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春秋 战国的间谍活动(6)
第二十节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得到吴王赦免后,回到越国。为了激励自己励精图治,他把苦胆置于座前,不论坐卧都能看见。吃饭前也要先尝尝胆的苦味,并且说:“你忘了在会稽受到的侮辱吗!”他亲自和百姓一起耕种,他的夫人也自己织布。对有才能的人,他给予厚待。老百姓遇到的生老病死等事,他亲自去慰问凭吊。他把国政全交给文种去处理,派范蠡和柘稽到吴国去当人质。两年后,范蠡从吴国回到了越国。像范蠡这样的人在吴国,一定把吴国的底细弄得一清二楚。越王派他去一方面为了向吴王表示自己臣服之心,另一方面肯定也是另有使命,我们从后面伯嚭的行动中大致可以猜出一二。
经过了七年准备,越国恢复了生机。勾践有些迫不及待了。大夫逢同劝他先沉住气,广交诸侯,待吴国与其他国家斗得精疲力竭时,再乘机进攻。勾践想了想,只好咬紧牙关等待时机。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要讨伐齐国。越王勾践听了孔子高徒子贡的谋划,极力装出要帮助吴国打齐国的架势。伍员却看出了问题。他对夫差说:“这事万不可做。我听说勾践与百姓同甘苦,其志不小。这人不死,必为大患。越国乃吴国心腹之患,齐国不过是长在吴国身上的疮疥罢了。请大王先放过齐国,征伐越国。”此时吴国正如日中天,夫差向往着当诸侯霸主,根本听不进去。他派伍员出使齐国。其用意可能是让伍员去了解一下齐国的情况。伍员预感到自己在吴国的情况不妙,大概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父兄的遭遇吧。出使前他沉痛地对其子说:“多次苦谏无用,吴国的倾覆已指日可待。你没有必要与吴一起灭亡。”他带了儿子一起出使齐国,并把儿子托付于齐国大夫鲍氏。这下他可犯了大忌。
回国之后,吴王伐齐取胜。夫差以此来表示自己高明,并责备伍员。伍员性格倔强,对此不以为然。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让伍员动肝火的事。
勾践的智囊文种劝勾践向吴国借粮,以此来试探吴国对越国的态度。吴王答应了。伍员苦谏,吴王置之不理。越国君臣十分高兴,因为他们看到伍员的话也不顶用了,吴王越来越骄傲,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性。伍员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他对吴王气呼呼地说:“大王不听我的劝告,三年后吴国都城将成为废墟!”长期接受越国贿赂的太宰伯嚭在一边与伍员争了起来。由于受到越国收买,伯嚭是力主对齐用兵的,在其他事上也与伍员唱对台戏。他在背后对吴王说:“伍员貌似忠厚,实际是极残忍的人。连父兄受难,他都不顾,还能替大王考虑吗?大王想伐齐,他强谏不愿伐齐。大王取胜了,他反而大放厥词。大王要是不早做防备,他必定要作乱的。”伯嚭诋毁伍员,全是与越大夫逢同一起商量好的。伍员托子于齐,自然也成了攻击他的重型炮弹。吴王越想越觉得要及早除去伍员。他派人给伍员送去一把宝剑,逼他自杀。伍员看着宝剑仰天大笑:“我让你父亲当了霸主,又立了你。当初你想分吴国的一半给我,我尚不受。今天反而因为有人挑拨离间而杀我。”他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死之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于国都东门之上,我要看着越兵入城!”说完就引剑自刎了。吴国大权尽落于伯嚭之手。吴国的悲剧快拉上帷幕了。
勾践知道这一消息后,召见范蠡:“吴国已杀了伍员,朝中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马屁精,可以伐吴了吧?”看来勾践对吴国的事一清二楚,如在眼前。老谋深算的范蠡却说:“未可。”
在这期间,越国一面加紧整军奋战,一面对吴王更加忠顺。吴王想修宫殿,越国就送了木材去。为了修姑苏台,吴王大兴土木,耗尽了民力、物力。越国正希望投其所好,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吴王想华丽的衣服,越国也及时送上,各地的土特产更是接连不断地献给吴王。吴王就在花天酒地中度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吴国的精兵都和吴王一齐出发了,因为吴王夫差打算在这次会上确立自己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勾践看到这个机会问范蠡可不可以伐吴。范蠡认为时机已到。勾践立即调集了全国精兵,倾国出动进攻吴国。吴军在一心复仇的越军面前一败涂地,太子也被杀了。吴王这时还在黄池大会上与晋侯争夺霸主之位呢。听到这个消息,他只好把霸主之位让给了晋定公,听从伯嚭的意见,派人以厚礼到越国请和。越国总算翻过身来了,但实力还未到消灭吴国的地步,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
公元前473年十一月,越国又大举伐吴。这时吴国经过几年与晋、齐、越等国的战争,再加上夫差大肆挥霍不恤民力,已经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越军大破吴军,把吴王夫差困于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肉袒膝行到越王勾践面前,希望勾践也能赦免他。范蠡可对吴王的心思一清二楚。他对勾践说:“当年在会稽,天以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取。今日天又以吴国赐给越国,越国岂可违背天意。况且大王您这些年起早贪黑地勤理国政,不正是为了打败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一旦放弃,能行吗?”勾践这才下了决心,对使者说:“我把吴王安置在甬东,给一百户人家供养他。”吴王听了使者的话说:“我老了,不能服侍君主!”就自杀了。自杀前,他用衣袖掩盖着自己的脸说:“我无面目见伍子胥于地下。”这话沉痛之至,可惜太晚了。
越王总算去掉了大敌。他该动手清理内部了。伯嚭满以为自己可以照样去越国当官,没想到越王认为他既可以不忠于吴王,也可以不忠于自己,马上把他杀掉了。
越王灭吴之后,称雄于诸侯,号称霸主。范蠡一看越王那副骄横的样子,给文种留下一封信就溜了。文种一看信上写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就称病不上朝了。就这样越王也没放过他。有人说文种要作乱。越王让人给文种送去一把宝剑,并说:“你教我伐吴七术,我用了其中三条就打败了吴国。余下四条还在你那儿,请你为我找先王试一试这几条计谋吧。”文种只好自杀了。
综观越国由衰而盛,的确是文种的几条谋略起了作用。这几条是什么呢?《越绝书》载:一是对天地、鬼神要尊重、诚实;二是以金钱宝物赠给吴国君主;三是以高价买粮食使吴国缺粮;四是送上美女以使其丧失兴邦治国之志;五是派去能工巧匠,让他大盖亭台楼阁,财竭力尽;六是使阿谀奉承之臣在吴国掌权,使吴国易伐;七是除掉能进谏的大臣;八是越国自己要国富兵强;九是准备好军队,等待吴国的衰弱。这几条中有六条是属于使用间谍对吴国的经济、政治进行全面瓦解、破坏之策。越国也正是从会稽之败起,实行了对吴国有计划,有长远安排的,以间谍战形式进行的战略进攻。这是一场攻其腹心的秘密战争。在这场秘密战争中,除了依靠伯嚭这样被收买的间谍外,还动用了越国所有金钱、美女、能工巧匠。这场战争,以被迫收买伯嚭开始,以伯嚭被杀而告终。在越国重新站立起来后,越国君臣的间谍战已由防卫转向了进攻。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古代间谍史上出现的间谍战略。文种的几条,正是以间谍战略为主,形成灭亡吴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总战略。在几个方面都贯穿了间谍战的手段,使间谍战上升为战略中的重要因素。而且其间谍手段种类之多,也集春秋时间谍手段之大成。这几条虽然史书记载有出入,但大致反映了当时越国进行间谍战的史实。文种作为一代间谍大师,名垂史册。
第二十一节 圣人的遭遇
激烈的间谍战,把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卷了进来。
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已五十多岁了。终于以大司寇代行鲁国的国政。一旦大权在手,可以大展宏图了。孔子高兴得忘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圣人之道。一生凄凄惶惶于诸侯之间,总算有了实现抱负的机会,怎能不高兴呢!以致门人都对他有意见:“听说君子有了灾祸不害怕,有了好事不得意忘形。”
孔子上台伊始,就杀了鲁国的大夫少正卯。这一回官司打了一千多年,究竟如何,好在我们是在研究间谍史,先不去管它。孔子在治理国家上还真有一套办法,他参与国政三个月,就把国家治理成了路不拾遗的国家。
鲁国的大邻国——齐国的大臣听到了这些事,有些害怕了。他们在齐国国君与鲁国国君的一次相会上,领教过孔子的厉害。如今孔子大权在握,他们更加担心对齐不利。他们对齐国国君说:“孔子为政必然使鲁国成为霸主,鲁国成为霸主又与我国离得最近,我国就会首先被吞并。是不是先给鲁国一些土地以求无事?”大夫犁鉏建议:“请先试着阻止他掌权,阻止不了,再送土地也不迟。”于是齐国选了国中最漂亮的女子八十人,都穿上五彩缤纷的漂亮衣服,会跳很好看的舞蹈。这些美女赠给鲁国后,鲁国君主整天沉溺于观看歌舞,不理国政。孔子一看这样,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鲁国,又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虽然身受间谍战之害,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使他对间谍战有了深刻体会。在鲁国面临危机时,孔子派出了他的得意门徒子贡去进行间谍活动。
此时已是春秋末期,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在各国已占据主导地位,各诸侯国的大权已落于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手中。这一转化过程在有些诸侯国如秦国,是通过君主支持变法来完成的;有的则是通过了激烈的阶级斗争,新兴地主阶级打倒了旧奴隶主贵族及国君,取而代之来完成的。齐国和后来三家分晋而形成赵、魏、韩三国,就属于这种情况。
公元前489年六月,齐国大夫陈乞(即前面讲到的陈桓子的后代)的势力已相当强大,人心也向着陈乞。他联合鲍牧等大臣进攻旧奴隶主贵族的代表高昭子、国惠子、晏孺子。国惠子跑到了莒国,晏孺子逃到了鲁国,高昭子被杀。
陈乞执掌了齐国的大权。陈乞死后,其子陈常继掌齐国大权。他以大斗借粮于民,小斗收回的办法,拉拢百姓,进一步巩固了陈氏[3]在齐国的地位。陈常为了消灭经常给他带来麻烦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于公元前484年派国书、高无邳率领部队讨伐鲁国。其理由是鲁国曾于公元前485年和吴国一起进攻齐国。陈常出兵攻鲁的目的很复杂。他虽然已在齐国形成了力量上的优势,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仍在,手中有武装,并不时地发动叛乱。子我、监止就曾率其部下进攻陈氏,但为陈氏的部下所杀。陈常认为齐国的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中以高、国、鲍、晏几家为最强。因此,他派这几家中的高、国两家率领其部下进攻鲁国,可谓一举三得。其一,削弱了这几家的力量;其二,使这几家的兵力分散,甚至消灭在齐国境外,减弱了国内旧势力对自己的压力;其三,威胁鲁国,如果战胜了可以进一步树立自己在国内的威信。总之,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消息传到了正住在卫国的孔子的耳朵里。孔子感慨万分地对他的弟子说:“鲁国,是我们祖宗坟墓所在之地,是父母之国,国家遇到这么严重的威胁,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还不去救助呢?”子路请求去,孔子阻止了。子张、子石请求去,孔子也没允许。子贡这时站了出来,孔子答应了。
子贡到了齐国,见到陈常后说:“您征讨鲁国是犯了个大错。鲁国是个让人难以征讨的国家。城墙薄弱而低矮;土地狭窄而贫瘠;国君愚蠢而不讲仁义;大臣徒有虚名而无真才;一国的百姓又害怕军队的士兵。所以您难以和鲁国作战。您不如去讨伐吴国。吴国的城墙高而厚,土地广大而且富饶。士兵的甲胄都是新的,并且坚实。士兵也吃得很饱。宝物和精兵都有,又有贤明的大臣为之防守,这才是容易讨伐的。”陈常一听,气得勃然变色:“你认为难伐的正是人家认为易伐的,你认为易伐的正是人家认为难伐的。你用这种主意来劝诱我是什么意思?”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人应当进攻强敌,忧患在国外的人应该进攻弱敌。现在您的忧患主要在国内。我听说您三次向齐王讨封,齐王都未答应。这是因为还有大臣不服从您。今天您攻击鲁国,扩大齐国的土地,如果打胜了,齐王就更加得意;打败了,带兵的将领也更加骄傲;而您的功劳却没有。这样您与国君就会日益疏远。您使自己与君主矛盾加大,与大臣抗争得更厉害。如果这样做,您想在齐国站住脚可就很难了。所以我说不如征讨吴国。伐吴如果不胜,这些大臣的部下死在外面,实力就空了。您就上无强臣和您相争,下面也免了使这些人丧命之过。齐君孤立无援,控制齐国的只有您了。”陈常脸上的神色由疑惑渐趋开朗,最后高兴地大声说:“好!但是我的部队已出兵伐鲁了,又离鲁去伐吴,大臣会怀疑我,有什么办法?”子贡说:“您先按兵不动,我去见吴王,以鲁国使者的身份请吴救鲁而伐齐。您的国家可以出兵还击。”陈常同意了,命子贡南下去见吴王。
子贡见了吴王后说:“我听说称王的人不会灭绝别人后代,称霸的人不能有强劲的对手。千钧之重加上很小的分量,就会使两边不平衡。今天有兵车万乘的齐国要吞掉只有兵车千乘的鲁国,以与吴国争雄于诸侯。我替大王担心。救援鲁国,可以使吴国在诸侯中取得好名誉。征伐齐国,可以得到不少实利。不仅可以安抚泗水以北的诸侯,而且打败齐国也可以威胁强大的晋国,好处可是太多了。”吴王听了说:“好!虽然有这么多好处,但我曾与越国交战,使越王受尽屈辱被困于会稽山上。越王现在正奋发训练士卒,想报仇。你等我伐越后再按你的办法去做。”子贡说:“越之力量不过与鲁国差不多,吴之力量则与齐国差不多。大王放了齐国而攻越,齐国就会吞并鲁国。现在大王正以存亡继绝来博得美名。伐小小越国而害怕齐国,不算勇敢。勇敢的人是不躲避困难的。讲仁义的人是不为过去的盟约所局限的。有眼光有头脑的人不放弃时机。称王的人不绝人之后代。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声誉。今天您已经让越国生存下来,显示了您的仁。救鲁伐齐,威逼晋国,诸侯必臣服于您,就可以成霸业了。您如果对越国不放心,我愿到越国去,让越王派兵和您一起伐齐。这样既使越国空虚又可以使您以诸侯联合的名义伐齐了。”吴王听到这儿非常高兴,马上让子贡到越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