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新视野、新情况和新方法(2016-202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回望历史,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杂志创刊为起点,百年来的风云激荡史是青年与社会互构的历史,也是中国青年研究发端、发展与繁荣的历史。回顾总结百年来中国青年研究的历史与成就,大致可以总结归纳出这样三个特点:一是青年研究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同步共振的效应;二是青年研究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青年本体研究回归的过程,日益凸显出青年主体、青年视角;三是理性化的青年实证研究稳步推进,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建设不断深入。“回应时代、问题导向”可谓青年研究的天然基因和独特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的是中国崛起、全球治理、青年巨变和学科突破的新时代。

从国家发展角度看,立足国内,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需要青年一代充分发挥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接续奋斗。放眼世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承担起全球治理中的大国责任,需要青年一代认识到在全球治理中肩负的共同的责任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青年群体看,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为内容的制度变迁导致的社会结构转型,青年群体呈现极大的多元化和流动性,“90后”们大多没有单位的概念。以互联网、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相结合为内容的技术革命导致的社会结构转型,正改变着青年人的工作模式,继而改变生产关系,以去中心化、协作共享为特征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扑面而来。

从学科发展看,社会科学领域不少学科正面临范式转向,使青年研究迎来创设新范式、开创新学科的可能空间。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趋势逐渐显现,对新时期学术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新理念、新手段。

回应新的时代,青年研究应如何展开?

2016年6月底,全国青年研究界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参加了由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青年学科与教学专委会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上海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学报》编辑部承办的“青年研究:新视野、新问题和新方法(2016—2020)”研讨会。大家围绕青年研究的新视野、新问题、新方法等,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新视野,即青年研究应该如何把握新的历史阶段及特征,确立准确的定位和目标;新问题,即青年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拓宽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领域与内涵;新方法,即青年研究应该如何运用新思维、新技术,创新青年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路径,更加准确地认识当代青年、研究青年工作。

研讨中,专家学者们贡献了多方面的真知灼见,对未来数年中国青年研究事业的发展进行了集体规划和设计。大家提交了100多个青年研究的前沿选题,经《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青年学报》三家期刊联合评选后,形成了重点推荐的50个青年研究前沿选题,并分别刊载公布。大家向研讨会提交的论文,经汇编整理成为本书出版。

作为全国青年研究基地之一和全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青年学科建设专委会主任单位,我院在凝聚全国青年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力量,推动开展青年研究的学术规划设计、研讨和学术共同体建设等方面,责无旁贷。自2012年起,我院每年发起举办全国性青年研究学术活动,持续推进青年研究和青年学科建设事业。2016年,以会议召开为契机,发起组建青年研究“三新学者”社群,积极推动青年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

正值本书出版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青年发展“十年”规划,是党和国家青年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千千万万青年发展的远大指引,也是青年研究界的重大利好。我们应以此为动力,坚定中国青年学人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勇于创新创造,不负时代的责任和光荣。

张恽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