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基本损害呈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其中心有毛发贯穿,顶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周围绕以红晕。以后排出少量脓液,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好发于有毛发及易受摩擦的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及背部,经常接触油脂或沥青的工人,则常累及四肢。反复发作者,称复发性毛囊炎。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所致;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邪搏结所致。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当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则。
一、治疗方
(一)内治处方
1.清疖汤
【组方】 金银花20g,野菊花、赤芍、浙贝母各10g,生黄芪20g,当归、陈皮、穿山甲(炒)、皂角刺(炒)各6g。
【方解】 本方以金银花、野菊花、赤芍清热解毒;生黄芪益气托毒,辅以当归、陈皮活血理气;穿山甲、皂角刺、浙贝母消散通透、软坚溃脓。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脱毒散结。主治项部硬结性毛囊炎。
【加减】 肿痛明显者,可加连翘、黄芩;皮损日久、暗红者,可加党参、川芎;便秘者,加大黄、芒硝;结节坚硬者,加用大黄䗪虫丸。
【制法用法】 每日1剂,早晚各1次,水煎服。
【处方来源】 王庆华.清疖汤治疗项部硬结性毛囊炎2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3):136.
2.消疮饮
【组方】 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后入)各30g,虎杖、黄芩各15g,紫草、赤芍各2g,穿山甲(先煎)、皂角刺、浙贝母、白芷、天花粉、甘草各10g。
【方解】 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甘草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虎杖、黄芩、紫草、赤芍可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穿山甲、皂角刺、浙贝母、天花粉、白芷可解毒排脓、软坚消肿。
【功效主治】 清湿热,解热毒,散瘀血,消肿胀。主治毛囊炎。
【加减】 风热重者,加牛蒡子、薄荷;湿热重者,加土茯苓、马齿苋;热毒重者,加败酱草、蜂房;肿块坚硬者,加生牡蛎、夏枯草;红肿灼热者,加地黄、石膏;糜烂溢液者,加黄柏、苍术;局部瘙痒者,加苦参、白鲜皮;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淋巴结肿大者,加白花蛇舌草、重楼;病程较长者,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者,加丹参、桃仁;日久不愈者,加蜈蚣、土鳖虫。
【制法用法】 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午晚饭后服。药渣再加水浓煎,滤取药液,趁热外洗、湿敷患部,每次20min,早晚各1次。7天为1个疗程,直至炎消肿退痛止,疮面结痂愈合。
【总结】 服用后,轻者1个疗程即肿消痛止;重者2个疗程内炎症消失、疮面愈合,皮损恢复正常。
【处方来源】 曾冲.消疮饮治疗毛囊炎.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6,5:48-49.
(二)外治处方
1.一黄三白膏
【组方】 雄黄60g,铅粉30g,硼砂15g,冰片6g,凡士林适量。
【功效主治】 祛脓生肌,以毒攻毒。主治毛囊炎。
【制法用法】 上方共研细、过150目筛,凡士林调和为膏,根据病变范围大小外涂,不用包扎。每天1次,连用5天为1个疗程。一般在1个疗程内基本痊愈。
【处方来源】 丁黄芳.“一黄三白膏”治疗毛囊炎、化脓性脂溢性皮炎.张家界:第二届全国“五方”临床应用研讨会,1998.
2.青黛散
【组方】 青黛30g,海螵蛸末90g,煅石膏末370g,冰片3g。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毛囊炎渗水多者。
【制法用法】 研细调匀,直接以药末扑患处。
【处方来源】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苍耳子洗剂
【组方】 苍耳子60g,明矾30g,雄黄10g。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毛囊炎。
【制法用法】 上药水煎取液,剪短患病部位的毛发,外洗患处,每日洗2~3次,每次15min。
【处方来源】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芫花洗方
【组方】 芫花、花椒各15g,黄柏、大黄、苦参各10g。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毛囊炎。
【制法用法】 水煎外洗患处。
【处方来源】 编著者经验方。
(三)针灸处方
1.毫针处方
【取穴】 大椎。
【操作】 患者端坐,头颈部稍向前倾,充分暴露颈部大椎。用2%碘酊消毒患者大椎处,然后再用75%乙醇脱碘。取经过消毒后的三棱针快速点刺大椎,一般点刺3~5下,点刺深度中等,再在大椎处快速拔火罐放血,放血量视发际疮程度而定。每3天1次。
【主治】 发际疮。
【总结】 经1~5次放血,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痊愈。
【处方来源】 陈志刚.点刺大椎放血治疗后发际疮.中国针灸,2004,24(1):6.
2.拔罐
【取穴】 阿是穴、至阳、督俞。
【操作】 先将毛囊炎周围毛发剪掉,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发炎的毛囊中心点刺1~2下,深度1~2mm(未形成脓液的疖肿可在周围点刺2~3下),然后将水罐口朝上,倒入清水占水罐的1/3,其作用是抽拔时能密闭罐口,同时有利于脓汁和瘀血的排出。患者取坐位,微低头,先将罐口一边贴在拔罐部位的皮肤上,然后迅速扣在皮肤上,用左手压住水罐,不使水流出,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插入胶盖,将水上部空气抽出,使水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上,抽出针头,可观察到脓汁和瘀血顺皮肤针眼处排到水中,5min后将罐取下,取罐时右手把住水罐的上方,左手指轻按罐口上方皮肤,右手将水罐迅速翻转取下,用清水冲洗干净,局部皮肤用酒精棉球擦净即可,无需包扎,如此分别治疗其他部位。最后用三棱针在至阳、督俞点刺出血,再用水罐抽拔1次,治疗完毕,每周治疗1次。
【主治】 颈后毛囊炎。
【总结】 本组56例,拔罐3次以内治愈者38例,5次治愈12例,6次以上治愈6例,有效率100%。
【处方来源】 段福来.刺血拔水罐治疗颈后毛囊炎56例.中国针灸,2000,20(4):228.
二、调理方
1.二花饮
【组成】 野菊花、金银花各6g,生甘草3g。
【制法用法】 开水,泡服,代替饮茶。
【说明】 编著者经验方。
2.大枣山药粥
【组成】 大枣15个,鲜山药100g,糯米100g,白糖适量。
【制法用法】 将大枣洗净,用清水浸泡2h,捞出沥干;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h。把大枣、糯米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加入山药块,再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加入白糖调好口味即可食用。
【说明】 用于反复发作的毛囊炎。糖尿病患者禁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