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广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医院的早期发展

1.1名医生和8名修女

广慈医院开业时仅24名员工,分别是1名医生、8名修女(护士兼管理)和15名工人。医院日常管理主要靠8位修女(俗称白帽子嬷嬷),其中大嬷嬷又被尊称为“院长嬷嬷”。起初医院虽分内、外两科,却只有1位名叫佛莱松广慈医院最早的法籍医生。(Fresson或译名柏莱)的法籍外科医生。另有1名法国公董局的医生不定期前来帮忙。门诊患者主要由具有护士资质的嬷嬷施诊、给药。

天主教仁爱会8位嬷嬷合影

建院初期,前来就诊者不多,后来在1907—1910年徐家汇天主教堂大堂建造时,有位福建籍建筑工人不慎跌落,人们立即把他送到广慈医院。佛莱松医师亲自为他动了手术,经过较长的恢复期,他能重新走路了。事后,他逢人便说:“我幸而不死,有名医为我开刀,还我健康。”此事一经传出,广慈医院技术高明得以颂扬,患者也持续增加。据统计,1910—1911年,医院住院患者达2798人次,门诊达13833人次。

1914年,法籍医生李固(Ricou)震旦医科的开创者之一,1014年来院,与佛莱松一起开办佛莱松医疗公司(也译为法病房)。来到广慈医院,这才使得医院里有了两位医生,在医院扩大影响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年,震旦学院正式设立博物医药科,广慈医院遂成为震旦医科的教学医院。李固和佛莱松为指导老师,自此,在上海拉开以法国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生的序幕,也使得广慈医院逐渐具有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医疗和教学力量。

1919年,上海耶稣会会长、法国神父万尔典万尔典(Joseph Verdier)(1877—1971),1919—1947年任广慈医院院长,曾任天主教江南代牧区耶稣会会长、上海教区总账房、徐汇公学院长。(Joseph Verdier)就任广慈医院院长,他从人员、病床、基建等着手,进一步扩大了医疗规模。等到建院25周年时,医院已有法国医生9名,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医生3名,持护士执照的看护20名,助产士1名,工人150余人。病床数已增至500张,其中300张为普通病房床位,分设内科、外科、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和电疗科等6个科室。

当时的病房分特等、头等病房、二等男女病房、法国海陆军专备病房、安南巡捕专备病房、传教士专备病房、华人三等病房、贫苦男女病房(四等)以及“罪犯”病房。这样有高下差别的病房设置,是法租界殖民地社会的一个缩影。

发展至1951年,广慈医院拥有职工516人,其中医师68人、护士107人,助产士11人,医技人员18人,管理人员55人,工人257人。病床数已达到810张,临床科室12个,另设化验部、药剂部、放射科、电疗科、病理测验科等5个医技科室,以及董事会下属的秘书室、人事组、总务组、会计组、社会服务组、医务处、护理部7个管理科室。此外,还有1所护士学校。

至此,广慈医院建成了学科较齐备的医院,迈入国内一流医院行列,成为当时远东地区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教会医院。

2.贫富俱收,更求完善

广慈医院创建时,作为天主教江南代牧区的最大教会医院,将其定位于“贫富俱收、更求完善”的一流医院。完成这样的目标,作为创始人的姚宗李、首任院长万尔典以及所有的管理者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或许能从医院的地理位置及早期医院的业务数据变化中可见一斑。

1901年,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前后,法国政府在上海以“越界筑路”的方式西扩租界。1914年起更是开始大幅扩张成立了“法新租界”。至1920年代,法新租界发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级的住宅区。在广慈医院附近,不仅拥有周公馆、孙中山故居、邹韬奋故居等一批至今为止仍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还有柳亚子、刘海粟、何香凝等一大批名人曾居住过的房屋。由于法新租界一开始就定位为“高级住宅区”,除了高级公寓住宅外,大多是新式里弄住宅和独立式花园洋房。退有私家幽静庭院洋楼,进有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等高雅商业区,又有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和广慈医院。所以居住在环境幽静的法新租界,既能尽享商业繁华,又有一流的医疗保障。

位于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上的广慈医院大门

1931—1932年,医院共收治外国侨民1409人,患者来源涉及24个国家。其中法国人占66%;其次是住在法租界的俄国人(18%)海珂.近代上海法租界医疗机构研究——以广慈医院为中心的考察[J].都市文化研究2014(2):218-233.

除了收治外籍人士,医院还设有特殊人群的医疗服务。早在1908年,法租界当局就规定:所有捕房患病押犯,一概送往广慈医院医治。因此,1910年医院内添设一个专为囚犯治病的小病房。之后,医院在公董局资助下,于1930年专门建造了装有铁栅栏的犯人病房《南京教区1907—1932广慈医院二十五周年纪念》.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1932:9-10。

早期广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主要分自费、半费和免费3种,此外还包括急诊部、门诊部和眼科部在内的门急诊服务。医院自创办以来,“病人之增加,专科治疗之趋势,继续寻求发展,但难于一一实现,患者几乎有三分之二俱属贫苦,所出诊金,即属不恶,亦不足开支”。“富者出其膳费及其指定医师之诊金;贫者只在其能力之内出其膳费,从无因乏资而被拒绝者”。“故贫者极乐进广慈医院,药费优廉,看护周到,身心具泰。”《南京教区1907—1932广慈医院二十五周年纪念》.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1932:6.

从1936年的医院业务情况看,全年门诊60487人次、住院6620人次、手术1077例、急诊3374起、接生512胎,其中一半以上为平民,他们享受着免费或半费的服务。在当时开设贫富俱收、更求完善的医疗服务是任何一家医院难以承担的。这些医疗费用和成本的补贴就落在了公董局和各社会慈善机构上。据记载,广慈医院享受的医疗补助占了当时法租界内20多家医疗机构的总补贴费用一半以上《卫生处1935—1936年年度预算(1933—1936)》.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U38-5-351.。这也证实了广慈医院当时在租界内公共卫生、医疗救济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使得其在近代医疗卫生事业上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笔,逐步实现了“贫富俱收、更求完善”的办院理念。

广慈医院医疗业务情况表(1936年)

资料来源:《有关广慈医院年报(1932—1941)》,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U38-5-1682。

3.由四幢房子到编号29舍

1907年建院之时,广慈医院面积为7386平方米,只有四幢建筑。开院后第二年,又建成一幢收治贫苦男患者的二层楼病房,设床位90张,取天主教仁爱会创始人圣·味增爵(Pavillon Saint-Vincent)的名字命名,叫圣·味增爵楼圣·味增爵,(1581—1660),天主教遣使会和仁爱会创办人。。在法租界公董局和公益慈善基金会资助下,医院开始不断地有序扩建。

1910年,医院建成一所小型拘押病房,专收法租界看守的“病犯”,使得广慈医院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唯一设有犯人病房的医院。随后,为适应法租界越来越多人口和随之带来的治安问题,1930年医院在东北角上矗立起了一座新的“罪犯”病房。这幢房子现仍在,即位于现医院22号楼。

同年,与医院东北角“罪犯”病房遥相呼应的是东南角上建成一幢鹤立鸡群般的宏伟建筑——Pavillon d'Isolement,人称“院中院”的隔离病房,当时对外声称“时疫医院”。说它鹤立鸡群,是因为它是医院内第一幢4层楼的建筑,并且单独矗立在医院的南部,周围是野草、荒地和为供嬷嬷喝牛奶所建的养牛场,与位于北面的医院整体建筑群隔着围栏。

1910年广慈医院全景

1922年,贫苦女子病房Pavillon Saint Coeur,简称Louise圣女路依士(圣·路易斯),与圣·味增爵联合创办看护患者的女修会,即天主教仁爱修女会。(圣心楼,位于今急诊抢救室和急诊卫技楼部分位置)建成,用于收治贫困女患者。同年,产科病房大楼建成(现8号楼),建筑面积达2874平方米。1933年,医院拆除贫苦男患者病房(圣·味增爵楼),分两期在其旧址上建成两幢五层楼的内外科病房大楼(今2、3号楼),分别命名为“Saint Vincent”(新贫苦男患者病房,2舍)和“Sainte Louise”(新贫苦女子患者病房,3舍)。1935年,在新贫苦男患者病房西侧,靠近金神父路(现瑞金二路)曾拼接过一栋附属楼,用于处理交通事故的救治。

此外,新贫苦男患者病房对面曾建一幢名为“Saint Francois-Xavie”(4舍急诊室)的建筑,主要收治遭受交通事故的患者,在三楼设牙科门诊,是口腔科前身的所在地,现已拆除用作急诊医技楼的扩建部分(急诊抢救室)。

1948年,又建成门诊楼(今5号楼急诊抢救室位置)和修女宿舍(23舍,今建德路职工住宅位置)。1949年,完成儿科门诊、实习医生宿舍、临床教室、太平间、尸体解剖室、被服室、洗衣房、实习医生宿舍等9幢建筑。

至此,医院早期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

20世纪20年代末广慈医院全景

1950年广慈医院建筑平面图

附:医院征用前主要房屋建筑情况一览表

(续表)

(续表)

医院早期建筑分布图及名称简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医院首次对院内存在的29幢建筑以“舍”编号予以命名,其中27幢为解放前建造。26舍儿科病房大楼建成于1954年、27舍职工集体宿舍建成于1953年。90年代和21世纪初,医院又前后2次以“号”命名对所有房屋进行编号调整。(1970年代前)

1.巴斯德楼(化验室)

2.圣·味增爵楼-新圣·味增爵楼(二舍)(2、3号楼)

3.圣·路依士楼(三舍)(2、3号楼)

4.急诊室

5.圣心楼

6.门诊

7.华人病房(女病房)

8.中央大楼(修女宿舍)

9.外籍病房(男病房)

10.手术室放射科

11.教士楼(特等病房)

12.临东、临西教室

13.职工食堂

14.病人食堂(营养室)

15.集体宿舍(小商店)

16.技工组

17.被服室、洗衣房;锅炉房

18.集体宿舍、仓库(设备处)

19.集体宿舍、仓库(后勤保障处)

20.实习医生宿舍;后勤用房;手术等候区(病人家属)

21.“罪犯”病房;病理科、被服室仓库

22.汽车间、病史室

23.修女宿舍;建德路1号职工住宅

24.传染科病房

25.产科病房楼;8号行政楼

28.太平间、尸解室;动物房;科研实验楼(17号楼)

29.儿科门诊;金文宾馆;门诊医技楼

4.仁心济世,广为慈善

1932年,沪上流传着对广慈医院的描述:该处空旷清静,最合卫生,并由白帽子仁爱会女士看护。除膳宿费外,其余诊治等费均不再取。由于从未间断的慈善医疗,故贫者极乐进广慈医院,药费优廉,看护周到,身心具泰。这里,不仅是贫苦患者的疗治之所,倘若步入医院,目之所及,便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公园。早期医院受到来自法国教会的影响,无论是院内病房,还是花园建筑,都深具法式风情的元素。

在现今医院喷水池的原址上,曾耸立过一座名为“圣心纪念门”的建筑,它面对着被称为中央大楼的建筑,组成医院中最宏伟、最漂亮的法式建筑群。在现院史陈列馆的北面外墙前,曾有着这样一座放有圣母玛利亚塑像的假山。后来这座假山被搬迁和散落在医院喷水池南面的假山上,成了一堆“落入深闺人不知”的石头。今天人们尚能在那里找到这堆见证当年开院的石头,它们已成为一百多年来见证医院发展的宝贵物件!此外,医院当时还建有大大小小共5座小教堂,用于祈祷和宗教活动。

那时医院在招聘职工以及毕业生录用等方面都极为慎重。对于医生、护士和工人等不同阶层的职工,录用标准是不同的。早期医院的医生、护士主要是来自法国、卢森堡的神职人员和随军医生,后来震旦学院博物医药科设立,极少数品学兼优的中国医生被留了下来。对于这些优秀医学生,医院非常重视,推荐他们去国外深造,由德高望重的神父进行仁术济世教育,要求他们按希波克拉底誓言所训尽到医生职责。

为贫苦病房中患者诊治的法籍医生和护士

仁爱会修女在门诊为患者诊治、施药

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档案馆留存的当年广慈医院院景

1948年毕业后留院,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振义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在学习期间,学生被一再教育需要负有爱心,不定期到医院的传染病房为患者做医疗服务。他在大学5年级时,就跟着老师参加敬老院的慈善工作。所有医学生做服务工作,每次的报酬是一点饼干,但收获的却是作为未来医生所肩负的职责感和荣誉感。

5.在广慈,总有医生说法语

广慈医院初创时只有1位法国医生,名叫佛莱松,而后,殖民地随军军医以及李固(Ricou)、薛佩礼(Sibiril)薛佩礼,1916年在法国政府影响下来震旦学院主持医科工作,并任广慈医院内科主任。等法籍医生相继到来,带来了世界一流临床医疗技术,也带来了法国医学教育的方式和理念。1908年,在接受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奖学基金资助后,法国天主教神父马相伯在法租界捐银置地,择邻广慈医院,将位于徐家汇天文台的震旦学院搬迁至此,以实现大学增设医科的愿望。从那个时候开始,广慈医院就肩负起医学教育的任务,而法语教学更是贯穿于整个医院的发展。

1912年,法籍传教士孔明道(Joseph de Lapparent)(1912—1914)任震旦学院院长后即着手建立医科。先设医学先修科,请广慈医院法籍医师佛莱松担任临床指导教师。每周一、二、六,学生前来往广慈医院作临床实习。当时仅有2名学生就读自然理化科,两年后,在广慈医院做临床实习四年,又经过考试于1917年毕业,为震旦医科首届毕业生。1914年,南道煜任院长时学校正式设立医科,学制四年;1915年姚缵唐(Hery)院长(1915—1923)聘请法国医学方面的教授来校任教,并把学制由四年改为六年。教学上参照当时法国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教材亦以法国医学院教材为准。1916年,薛佩礼博士被法国政府委派到震旦学院,主持医科的发展工作,并兼任广慈医院内科主任,从而使震旦学院的医科向着创办正轨医学教育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随着震旦医科的创立与发展,就此拉开了近代上海用法国医学教育模式培养中国医学生的序幕。

当时学生人数不多,1920年前每届新生数在2~10名,1920年后每届有十余名,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达到30名以上,但因淘汰率高,各届毕业生数几乎没有超过10名的。高标准的培养机制及其严格的淘汰制度,使震旦医科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1930年,法国总领事署公布的界内行医章程中就有专门规定:“凡持有震旦大学所给之医学博士文凭者,得有在法租界内行医之权。”

震旦医学教育注重临床实践的特色,直接吸收了以“医院医学”为特征的“法国学派”(French School)教学长处,学生从第三学年起,每天上午去医院实习诊断学及小手术。第四学年每日上午在广慈医院各个病区及门诊见习,并接受临床授课。第六学年参加临床实习。这种扎根于医院、注重临床教学传统的法国医学教育体制,逐渐移植并融入从医学生到医师的塑造过程中。

正如当时广慈医院院长万尔典神父(R.P.Verdier)所言:“震旦大学医学院与广慈医院之关系至为密切,广慈医院不可无震旦大学医学院,因院中各科主任皆为医学院之教授,而医学院亦不可无医院,因上海法租界医疗机构研究院乃学生见习实习之所也。”

1928年,震旦学院依据国民政府章程,改院名为震旦大学震旦大学校友会《震旦大学建校百年纪念》,2002年9月编辑出版,第43页。。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了震旦大学的立案申请,将医科升格为医学院。

一百多年前的社会历史情缘促进了中法医学教育的学习交流和进步发展,而未来的道路,因为有共同的期许、共同的事业,共同发展和合作之路也必将更加宽广。

6.最早的“广慈护校”

1950年震旦附设护校毕业后留院护士,后排左一陶祥龄、左二殷增雪

1936年,广慈医院开办学制三年的高级护士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学生,规定在校期间不允许恋爱、结婚。同时,为提高护校地位,将它作为上海震旦大学的附设机构,最先起名为“震旦大学附设高级护士学校”,校长由震旦大学校长胡文耀兼任。护士学校日常工作则由广慈医院的修女梁贞德梁贞德,天主教仁爱会中国修女。主持。护校上课教师大多由广慈医院医师兼任,除英语外还学法语。

据陶祥龄陶祥龄,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附设高级护士学校,进入广慈医院手术室工作,护理学教授、主任护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教授回忆,她于1947年考入震旦大学附设高级护士学校,那时护校的教室、宿舍等均安置在“2、3舍”的整个第三层,一个学期的学费需要10担米,这在当时是极其昂贵的。刚刚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王振义王振义,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广慈医院内科医生。医学教育家、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终身教授。2010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医生每周还会来给护士们上课。后来,由于护士奇缺,早期广慈护校的学生们自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就进入病房实习,边干边学。这种学习方式在客观上造成了护士们动手能力极强,尚未毕业就具备了较好的实践能力,可独当一面地护理患者。

新中国成立后,广慈医院护校整体搬迁,“2、3舍”三楼那段护校原址的历史也由此画上了句号。往事如烟,旋即不见。女学生们谈笑间仿佛定格在广慈的故事里,温婉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