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了安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无论私藏还是绽放,梦想总会飘逸出醉人的芬芳(4)

此后的日子,他捡起高中英语课本,买来英语词典,从包装箱上的英文说明开始,一步一步向自己的人生目标靠近。这期间,他养成了一大嗜好,那就是收集贴在酱油瓶、酒瓶上的商标以及各种调料的外包装袋。不了解他的人说他有毛病,而他只是付之一笑。其实别人哪里知道,他所掌握的很多商用英语句子都是从上面学来的。为了拥有一个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经过几番周折,他来到北京,并在清华大学食堂找了个活,做起了帮厨。一天晚上,他看书看到很晚,感到肚子有些饿,随手从床头拿过一包方便面,打开包装袋将方便面掏出来放在碗里。

在泡面的间隙,他顺手将那个不起眼的方便面袋子拿了起来,上面有调料、盐、糖、保质期、厂家,都是中英文对照的。方便面泡好了,上面的单词他也记牢了。学习过程中,他养成了随时随地、处处留心的习惯。

在他眼里,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流动的英文教科书,只要留心观察,时时处处都能找到英文的影子。大量的英文词汇,他都是通过香皂、牙膏之类日常用品的中英文对照说明,旅游景点的中英文对照介绍掌握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觉得,最好的记忆方式,就是将单词与生活广为联系,形成句子,变成文章。他一方面通过读文章、看报纸来记单词;另一方面通过口语练习的方式,将英文真正揉进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一天中午,因下课晚点,学生们拥挤在食堂窗口前,显得十分嘈杂,见到这种情形,他脱口说了句:“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while?”(请等一下好吗?)声音不大,但清晰有力。听到这一句圆熟的英语,学生们混乱之中伸进窗内的手和碗缩回了——卖馒头的小师傅会说地道的英语?

“Thanks for your patience.”(谢谢你们的耐心。)他笑着又加了一句。所有的清华学子全都望向了这个扎着白围裙的小师傅。他竟有些微微的脸红。

还有一回,两个学生在窗口讨论英语单词中有面包,怎么就没有馒头。“有,是steam-bun。”他不假思索就接过了话茬。接下来,两个学生又在争论bean能否指代豌豆。他在窗口里面说:“bean是豆类的总称,pea才是豌豆。”他们听了,佩服得连连点头。

从此,他开始有意识地说英语。因为这个,他卖饭的窗口总是排着一溜长队。有些清华学生竟成了他的粉丝,就连不太爱吃馒头的学生也排上了,只为与他用英语交流。

因为锲而不舍的努力,他参加了托福考试。他的好成绩打破了自己一向平静的生活,引来了诸多媒体的关注。为此,清华大学学生将他比作《天龙八部》中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扫地僧”——平时不为人知,却具备惊世骇俗的本领。

张立勇的成功证明:成功之路没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说成功真的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在琐碎平淡的生活中时时留心、处处用心。

用创意留住美好时光

大多数情况下,戒指是男女间表达彼此爱意的信物。但在当今社会,追求时尚的人越来越多,戒指自然而然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爱意的表达了。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创意戒指对追求时尚的群体而言,无疑成了扮靓整体形象、展现自我个性的重要饰物。

创意戒指以创意恰到好处地将一个人深藏于心的美丽展现出来,构架出色彩斑斓的人生图景,可以让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得以停留,让梦想得以呈现;抑或将甜蜜的声音波形通过激光固定在戒指上,将生命的承诺凸显于人生过程的分分秒秒。

创意戒指的面世,源于一位有心的大学生。他在身边的同学忙着找工作,忙着穿学士服拍照合影、写留言的时候,滋生了一个念头:以戒指的方式留住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比如将校徽、毕业年份等信息记载在戒指上。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立马付诸行动。考虑到毕业生的消费能力,他决定选用成本便宜的材质,重在工艺和创意。

通过上网查询,他将毕业戒指的材质范围锁定为不锈钢、铜镍合金、钢芯镀镍等。用这些材质,既光彩亮丽、不失品位,又易于保存。很快,他一头扎入毕业戒指的设计和制作事务中,联系了生产厂家,达成了生产协议,自己负责设计与销售。

创意戒指要从细微处见品质。他拿着自己的设计稿,奔跑在学校的宿舍楼之间,广泛征求意见,敏锐地收罗宝贵的“第一感觉”。凭着“第一感觉”,他确定了最受欢迎的系列款式。不久,首批毕业戒指面世,他拿着这些自己精心打造的宝贝走上了推销之路。

然而,这些“有意义”的产品,因过于千篇一律而滞销。他终于明白,要想有销路甚至畅销,必须让每件产品有灵魂、独一无二。

让每一枚创意戒指独一无二,设计难度大不说,还要耗费更多的物力和心力。怎么办?有什么捷径?他灵光一闪:对,就在毕业戒指上镌刻购买者的名字。这样一来,毕业戒指不仅有了更私人化的纪念点,而且摇身一变,变得独一无二。

果然,改良版的毕业戒指一经推出,立即引来了定制热潮,在校园毕业班中尤其火爆,成为校园时尚。在此基础上,他未雨绸缪,思路一转,迅速将目标客户扩展到了往届毕业生,推出了“求职版”“怀旧版”“师生版”“集体版”等多个版本的毕业戒指,既提升了消费额,又填充了消费淡季,让这种具有纪念意义的创意戒指有了更广阔的消费前景。

随之,他的销售网点扩展到了格子店、礼品店、饰品店。他适时推出了材质更好、价格更高的新款式。如此一来,创意戒指的销量与日俱增。

小小的创意戒指,既留存了他人最美好的时光,也承载着自己的付出和收获。

让灵魂雀跃于细微处

有人说她是《小时代》中的“顾里”,有人说她是新时代的“林徽因”。事实上,她比顾里独立,也具备了林徽因的执着和雅致。她曾跨越半个地球,只为站在黄金海岸;她曾策马奔腾数百里,只为看一座高傲的雪山。她有过七年外贸生涯,却毅然决然另起炉灶,转身微创业,三个月时间即创造日营业额三万元的奇迹。她是众人眼中的“白富美”,以才情致富,以修为动人。

大学毕业那年,因父亲病重,她放弃了读古典文学研究生的机会,帮忙打理家族生意。父亲去世后,她自己创业,办厂、开店、开公司、做外贸,虽然有过只有自己知道的各种心酸,但在他人眼里,她算是顺风顺水。七年的外贸生涯,让她积累了固定的人脉、稳定的客户资源。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人生的积累和沉淀都是为了给现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任何人想要成功,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还须恰到好处地把握机会,赢得他人的帮助。总结自身的经历,她说:“一个人想要遇到伯乐,自己必须是千里马。”

她喜欢创新思维,不喜欢因循守旧。她的跳跃性思维很适合即走即写的移动微时代。随着微信脱颖而出,她敏锐地意识到,微营销是个前景可观的发展平台,便毅然投身到微商创业中。

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兴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很容易半途而废的。虽然她知道,创业不管以何种方式,殊途同归的是要赚到钱。但她更清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激活潜在兴趣,比赚钱更重要。

2013年,她开始微创业。在微创业圈内,她是一位实战家。于她而言,选择了微营销,也就是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吝赋予热情的事业。她的感觉是幸福的,因为她找到了自己兴趣的停靠点。

她如此选择,缘于从小热衷于文字。对每一篇原创微文字,她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微信上做生意,卖点是自己的信誉品牌,与其说是在推产品,不如说在推销自己。而她对文字的热忱,让她有了推销自己的优势。

营销模式可以拷贝,但要让自己的销售在细微处见灵魂,内在的细节就必须悉心琢磨。她特别注重细节服务,重视顾客的体验,在微营销中,从不丢失自己的真性情,喜欢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美好事物。

在她看来,做微商别先想着赚钱,哪怕粉丝只有10个,也要放下姿态同粉丝交心。她做微商很上心,完完全全将自己的真性情展现在粉丝面前。她非常注重与粉丝的互动,倾力展示生命正能量,既鼓励自己,也安慰他人。久而久之,她与粉丝有了微妙的情感联系。

她是个乐于分享的人,常写短文分享创业心得。通过微信平台,她让自己一步一步走进他人心中,让素不相识的陌路人对她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

她欣慰地说:“我敢断言,我的粉丝具有最高素质、最高涵养、最高忠诚度。做微商的人有微营销界的高端好友,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但我的粉丝里有默默关注我、偶尔给我指点迷津的大学老师、艺术家、作家、画家、旅行家、美食家、政府要员、金融巨子、海外华侨……”

“我庆幸同行的美女们没把我屏蔽掉,学识渊博的才女也没把我屏蔽掉,我还在她们的朋友圈里。有她们与我同在,我感觉很富足,至少已是精神上的富翁。”

她深信,粉丝的消费习惯往往建立在对销售商的综合好感上。在产品品质可靠的前提下,粉丝有了好感,就会重复消费。一个微信好友圈如果没有灵魂,绝对无法吸引目标客户。

缘于这一点,她总是以人性化服务,从细微处打造自己的信誉品牌,赢得良好口碑。就这样,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中,她发挥自身优势,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莫大的成功,可谓立竿见影、事半功倍。

她叫郑薇薇,温州人,义乌俏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她的成功,缘于兴趣,缘于积累,更缘于正确定位自己,善于让灵魂雀跃于事物的细微处。

生命在光影间绽放

大凡可以称为大师或奇人的人,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过人之处。

晚清道光年间,南海泌冲有这么一个人,父亲和外祖父都是学养深厚的“数学爱好者”,自然而然给了他那个年代少有的数理启蒙教育。他自小受在乡村私塾教学的父亲的影响,十岁时,就接触了《周易》《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年纪稍大,他开始学习经史子集。对传统文化宽泛的认知,加上他对算术浓厚的兴趣,为他日后研习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埋下了兴趣的种子。

他悟性极高,就像后人对他的评价一样:“聪敏绝世,覃思声音文字度数之源。尤精天文历算,能荟萃中西之说而贯通之,静极生明,多具神解。”当西方科学知识传入广东后,他通过自学,将中西方文化精粹加以融合,对光学、数学、天文学、测绘学、力学、化学及地理学进行了研究。

1836年,也就是他17岁那一年,他读《梦溪笔谈》时,《梦溪笔谈》中关于塔倒影与阳遂倒影同理的章节,让他一下子着了迷并陷入其中。湖光塔影在别人看来,也许司空见惯,但于他而言,却是有待捕捉定格的奇幻胜景。就这样,他对透镜成像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头扎入对光学的研究之中,研究出了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原理,以及小孔成像、透镜聚焦成像原理。

1844年,他一边研制摄影器具,一边结合国外有关感光、显影、定影、冲洗等工艺,发明并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率先将其运用到地图绘测拍摄中,并设计了摄影绘地图法。

地球球形说在15世纪末已经得到了西方的广泛认可,中国接受这个学说比西方整整晚了二百多年。当时,甚至仍有许多人反对球形说。但他没有被反对说左右,欣然接受了这个理论,并迅速进入研究阶段。

他认为,地球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小,是椭圆形的,在测算时,应“以椭圆曲率算之”。他以曲线来表示经纬线的画法,使绘图技术趋于准确,也为古老中国实地实测、勘测地表地质打开了一扇尘封之门。他同时撰写了《度算版释例》,阐明了度算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随后,他制造过对数尺、望远镜、显微镜、七政仪、天体仪等,并通过论著《乘方捷术》《求重心说》《格术补》等,论证了他对力学、光学、数学的理论见解。

因沉迷于科学研究,视科学研究为使命,他清心寡欲、不赴科举,终其一生仍是秀才。他不迷官场,恬退自甘,在数、图、器的把玩中,实现了中国读书人一次整体性的脱胎换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可以肯定地说,他是为数不多的能荟萃中西学说,并且融会贯通的奇才之一。郭嵩焘将他推荐给朝廷,他称病推辞;曾国藩在两江视察时,请他出任“制造总局”要职,也被他婉拒。

他以自制的照相机和感光化合物拍了许多照片,其中一块珍藏在广州市博物馆的自拍像玻璃底版,于1973年冲印出了极为清晰的他本人的相片。正是:“自照原无意,呼之如有神。”有人在纪念他时,为他撰写了这样一副楹联:“专横百家才大于海;安坐一室意古于天。”可以说,这副楹联道出了他卓尔不群的人生。正是因为有了在实验科学上卓尔不群的他,中国近代科学才不再显得那么落寞苍凉。

这个“捕光捉影”的民间奇人,就是晚清时期的科学家、发明家、被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的邹伯奇。虽然他只度过了五十个春秋,却是一个让生命在光影间绽放的人,也是一个在有限的生命象限里,让光影定格重生的人。

感谢让自己失落的人

因为失恋,他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这样的时候,他选择了以忙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