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固态电子结构和电子电导基础
5.1 能带的概念
能带,就是固体中的电子能级。独立原子的能级是一个一个分立的,而对于固体这样一个每立方米中含有1029数量级个原子的系统来说,电子能级将演化为能带[1]。固体能带理论[2]是凝聚态物理中最成功的理论之一,固体的许多基本物理性质,如振动谱、电导率、热导率、磁有序以及光学介电函数等,原则上都可以通过能带理论来解释。
图5-1是能级演化成能带的示意图,它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理解能带是如何形成的。这里以共轭环(如环状有机分子)的结构为例[1]。
图5-1 能级演化为能带的示意图[1]
图5-1最左边N=1表示有某一个原子的一个能级(当然原子还会有更多的能级,但是在这里不看其它的能级)。当有N=3个原子聚在一起时,就应该有三个能级,由于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三个能级就错开了。随着更多的原子聚在一起,能级数也越来越多(这里的例子,能级数与原子数相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一样地将使得能级之间互相错开。当原子数趋于无穷大时,就形成了图5-1中最右边所示的“由电子能级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能级的带”,即能带。图5-1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能带的形成以及带宽的概念(带宽取决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大小,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对应比较大的带宽),但是还不能用来理解E(k)-k的色散关系。下面使用最为简单的固体(即一维原子链)来说明能带的色散。
晶体中的原子是周期性排列的。从对称性的角度,周期性的晶格具有平移对称性。而电子波在周期性的原子结构中的传播是不完全自由的,它们将受到约束而成为所谓的布洛赫波。或者说,固体中波函数的形式受到布洛赫定理的限制,其实质是受到平移对称性的限制。布洛赫定理可以表述为:晶体中电子的波函数是按晶格周期调幅的平面波[3],即
(5-1)
式中,Rn=n1a1+n2a2+n3a3为格矢;k为电子的波矢。布洛赫定理说明,在位置r和r+Rn处的电子波函数除了差一个位相因子exp(ikRn)之外,是完全一样的。
如图5-2(a)所示,假设有一个一维等间距的点阵,每一个点阵点上有一个s轨道(χ0,χ1,χ2,…,χ=φs)(例如H的1s轨道,这应该就是最为简单的一个固体了)。根据布洛赫定理,与体系平移对称性匹配的波函数应该是[4]:
(5-2)
式中,a为点阵间距;k为一个指标,它实际上标记了平移群变换的不可约表示(k还有其它重要的含义)。
式(5-2)所进行的对称性匹配的过程称为“构成布洛赫函数”。现在来看一下k=0和k=处所对应的波函数:
(5-3)
(5-4)
式(5-3)和式(5-4)的空间分布如图5-2(b)和(c)所示。可以看到,对应于k=0的波函数具有最大程度的成键特征(应处于能带的底部),而对应于k=的波函数具有最大程度的反键特征(应处于能带的顶部)。如果画出E(k)-k关系图(即能带图),则应该如图5-3所示[4]。
图5-2 一维点阵和波函数[4]
图5-3 每个一维格点有一个s轨道的体系(图5-2)对应的能带[4]
另一方面,现在来假设一维等间距原子链的每一个点阵点上有一个p轨道(χ0,χ1,χ2,…,χ=φp)。根据布洛赫定理,与体系平移对称性匹配的波函数仍然有这样的形式:。在k=0和处所产生的波函数形式上也具有
式(5-3)和式(5-4)的形式,但是这两个点的波函数的空间分布如图5-4(a)所示。可以看到,情况与s轨道原子链的时候正好相反,对应于k=0的波函数具有最大程度的反键(应处于能带的顶部),而对应于k=的波函数具有最大程度的成键(应处于能带的底部)。画出E(k)-k能带图,如图5-4(b)所示。显然,s轨道和p轨道原子链的能带走向是相反的[4]。
图5-4 每个格点有一个p轨道的一维点阵中k=0和k=所对应的波函数以及相应的能带[4]
除了能带的走向外,能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带的宽度。相邻原子轨道之间的重叠越大(相互作用越强),带宽就越大(见图5-5)。而原子之间的距离越小,原子轨道之间的重叠就越大[4]。
图5-5 能带的宽度与原子间距的关系[4]
(1Å=10-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