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本书的定位与选材等比较复杂的内容问题将放在绪论中阐述,在进入阅读之前,我就本书的结构布局与表达方式等形式问题做几点说明。
一是突出文本。讲读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尊重原典,包括传世文献、出土文献、文物的留存文字等。没有文本支撑,看上去非常合理的解释与发挥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将文本读熟、读懂,才能理解原典作者的本意;只有将文本读全、读透,才能看清原创思想的体系。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尽最大可能地使用文本材料来构建每个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为了便于普及,我们选择传世经典作为讨论问题的文本,只有涉及某些具体问题时,才适当参考其他文本材料。本书阐释的重点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他们的思想分别集中体现在《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四部著作里。本书以这四部著作为材料支撑,来阐释孔、孟、老、庄的思想体系,这是本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在论述过程中,《老子》全书和《庄子》(内篇)的材料使用率高达百分之百,《论语》与《孟子》两本书的材料使用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二是构建体系。《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孟子》是对话体散文,《老子》是诗化体散文,《庄子》是寓言体散文。虽然它们兼属哲学著作,但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论著,对当代读者而言,即使一卷在手,也很难看清各家的思想全貌。对此,本书重点对孔、孟、老、庄的原典进行了解构和重建,目的是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思想体系。《论语》中的文字,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记录下来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一般认为是由曾子的学生和有子的学生搜集整理汇编而成。全书共二十章,五百余条。虽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但是因为没有整体布局,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其思路、把握其体系。按照胡适先生“输入学理,整理国故”的思路,我们按照现代学术规范,对《论语》二十章、五百余条的史料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个能够系统反映孔子思想的完整体系。《孟子》和《老子》也是按照《论语》的解决方案处理的。与《论语》《孟子》《老子》三部著作不同,《庄子》虽然全书有三十三篇(包括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但是我们发现,内七篇不但可以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现庄子的谋篇布局,而且可以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反映庄子的思想路线。只要对七篇文章的顺序稍作调整,就可以与现代学术规范达成一致。因此,在处理《庄子》文本时,我们只选择内七篇作为理论构架,并就此进行体系建设。外篇和杂篇在论述中只作为补充材料使用,而且用量极少。
三是配置翻译。《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的原文字面大都古雅深奥,晦涩难懂,容易与现代读者产生隔阂。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在原文下面直接配置译文,以增强可读性与顺畅感。译文部分以我国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的《细说论语》《细说孟子》《细说老子》《解读庄子》为蓝本,参考大量权威译注,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斟酌而成,比较准确可靠。
四是适度解读。在重新建构的文本体系框架内,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读。解读时注重把握两个度:一是保持与原典作者思想的吻合度,避免主观发挥;二是保持表达语意的准确度,力求一语破的。先以原典文本的自然段落为单位形成“原文—译文—解读”的格局,再用精练的小标题作为线索将各个部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样,从点到面就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
五是通俗表达。为了体现国学特色,本着通俗化与生活化的原则,选择本土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用明白晓畅的现代汉语进行阐释与评议。尽量避免使用欧化句子、概念语言和文言句式,以消除读者在时空上的疏离感。让读者接近它、喜欢它、融入它,进而找到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
最后,在此对文中参考文献的作者,尤其是以傅佩荣先生为代表的译注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国学博大精深,非一两人之力所能洞彻,但愿《国学基础》真的能为读者学习国学奠定基础,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反馈邮箱:wkservice@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