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虱病
虱病是由虱寄生于人体叮咬皮肤所引起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在卫生条件不良时发病率较高。根据寄生的部位不同,虱病可分为以下三种。①头虱:多见于卫生不良的妇女和儿童,以枕后及耳后发际多见,虱附着于发根,虱卵(虮子)附着于发干,顺毛发可将其捋除,多发生在儿童。②体虱:见于贴身衣服的衣领、裤腰等皱褶部,多见于冬季。③阴虱:形体较大,比头虱更易于被发现,多因性接触传染。各型虱病的主要症状为刺痒感。根据接触史,头发或颈、腰等部位瘙痒,结合查虱即可确诊。虱及虱卵通常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即可发现,必要时可用低倍镜观察其形态以分类。
中医认为,本病因卫生不洁,复感湿热之邪,湿热久郁则生虫,虫淫作痒,则出现抓痕、血痂;湿热充于腠理,则浸淫肌肤,故而皮肤出现潮红、丘疹、糜烂、渗液。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则,以外治为主。
治疗方
外治处方
1.阴虱外洗方一
【组方】 花椒、苦参、百部、黄柏、艾叶、蛇床子各30g。
【方解】 百部、花椒是杀虫止痒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寄生虫、真菌、螨虫等引起的皮肤病。辅以艾叶、黄柏清热解毒,佐以苦参、蛇床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可消炎杀菌,预防因搔抓及虱虫叮咬而引起继发感染,并可去除阴虱病引发的剧烈瘙痒症状。
【功效主治】 化湿清热,杀虫止痒。主治阴虱。
【制法用法】 常规刮除阴毛,先用中药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min;再用10%硫黄霜外涂患处,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
【处方来源】 王琪,张玲.外用药治疗阴虱病102例临床分析.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3):277-278.
2.阴虱外洗方二
【组方】 蛇床子30g,百部20g,苦参、白鲜皮各50g,黄柏25g。
【方解】 方中百部、蛇床子祛风燥湿杀虫,特别是百部的水浸液,对阴虱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苦参、白鲜皮祛风燥湿,杀虫止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增加了杀虫止痒、解毒燥湿之功效,即现代医学上杀虫、杀菌、抗炎、脱敏、止痒作用。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治阴虱。
【制法用法】 无需剃除患处毛发,用中药水煎后坐浴,每日1次,每次30~40min。3天为1个疗程。
【处方来源】 杨丽,任丽萍.中药治疗阴虱病63例.辽宁中医杂志,2004,31(5):396.
3.阴虱外洗方三
【组方】 苦参、生百部各40g,蛇床子、白鲜皮、土茯苓各30g,乌梅10g,明矾15g。
【方解】 方中生百部、蛇床子具有杀虫止痒之功;苦参、土茯苓、明矾、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效;在现代药理学证实乌梅具有抗过敏、抑止变态反应的作用。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主治阴虱。
【制法用法】 首先把病变部位的毛发剔除,然后用煎好的中药外洗方外洗病变部位,然后用小毛巾蘸药液外敷20min。
【总结】 该方除了对阴虱病疗效较好外,对疥疮、肛周湿疹等也有较好的疗效,且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使用。
【处方来源】 潘力.中药外洗法治疗阴虱病120例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7):2379.
4.阴虱外洗方四
【组方】 百部250g,白鲜皮100g,薄荷40g,地骨皮100g,苦参100g,75%乙醇1000ml。
【功效主治】 清热,祛风,止痒。主治阴虱。
【制法用法】 将上述中药加入75%乙醇1000ml,浸泡72h后去渣过滤,分装备用。外涂抹阴部及肛周毛发区,每日2次,共2天。
【处方来源】 曹索奇,翟大胜.自制中药外用液治疗阴虱病52例.人民军医,1999,42(10):606-607.
5.百部汤
【组方】 百部50g,苦参30g,黄柏30g。
【方解】 百部灭虱杀虫,既能杀死虱子又能杀死虱卵,据现代研究,还有抗菌、消炎、抗过敏作用;苦参、黄柏均能清热燥湿、抗菌疗疮,苦参又善止痒杀虫,助百部灭虱止痒疗疮;黄柏泻火解毒,为治男子阴疮糜烂的良药。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治阴虱。
【制法用法】 剃尽阴毛,并将毛用火焚烧。然后用小毛巾蘸取百部汤由上而下擦洗阴部,勿使擦洗后的脏水流回原液,每次擦洗10~15min,每日2次,连用2日即可。不愿剃除阴毛者,擦洗方法相同,但擦洗时可稍用力,擦洗时间可延长至20~30min,且需连续用药5~7日。
【总结】 本方既灭阴虱,又能治阴虱引起的继发感染及其他皮肤病。临床治疗阴虱病疗效确切,未发现毒性作用和副作用,且使用方便、价廉易行。
【处方来源】 吴伯聪.自拟百部汤治疗阴虱病52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1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