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听声音

听声音是指听辨病人语声、语言、气息等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发出的如咳嗽、呕吐等异常声响,来判断疾病病机的诊察方法。

一、正常声音

【歌诀】

正常声音音调和,发声自然言语清,

正常声音有差异,性别年龄情志异。

【内容】正常声音,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发出的声音,亦称为“正声”、“常声”。

共同特点:发声自然,音调和畅,言语清楚,言与意符。

由于脏腑、形质、禀赋、性别等的个体差异,故正常声音也有大小、高低、清浊的差别。

性别——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

年龄——儿童则声尖利而清脆,老人则声浑厚而低沉。

情志——喜时发声欢悦而和畅,怒时发声忿厉而急疾,悲哀则发声悲惨而断续,敬则发声正直而严肃,爱则发声温柔而和悦。这些因一时情感触动而发的声音,也属正常范围。

二、病变声音

病变声音是疾病反映于语声、语言及其他人体声响的变化。

1.发声

【歌诀】

发声重浊外感寒,湿浊阻滞肺不宣,

喑哑失音病机同,金实金破都不鸣。

鼾声昏迷中风重,小儿惊呼病惊风。

【内容】发声异常的一般规律如下。

高亢洪亮——实证、热证、外感病证。

低微无力——虚证、寒证、内伤病证。

(1)发声重浊 多为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所致。

(2)喑哑、失音 喑哑指声音嘶哑,失音指发不出声。病机如下。

金实不鸣——外邪乘肺或痰浊阻肺,肺气失宣;

金破不鸣——精气内伤,肺肾阴虚,津枯肺损。

妊娠后期出现喑哑或失音者,称为“子喑”,多为胞胎阻碍经脉,肾精不能上荣所致,一般分娩后即愈。

(3)鼾声 指熟睡或昏迷时喉鼻发出的鼻息声,多是气道不利。

熟睡时的鼾声多因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当所致,然并非全是病态,体胖、年老之人较常见。若鼾声不绝,昏睡不醒为中风入脏。

(4)惊呼 小儿阵发惊呼、声尖为惊风病。

2.语言

【歌诀】

语言粗鲁是狂言,痰火扰心狂症见,

自言自语喃不休,独语癫症心气虚。

神识昏糊胡乱语,谵语为热扰心神,

郑声重复时断续,心气大伤神散乱。

言语错乱说后知,心气不足神失养,

中气大虚才夺气,语言謇涩风痰扰。

【内容】

狂言——语言粗鲁、呼号叫骂、登高而歌、躁扰不定、失去理智,为狂症,为痰火扰心。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便止、首尾不续,为癫症,心气虚神失养。

谵语——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为热扰心神。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错语——言语错乱,说后又自知讲错,多因心气不足,神失其养。

夺气——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为中气大虚。

言謇——即语言謇涩。语言不利,属风痰蒙蔽清窍,或风痰上扰,阻滞舌之经脉。

3.呼吸

【歌诀】

喘哮短气要分清,喘哮均为呼吸难,

喉中有声特鉴哮,喘哮轻症是短气。

【内容】注意喘、哮、短气的区别。

喘——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有虚实之分。

实喘:喘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为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

虚喘:喘声低,气怯,以吸入为快,为肺肾气虚。

哮——呼吸急促似喘,发时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具有时发时止、缠绵难愈的特点。

短气——呼吸较正常人急而短促,似喘而不抬肩,虽急并无痰声,有虚实之分。

实:多由痰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实邪内阻,影响气机升降所致。

虚:肺气不足或元气大虚,气不足以息。

4.咳嗽

【歌诀】

肺气上逆现咳嗽,咳声重浊感风寒,

清脆少痰属燥热,咳声不扬热痰黄,

鹭鸶鸟叫百日咳,声如犬吠疫白喉。

【内容】咳嗽是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最常见的表现。然咳嗽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关系。咳嗽常伴咳痰,故闻诊除听辨咳声外,必须结合痰的量、色、质等异常变化,以及发病的时间、兼症等,以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

咳声重浊或紧闷——外感风寒或湿邪(寒咳)。

咳声清脆伴少痰或无痰——外感燥热(燥咳)。

咳声不扬伴痰稠色黄——热邪犯肺,肺津被灼所致(热咳)。

百日咳——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终止时如鹭鸶鸟叫声。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

白喉——咳声如犬吠,为感受疫毒。

咳声低弱无力——肺气虚。

5.呕吐

【歌诀】

吐势徐缓虚寒呕,较急声响实热吐。

朝食暮吐叫胃反,热扰神明喷射吐。

【内容】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包括饮食物、痰涎、水液等)上逆,经口而出的表现。前人将呕、吐、干呕三者加以区别,以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临床统称呕吐。三者皆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虚寒呕吐。

吐势较急,声音响亮——实热呕。

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叫“胃反”,多因胃寒脾弱,不磨水谷。

呕吐呈喷射状——热扰神明。

口干欲饮,饮水则吐—为水逆证。痰饮内停,胃气上逆所致。

6.呃逆

【歌诀】

呃声高亢实热证,呃声低沉虚寒证。

不高不低日常呃,一时气逆不属病。

严重阶段出呃逆,土败胃绝转危重。

【内容】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表现为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地冲击声音,声短而频。

呃声高亢、声响有力的,多属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气弱无力的,多属虚证、寒证。

若在其他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呃逆,又每为病势转向危重的一种表现,谓之“土败胃绝”,预后欠佳。

日常的打呃,呃声不高不低,短暂且可自愈,多因咽食匆促,或食后偶感风寒,一时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不属病态。

7.嗳气

【歌诀】

嗳气俗称打饱嗝,食后嗳气并非病,

嗳出酸腐宿食停,情志增减肝气犯。

低沉断续胃气虚,脘腹冷痛寒客胃。

【内容】嗳气,古称噫,俗称打饱嗝,是气从胃向上出于喉间而发出的声音,声长而缓。食后嗳气,并非病态。嗳气有虚实之分。

嗳出酸腐气味——多为宿食内停。

嗳气频作响亮,并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

嗳气低沉断续,兼见纳差食少——多为胃虚气逆。

嗳气频作连续,兼脘腹冷痛——多为寒邪客胃。

8.太息

太息又称叹息,即长吁短叹,是指病人情绪抑郁时,因胸胁胀闷不畅,发出的长吁短叹声,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的表现。

9.喷嚏

喷嚏是肺气上冲于喉鼻而突然爆发的声响,外感风寒多见此症。常人偶发喷嚏,不属病态。

若喷嚏频作,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者,多属外感风寒,刺激鼻窍所致;若阳气虚衰,日久不愈,忽发喷嚏者,则为阳气回复,病趋好转之佳兆。

10.肠鸣

肠鸣又称腹鸣,是指胃肠运动产生的声响。正常情况下,肠鸣音低弱而缓和,一般难以直接闻及,当腹中气机不和时,胃肠中水气相激而辘辘声响,通过腹壁传出体表,可以直接闻及。临床可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声音辨病位与病性。

若声在脘部,如囊裹浆,振动有声,立行或推抚脘部,其声辘辘下行,为胃有水饮。

若声在脘腹,辘辘如饥肠,得温得食则减,受寒饥饿时加重,此为肠胃虚寒。

若声在腹部,肠鸣如雷,则属风、寒、湿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