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茶具

i

我要回家了,这里的事情办完了。

上午我采访了两位老人。他们都是雕塑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制作过毛主席的雕塑。这几个小时收获多多,我希望回去以后,还能辨认出自己的字迹。

我们在前往机场的路上。我讨厌晚点,发自内心地讨厌,但是我那位在仪表盘上摆着镀金毛主席像的司机信心满满。

我们在或许是又一家由东德开工建设但半途而废的研究机构停了下来。我想也许会看到东德共产党总书记瓦尔特·乌布利希的牌匾或者照片。我和厂里的人交换了名片,在琳琅满目的媚俗器物——画着小猫的大件瓷器中间,我看到了毛泽东的专用茶具。

这对我而言是个重大时刻。

这套茶具,The Tea Set——它要求用大写字母书写——由一只卵形茶壶、几只茶杯和茶碟、一只糖碗、一只咖啡壶、一只葡萄酒壶、八只葡萄酒杯、几只蛋糕盘和一个蛋糕架组成。每件都纯净明亮,晶莹剔透,“早上好,革命者”式的洁白,点染着朵朵粉红色的桃花。这是“新曙光、大跃进瓷”,真挚,土气。也就是说,看起来不廉价,而是中规中矩。

外观看来,它就像最好的中国瓷器该有的样子,要收在玻璃橱柜里,到时候取出来招待客人,也许是招待尼克松。喝杯茶吗,总统先生?吃块蛋糕?牛奶呢?

故事是这样的:景德镇曾经制作了数以千万计的毛主席半身像、瓷像章和瓷匾——瓷匾上绘着幸福的工人从钢铁厂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但从未收到伟大领袖的一次特殊请求或者委任。于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江西党委开始考虑制作什么才合适。江西省抚州市发现了一道纯净细腻的黏土层,进行了开发、提炼和制备。终于江西省党委接到指示,要求制作“新瓷”。

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更重要;这个任务被确定为代号7501。这一年成了景德镇的元年。

文献记载战战兢兢,弥漫着焦虑。“这项任务的组织和管理极其严密。该项目的所有参与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设立了多个检查站。

但很快就出现了惊慌。人们发现十吨原料不够用,为了加快选料工作,红卫兵加入进来。所有工人都不准休息,探亲假也取消了。技术问题被判定为对领袖缺乏足够的尊重。这是极为严重的问题。

接下来是一个痛苦的决定,用瓷土制作什么呢?既不能是历史题材(看看我们失去了什么),也不能学问高深(同志,你知道这种不寻常的釉色叫什么吗),还不能装饰性太强。国家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所以,不能是花瓶,也不能是鱼缸。

它必须实用,技艺精湛,具有新气象。最后的决定是:一套茶具。

接下来的六个月里,烧了二十二窑。1975年9月初,两套共138件茶具终于送抵北京。

一年以后毛泽东去世。那层奇特的黏土层被永久封闭。

我终于驶上了前往机场的公路,我终于见过那套茶具了。它是产自景德镇的无可挑剔的瓷器。想到那层高岭土被封闭,此举既是历史题材,又大有学问,且全无功利的目的,我不由得微微一笑。

ii

在返回上海的飞机上,乘客携带了那么多瓷器——嵌在织锦盒里,用报纸包裹,装在塑料袋里——头顶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卫生间被征用,临时充作储藏室。

我的邻座是个英俊的男人,为巴基斯坦空军工作,在进行为期六周的军事设施巡视。景德镇也制造直升机,他告诉我。他给五岁的儿子带了一只飞机模型。他非常想念儿子,给我看了那个男孩在明媚的阳光下围着父亲玩闹做鬼脸的照片。这时候我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几十架AC313直升机模型也被带上了飞机。

我错过了这座城市的直升机。他错过了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