不否认经验的价值,但重点就在于如何利用经验,如何使经验的作用最大化。任何经验的有效都是有特定前提的,前提一旦改变,经验也就失效了。

2.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能迷信,因为经验有自己的保质期

对待任何经验丰富的人,即使是所谓的专家和大牛,我们也不能迷信和盲从。前人的经验对于我们而言,只能说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决不能作为我们做事直接的行动指南。一切都需要依据当下的条件考量,来制定自己的策略。过去的经验仅仅是参考。

或者说,当以往的经验失灵时——经验一定会失灵,我们需要打破“经验之墙”,靠自己踏实的行动去不断试错,不断地调整,找到那个正确的方法。在未来,经验的局限会被不断地放大,没有什么模式是能让人拿过来一劳永逸地依靠的。经验对于人的头脑而言,永远不是永恒的保护伞,它有自己的保质期。

三、“过去的成功”与你的关系

昨天的成功,很可能会为你挖好明天的墓穴。近几年,我在内地结识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公司高管,听他们讲自己过去的故事,感慨崛起的不易,吐槽那些离奇的经历与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得不承认,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自有其成功的道理。但是,他们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了或轻或重的停滞不前,甚至遭遇重大危机的情况。究其原因,很多人都被往日的成功经验绊住了手脚,以至于做出了严重的错误判断,才使自己及公司陷进了绝境。

一位广州的民营企业家说:“我20世纪80年代初辞掉单位的工作下海做生意。那时候最赚钱的买卖是什么?当然是跑到广东搞批发啊,服装,电器,有什么买什么,一买就是几车皮,拉到北方有的是人要。我生意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么来的。但是10年后再这么干就不行了,我第一次生意失败就是因为在90年代的市场环境中仍然沿用80年代的思路,以为只要有价差就能赚钱,却忽视了用工成本的问题。90年代是什么时代?是一个拼人工成本的时代,发财的都是一些在沿海地区设厂的。到今天呢?这些拼人本成本的企业又不行了,现在是拼产品性价比的时代。所以说,企业家最害怕讲过去。如果活在过去的影子里,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企业家是这样,生活中的个人也是如此,不论昨天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对今天都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你幻想用过去的辉煌来预测今天,筑就未来,那你可就打错算盘了。有句话说:“昨日的成功,今日的资本,明日的墓穴;昨日的失败,今日的教训,明日的涅槃。”过去的成功往往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敌人,是你更加成功的阻碍。

你有没有“信念顽固症”?

美国学者安德森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先为每位参与者讲述一个错误的信息,然后让这些人列举支持或者反对的理由。实验结果显示,越多去阐释支持理由的人,在正确答案公布之后,越会倾向于他之前支持的错误信息是成立的,对刚才的判断表现得很固执。

这种现象,安德森教授将其称为“信念顽固症”,或者是一种“过度自信现象”。意思就是说,成功的人在走向成功之后,即使新的客观事实已经否定其成功经验在现在的正确性,他们仍然会相信自己昔日的做法是正确无误的,不认为应该抛弃它们。

虽然类似的问题在以前确实是那么解决的,但这种做法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可能不再适用了,可他们往往会固执地坚持这种做法,就像在守护一种神圣的信仰一样绝不动摇。

对这种现象,我的总结是:“自以为是”的人会带着自己的聪明和顽固走向坟墓。

2007年,手机业的霸主诺基亚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其销售额占到全球手机销售额的40%,这是一个一统天下的成绩。与此同时,苹果手机上市,谷歌开始研发安卓系统。面对功能性与时尚性兼于一体的新一代手机的诞生,诺基亚的高层们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苹果手机不过就是一个“新玩意”,火不了多久,也成不了气候。

他们都觉得当下最重要的对手,依旧是劲敌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工程师们也对苹果手机进行了全面测试——“这么不坚固的手机,谁会买呀?这一定没有未来……”在诺基亚一个广为流传的广告中,更是用尽了笔墨嘲讽苹果手机:它仅仅是轻,可真不实用。

当时许多人都认可这种想法和观点,传统认知依然是坚固的,大家不都是喜欢坚固的手机吗?苹果怎么可能撼动诺基亚的王者地位呢?手机一定要经得起摔打,这是人们的经验,所以诺基亚的战略制定者活在过去的成功中走不出来,没有看到未来的趋势。于是现在,苹果手机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生活,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成了市场的主流,诺基亚则不得不在这个新的时代插草卖身。

卡尔·波普尔说过这样的话:“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关闭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而已。尽管跳出去只是一个更大的囚徒框架,但是也毕竟比以前宽敞很多。”过去的认知深深影响着我们今时与未来的判断,塑造着我们的洞见力,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型。

那么面对自己的过去,你能从容地跳出来吗?

不要睡死在过去的成功模式中

当然,成功者自有其成功的道理,过去的成功都有它的必然性,是不能否定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在思维层面无法实现“自我突破”,就会形成对思考的遮蔽,对创造性思考的忽视,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敏感。这时,我们过去成功的事情反而容易成为未来失败的原因。成功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让人觉得过去通行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将来。

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IBM,那也是一家和诺基亚一样在世界上被称为巨无霸的公司。它的税后净利润一度达到65.8亿美元,在当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使无数同行眼馋嫉妒。其中,PC机的销售份额占据市场的80%。不过单单就利润来讲,PC机占IBM公司整个的体量很小。一直以来,IBM的主营业务还是大型机。

不久,大型机业务负责人埃克斯荣升为总裁。他坚定地认为IBM的前景不可估量,特别是大型机。未曾想,IBM没过多久便陷入巨大的经济危机。究其原因,是IBM公司的管理层不顾市场趋势的变化,依旧将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大型机上,对个人电脑一如既往地持轻视态度。埃克斯与IBM所熟知的这个世界正在他们眼前急剧变化,但他们依旧认可过去的经验,在过去成功的辉煌中故步自封,为自己掘下坟墓。

深入探究来看,很多成功者在功成名就之后,习惯于复制原有的经验,从而导致后来的失败。有一些成功者过于乐观而盲目地活在昨天的成功模式中,局限于已知世界形成的经验模式。比如实体店的传统线下模式,在电商时代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因为不想转型,坚信可以熬过冬天,结果还没挺过深秋就已经死掉了。

这说明,过去的成功,有时恰恰就是你未来的陷阱。

有一个旅行者在半路碰上凶神恶煞的强盗。他不得不没命地向前跑,而强盗们也在后面拼命地追。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拦住他的去路,万幸的是,旅行者发现了不远处的一只独木舟。靠着独木舟,旅行者逃脱了险境,强盗追到岸边再也找不到别的船,只能绕路过河。划过岸的旅行者便认为这只独木舟是救命船,无比重要。若是再遇到河流,一定还能派上用处,绝对不能丢失。

于是,他将独木舟从水里拉上岸,拖着它继续赶路。因为独木舟十分沉重,所以他的速度非常缓慢,不久就被绕路的强盗追上。被杀之前,他看着独木舟,绝望地叹息道:“曾经救了我命的东西,现在又要了我的命啊!”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那些过去让你成功的东西,将来极有可能把你害死。我们都需要鼓起勇气和决心,超越过去,着眼现在。别用昨天的经验来看待今天,要立足于当下具体的情况,做出最符合形势的决策。

赢得未来的前提,是放下“自以为是”

我的导师曾经这么跟我说:“一个人18岁时觉得自己很聪明,这是好事,说明他有冒险的冲动,教训会让他成长和成熟;可一个人28岁时仍然觉得自己很聪明,那就是天大的坏事了,因为这是自以为是,一定会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的聪明人喜欢冒险,不断尝试新生事物;有的聪明人则喜欢守株待兔,妄想用以前积累的经验搞定未来的一切。但现在已经不是守株待兔的时代,现代社会的节奏飞快,信息日新月异,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断向前的。在不同的时刻,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又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用来思考和做事的条件一直在变,不仅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木舟”,更不能守住那个独木舟不放手,要放下一切“自以为是”的聪明,要对现实的变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就像在教育领域,我们不能用管8岁孩子的方法教育18岁的孩子,也不能用教育18岁孩子的方法和28岁的孩子谈心。放到成人世界中,这个规律也是适用的。

成功学大师李践说过:“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远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我对成功学的好感不多,但李践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成功和失败永远都是相对的,这是思维的辩证法,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是一个人洞察世事、做出判断与决策的一种基本逻辑——要动态地看待过去与未来。

即,我们要原谅已经过去的失败与羞辱,也不要沉醉于已经过去了的成功与光辉,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种遮蔽的特点,很容易陷入“所知障”——我们过去的成就,可能是未来的障碍。给我们带来麻烦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我们以为知道,实际却并非如此的东西。

四、不要让未来的失败,抱怨今天的自以为是

在一次给下属的培训中我说:“你今天做出的每一个判断,未来都会买单。”未来是什么?是每一个今天的叠加!你今天每分每秒的任何一个思维的火花、冲动或理性的决定、对事物的看法和印象,都在时刻不停地塑造着你的未来!

今天你是冲动的,明天你会为冲动付出代价;

今天你是理性的,明天你会收获理性的成果;

今天你是低调的,明天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今天你是犀利的,明天你会受益于自己的直观和直接;

今天你是自鸣得意的,明天你会因为得意而忘形,吃到相应的教训。

香港才贯中西的才子陶杰在读到纳兰词《人生只道是寻常》时大有感触,他在自己的散文评论集《杀鹌鹑的少女》中写出了这样一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现: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今天的一个普通举动对未来的巨大影响。命运这个“东西”,听起来朦胧又梦幻,你觉得难以预测又捉摸不透。但实际上,你的未来更多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的因会收获明天的果。因此,你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现在,你还觉得自己是一个“聪明人”吗?

今天,你讨厌“昨天的自己”吗?

最近几年,有一段“鸡汤文”在微博上特别火:“你不成功,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你现在过得不好,是因为你以前不努力。你以后过得还不好,是因为你现在还不够努力。所以,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仔细想一想,这段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正是之前的生活态度带给我们的回报吗?愚笨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无知却还自以为聪明,自我感觉良好。一个人的失败并不是由于无知造成的,恰恰相反,失败经常是由“自以为是的聪明”导致的。因为自觉得聪明,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忽视了眼前的困难,对真正的问题缺乏警觉。最后,也就错失了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

大学时,我们会看到许多同学都在虚度光阴,聊天喝酒玩游戏,只有少数人在发愤图强。有意思的是,虚度光阴的经常是一些觉得自己头脑聪明的家伙,天天在教室熬夜背单词、做练习题的往往是人们眼中公认的“笨蛋”。然后在毕业时我们又发现,那些默默努力了4年的“笨蛋”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为人生谋到了非常好的机会,那些无所事事的聪明人则一脸茫然地走出了学校大门。

再看看和你一同入职的同事,有的人十分聪明,懂得如何获取现时的安稳,不学习,不上进,只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乐得偷懒;而有的人则干尽苦活累活,不断地探索,不断精进自己的职业技能。在人们眼中,前者真聪明,拿着不低的薪水,却只付出后者的几分之一;而后者真笨,工资不见增长,却每天累得像条狗。

有的人为此得意地说:“老板又看不见,人事经理也不知道,干吗那么卖力呢?”

他们自以为洞悉生存的奥秘,但是几年后,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擅长偷懒的聪明人还在拿着微薄的工资,而勤快的笨蛋已经成了他的上司,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职业生涯也达到了更高的高度。

相对于今天,未来是虚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把握好今天的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做一个不聪明的人——自以为笨,才是真正的犀利。因为能意识到自己的笨,才不至于迷茫而焦躁,不迷茫,才能瞪大眼睛观察,沉下心思考。

我有一位发小,现在是一家世界级公司在大中华地区的市场部项目总监,风光无限,事业有成。但十几年前他刚到上海发展时,情况却是惨不忍睹,和今天完全不能比。当时,他在一家出口公司做最底层的文员,月薪仅有几百块,经常工作到夜里12点,连周末都在拼命地加班,活得像一只匆匆忙忙的蚂蚁。

在人们眼中他是个死脑筋的笨蛋,似乎脑子总是慢别人一拍,做事情总是拣最不讨好的去干。他对工作无比负责,又相当的踏实,拼尽了全力,做出了业绩,也从不向上司要求升职加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数年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第二份工作不再是底层的文员,而是公司的中层干部。再过几年,他已经跃身于这个行业的精英人才,成为诸多大公司争相高薪聘请的高管级人才了。

这是不是每一位努力的奋斗者最好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怎样得来的呢?当失败者抱怨过去自己的错误时,他们中间有的人一定会这样想:假如当时我不那么心浮气躁、自以为聪明就好了!可要想避免自以为是的聪明,就必须先让自己适当地成为一个笨蛋,变得愚钝一些。用佛家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福不唐捐”,这四个字引申出来就成了一个流行的说法:功不唐捐。也就是说,要在今天实实在在地去付出,因为每一分付出都不会白白浪费。或许回报不见得会在当下以我们最想要的方式出现,但是命运一定会给我们兑现回报。

区别就在于,你是否能在今天一眼便看到未来的回报,并对此抱有足够的耐心?

生活中很容易让人丧气的一点是——现在所付出的努力,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效果。这也是人们争相当聪明人而不愿做笨人的原因。比如多学一门外语、考研、为事业打基础等,因为见效慢,所以不受聪明人的喜爱。但恰恰是这些见效缓慢的事情,是我们最不应该忽视的。

如果你现在什么努力都不做的话,那么在未来就会发现,那些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在千方百计地证明它有多么重要:

你想跳槽去的好公司需要你精通一门外语;

你苦等多年的晋升机会要求你必须有MBA的学位;

你做梦都想获得的公司股权要求你这些年来必须做出过很多不要求回报的牺牲;

……

而你,一次都没有做到过!你在过去没有看到今天,在今天也没有看到未来。你的头脑并不犀利,对事物的判断力也并不及格。

未来不是想象出来的,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这两年国内很多人喜欢网络红人Papi酱,她很成功地通过视频自媒体的形式在互联网上造成了轰动性的营销效果。她的视频幽默中不乏深刻,搞笑中不乏哲理。在她最红的时候,估值高达3个亿,有各种风投机构想对她投资,并且拿到了2200万元的贴片广告。谈到自己的经历时,她坦承自己在12年间兜兜转转,人生也走了很多弯路,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我心里隐约地知道自己能干一点事,虽然真不知道会是什么。虽然今天的我,肯定不是我来北京时想要成为的那个,可也就是这12年间的每个选择和决定,让我活成了今天的样子。”

没错,谁能知道你未来到底会成为什么样子呢?但有一条人人都无可否认:今天的我们是由过去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塑造的。Papi酱在学校读书时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凭借喜剧的才华红遍全中国,正是她对每一条视频内容近乎苛刻的认真,以一种谦虚低调同时又实干的姿态对梦想每一次的全力追逐,才撞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了今天的成功。

凡是这样的成功者,他们从来都不会“自以为是”,当然也不会“自以为非”。他们在今天可以看到未来的景象,也能看见如何成就未来。一个人的未来是怎样的,不能单凭想象,也不是由人的智力水平决定,更多的是靠“今天你都干了些什么,干得怎样”来决定。你应该放下的是智力的优越,踏实地把握好现在,只有现在做得完美,未来才有可能是完美的。

《霸王别姬》刚开始的时候,小癞子带着小豆子逃出戏班,看着名角儿唱戏,他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呢?”答案就是,要想成“角儿”,不是凭幻想,而是凭借一天又一天地吃尽苦中苦。

所以:

你渴望明天能挣到1000万,就不要以为今天自己可以随时去旅行;

你渴望明天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就不要以为今天自己可以玩着把手中的工作做好;

你渴望明天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就不要以为今天自己可以随意浪费太多时间。

未来不是橡皮泥,无法任由我们随意地塑造成形——天才也不行。所以,当你今天像“聪明人”一样行事时,往往意味着明天会丢失很多重要的东西。很多人面对未来,都自以为胜券在握,但当未来真的发生时,他们却开始“后悔当初”。必须从一开始就如履薄冰,认真地对待当下的每一个问题,才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你觉得愚钝的人,也许才是对的

现实中我们都知道,一些大家瞧不上的笨方法,却可能正中问题的要害,一些大家都认为聪明的做法,最后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愚钝与聪明的对比其实不在于思维是否活跃,想法是否具有创造力,而在于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能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阿诚是一名广东人,他刚到美国时就住在洛杉矶东部的富人区。但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唐人街,和同胞吃饭聊天。每当这时,他就会新鲜感十足地点评自己见过的每一个美国人、欧洲人或其他族裔的人。

他用嘲讽的口吻说:“兄弟们,努力吧!我们总不能把这个世界拱手让给那些笨蛋。他们做事行事太愚钝了,完全就是缺心眼嘛!”

在他看来什么是愚钝的事情呢?他说自己的邻居是一个有钱的白人,住着一栋大别墅,别墅前面就有很大的一片空地,结果那个白人仍然下班回来,开着车绕很远的路,从自己家门口的大空地经过,再从街后绕过去,把车停到别墅后边社区划定的停车场。每天一走一回,在这件事情上就浪费了十几分钟。

“那个家伙太笨了,脑子一点都不活,把车停在前面的空地不就行了?那里又不妨碍别人走路,谁敢多说什么?”

是啊,的确有不少人的行为在我们眼中显得很笨,你看到这种很笨的人,会是什么想法?也表现得像阿诚这么夸张吗?那个白人的做法真的十分愚蠢?事实的真相是,如果他违反社区关于停车的规定,即便暂时给自己带来了方便,时间久了也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大家纷纷效仿,社区就会失去秩序,最终受害的也包括他自己。正因为他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所以从一开始守规矩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因此,他看似愚钝,实则犀利。

还有一些“公认”的笨人,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不是那么“头脑灵光”,但最后却让我们大吃一惊——在智力的竞赛中,也许他们被聪明人嘲笑了整场,但最后证明他们从一开始就对了,而别人不是错的,就是和正确尚有距离。

我的合伙人史密斯先生就有过类似的经历,他说:“很多人都喜欢嘲笑别人,在公众场合,在集体讨论中,聪明人喋喋不休,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吸引眼球的想法。这时笨人发表了一个看法,听起来蠢极了。大家都哄堂大笑,就像在看一只智力低下的小狗。可最终的事实如何呢?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个笨蛋的方法是最经济实惠的。”

在一次户外广告的方案讨论中,史密斯要求团队成员尽快拿出一个最优方案——广告牌放到哪个位置才是效果最佳、相对成本又最小的?部下纷纷建言献策。有的人认为在路边修建风格奇特的牌子,还有的人认为应该在大楼上打广告,这些方式都比较引人注目,同时花费也不大。

“大家都在这么做,这是一个好方法!”

“我们还可以搞成移动式的,这是一个好点子!”

“不管怎么说,头儿,还是你定!”

这时项目团队中很不起眼的比克·哈姆声音弱弱地说:“难道不能把广告承包给公共交通运营公司吗?我们只需支付一笔钱,设计一个海报,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但是全城都能看到我们的广告。”

所有人都闭嘴了,因为这是平时人们眼中最蠢的比克·哈姆发出的声音,但他的观点此时听起来盖过了其他建议,成为最具可行性的一个方法。从此以后,没人敢再瞧不起哈姆,而他也成为史密斯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最笨的方法却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所以,本书所讲到的“犀利”与智力或聪明无关,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洞见本质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一种直观的智慧。永远不要把别人当作傻子,因为一个看似很傻的人可能看问题却很直观,能够十分犀利地洞察一个问题的本质,找到最正确的方法。相反,许多看似聪明的人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判断上却很糊涂。

比如前几年非常流行的电视剧中许三多的故事。在《士兵突击》这部剧中,普通士兵许三多不会说话,性格又较为温和与懦弱,但他却是剧中活得最犀利的一个人。他的犀利不是通过外在的锋芒,而是内心的洞明、坚定和坚韧来体现。他始终用一种“最笨”的方法去实践理想,绝不动摇地奔向目标。和他相比,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聪明外露和不够坚定。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懂得如何弯腰、用力蹬地的活着,他其实已经看见并找到了生活最本质的东西,他就是一个非常犀利而且具有力量的人。

愚钝的赢家——聪明强壮未必就能成功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从一座村子里找到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然后,他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比赛挖井,看看谁最先挖到水。

愚钝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干起来。聪明的人稍作选择也大干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两米深,但均未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他觉得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选了一块地方重新开挖。愚钝的人仍然在原地吃力地挖着。又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钝的人只挖了一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深,还是没见到水。可愚钝的人仍然在原地吃力地挖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选了一块地方重挖。又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钝的人挖了半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

这时,聪明人泄气了,断定此地无水。他放弃了挖掘,离去了。而愚钝的人此时体力不支了,但他还是在原地挖。在他刚把一锨土掘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喷涌而出。

实验的结果很明显,愚钝的人获得了胜利。这个人后来就总结说:“不管做什么事情,智商都不是成功的必然条件。聪明强壮的人未必就能做好一件事,因为有时成功需要的是一种近乎愚钝的力量。可是很少有人能领悟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