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扎针并不可怕
害怕扎针,体检放弃血常规
玲玲参加工作已经3年多了,虽然单位每年都安排员工进行体检,但她因为害怕抽血扎针时的那种疼痛,所以连续3年都放弃了血常规检查。对于扎针的恐惧,这还是玲玲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从小玲玲的肠胃就不怎么好,但还特别喜欢吃零食,所以经常会肚子疼。
起初,家人都会带她到儿童医院就诊,医生为了确诊病情,一般都会让做个血常规化验。在2岁之前,玲玲对扎针还不太畏惧,年龄稍大点,她的痛点越来越低,几乎每次抽血时,都会大哭一场,到最后家人抱都抱不住。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吃药治疗。就这么一路下来,对于扎针这一“劫”,玲玲是能躲就躲。
血常规检查作用大,这一针不白“扎”
实际上,血常规是医学上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是医生诊断某些疾病最重要的依据。如果说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那么血液就是分布于人体全身的“物流系统”,其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7%~8%。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细胞部分。血液细胞有3种,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制造者都是位于骨骼内部的骨髓。
在血常规化验单上,用各自的英文缩写符号表示这些细胞,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这3种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出患者具体的疾病。比如,若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通常是患有感染性疾病;若是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降低则属于贫血;有的人一旦出血就很难止得住,往往是由于血小板的减少,而血小板过多又会增加患血栓的风险。此外,有些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白细胞高了,一定是感染了吗?
具体来说,不同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与不同的器官关联。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及时发现与营养、消耗、遗传以及贫血有关的因素。一旦这些数值与正常值背离,就能判断出哪些器官出现了病变。比如,消化系统疾病会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而肾脏疾病则可导致肾性贫血,月经量过多的妇女常常发生缺铁性贫血。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内与疾病斗争的“战士”,当人的身体遭遇病菌的袭击时,白细胞能迅速反应,它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的数量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比,如果检测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也就意味着身体有了炎症。一般的患者因感冒、发热、咳嗽、疼痛等症状到医院看病,医生多通过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因细菌性感染而造成以上的临床症状。
此外,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或形态出现明显异常,就需要进一步诊断是否患有白血病。肿瘤患者常进行放、化疗治疗,但放化疗会引起血液系统损伤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骨髓抑制,进而白细胞显著减少,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因此,肿瘤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常规,对白细胞做到“心中有数”。
血液细胞中的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后、急性失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症、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药物中毒等。
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做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它能发现很多人体的疾病,像上文玲玲那种为了逃避扎针而在体检中放弃血常规检查,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此外,如果有乏力、头晕、心慌、皮肤黏膜苍白、出血、发热等情况时,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