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药临床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凡能清热凉血,以治疗营血分热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寒或咸寒,偏入血分以清热,多归心、肝经。因心主血,营气通于心,肝藏血,故本类药物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主要用于营分、血分等实热证,如温热病热入营分,热灼营阴,心神被扰,症见舌绛、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脉细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若热陷心包,则神昏谵语、舌塞肢厥、舌质红绛;若热盛迫血,心神被扰,症见舌色深绛、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斑疹紫暗、躁扰不安,甚或昏狂等。亦可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热出血证。若气血两燔,可配清热泻火药同用,使气血两清。

生地黄

生地黄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甘;归肝、心、肾、胃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表证

生地黄性寒养阴,用于外感表证中,如《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在除湿解表剂中佐以生地黄,以制约诸药之燥性,使其发表而不伤津;《外台秘要》七味葱白饮为典型的养血解表代表方剂,用生地黄养血滋阴配合葱白一解表邪一滋阴血,共为主药,用于治疗表证而兼血虚之证。一般用量为10~15g。

2.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生地黄甘润苦泄,入心、肝血分,为清热凉血要药。治温热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口干、舌红无苔,常与清营透热之品配伍,如《温病条辨》清营汤,以之与玄参、金银花、竹叶等同用。如温热病热入血分,神昏舌降、斑疹紫暗,常以之与清热凉血药物及活血化瘀药配伍,如《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以之与犀角、赤芍、牡丹皮等同用。若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阴分已伤,夜热早凉,则常与清虚热药及养阴药配伍,如《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以之与青蒿、知母、鳖甲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0~30g。

3.用于养阴生津

生地黄气轻质润,能清胃热、养胃阴、益胃气、生津液、补五脏、通血脉,用于热邪渐减,胃阴虚亏所致的口干、口渴者,以之清热养阴,常与沙参、麦冬、玉竹、冰糖合用,如《温病条辨》益胃汤;若暑热灼肾阴,肾水不能上济而口渴不止者,借其甘润而滋液,与黄连、乌梅、阿胶合用,有苦甘结合,泻火以育阴,酸甘结合,滋阴而上承之功,如《温病条辨》连梅汤;若肺热炽盛、烦渴多饮者,取其养阴滋液,与天花粉、黄连、藕汁伍用,以助清热除烦、生津滋液之功,可与麦冬、天冬、黄芩并用,其效益彰,如《丹溪心法》消渴方。一般用量为10~30g。

4.用于阴虚咳嗽

生地黄以其滋阴润肺、凉血清热之功能,在治疗肺脏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如《证治准绳》白艾枇杷丸、《医学心悟》月华丸均为治疗阴虚内热、咯血之方,两方均用生地黄滋阴养血、凉血止血,被后世广泛用于肺结核咯血的治疗;而《医方集解》百合固金汤则为金水并调、肺肾同滋之方,用于肺肾阴虚久咳,方中生地黄滋补肺肾之阴,实乃治本之妙法。一般用量为10~30g。

5.用于心阴虚证

生地黄性寒滋润养阴,用于心阴亏虚诸证颇为适宜。如《摄生秘剖》补心丹、《古今医统》养心汤、《兰室秘藏》朱砂安神丸均为养心宁神之剂,方中均用生地黄养心阴、补心血以宁心神;《伤寒论》一百三十方,唯炙甘草汤用生地黄配合他药养心阴、补心阳,用于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这亦说明生地黄在补养心阴方面的重要作用。临床用之,多能取得良效。一般用量为10~30g。

6.用于阴亏便秘

生地黄滋阴寒润,能滋阴增液,治疗阴虚津亏便秘者较为适宜。常与玄参、麦冬等滋阴润肠药合用,如《温病条辨》增液汤;对于阴枯津乏而阳明里热大便不通者,方如《金匮要略》新加黄龙汤、《沈氏尊生书》润肠丸等,方中均重用生地黄以清热养阴、润肠通便,起“增水行舟”之作用。一般用量为10~30g。

7.用于小便不通

心火亢盛、小肠瘀结不利者,用生地黄上清下导,常与清热利尿之竹叶、木通、甘草梢同用,如《小儿药证直决》导赤散;若水亏阴涸、小便癃闭者,多与黄柏、知母、熟地黄配伍,共奏滋阴泻火、利尿开窍之功,如《成方切用》化阴煎。一般用量为10~30g。

8.用于牙龈出血、溃疡等口腔疾病

生地黄在脾胃系疾病中的应用,上达口齿,下至肛肠,无所不及,贵在辨证准确,选方精良,乃有奇效。《兰室秘藏》清胃散为清泻胃火、凉血养阴之方,方中用生地黄凉血养阴,用治牙龈出血等病,疗效卓著,后世多用本方治疗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一般用量为10~30g。

9.用于吐血、衄血、便血

生地黄清热凉血,可用于肺胃积热,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者,用此清热凉血,常与生荷叶、生侧柏叶、生艾叶合用,如《妇人大全良方》四生丸;若虚劳吐血不止者,与黄芩、阿胶、白芍、当归、伏龙肝(灶心土)合用,如《圣济总录》地黄散;对于湿热下注大肠,热伤血络便血者,用于凉血养血,与黄芩、地榆、乌梅、槐花等合用,如《成方切用》约营煎。一般用量为10~30g。

10.用于月经过多、崩漏

肝藏血,体阴而用阳,生地黄养血柔肝、凉血止血,能养血调经,如《金匮要略》胶艾汤为补血调肝、活血止血之方,方中用生地黄养血调肝,用于治疗妇女冲任虚损,崩中漏下等证;又如《圣济总录》地黄汤,生地黄与黄芩、当归、艾叶、侧柏叶合用益冲任、摄经止血。一般用量为10~30g。

11.用于皮肤瘙痒

生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古今中医学者用生地黄治疗顽固皮肤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医宗金鉴》消风散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理论,在大量祛风、除湿、止痒药中加入生地黄、当归,凉血、养血、活血,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后世治疗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的基础良方。

吾师冯先波治疗血热皮肤瘙痒常予犀角地黄汤,其中重用生地黄20~30g以凉血、养血,收效甚佳。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朱仁康治疗皮肤瘙痒亦善用生地黄。朱老因考虑皮肤病血热所致者颇多,故喜用生地黄作为凉血清热的主药,药量既大(多30g以上),使用范围亦广,常与牡丹皮、赤芍配伍,收效满意。

12.用于痹证

生地黄用于痹证的经验,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教授最为善用。姜老治疗痹证,注重以肾为本,善用大剂量生地黄于温散蠲痹、祛风通络药之中,以凉血清营、养血补肾、滋阴通络,用其治疗反复发作的顽痹,每获良效。

姜老以补肾为主治疗各种痹证,并结合科研试验研究,自创的乌蠲痹汤治疗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均有佳效。方中大剂量生地黄为君,生地黄具有滋阴通络、凉血清营、补益肝肾之功,《神农本草经》曰其:“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姜老用生地黄治疗顽痹一般用量在60~90g,最多可用至150g。其用意有三:第一,生地黄甘寒,入肝肾经,可滋阴养血、补肝益肾,得酸平之怀牛膝、辛温之五加皮协助,共同发挥补益肝肾、扶助正气的作用;第二,风、寒、湿三痹中寒痹和湿痹均需辛温或燥烈之品方可消除,然辛温燥烈之品无不有伤阴耗血之弊。方中川乌、蚕沙、威灵仙、独活便是此类药物,得大剂量之生地黄,可缓和它们的燥烈之性,双向调节,取利去弊;第三,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地黄有除痹作用,生者尤良,风、寒、湿三痹中行痹(风痹)需以散风为主,佐以驱寒利湿,但古有“治风先治血,风行血自灭”的理论,更需参以补血之剂,血不足者痹着不行,生地黄补血养血,补养充足,自然流通洋溢而痹行矣。该方以生地黄为君,组方严谨,配伍精当,用于临床确有良效。

【使用注意】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②《珍珠囊》:“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

③《本经逢原》:“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戴元礼曰,阴微阳盛,相火炽强,来乘阴位,日渐煎熬,阴虚火旺之症,宜生地黄以滋阴退阳。浙产者,专于凉血润燥,病人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以其有润燥之功,而无滋腻之患也。”

【现代研究】 本品水提液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作用;其流浸膏有强心、利尿作用;其乙醇提取物有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以其为主药的六味地黄丸有降血压、改善肾功能、抗肿瘤作用;地黄有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下降,并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的作用,具有促进机体淋巴母细胞转化、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特别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作用更明显。

赤芍

赤芍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临床应用】

1.用于温毒发斑

赤芍味苦性微寒,专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奏凉血、止血之功。治温热病热入血分或气血两燔之发斑,可配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等药,如《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一般用量为10~30g。

2.用于血热吐衄

赤芍气性禀寒,有清热凉血之功,可用于火热炽盛、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者,用此清血热、凉血止血。可单用,如《东林广记》用赤芍为末。煎服,治衄血不止;亦可与生地黄、牡丹皮同用,如犀角地黄汤。一般用量为10~15g。

3.用于血崩、血淋

赤芍入血分、凉血热,可用于冲任虚损、血热经行量多,用之凉血止血,常与香附共末服,如《太平圣惠方》如神散;用于热伤血络所致尿痛、尿血者,用之清热凉血,如《博济方》以此与槟榔共末,水煎服,治五淋。一般用量为10~15g。

4.用于目赤肿痛

赤芍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若配荆芥、薄荷、黄芩等药,可用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或目生翳障,如《原机启微》芍药清肝散。亦可与清肝明目药菊花、夏枯草同用,增加清热明目功效。一般用量为10~30g。

5.用于痈肿疮疡

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之功,治热毒壅盛,痈肿疮疡,可配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药,如《妇人大全良方》仙方活命饮,或配连翘、栀子、玄参等药,如《伤寒全生集》连翘败毒散。一般用量为10~30g。

6.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治肝郁血滞之胁痛,可配柴胡、牡丹皮等药,如《博济方》赤芍药散;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药,如《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亦可与苦酸微寒、性敛之白芍同用,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效。赤芍行血活滞,白芍养血和营,两药配对,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活血、柔肝止痛之功。临床应用于血虚而兼有瘀滞之胁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有良效。一般用量为10~15g。

7.用于癥瘕积聚腹痛

赤芍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瘀血阻滞,成积成癥者,用此下气行血、破坚散结,常与当归、丹参、桃仁、红花配伍,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如《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通窍逐瘀汤等。一般用量为10~30g。

8.用于肠痈腹痛

赤芍味苦性寒,善走血分,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可用于瘀热互结于肠道的肠痈腹痛,常与苦寒沉降、力猛善行,既能荡涤胃肠实热积滞,又能通利血脉、消散痰血的大黄同用。两药配对,大黄得赤芍直入血分,而破血中之滞,赤芍得大黄则祛瘀力宏,共奏泄热逐瘀、和营止痛之功。临床用于肠痈初起、少腹疼痛等实证。一般用量为10~30g。

9.用于跌打损伤

赤芍长于散瘀止痛,凡瘀血所致的诸痛证,均可使用。跌打损伤的瘀滞肿痛,常与活血止痛药没药、乳香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0~30g。

10.用于偏瘫

赤芍活血化瘀通络,可用于瘀血阻滞所致手足不遂、关节不利者,用之行气祛瘀、通脉活络,多与当归、黄芪、川芎、红花配伍,如《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一般用量为10~30g。

11.用于血痢

赤芍苦微寒,清热凉血、散瘀解毒,可用于血痢不止者,常与既能苦寒清热燥湿,又善清大肠湿热的黄柏配伍而治泻痢。两药配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若下血偏重,可加地榆煎服,如《圣济总录》芍药汤。临床用于血分热毒,赤痢腹痛,赤多白少,里急后重者。一般用量为10~15g。

12.用于瘀阻黄疸

诸病黄疸,皆属于肝。初病在气,多实;久病入络,多虚。黄疸稽留不退,日久入血分,瘀阻脉络,郁而生热。虚、瘀、热成为久黄不退的基本病机。赤芍入肝经,微寒,性味平和,常用于活血凉血,可大剂量运用而无克伤肝木之弊,于久黄不退者甚为合拍。临床医家孔荣顺运用大剂量(30~60g)治疗瘀阻黄疸屡见奇效。

【使用注意】 血寒经闭者不宜用。反藜芦。

【古籍摘录】

①《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

②《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故凡腹痛坚积,血瘕疝痹,经闭目赤,因于积热而成者,用此则能凉血逐瘀,与白芍主补无泻,大相远耳。”

【现代研究】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赤芍水提液、芍药苷及其衍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水煎剂能延长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减轻血栓干重;所含芍药苷有镇静、抗炎止痛作用;芍药流浸膏、芍药苷有抗惊厥作用;赤芍、芍药苷有解痉作用;赤芍对肝细胞DNA的合成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水牛角

水牛角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寒,味苦、咸;归心、胃、肝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水牛角苦寒入心肝血分,能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证的常用药物。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惊风抽搐,常以之与清心开窍、息风止痉之品配伍,如《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外台秘要》紫雪丹,以之与牛黄、麝香、羚羊角等同用。

若配牛黄、珍珠母、黄芩等药,可治热病神昏,或中风偏瘫,神志不清,如清开灵注射液(口服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若治血热癫狂,可配石菖蒲、玄参、连翘等药,如抗热解痉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2.用于血热妄行之斑疹、吐衄

水牛角有清热凉血之功,常用于治疗血热之斑疹、吐衄等出血证。可与清热凉血、止血药配伍,如《现代中成药手册》清热地黄丸,配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等药。一般用量为15~30g。

3.用于痈肿疮疡、咽喉肿痛

水牛角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热毒壅盛之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治疮痈红肿,多与清热消痈药连翘、蒲公英等配伍;治热毒喉痹咽痛,常与散结利咽之桔梗、玄参、青果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5~30g。

4.用于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多由素体禀赋不足,或进食辛辣之品后血热生风生燥,肌肤出现风团、瘙痒。水牛角有很好的凉血功效,治疗血热之皮肤瘙痒,症见痒处色红,天气转热时明显,或进食酒肉辛辣之品后加重等,疗效甚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对于这类皮肤瘙痒可于方中重用水牛角,取其为血肉有情之品,具凉血之功,合用消风、凉血之品而收效。

吾师冯先波先生最善用犀角地黄汤易犀角为水牛角治疗皮肤瘙痒,常用剂量在30g以上,配伍荆芥、防风、苦参、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等散风凉血养血之品,若大便不通者加用生大黄,屡用屡效。四川名老中医余国俊先生亦善用水牛角治疗皮肤瘙痒,在其医案中记载治疗剥脱性皮炎,初始剂量50g无明显好转,后重用水牛角200g,病情大有转机,最后调理而愈。

5.用于缠腰火丹

缠腰火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因其好发于两胁肋,为肝经循行之处,所以多用龙胆泻肝汤以清泻肝火,但是临床有有效、有不效者。后在跟随冯先波先生学习时见冯师用犀角地黄汤易犀角为水牛角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该症,疼痛症状迅速缓解。问之冯师为何用水牛角地黄汤,冯师曰:“《黄帝内经》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此处为胆经循行之处,故治疗该症当以泻肝火、凉心血为主,若只用龙胆泻肝汤则只能清泻肝火而不能泻心火,故需合用水牛角地黄汤,方中水牛角粉凉心、泻肝火、清营血之热合于一身,诸药合用,共奏凉心平肝之效,故临床疗效甚佳。”冯师运用此药一般用量为30~50g。

6.用于肝火上炎之眼患

肝开窍于目,其经脉循行与目相连,故肝经火旺则可上行于目,出现眼内充血红肿甚至出血等症,治疗当清泻肝火为首要任务。水牛角不仅能泻肝火,还能清热凉血止血,故对于此症最为合拍,临床常辅以生地黄、牡丹皮、玄参、竹叶、赤芍等治疗热性血证眼病,取得满意效果。一般用量为15~30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古籍摘要】

①《名医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

②《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并壮热。”

③《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尿赤。”

【现代研究】 本品提取物及水煎剂有强心作用;其注射液有降血压作用;本品有增加血小板计数、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等作用;其煎剂有镇惊、解热作用;本品对被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攻击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

玄参

玄参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甘、咸;归心、肺、胃、肾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

玄参咸寒入血分而能清热凉血,治温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烦口渴、舌绛脉数者,常配生地黄、丹参、连翘等药,如《温病条辨》清营汤;若治温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可配麦冬、竹叶卷心、连翘心等药,如《温病条辨》清宫汤;若治温热病,气血两燔,发斑发疹,可配石膏、知母等药,如《温病条辨》化斑汤。一般用量为10~15g。

2.用于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

玄参甘寒质润,功能清热生津、滋阴润燥,可治热病伤阴,津伤便秘,常配生地黄、麦冬,如《温病条辨》增液汤;治肺肾阴虚,骨蒸劳嗽,可配百合、生地黄、贝母等药,如《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一般用量为15~30g。

3.用于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玄参性味苦咸寒,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泻火解毒。用治肝经热盛,目赤肿痛,可配栀子、大黄、羚羊角等药,如《审视瑶函》玄参饮;若治瘟毒热盛,咽喉肿痛、白喉,可配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药,如《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本品咸寒,有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之功,配浙贝母、牡蛎,可治痰火郁结之瘰疬,如《医学心悟》消瘰丸;若治痈肿疮毒,可以本品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若治脱疽,可配金银花、当归、甘草,如《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一般用量为10~30g。

对于玄参的临床应用,北京名老中医王明福深有体会:玄参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有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等之称,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心经,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黄、牡丹皮,如清营汤;本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之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证;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之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本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处方如消瘰丸等。临床常用10~15g。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芦。

王老在在辨证处方中喜用玄参,认为其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清脏腑热结,《药品化义》谓独此凉润滋肾,功胜知母、黄柏,特为肾脏君药,味芳而微咸,故自走血分而通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情与知母、黄柏、生地黄近似,而较为和缓,临床常用量轻者10~15g,小剂量偏于清热养阴,重者用量宜大,30~60g,重剂偏于养阴解毒活血。“药贵中病”,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云“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但用一味为君,二三味为佐使,大剂进之,多多益善,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赖其力,而料无害者,即放胆用之。”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芦。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人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

②《名医别录》:“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

③《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现代研究】 本品水浸剂、醇浸剂和煎剂均有降血压作用;其醇浸膏水溶液能增加小鼠心肌血流量,并可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冠脉收缩;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须发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菌和星形奴卡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还有抗炎、镇静、抗惊厥作用。

牡丹皮

牡丹皮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临床应用】

1.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牡丹皮苦寒,入心肝血分,善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如《圣济总录》牡丹汤;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如《十药神书》十灰散;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如《医宗己任篇》滋水清肝饮。

名老中医李文瑞认为,牡丹皮一般用量为6~12g,重用可至25~60g,最大用至90g。李老认为牡丹皮凉血、散瘀、止痒,与解热、抑菌、降低血管通透性等现代药理作用相合。血热所致之病症,重用方可获佳效,常在二至丸、归参丸、犀角地黄汤等方中重用牡丹皮。临床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病之发热、皮肤病等,服后无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2.用于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牡丹皮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黄等药,如《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一般用量为6~12g。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牡丹皮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如《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证治准绳》牡丹皮散。一般用量为6~12g。

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功能,并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收录。中医学认为,牡丹皮味苦辛性寒,其气清芳,苦寒能清血热,辛散可行瘀血,清芳又能透达,既能入血分清热化滞,又善清透阴分伏火,可使热退而利于阴生。临床凡热入营血,吐衄斑疹或阴分伏热,低热不退及血热瘀滞之证,均可用本品治之。

由于本品寒凉辛散、凉血行瘀两功皆有,既凉血而不致瘀滞,既活血又不致妄行,故凡血分有热有瘀之证乃为常用之品。但因能活血行瘀,故对月经过多者或孕妇则不宜应用。

4.痈肿疮毒

牡丹皮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如《本草汇言》将军散;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一般用量为10~20g。

【使用注意】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者及孕妇不宜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坚癥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②《名医别录》:“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

③《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现代研究】 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促使动物子宫内膜充血等作用;牡丹皮能显著降低心输出量;其乙醇提取物、水煎液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牡丹皮水煎剂及牡丹酚和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所含牡丹酚及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等,均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牡丹皮水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草

紫草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其基本功效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临床应用】

1.用于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

紫草咸寒入肝经血分,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治温毒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黑者,常配赤芍、蝉蜕、甘草等药,如紫草快斑汤(《张氏医通》);若配牛蒡子、山豆根、连翘等药,可治麻疹不透,疹色紫暗,兼咽喉肿痛者,如《张氏医通》紫草消毒饮;若配黄芪、升麻、荆芥等,可治气虚麻疹,疹出不畅,如《证治准绳》紫草解肌汤。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紫草甘寒能清热解毒,咸寒能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消肿,治痈肿疮疡,可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若配当归、白芷、血竭等药,可治疮疡久溃不敛,如《外科正宗》生肌玉红膏。治湿疹,可配黄连、黄柏、漏芦等药,如《仁斋直指方》紫草膏。若治水火烫伤,可用本品以植物油浸泡,滤取油液,外涂患处,或配黄柏、牡丹皮、大黄等药,麻油熬膏外搽。

紫草者,《药性本草》云“治恶疮”,名老中医康良石教授通过多年临床观察,证实紫草有抗癌之效。对临床表现为烦躁不眠、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手足心热、脉弦数或滑数等症患者,用之则症状明显改善,癌肿获得控制,从而增强患者治病信心。对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无力、畏寒喜暖、泄泻便溏、舌胖淡、苔白腻而滑、四肢不温、脉沉迟或细弱等症患者,用后诸症反而加重,泄泻次数增加,甚至滑泄失禁,导致治疗难以继续而中断。依中医理论分析,紫草有抗癌之功,然而性味甘寒,通利二便,故为脾肾虚寒者之所忌,是以变通之,立“温凉并施”“标本兼顾”的治则,对虚寒癥瘕仍用紫草,其剂量由轻到重,逐渐增加。脾气虚弱者,配伍性味甘温的人参或刺五加、白术、黄芪、白扁豆等扶正抗癌药;肾阳虚衰者,配伍性味辛温的补骨脂、肉豆蔻、莪术、乌药等扶正祛瘀抗癌药;脾肾虚寒者则联合应用以上药物,服药期间忌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甘肃省名医夏小军教授采用紫草浓煎外用,防治血栓性静脉炎。紫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言其可“治恶疮病癣”。唐代甄权《药性本草》谓其能“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则说其“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受此理论启发,夏老在临床上采用紫草浓煎液外擦防治化疗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效果显著,制作介绍如下。

方法:取市售紫草饮片200g,加凉水1000ml,浸泡2h,后用文火煎煮40~50min,至药液为250ml左右时过滤,收其滤液,装瓶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液涂搽患处。每日4~6次,症状严重者每日可涂擦10次以上。若作为预防,则在每次静脉输液后即用上述方法沿血管走向涂搽,每日2~4次,且只能凉用,不能加热后涂搽。

如治李某,因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年,已分别应用DA3-7HOAP方案化疗7个疗程,致使左前臂两处、右前臂一处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症见局部血管变硬呈条索状,色暗红,刺痛明显,周围轻度肿胀,用上法涂搽10天后疼痛肿胀及条索状突起完全消失,局部色泽转正常。此后每次静脉化疗或输液前后均用以上方法涂搽,未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静脉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穿刺部位及化疗药物途经血管发生疼痛、变硬或成条索状,周围皮肤呈充血性红斑,有时可伴水肿。若不及时治疗,不仅妨碍化疗的继续进行,而且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中医血瘀证范畴,依据“痛则不通”的原理,拟定以上方法防治而获效。同时,还可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以及药物外渗等,且方法简、便、验、廉,值得推广。

北京名老中谢海洲先生善用紫草治疗皮肤疾病。李时珍曰:“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紫草外科应用制膏,正是取其紫色,如紫草膏、紫云膏、生肌玉红膏,这几张方子都是以紫草为主药,用麻油煎熬成膏,外治取其凉血除湿,用于治疗痈疽肿毒,常用于溃疡糜烂创面,有生肌长肉作用,可除湿热、凉血止痒、消肿止痛。

治疗烧伤时,谢老常用紫云膏(紫草30g,当归30g,胡麻油500ml,黄蜡150g,先溶黄蜡、胡麻油,当归熬枯去渣再入紫草。熬至油成紫红色,去渣待冷即成)摊贴患处。或用10%紫草膏[紫草根粉10g,基础膏(85%凡士林,15%羊毛脂)90g,搅匀成膏]敷患处。治Ⅰ、Ⅱ度烧伤疗效均好。据临床观察认为,紫草之主要成分乙酞紫草素和紫草精、碱化紫草素有收敛作用,对某些分泌物过多之皮肤损伤有效。紫草有抗真菌作用,因此用于治疗癣、皮肤疹痒脱屑等症。

3.用于消化道疾病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多与情志不遂及饮食不节有关,饮食不节中酗酒又为其主因。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嗜酒无度,湿热内蕴,均可灼伤胃络,破坏胃黏膜屏障,造成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溃疡。热伤血络,气血瘀滞,腐化为脓,这是溃疡病急性活动期的主要病机。临床观察多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或两者兼见型,总之,以实证、热证居多。《神农本草经》谓“紫草主心腹邪气”,《名医别录》云其“疗腹肿胀满痛”。《药性论》云其“疗恶疮”。临床常选用紫草治疗消化性溃疡和黏膜糜烂,除能有效改善胃黏膜的局部微循环,促进糜烂和溃疡面愈合外,还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现代研究已证实紫草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从临床实践中又发现,其对幽门螺杆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同时对非典型的腺体增生也有改善作用。一般用量为6~10g。

4.用于类风湿结节病

北京名老中谢海洲先生善用紫草治疗类风湿病出现的结节硬肿,用紫草10~15g,效果均甚显著。理由是紫草可代牡丹皮且与赤芍相须为用,发挥其清血热、解毒滞、凉血消肿、散结作用。紫草清润,味咸入血,甘寒清热,入心、肝两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利尿滑肠。血热毒盛,斑疹紫黑色暗,二便闭涩者,可使血凉毒解疹透。这是传统用法,古今书籍不乏记载。

谢老个人用紫草曾有两点经验,以前因牡丹皮缺货,有人以地骨皮、桑白皮、生地黄或栀子代替,均取得一定疗效。是以紫草代之,取犀角地黄汤之意,不仅协助生地黄凉血滋阴,且能助水牛角(犀角以水牛角代之)凉血解毒,故可代牡丹皮发挥疗效。在此方中赤芍、牡丹皮相须为用,赤芍偏于活血,清血中虚热,牡丹皮凉血清热,今以紫草代之,具两者之作用总和。

紫草习惯用软紫草,皮部紫,质软而疏松,成条状的鳞片常十几层重重相叠,容易剥离的软紫草质优,俗称新疆紫草。

谢老个人应用紫草作为活血化瘀药,且具养血之意,内服可强心(活血)、促进外周循环,从而解热、降压。《本草纲目》记载的活血凉血或即此意也。

5.用于肝病瘀热证

李时珍曰“紫草味甘咸而气寒”,善清血分之热,能行血滞、凉血热、泻热毒,其性平和,凉血不峻,活而不妄,为凉血活血解毒之要药。江西中医学院洪广祥常用紫草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洪氏认为,慢性肝炎(迁延、活动)的病理特点,大多为“湿热毒瘀”,“瘀热”是其病理核心。“瘀热”日久,既可伤阴损阳,又可耗气伤血,进而使病情迁延反复,逐渐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洪氏十分重视“瘀热”的治疗。“瘀热”得清,不仅可以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以阻断病势向深层发展。肝病瘀热证的证候表现,为面色晦滞,肝大或肝脾均大,或有黄疸,肝区闷痛,或痛如针刺,低热烦躁,小便赤,或大便不畅,口苦口干口黏,舌质红暗,舌苔黄腻,脉弦等。血液化验检查,往往显示肝功损害比较明显。紫草既行血滞,又可泻热毒,同时还具有通水道、导大便和治五疸的综合作用。因此,它对肝病瘀热证有较强的针对性。体外试验亦证明,紫草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对肝病伴有出血倾向者,如齿衄、肌衄、鼻衄等,用之可起到泻热、凉血、止血的效果。肝硬化伴有腹水,出现瘀、热、水互结者,紫草也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可收散瘀、泻热、利水、通便之效。紫草用于慢性肝病瘀热证,常与牡丹皮、赤芍、山楂、虎杖、败酱草、苦参、柴胡、郁金配合组成基础方,然后根据兼夹症进行辨证施治。

紫草除用于慢性肝炎外,也可用于高血压病具有肝经瘀热证候者,如血压升高,面目赤红,头晕目眩,烦热失眠,大便燥结,小便赤热,舌质红暗,舌下静脉粗紫扩张延伸,脉弦或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血液处于黏浓凝聚状态。此类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如用清肝、平肝、泻火的常用方法,往往降压效果不佳,这是因为患者肝阳亢逆,是由于肝经瘀热,化火上冲所致,“瘀热”为其病之本,肝阳亢逆是其病之标。“瘀热”清则亢逆自平。对于肝病瘀热证所致的高血压,洪氏常用紫草30g、牡丹皮15g、赤芍20g、草决明30g、地龙15g、生栀子10g、川牛膝20g等作为基础方随症加减,常收标本两清之效。

洪氏用紫草治肝病和其他内科杂症,均用老紫草,取其质厚力大,直入血分。其内服用量,一般为30g,大剂量可达50g。由于紫草具有寒滑之性,易导致腹泻,对于脾胃虚寒且大便溏泻者宜慎用。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虚便溏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②《本草纲目》:“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用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忌之。”

【现代研究】 本品煎剂、紫草素、二甲基戊烯酰紫草素、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乙醚、水、乙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新疆产紫草根煎剂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新疆紫草中提取的紫草素及石油醚部分有抗肿瘤作用;本品有抗生育、解热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