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药临床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

薄荷

薄荷最早载于《新修本草》。其性凉,味辛;归肺、肝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新修本草》曰其:“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心腹胀痛。”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配伍,如《温病条辨》银翘散。

2.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薄荷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伍蝉蜕、牛蒡子、柽柳等药,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竹叶柳蒡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荆芥、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3.用于清利头目

薄荷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汪昂的《本草备要》云薄荷能“搜肝气而抑肺盛,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凡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鼻炎、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结膜炎、舌炎等疾病,属于上焦郁热之证者,均可使用薄荷。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眩晕,宜与川芎、石膏、白芷等祛风、清热、止痛药配伍,如《丹溪心法》上清散。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可与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蚕,如《喉科秘旨》六味汤。薄荷辛凉清解,使上焦火郁之邪得以散发,则头目得清。正如吴鞠通所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4.用于疏肝解郁

薄荷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可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胁痛等。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

5.用于胃肠疾病

薄荷芳香辟秽,具有消食下气、消胀、止吐泻的作用。《本草求真》云:“薄荷气味辛凉……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特别是用于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痞胀、腹痛、吐泻等症,常与木香、川厚朴、藿香、佩兰、白扁豆等药同用。

6.用于引经药

“药引”是中医独特的用药方式。在临床,常见一些中医处方在末尾注有“……为引”的字样。这里的这个药便是“药引”。药引者如人引路,引药入经也。薄荷则是常用的引药,可引药入肝经,并可助疏散条达,故治疗肝经所过之处疾病时常常加用薄荷使药物直达病所。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古籍摘要】

①《新修本草》:“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②《滇南本草》:“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劳发热。”

③《本草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现代研究】 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酰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薄荷醇等多种成分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薄荷脑有抗刺激作用,可使气管产生新的分泌物,而使稠厚的黏易于排出,故有祛痰作用,并有良好的止咳作用。体外试验,薄荷煎剂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局部麻醉和抗刺激作用;对癌肿放疗区域皮肤有保护作用;对小白鼠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

牛蒡子

牛蒡子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寒,味苦、辛;归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牛蒡子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配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等同用,如《温病条辨》银翘散。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一般用量为6~12g。

2.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牛蒡子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柽柳、竹叶等同用,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竹叶柳蒡汤。若风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本品能散风止痒,常配伍荆芥、蝉蜕、苍术等药,如《外科正宗》消风散。一般用量为6~12g。

3.用于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牛蒡子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故可用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等热毒病证。因其性偏滑利,兼滑肠通便,故上述病证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为适宜。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芒硝、栀子、连翘、薄荷等同用。治疗乳痈肿痛,尚未成脓者,可与金银花、连翘、栀子、瓜蒌等药同用,如《外科正宗》牛蒡子汤。本品配伍玄参、黄芩、黄连、板蓝根等清热泻火解毒药,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一般用量为10~12g。

张锡纯善用牛蒡子消痈排脓,张氏根据《用药法象》记载:“牛蒡子散诸疮疡之毒”,将牛蒡子用于治疗肺痈,如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之“清金解毒汤”,即以牛蒡子配乳香、没药散结消痈。盖牛蒡子能疏风清火,又能解毒散结,治肺痈甚为合拍。诚如《药品化义》云:“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诸毒热壅……”临床体会,牛蒡子有一定的抗痨虫、排脓肿作用,对肺结核、乳痈、痒病等都有一定效果。

4.用于神经病变

牛蒡子味辛能散,味苦能降,且性寒滑利,《珍珠囊》一书中载其“利咽膈、去皮肤风”,可使头部风火热壅得以上宣、下泄、外达,俾火郁得发,气血调畅,邪有出路。用治周围性神经麻痹,与白附子、全蝎、僵蚕、防风、钩藤等同用,如牵正散加味(重用牛蒡子20g);用治三叉神经痛,与生石膏、细辛同用,如二辛煎合清胃散加味(重用牛蒡子25~30g)。

5.用于降逆平喘

牛蒡子除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外,尚有降逆平喘之作用。近代名医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资生汤”方后曰:“牛蒡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又能利肺,与山药、玄参并用,大能止嗽定喘。”在“参麦汤”方后又曰:“能降肺气之逆……平其逆气,则喘与嗽不治自愈矣。”特别是在治疗温病的“犹龙汤”方后曰:“喘者,倍牛蒡子。”因此,他不仅在喘息方中用牛蒡子,且在治疗伤寒、温病、阴虚劳热、吐衄、淋浊等证而兼喘咳的方剂中,均加入牛蒡子。中医临床家张光复继承其经验,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不论患者以喘咳为主症还是兼症,也不分表里寒热虚实,每于辨证施治基础上,均加用牛蒡子,而明显地获得了降逆平喘效果。尤以风热犯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肺肾阴虚等原因而喘咳者,常为必用之品。因本药性味辛苦寒,唯对阳虚水泛之喘证宜慎用或炒用。一般用量为6~12g。

6.用于通便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临床常以之治风热诸症,其效颇佳,如善治风热外感之银翘散中,即有此一味。而言其善能通便,此亦临证所得。曾医一病者,夏月感冒,发热咽痛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投银翘散加射干2剂,以牛蒡子善能利咽解毒散肿,增量至15g,逾日患者来告,病已痊矣,且素常便下不通之症,亦豁然而解。细思方中并无通便之品,何有此功,良久始悟此或为牛蒡子功。乃于临床中留心观察,遇便秘患者,或单以牛蒡子治之,或加牛蒡子于辨证处方中,多能应手取效,至此益信其通便之功矣。

凡草木之实,性多善降,能通大便,如杏仁、紫苏子、莱菔子、牵牛子、决明子之属,历来医者多有以此等药治便秘者。而于牛蒡子一味,考诸家本草,或谓“脾虚便溏者慎用”,独未明言其通便之功,唯张锡纯于“燮理汤”中以牛蒡子治痢,并谓:“牛蒡能通大便……”盖牛蒡子味辛能散,入于肺经,有宣透发散之功,其体滑又善能下降,《药品化义》谓其“能升能降”,诚非虚言。以之通便,原有微旨存焉。肺主一身之气,气机之升降出入,皆赖肺之宣肃,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腑之通降,尤赖肺之宣肃。肺失宣肃,易致腑气不通,而腑气不通,亦易致肺气不降,故通便必先治肺。牛蒡子入于肺经,能宣能肃,其功擅通便,正有“提壶揭盖”之妙。而今人少用,不无可惜。临证治便秘患者,无论新病旧病,咸多用之。实证者多取一味以取功;虚证者伍于他药中,效亦颇佳,并无虚虚实实之弊。且其用量,颇有讲究,以治风热诸症,取其升散之功,宜6~9g;以治便下不通,取其降下之性,需15~20g其功始著。一味之中,用量不同,功各有擅。

7.用于儿科消积滞、止流涎

临床中医家邹永祥常将牛蒡子按胃肠动力药用于临床,发现其在儿科方面消积滞、止流涎的作用不容忽视。

当今多数小儿生活条件较为优越,饮食以高脂肪、高糖、高蛋白类食物为主,较少或甚至拒绝进食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因其“脾常不足”而易造成食滞不化,腹胀厌食。脾失健运、津液敷布失常可致流涎,此为儿科临床上的常见证候。治疗上常选保和、六君类配合焦三仙化裁,结合饮食调整亦有效果。但于应证方剂中酌加牛蒡子或单用,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其归胃经的功效易为医家忽略。《药品化义》载牛蒡子“能升能降”。《本草正义》称其“辛泻苦降,下行之力为多”。由此可见,牛蒡子具有胃肠动力药作用,因此其消积滞、止流涎的功效也就显而易见了。需要注意的是,因牛蒡子有滑肠作用,在用于前症时应将其外皮炒至焦黄。这样对脾虚便溏者亦可放胆使用。剂量一般以10g左右为宜。

8.用于利湿浊,治蛋白尿

《食疗本草》记载:“牛蒡子利腰膝,通利小便。”张锡纯验之于临床,发现有很好的疗效。如治花柳毒淋之“毒淋汤”,以牛蒡子配金银花、鸦胆子、石韦等利湿解毒;治小便频数遗精自浊之“澄化汤”亦以牛蒡子配车前子等利小便。一方面取其利湿浊之功;另一方面,牛蒡子能利肺气,治小便不利可起到提壶揭盖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和木脂素类似物具有抗肾病作用,能抑制尿蛋白排泄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有人以牛蒡子为主治疗肾性蛋白尿,总有效率达92%。临床观察到,牛蒡子有温和的利尿作用,以张氏澄化汤(牛蒡子、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生杭白芍、甘草、车前子)为基础方,重用牛蒡子和山药,治疗蛋白尿,收效颇佳。

笔者早年跟随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年魁教授坐诊,李老即以治疗肾病出名。李老认为,肾病的发生或病情的反复多是由外感引起,常常伴有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等外感风热表现,一次在辨证方中常加一味牛蒡子,不仅外感症状消除,而且往往蛋白尿、血尿亦随之减少甚至消失。临床一般用量为10g。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古籍摘要】

①《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

②《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瘰疬,颈项痰核,血热痘,时行疹子,皮肤瘾疹。凡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③《本草正义》:“牛蒡之用,能疏散风热,起发痘疹,而善通大便,苟非热盛,或脾气不坚实者,投之辄有泄泻,则辛泄苦降,下行之力为多。”

【现代研究】 牛蒡子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牛蒡子有解热、利尿、降低血糖、抗肿瘤作用。牛蒡子苷有抗肾病变作用,对实验性肾病大鼠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

桑叶

桑叶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甘;归肺、肝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桑叶甘寒质轻,轻清疏散,虽疏散风热作用较为缓和,但又能清肺热、润肺燥,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发热、咽痒、咳嗽等症,常与菊花相须为用,并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药,如《温病条辨》桑菊饮。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肺热咳嗽、燥热咳嗽

桑叶苦寒清泻肺热,甘寒凉润肺燥,故可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咳嗽痰少,色黄而黏稠,或干咳少痰、咽痒等症。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温病条辨》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如《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张玉珍教授治外感咳嗽的主要用药宗旨是:宣散祛邪,主要是桑叶、薄荷。既然是风寒为患,依理当辛温解表,何以桑叶、薄荷轻清宣透?张老认为今之患儿与古往不同,往往饮食肥甘有余,衣着温厚太过。肥甘有余则易积痰内生,温厚太过则易郁闭生热,故体质多偏于阳盛,所以风寒外袭,虽为阴邪,却易从热化,内闭肺气,引发伏痰,这种病机变化决定小儿咳嗽初发多伴有发热症状或先发热而后咳嗽发作。此时若再行辛温发散,必致稚阴倍伤,阳无根舍,终为阴阳两虚,这恰恰正是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用其药无其效,或初用有效,继则重感邪气的情况。这正是病情加剧又添盗汗的病机所在。因此张老一般不用辛温之药,而采用桑叶、薄荷轻清宣透,达邪外出而不伤阴。再配以宣肺止咳祛痰之杏仁、桔梗,共理肺气,使之宣降调和,邪去咳止。一般用量为6~10g。

3.用于肝阳上亢

桑叶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者,常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平抑肝阳药同用。

著名中医学家孙朝宗教授善用桑叶平肝风。孙老认为,桑叶一药,苦甘而寒,入肝、肺二经,功可祛风清热、凉血明目,《重庆堂随笔》:“桑叶……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孙师认为:“桑叶少用则清肺,多用则平肝泻肝,因桑得萁星之精,其主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泄肝热。”临证中每每重用桑叶30~60g,治疗肝热风旋之目昏脑涨、耳鸣头摇、项强抽搐,以及木火刑金之咳嗽、咯血等症。

4.用于目赤昏花

桑叶既能疏散风热,又苦寒入肝能清泻肝热,且甘润益阴以明目,故常用治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可配伍菊花、蝉蜕、夏枯草、决明子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品。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常配伍滋补精血之黑芝麻,如《寿世保元》扶桑至宝丹。肝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本品亦可与菊花、石决明、夏枯草等清肝药同用。一般用量为10~15g。

5.用于止汗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认为,桑叶为止汗良药。《本草撮要》言:“桑叶……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删补颐生微论》亦云:“桑白皮……叶可止汗,去风。”再如《辨证录》之敛汗汤,以桑叶、五味子、黄芪、麦冬用治大病后,气虚不固,遍体汗出淋漓。《傅青主男科·虚劳门·血虚面色黄瘦》篇亦取桑叶补阴生血之妙,用治血虚之出汗、盗汗、夜卧常醒等症。桑叶,苦寒降火,气味清香,既有疏风之力,又有燥湿胜湿之性,故治疗湿汗、热盛汗出亦为其所长。临证湿热蕴蒸之慢性前列腺炎或阴虚火旺之糖尿病性阳痿患者,可见阴囊潮湿,甚至阴汗淋漓,常辨证加入桑叶止汗,常用量15g左右。

北京名老中医魏龙骧对于桑叶止汗有较深的体会。1973年冬,有司机工人陈某,年35岁,因久苦汗证,来魏老所在医院中医科就诊,自述每在夜12时左右,即汗出如洗,枕被尽湿,夜夜如此,无日或爽,症已经年,医治罔效。其特点:夜溺时,必如冷风袭人,皮肤粟起,内则若有热流上冲,旋即头眩欲仆,摇摇不能自持。兼见口苦、音嘶、小便短赤等症。脉细微而数,舌质淡红。

从症而论,溺主膀胱足太阳一经,外应皮毛,其脉上行至头络脑,故小便黄,溺时恶风,或见头眩。据《金匮要略》百合病篇,溺时淅然者,但头眩者,皆述及之。病之所苦在夜汗,求愈之迫者在此,他症未介意焉,问之始得。重点问医者务在止汗,方可偿其所愿。“百合”一证,时人颇多此类神经官能症。凡病人之见神经官能症,中医视之又半属营卫失和使然。如《伤寒论》:“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宜桂枝汤。”病人脏无他病,其非形体实质之病变可知,盖所指亦即神经官能症也。依症立方,投桂枝汤。是方兼具平冲逆、障风袭、止汗出三症之用,以“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滋而润之,滑石清而利之,赭石重而镇之,以其有口苦、音嘶、小便短赤、头眩上逆诸症故也。汤药之外,嘱病人每日吞干桑叶末9g,米汤下之。

上方三进,夜汗顿止,续服五剂,虚热上冲,淅然恶风,头眩欲仆诸症悉蠲。后以益气养阴、清轻调理之味以善其后。

魏老治此证,尚属称意,故津津乐道,偶逢医友,尝谈及之。友人曰:“君一矢人彀,诸候皆中,理法井然,原无可厚非,可谓善用‘经方’者矣。然尚有疑点存焉,患者夜汗长达一年之久,乃宿恙也,非比时病,今三投剂而汗顿止,桂枝汤有止汗之功,其奏效吾恐未必竟能如此之速。然则,止汗之功,其赖一味桑叶之力,是耶非耶,望君审之!”盖余用桑叶亦有其来历,曾偶阅一《笔记》载,严州有僧,每就枕则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愈,监寺教以霜桑叶焙末,米汤下二钱,数日遂愈。读之,以为出于小说家言,未足为据,过眼即逝。今适遇此症,不妨一试,故尾之方末。私念余处方俱见经典。辨证尚能自圆其理,其中止汗之效,乃桂枝汤调和营卫必然之结果,微微桑叶不足道也。医友之言,余仍疑信参半。不逾月,又连遇夜汗者数起。为穷其究竟,不杂他药,独取桑叶一味。不期,信手拈来,皆成妙用,无不应手。曩之,不为余所重视者,既屡经实践,则桑叶之止夜汗,自是始确信不复疑矣。言念及此,想桑叶有知,定必指余而斥曰:“尔老医,何贵桂之赫赫,而贱桑之默默。同一药也,其幸功者居首位,实力者止末席,何遭汝之歧视,乃至于此。”果尔,余必为之赧然而退。寄语世之独重经方而轻中草药者,亦可以余为鉴矣。

6.用于脱发

《串雅外编》曾用桑叶7片,每日洗之,治眉毛脱落、胡须脱落。《串雅内编》之“黑发仙丹”则用熟地黄、万年青、桑椹、黑芝麻、山药、川花椒、白果、白术、生何首乌、五味子、乌头皮、核桃仁等配伍,以桑叶为君治脱发、白发。《寿世保元》引胡僧方之扶桑至宝丹用桑叶、白蜜各500g,黑芝麻120g治白发、头眩目花、迎风流泪、皮肤粗糙、便秘等症。《石室秘录》《备急千金要方》也有用桑叶治头发不长之记载。文献报道桑叶和桑枝对家兔及绵羊毛有显著的养毛效果,且有杀菌作用。可能桑叶对某些原因引起的眉毛脱落有促进其再生作用,现代医者曾在《中医药信息报》提供了桑叶治脱发之验方。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除寒热,出汗。”

②《本草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③《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

【现代研究】 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还有抑制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动物高血糖均有降糖作用,所含脱皮固酮能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但不影响正常动物的血糖水平,脱皮激素还能降低血脂水平。对人体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出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

菊花

菊花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辛、甘、苦;归肺、肝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外感,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温病条辨》的桑菊饮。一般用量为5~10g。

2.用于肝阳上亢

菊花性微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通俗伤寒论》羚角钩藤汤。一般用量为10~15g。

3.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

菊花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泻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医级》的杞菊地黄丸。一般用量为10~15g。

4.用于疮痈肿毒

菊花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揣摩有得集》的甘菊汤。因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一般用量为10~15g。

5.用于外感咳嗽

菊花用于外感咳嗽,认为其察金秋之气最全,应有清肺止咳之力,且《本草纲目拾遗》有“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之说,故愈信其止咳有功。白菊味辛能疏风止咳,味苦能降肺止咳,味甘尚能益肝肺之阴,《药品化义》尚有“是以肺气虚,须用白甘菊”之说。其性虽微寒,但甚平和。故临床凡感受风邪之咳嗽,用本品均有效验,然最宜于风燥、风热咳嗽。且本品尤宜小儿,以免辛燥寒凉之品损肺伤胃。一般用量为5~10g。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③《本草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现代研究】 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本品对流感病毒PR3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菊花制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降压、缩短凝血时间、解热、抗炎、镇静作用。

葛根

葛根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凉,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其基本功效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临床应用】

1.用于发表解肌

风寒之邪伤人,每易造成营卫不和,经表郁闭之证,轻则项背不舒,一身拘紧,重则项背强痛,不能转侧。治疗效法仲圣,重用葛根,该药功善发表解肌,可以驱风寒,净表邪,解肌热,升津液,舒经脉,为治疗项背强急、头身疼痛之要药。风寒表实重证,多配伍麻黄、桂枝;风寒轻证,多配伍葱白、紫苏叶、荆芥;寒湿为患者,配伍羌活、独活、北细辛;深入骨者,配伍威灵仙、蜈蚣、乌梢蛇等。一般用量为10~30g。

2.用于风湿痹痛

凡周身及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均属中医痹证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论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上就有葛根治“诸痹”的论述。痹证疼痛是以邪气痹阻经脉,拘急不通所致,葛根一方面能够舒筋脉,通经络,解除痉挛,柔痉缓急,因此尤适用于掣痛拘挛强急者,另一方面葛根能升津液,舒经脉,引清阳之气上达,协诸药上行至病所,故痹证在上部者尤其相宜。临床上常重用葛根与桑枝、桂枝、威灵仙等配伍,疗效肯定。一般用量为10~30g。

3.用于升阳止泻

葛根治疗泄泻的历史悠久,李东垣谓葛根为“治脾胃虚弱泄泻之也”。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七味白术散即是葛根伍白术治疗脾虚泄泻的名方。《伤寒论》中葛根芩连汤治疗“身热不利,胸胁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者”。此方后来作为治疗湿、热毒腹泻(痢疾)的常用方剂,每用见效。

泄泻一症,究其病理机制,当抓住其“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本质,重用葛根,升发阳气,鼓舞胃气上行,屡有佳效。一般用量为10~30g。

4.用于消渴

消渴根据其“三多”症状之轻重,常分为上、中、下三消。消渴一证虽有多种证型,但大多属于火炎于上,水亏于下之候,故清热生津在消渴的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葛根能“升阳升津”,《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实际上是因其具有升发津液的作用。因此常将此药加入有关方剂之中,如用葛根与黄芪配伍升举元气为基本药对。热甚者,加用石膏、黄芩、黄连,折其炎上之势;阴液不足者,加用明沙参、石斛、玉竹、黄精、天花粉养阴清热,滋水液不足;小便量多者,常配莲子、芡实、山药等培土制水,兼以固涩。只要用之得当,疗效均较满意。一般用量为10~30g。

5.用于骨痹

《神农本草经》载葛根“主诸痹”。骨痹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骨质增生症。《朱良春用药经验》谓葛根:“以益肾壮督治其本”,其治疗颈椎增生,必用葛根30~45g,认为葛根能“疗骨痹,解痉通脉”。

6.用于实热牙痛

葛根气味皆薄,入脾、胃经,轻扬发散,葛根能疏散郁火,诚如《本草纲目》云葛根“散郁火”,《药品化义》更明确指出葛根治“胃中郁火,牙疼口臭”。故葛根除可用于发散表邪、宣发透疹外,还可用于风火、胃火牙痛。一般用量为10~30g。

7.用于解酒毒

对于饮酒过量而面红、呕吐、神志不清之人,可用葛根、半夏、竹茹、黄芩、甘草水煎服,能促使酒精之毒的排泄。一般用量为10~30g。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②《名医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③《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现代研究】 葛根煎剂、醇浸剂、总黄酮、大豆苷、葛根素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项紧”症状。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局部微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葛根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葛根还具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轻微降血糖作用。

柴胡

柴胡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辛、苦;归肺、脾、肝经;其基本功效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透表泄热

柴胡辛散,善解肌清热,对于外感发热有透表泄热的功能,柴胡与桑叶、菊花配伍如柴胡散,临床常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痛;与葛根等配伍如柴葛解肌汤,临床常用于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脉浮微洪者,疗效显著。一般用量为10~20g。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认为,透邪是治疗发热的基本方法,而透邪的关键是柴胡的使用,世人多有“柴胡性燥劫肝阴”之说,因此治疗热病时常避而不用。而张老治疗发热时,使用次数最多者莫过于柴胡。张老认为,柴胡具有疏解肝胆、畅利三焦的作用,为利枢机之剂;柴胡虽能疏解邪气,能开气分之结,但不能清气分之热,故常配伍黄芩协之以清热,热甚者加用生石膏。张老使用以柴胡为主的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发热,凡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苔白、脉浮数者,皆可用之,不必局限于往来寒热者,并重用柴胡,剂量一般在20g以上。通过大量的病例观察,不仅未见劫阴助热之弊,且屡用屡效,足见柴胡为退热之良药。

2.用于和解少阳

少阳为三阳之枢,一旦邪犯少阳,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调而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柴胡辛散苦泄,芳香升散,疏泄透表,长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疗少阳病之要药。临床常与善清少阳相火的黄芩配伍,如《伤寒论》小柴胡汤。一般用量为10g。

3.用于疏肝解郁

中医学认为,肝为刚脏,主疏泄,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焦虑、忧伤、紧张等情志变化,均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失条达,肝木乘脾土,则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如肝气横逆犯胃则致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柴胡能调达肝气而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结、胸胁胀痛、头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柴胡加香附、川芎、枳壳、芍药、陈皮等增强行气、止痛之效,如柴胡疏肝散,在临床上用于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郁导致的胸胁疼痛等。柴胡配以有补脾调肝、和血调经作用的当归、白芍如逍遥散,临床用于治疗头晕、目眩、两胁隐痛或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效果显著。一般用量为10g。

4.用于升阳举陷

脾胃虚则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摄纳不力,升举无能,故有脱肛、久泻、子宫脱垂等症。柴胡能升脾胃清阳之气而举陷,常与升麻同用,配伍人参、黄芪、白术补脾益气的药物,如补中益气汤,临床用于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气虚下陷证及清阳下陷证效果明显。一般用量为6g。

5.用于诸疟寒热证

柴胡可退热截疟,常配常山、草果,为治疗疟疾寒热常用之品。治疗疟疾初起、热多寒少,配伍黄芩、半夏、桂枝等;治疗痰疟证,配伍厚朴、枳壳、青皮等药,如柴胡达原饮;治疗寒疟证,见寒伤少阳、寒多热少者,配伍桂枝,如桂枝柴胡汤;治疗暑疟证,见热多寒少、津伤口渴者,与石膏、天花粉、黄芩等药配伍,组成柴胡白虎汤。一般用量为10g。

6.用于肝胆湿热证

柴胡疏肝解郁,行少阳、厥阴之气,故能疏泄肝胆,有助于湿运。常配伍栀子、黄芩、当归等组成清利肝胆湿热之名方龙胆泻肝丸。配伍茵陈、黄芩、半夏等组成加味柴胡汤,治疗饮酒过度、湿热内蕴之酒疸。治湿热黄疸,可与大黄、茵陈等配伍运用。一般用量为10~15g。

7.用于阴虚发热

柴胡性味苦、微寒,用于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尽,常与人参、丹参等药相配。如柴胡配伍人参、黄芩、胡黄连、芍药等,为《金匮翼》之柴胡梅连散,治疗骨蒸劳热;配伍秦艽、知母、鳖甲等组成柴胡清骨散,亦疗此疾。一般用量为10~15g。

8.用于疏肝和胃

柴胡能平肝舒郁、和胃止痛,适用于两胁胀满、食欲不振、反胃呕吐、胃脘疼痛、大便失调等肝胃不和之证。临床常与香附、佛手、木香、郁金、白术、槟榔、白芍等配伍用于治疗两胁胀满、食欲不振,如舒肝和胃丸。一般用量为10g。

9.用于痰热、热毒郁结证

柴胡能疏散透泄,常配伍人参、半夏等组成柴胡半夏汤,治疗痰热互结之头痛、手足烦热、肢体倦怠等症;配伍独活、苍术、黄柏等药物组成柴独苍术汤,治疗湿热互结、侵犯腰部之证;配伍半夏、香附组成癫狂梦醒汤,治疗痰湿闭阻清窍所致的狂证;若见痘疹及瘟疫表里俱热者,亦配葛根、黄芩、连翘等组成柴葛煎,以清热透疹、解毒养阴;治疗大头瘟毒,李东垣所创名方普济消毒饮中,柴胡的作用就是疏散风热,“火郁发之”,并引诸药上达头面,共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一般用量为10~15g。

10.用于除烦止惊

《本草纲目》谓柴胡“除烦止惊”,《黄帝内经》有肝藏魂之说,认为肝血不足,则魂不内守,可见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易醒等症,用柴胡可入肝止惊摄魂。调达升降,宣通内外。一般用量为10g。

【使用注意】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②《滇南本草》:“为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

③《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现代研究】 柴胡具有镇静、安定、镇痛、解热、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促进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等有关。柴胡皂苷又有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转氨酶、兴奋肠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抑制胰蛋白酶等作用。柴胡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柴胡还有抗感冒病毒、增加蛋白质生物合成、抗肿瘤、抗辐射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升麻

升麻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微甘、辛;归肺、脾、胃、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表证

升麻辛甘微寒,性能升散,有发表退热之功。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等症,可与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等同用。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者,常配伍麻黄、紫苏、白芷、川芎等药,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若外感风热夹湿之阳明经头痛,额前作痛,呕逆,心烦痞满者,可与苍术、葛根、鲜荷叶等配伍,如《症因脉治》清震汤。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麻疹不透

升麻能辛散发表,透发麻疹,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常与葛根、白芍、甘草等同用,如《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若麻疹欲出不出,身热无汗,咳嗽咽痛,烦渴尿赤者,常配伍葛根、薄荷、牛蒡子、荆芥等药,如《痘疹仁端录》宣毒发表汤。一般用量为6~10g。

3.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升麻甘寒,以清热解毒功效见长,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可用治热毒所致的多种病证。因其尤善清解阳明热毒,故胃火炽盛成毒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以及皮肤疮毒等尤为多用。治疗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多与生石膏、黄连等同用,如《兰室秘藏》清胃散。治疗风热疫毒上攻之大头瘟,头面红肿,咽喉肿痛,常与黄芩、黄连、玄参、板蓝根等药配伍,如《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痄腮肿痛,可与黄连、连翘、牛蒡子等药配伍,如《外科枢要》升麻黄连汤。用治温毒发斑,常与生石膏、大青叶、紫草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0~15g。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善用升麻治疗口疮。颜老认为,升麻性微寒,经归阳明,善清胃热,主治口疮,如《本草经》谓其能治“诸毒喉痛口疮”,王好古则誉称升麻“为疮家圣药”。升麻生用有凉血解毒之功,炒用则有升提阳气之效。临床习以生升麻代犀角而用,泛治热毒诸证,颇有疗效,可取升麻与石膏相配,专入阳明,清胃解毒,主治口疮反复不已、口干口臭、大便燥结、舌苔黄腻等属胃热内炽者。实火者,多合以玉女煎;虚火者,则参入养胃汤,辨证而施,奏效更捷。

4.用于气虚下陷之脏器脱垂、崩漏下血

升麻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故常用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多与黄芪、人参、柴胡等同用,以补气升阳,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若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又常以本品配柴胡、黄芪、桔梗等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治疗气虚下陷,月经量多或崩漏者,则以本品配伍人参、黄芪、白术等补中益气药,如《景岳全书》举元煎。一般用量为3~6g。

5.用于慢性肝炎

著名老中医方药中先生生平善用升麻葛根汤治疗迁延性慢性肝炎,即升麻15~45g,葛根、赤芍各30g,甘草6g。本方系《阎氏小儿方论》方,原治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升麻甘辛微寒,前人多用以透泄疹毒,清解阳明热毒,或升阳举陷。方老取其解毒之义,用于慢性肝炎,毒热内蕴,血瘀津耗,肝功能损害较重,转氨酶较高者,常与其他对证方合用。

方老认为升麻解诸毒,效验颇良。临床上可以定性为“毒”病的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可定性为火病而系暴发者,如具有传染性的温毒、时疫之类疾病皆属其范畴;二是因误食药物或有毒物所致疾病。这两种情况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的升麻。十余年来,方老曾重点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其他药物中毒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重用升麻进行治疗。其剂量一般均在30g,多时曾用到45g,效果很好,无一例不良反应。

据方老介绍,曾在10年前治疗郭姓女化验员,肝功能严重损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在500U/L左右,经用升麻葛根汤为主,重用升麻(45g)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服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以后即全日工作,迄今疗效巩固。此后方老常用此方重用升麻,配合加味一贯煎、加味黄精汤等治疗本病活动期,谷丙转氨酶持续增高波动较大者,均获良效。一般服用20剂左右,谷丙转氨酶即开始下降。故提出大量升麻对肝炎病毒或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6.用于升清泄浊治泛恶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同居中州,是升降气机的枢纽,脾气升浮而胃气和降,则行生化之令,如脾胃失和,则清气不得宣升生发,浊气失于和降而停滞,呕恶、腹胀、泄泻蜂起。先贤李东垣创脾胃学派,发明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诸方,倡“升清降浊”之说,故临床习用升麻、苍术相配,调理脾胃气机。《神农本草经》谓升麻“辟瘟疫瘴气邪气,中恶腹痛”,取其轻清,以升脾气,辅以苍术味苦燥湿,以降胃气,一升一降,升清泄浊,治疗泛恶等症,颇多效验。若湿热中阻者,则佐以左金丸、温胆汤;寒湿内盛者,则合以玉枢丹、旋覆代赭汤。一般用量为6~10g。

7.用于子宫脱垂

北京名老中医李逸民善用升麻治疗子宫脱垂,李老认为,升麻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去皮色青,形如鸡骨者良。在临床应用上始见于《伤寒论》,至金元时期,李东垣对于升麻的使用范围之广,疗效之妙,给后世医家治疗虚劳内伤、中气下陷诸证树立了典范,其代表方剂就是补中益气汤。

李老临证治疗子宫脱垂时,就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初期治疗升麻只用1.5g,大部分患者疗效都不显著。后由1.5g逐渐加至15始g效。似乎有犯离经叛道之嫌,然余又何尝不小心从事?审视《药性》,升麻被列入寒性;察看《神农本草经》,升麻气味甘辛,微寒无毒,质轻而宜,能发越脾气而上升。如中阳不振,谷气下流之妇科带证,升麻用1~3g一般可以奏效。子宫脱垂是虚劳内伤、脾肺气虚之重证,药量过轻如杯水车薪,不济于事。参、芪、草皆是补脾肺气虚之圣药,如不借升麻升举之势,子宫下垂如何上提?

8.用于替代犀牛角

升麻性味甘、辛,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之功效。升麻代犀角,首见于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其言:“瘀血入里,吐血衄血者,犀角地黄汤,乃阳明经圣药。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二物性味相远,何以代之?盖以升麻能引地黄及余药同入阳明也。”元代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说:“衄血,大抵与吐血同。大概是血被热气所逼,而随气上行,以散气退热为主,凉血行血为主。方以犀角地黄汤入郁金同用。如无犀角,升麻代之。”至明代,赵献可《医贯》又说:“犀角、升麻气味形性迥不相同,何以代之?曰:此又有说焉。盖缘任冲二脉,附阳明胃经之脉,亦入鼻中。火郁于阳明而不得泄,因成衄者,故升麻可代。升麻阳明药,非阳明经衄者,不可代。”对此持不同见解者则如清代唐笠山纂辑的《吴医汇讲》中载唐迎川之论,曰:“夫犀角乃清透之品,升麻乃升透之味,一重于清,一重于升,其性不同,其用自异,未尝闻有异味而可代者也。”升麻代犀角自清代以后多不用,而今人则极少用之,仅在治疗因胃热、胃火引起的衄血、吐血时可代犀,取其清热解毒,引血归经、引药归经之功。在当前犀角禁用的前提下,升麻不失为替代良品。

9.用于肌衄

升麻既走气分,亦行血分,功能凉血化瘀,为消斑治疹良药,如《本草纲目》谓升麻“消斑疹,行瘀血”。斑疹布于胸腹,或发于四肢,无高出肌肤,其表现与血液病之紫癜颇为相似,《温疫论》谓:“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不得外透而为斑。”提示斑的形成与血热、血瘀相关,升麻治此最为合拍,若与清热活血的虎杖相须使用,凉血以消斑,祛瘀以生新,用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效验。临床每与桃红四物汤合用,有相得益彰之功。一般用量为10~20g。

【使用注意】 麻疹已透,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者,均当忌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

②《名医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疬,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③《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

【现代研究】 升麻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中度抗菌作用。北升麻提取物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抗惊厥、升高白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释放等作用。升麻对氯化乙酰胆碱、组胺和氯化钡所致的肠痉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具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抑制肠痉挛和妊娠子宫痉挛等作用。其生药与炭药均能缩短凝血时间。

蝉蜕

蝉蜕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甘;归肺、肝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临床应用】

1.用于解表散热

蝉蜕之性味甘寒,入肺、肝两经,功能解表清热、祛风止痉。肺主皮毛,主一身之表。风热暑邪袭表,肺气闭郁不得宣散,而发高热,蝉蜕为首选之药。对于风热外感,常配金银花、连翘使用;若风寒束表而发热者,则用荆芥、防风之类配蝉蜕效果更佳。一般用量为5~10g。

2.用于开音

《黄帝内经》云:“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者,音声之关也。”蝉蜕甘寒,有润肺之功,既不伤津液,又不助湿生痰。风热喉风初起,热郁于上,结于喉部者,常以蝉蜕配伍清咽之品如胖大海、木蝴蝶等利咽以开痹,往往喉痹一开,声音洪亮而无痰浊之声。一般用量为5~10g。

3.用于止咳平喘

咳喘之病,病位在肺,多由风邪诱发。所谓风邪,一是外界贼风导致肺失宣肃而为喘为咳,二是肝风为患,或疏泄不及,或升发太过,影响肺之宣肃,风动金鸣、木击钟响,而致喘咳频作。因本品甘寒,入肺、肝两经,既疏风泄热宣肺治外风,又可平肝解痉治内风,又因现代临床研究证明蝉蜕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抗过敏的作用。因此,常与僵蚕、地龙、青黛、桑白皮、炙麻黄等药物配伍,治疗肺卫风热及肝肺郁热之咳喘。一般用量为5~10g。

4.用于皮肤疾病

蝉蜕为蝉羽化时的蜕壳。《本草纲目》云其:“治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疗肿毒疮。”据中医取象比类之法,暗忖其疏散风热,质轻上浮,性善走表,含脱褪之意,取其祛风清热止痒之功;除此之外还取其“以皮治皮”之意。故临床常用其治银屑病、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玫瑰糠疹等疾常获良效。一般用量为10g。

5.用于祛风止痉

《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蝉蜕擅长祛风止痉,内风、外风均可应用。常以之与钩藤、僵蚕为伍,一则协同作用,相得益彰,二则风证多夹痰,化痰以利息风,三则药性平和,止痉最妙。另外,蝉蜕还可治疗小儿多动症、风阳实邪所致的舞蹈病等。

另外,还可以用于治疗顽固性眼睑跳动。眼睑跳动属中医“风”病范畴,有外风袭扰、肝风内动等成因。蝉蜕外可疏散风热,内可凉肝息风而止痉,并上扬达表,可走头面。故眼睑跳动一证,选用本品,实属妥当。一般用量为10g。

6.用于不寐

不寐一证,原因颇多。“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成都一高年名医,每遇不寐之患,方中必施蝉蜕,学生惑而求释。师曰:蝉蜕一味,性甘寒而质轻,如羽上浮,善走上焦,药力临心。既可息风,亦可定惊。能治小儿嗓风天吊,惊哭夜啼,何不引申而治不寐。学生闻后疑团释然。尔后效仿,果显其效。后又偶闻一病家言其小量单味即效。后经验证,显效者十居八九。具体方法:蝉蜕3g,水煎5~10min,不可久煎,入睡前30min服下即可,亦可加在辨证方中同煎。

7.用于明目退翳

《难经》云:“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黑白矣。”蝉蜕既能清肝经实火,又能退肝经虚火(热),明目退翳更为其长。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一般用量为5~10g。

8.用于通利二便

无论外感内伤引起肺气不利,酿致腑气不能,大便不下者,尝遣蝉蜕、枳壳、桔梗、紫菀等味宣畅肺气,枢转气机,大便遂得爽利,此即肺与大肠相表里之明证矣。

对于小便下利患者,在辨证方中加用蝉蜕,以“提壶揭盖”,常可收小便畅通之效。一般用量为10g。

9.用于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多由心肝之火内炽所致,使用蝉蜕治疗,乃取其平(凉)肝熄风,具有镇静之功。且蝉昼鸣夜静,雄唱雌听,作息绝对规律,属其天性,蝉蜕空壳,质去气留,古人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意,借以调整阴阳,故而治疗夜啼有效验。一般用量为3~5g。

10.用于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多为感应外邪而发,此类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之别。然小儿乃纯阳之体,脾气未充,肺器娇嫩,易感风热之邪,故以风热咳嗽居多,临床常以桑菊饮、止嗽散之类,加以宣肺利咽、疏散风热见长之蝉蜕,收效良好;对于风燥咳嗽,以声嘶而咽干痛痒为其主症,然蝉蜕一味,长于开音疗哑、宣肺利咽,故此证选用,当为贴切,临床常以桑菊饮、桑杏汤之类再配蝉蜕,确有收获;风寒咳嗽者,亦常化热,此时当不失时机,配加蝉蜕。另外,用蝉蜕治小儿咳嗽,还暗含它意。即本品还具镇惊安神之功,可治小儿夜啼不安一症,故症见咳嗽,尤其是夜咳,选用本品,确有一举多得之功,其中之玄妙,岂不值品味乎?一般用量为3~10g。

11.用于小儿麻疹

小儿麻疹是由于内蕴胎毒,外感天行时邪,从口鼻侵入肺、脾(胃)两经,内外相感郁而发毒。疹毒属阳,故麻疹各期表现多属阳证、热证。邪伤肺卫则症见壮热、口渴,遍身皮肤出疹,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麻疹由肌肉皮肤之间向下透发。蝉蜕能入肺经,具有清轻上浮之性,能升能散,具有透发斑疹的作用,尤其是在邪伤肺卫之时用之,能使疹点红活出透。一般用量为3~10g。

12.用于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脐带伤口被秽毒风邪侵染,邪毒由脐部伤口侵袭儿体,流窜经络,致气血运行障碍,筋脉拘急,肝风内动而成惊厥。蝉蜕有祛风解痉、平肝息风的作用,故蝉蜕也能治新生儿破伤风症。一般用量为3~10g。

13.用于小儿水肿

水肿发生的原因很多。小儿水肿主要是感受风邪和湿邪引起体内肺、脾、胃三脏气化功能失司、失调所致。故辨证治疗时凡由外邪引起肺气不宣之水肿,以祛邪宣肺行水为主,此时用蝉蜕,既可祛邪宣肺,又有化蛋白尿利水的作用。一般用量为3~10g。

14.用于小儿疳积翳障

中医学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小儿因饮食不能自理,饥饱无常,易伤脾胃,脾伤则不运,胃伤则纳少,气血津液无以资生,精微无从运化濡养五脏,因而可以发生诸脏不足之各种证候,古人称“五脏疳”,如见迎风流泪,目痛涩难睁,白膜遮睛,继而溃烂目赤,目多多畏光者称为“肝疳”,是脾虚及肝所致,治宜健脾养肝、祛翳明目,蝉蜕则有消疳退翳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之最为合拍。一般用量为3~10g。

【使用注意】 《名医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

【古籍摘要】

①《药性论》:“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

②《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疮疹出不快。”

③《本草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现代研究】 蝉蜕具有抗惊厥作用,其酒剂能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延长,可减轻家兔已形成的破伤风惊厥,蝉蜕能对抗士的宁、可卡因、烟碱等中枢兴奋药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抗惊厥作用蝉蜕身较头足强。本品具有镇静作用,能显著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蝉蜕尚有解热作用,其中蝉蜕头足较身部的解热作用强。

蔓荆子

蔓荆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肝、胃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头昏头痛

蔓荆子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解表之力较弱,偏于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故风热感冒而头昏头痛者,较为多用,常与薄荷、菊花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药同用。若风邪上攻之偏头痛,常配伍川芎、白芷、细辛等祛风止痛药。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目赤肿痛

蔓荆子辛散苦泄微寒,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用治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与菊花、蝉蜕、白蒺藜等祛风明目药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人参、升麻、葛根等补气升阳药同用,还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耳鸣耳聋,如《证治准绳》益气聪明汤。一般用量为6~10g。

3.用于三叉神经痛

蔓荆子味苦辛,性微寒,入肺、肝、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中医临床家刘永业在临床上采用蔓荆子治疗头痛时,发现本品对三叉神经痛有效。据《珍珠囊》载蔓荆子“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王海藏云其“搜肝风”,《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蔓荆子浸酒服,可治头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镇静、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肌肉神经痛。故本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奇效。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病情而稍作加减,如属风寒外袭者可加细辛、荆芥,火热内盛者可加夏枯草、杭菊花,血瘀阻络者可加当归、川芎等。一般用量为10g。

4.用于头痛、眩晕

蔓荆子性味辛苦、微寒,治疗头痛、眩晕有很好疗效。已故名老中医李浩儒对蔓荆子治疗头痛、眩晕有独到之处。他认为蔓荆子,蔓走经,荆主风,子下沉,故有专走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他治疗头痛、眩晕时分虚实两类。如属实证者,用蔓荆子50g、白芷10g、川芎3g、荆芥10g、黄芩15g。如属虚证者,用蔓荆子40g、防风5g、黄芪15g、苍术10g、山茱萸15g、山药20g、白豆蔻3g。方中蔓荆子需打碎或研碎,生用或微火炒均可。

5.用于便秘

蔓荆子苦辛、微寒,有疏风清热、凉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头痛、风水、目疾。董俊峰在治疗头痛时,偶然发现蔓荆子也能治疗习惯性便秘,且疗效显著。便秘由多种原因引起,其治疗方法有寒下、温下、润肠通便等法,方书未见载蔓荆子有通便之功。董老偶然发现蔓荆子能治疗便秘,并且做了20余例观察治疗,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见蔓荆子除具有疏风清热、凉肝明目功能之外,还有清热润肠之作用。一般用量为50g。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名医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③《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现代研究】 蔓荆子有一定的镇静、止痛、退热作用。蔓荆子黄素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蔓荆叶蒸馏提取物具有增进外周和内脏微循环的作用。

淡豆豉

淡豆豉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凉,味苦、辛;归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表邪、除烦、宣发郁热。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表证

淡豆豉辛散轻浮,能疏散表邪,且发汗解表之力颇为平稳,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配伍使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药同用,如《温病条辨》银翘散;若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症,常配葱白,如《肘后备急方》葱豉汤。一般用量为6~10g。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钱育寿非常推崇淡豆豉发表透邪之功,无论春夏秋冬,四季均用豆卷、豆豉,解表力薄,无大汗出。因其用麻黄制过,故有过桥麻黄之称。外感风热者配薄荷、荆芥、蝉蜕、连翘,方如银翘散;暑天感冒配香薷、青蒿、藿香,方如香薷饮、藿香正气散;湿蕴卫气证配藿香、川厚朴、鸡苏散,方如藿朴夏苓汤;卫营同病,或热甚阴伤,卫表未解,配生地黄名黑膏汤,用之能微微汗出,祛邪外达,化湿浊,解暑气。豆卷、豆豉由于制法不同,功用有别。豆卷发表之力胜过豆豉,多用于风热在肺,卫表失疏,另有清水豆卷,发表之力微弱。豆豉化湿之力胜于豆卷,多用于风热夹湿,或湿蕴卫气者。豆豉有生、炒之别,无汗、表证明显者用淡豆豉,有汗、胃经症状明显者用炒豆豉。

2.用于热病烦闷

淡豆豉辛散苦泄、性凉,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热、除烦,常与清热泻火除烦的栀子同用,治疗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心中懊忄农,烦热不眠,如《伤寒论》栀子豉汤。

3.用于护胃

淡豆豉有护胃和中之功,可防其苦寒之品伤胃,如《伤寒论》栀子豉汤,与栀子同用,以防苦寒之栀子伤胃;又如《伤寒论》瓜蒂散、《普济消毒饮》紫金丹,豆豉与瓜蒂、砒石等毒烈药同用,能护胃和中,降低毒性,便于服用。

4.用于口腔炎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对豆豉治疗口腔炎有独到心得。颜老指出,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以口腔黏膜及舌面出现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溃疡成点叫口疮,融合成片如糜粥样,称口糜,自觉灼热疼痛,妨碍饮食,烦躁不安。其中亦有因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真菌生长所致,治疗尤感棘手。《巢氏病源》列有“鹅口候”条文:“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小儿此病发病率高与胎中伏热蕴积心脾有关,发病迅捷,或因白屑延及咽喉,阻塞气道,甚至见有面青唇紫等恶候,殊属危险。

《本草纲目》引《太平圣惠方》以焦豉末,治口舌生疮,含一宿即瘥;《葛氏方》以豆豉煮服,治舌上出血。余乃以豆豉研末外治口腔炎,疗效满意,对小儿尤佳,试用于霉菌性口腔炎,亦有显著疗效。曾治一麻疹后口腔炎,症见满口及舌、腭溃疡糜烂,不能进食,口水极多,经龙胆紫、金霉素、碘甘油、冰硼散、珠黄散等治疗均无效,后用豆豉粉外敷局部,一日3次,翌晨即见局部干燥,口水减少,至第4日痊愈。后又治疗多例皆效。

豆豉,气味苦凉,入肺、胃两经,善开发上焦之郁热,宣泄阴浊之留著。邹澍曰:“豉有震象,治上则取蒸盒已后之轻扬,治下则取豆黑性沉,能于陷伏中拔出阴邪于外,其与逢热便清,遇火即折之黄连、龙胆大相径庭。”其药理作用与治疗本病颇合。再考现代医药研究,发现豆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B族维生素及钙、铁、磷盐等物质,其作用不但利于溃疡之发作期,还能有效制止复发,是一味值得开发的药物。

另介绍一则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验方:豆豉9g,栀子9g,小麦30g,石膏30g,地骨皮9g,茯苓9g,淡竹叶6g,胡黄连45g,蝉蜕(凤凰衣)6g,橄榄苗7茎。方以豆豉为君药,说明豆豉与本证确有渊源。

5.用于滋阴

中医临床家姜华认为,历代医家多认为淡豆豉是发散风热或涌吐膈热的药物,这种说法已相沿成习,特别是“发散风热”之说牢固地占着统治地位。实际上,淡豆豉是一味滋阴药,如《名医别录》称其能治“虚劳喘息”,《药性论》称其“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罗氏会约医镜》称其“治骨蒸”,但均未引起重视。

葱豉汤之用葱白、淡豆豉,原为养阴解表之意,如九味羌活汤之用生地黄,桂枝汤之用白芍,皆无帮助主药发汗之功,反具制约主药发散太过之力。用相反相成之法配方者,在古今方剂中比比皆是,不独葱豉汤为然。民间常用单味姜葱发汗解表,而无单用淡豆豉发汗解表的例子,可说明淡豆豉无发汗之功。

淡豆豉甘凉,功能滋肾宁心、开胃消食,虽其滋阴之力不及地黄、麦冬,但无麦、地呆滞碍胃之不良反应,用于内热尚盛,阴未大虚者,与栀子配合应用,颇为合拍。《备急千金要方》谓:“栀子豉汤能治少年房多短气”,便是针对其能治阴虚内热之证而言的。张仲景《伤寒论》用栀子豉汤凡数见,但都用于汗、吐、下及瘥后劳多出现的虚实并见之证。如淡豆豉果为发散风热之药或为催吐药,则不应用于兼有里虚之证。《伤寒论》第78条明言具有栀子豉汤证而又兼呕者加生姜和胃止呕,其非催吐之剂甚明。《萃金裘本草述录》载淡豆豉:“能宣足少阴、太阳之真气,今生化达于藏府以际周身,其治虚烦者心火为烦,由肾阴不至于心也,淡豉能化阴气上奉于心,故治烦躁。”这也说明本品为一味滋阴药物。

【古籍摘要】

①《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

②《珍珠囊》:“去心中懊忄农,伤寒头痛,烦躁。”

③《本草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斑,呕逆。”

【现代研究】 淡豆豉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