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清平乐(又名《忆萝月》《醉东风》)
词谱:双调,平仄韵转换格,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46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0。[平]平[仄]仄平平0。[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0。
例1: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评:此词相传为怀念七弟忧思难禁之作,情真意切。最后两句以春草之绵绵不绝喻离愁别恨,而成千古名句。
例2: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原注:“飞过”一作“吹过”。
评:此词表现了惜春、恋春的情绪。写得婉转含蓄,没有也不忍回答“春归何处”。
例3: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评:游博山夜宿王氏茅屋本是一件小事,但所见凄凉景象引起作者对自己平生的感叹,足见作者无时无刻不在心系祖国的河山。
例4: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宋·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评: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末句说明虽然身在月宫,却怀人间凉热。
例5:清平乐 清·纳兰性德
风鬟云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评:上片写幽会,下片写离别,有时含笑依偎,有时孤凄零落,起伏跌宕的心绪中弥漫着一种伤感,确是爱情题材的佳作。
例6:清平乐 清·钱枚
斜风细雨,总是销魂处。侬自留人留不住。好梦几时重作。 天涯芳草悠悠,垂杨景里登楼。望尽去帆千片,更无一个归舟。
评:怀人之作。不是苦思冥想,而是登楼远望。望尽千帆皆不是所盼的归舟,自是断肠。
例7:清平乐 清·刘炳照
韶光虚度,黯黯添愁绪。砌下落梅红似雨,莫对逋线说与。 年年泪湿青衫,路遥归梦难酣。自恨不如芳草,随春绿到东南。
评:思归之作。结句以芳草反衬,甚妙。
例8: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评: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红军越过了六盘山,即将到达长征目的地,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句,充分表现了革命家的雄心壮志。
例9:清平乐·竹 陈泽兰
流云野露,春夜悄出土。壮志凌云舒劲骨,雨打风吹如故。 常年窄袖青衫,何曾憔悴容颜?纵是一枝一叶,当求点缀江山。
评:不是单写虚心劲节,而是“当求点缀江山”,这就引申到一个更高境界。“悄出”出律。
例10:清平乐·夏夜 刘如姬
夜澄如水,四野虫声脆。蒲扇摇来风细细,闪闪繁星欲睡。 月儿爬上林梢,阿婆唱起歌谣。隐约清溪渔火,稻花香到浮桥。
评:选取农村常见的夏夜景色,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夏夜纳凉图。意境深沉,情思不露。
说明:小令亦如绝句,易学难工。此词牌即为其中之一。上片四仄韵,句法为四、五、七、六;下片三平韵,四句皆六字句,从而具有抑扬有致、错落整饰之美。所以要写得自然流美,方为上品。上片气势可稍舒缓,下片为全词主旨所在,须苍劲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