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嘴巴,预防食源性疾病
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人生病都和吃有关,而且还有一个专业的名词来形容这种因食物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病。也就是说,如果不注意食品安全,那么疾病就真的可能找上你。
所谓食源性疾病,就是因为食品中有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后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如食品中可能会残留有农药、寄生虫、毒素或者发霉等,吃了这样的食品很可能就会生病。所以,大家在食用食品之前一定要确定其安全性。
食源性疾病的现状
食源性疾病现在日益严重,而且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是中国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有专家对食源性疾病做了专门的调查,了解食源性疾病的负担问题。调查时间为期一年,包括上海、江苏、广西、四川等多个省市,涉及人口近4万人,调查发现,0~4岁的儿童患病率最高,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
调查发现,2010~2011年期间,中国约有7.48亿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有4.2亿人次因病就诊,其中有约1/3由于食物引起。也就是说,一年有2亿多人次因为吃得不干净而患上急性肠胃炎。而仅仅这一种疾病,就造成了107亿个工作日的损失,同时还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
更要引起注意的是,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征也在悄然变化。过去,食源性疾病主要是以集中暴发形式在一个地区出现,很容易就能识别;但现在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呈跨地域式发展,而传统的方式就很难发现。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就有数十亿人次,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3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如美国估计每年约有4800万例食源性疾病,其中12.8万人入院治疗,3000人死亡。而这一情况在发展国家中更为严重,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每年约有180万儿童死于微生物性腹泻。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因不同,其特点不同,了解其具体情况才能更好地治疗,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那么不同的食源性疾病都有哪些特点呢?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常见致病菌有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痢疾志贺杆菌、小肠结肠炎肠耶尔森菌、单增李斯特菌等,感染这些致病菌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常见的病毒有诺若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戊肝等疾病。
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寄生虫有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可引起肝吸虫病;阿米巴原虫,感染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等。
毒素中毒: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镰刀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及毒蘑菇中产生的氰苷和毒素、有毒动物(如河豚)产生的毒素等。如果不小心吃到含有毒素的食品,可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
化学性中毒:主要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杀虫剂、灭鼠药的滥用,使得食品被这些化学药品污染,导致人中毒。
监测和预防食源性疾病
为了人们的健康,防止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食品安全的检测评估力度,我国建立了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和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通过这些系统和网络,可以了解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知道在不同地区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是否由同一种食品引起的,从而准确地追溯病因,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预防的工作,这样我们的健康才能更有保障。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要牢记这几点:把好病从口入关,不吃不洁食品、不喝生水、不吃隔顿凉拌菜、不购买无证摊点的“三无”产品、不到无证摊点进餐;从事食品加工业的人员一定要有有效的健康证上岗,而且不能有腹泻、发热、化脓性伤口等疾病,如果有应该暂停工作,等到痊愈之后重新上岗;要对食品的原料采购、验收、加工、储存等各个环节把好关;不采购三无产品;加工、储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不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熟食存放2小时以上,应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对群体,不能安排危险的食品,如皮蛋、发芽的马铃薯、亚硝酸亚超标的腌制品等;养成勤洗澡、勤洗头、勤漱口、反复清洗双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小贴士:
预防病从口入,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细节,如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也要避免家中有昆虫老鼠出没;生熟分开,避免熟食被污染;食物的存放要注意,放在冰箱中的食物要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选择食材时一定要认真挑选,不能选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为省钱而去吃不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