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农村文化现状堪忧

去年市委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以来,笔者走访了所在村庄周边的7个乡镇50余个行政村,对农民的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农村目前文化现状堪忧:

(一)现状

目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看上了电视,由于电视信号的原因,只不过是频道多少的问题。每家每户都有两部以上的手机,手机的强大功能在给村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低级趣味的、消极的垃圾信息、黄段子等不健康的短信也从城市向乡下传播和蔓延。村委会基本上都订有报纸,但看的人极少,并且把日报当周报看(邮递速度慢或村委会无人)。戏曲活动每村每年平均达不到一场,稍富一点的农村在春节前后有一次诸如拔河、锣鼓、秧歌、社火之类的文娱活动。另外,富裕的村民家中如果遇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老人过寿、乔迁新居之类的大事,也会找一些民间的戏曲班子在自家的院子里唱上半天或一天。农村较大的文化活动则是“礼拜”,每周日大家都会按照约定俗成聚集到教堂或教会的某一聚集点开展活动。除此之外,农村便冷冷清清。农村文化的乏味让农民们的精神世界极度单一。农村没有活力,农业没有后劲,农民没有组织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农村文化落后有关。在当前社会,文化反差导致人们行为冲突的现象十分普遍。城乡之间文化的差异,造成小农意识与市场经济的不协调;官民之间文化价值倾向的分离,使“主仆”之间产生对抗;富人与穷人之间追求生活方式的差别,则产生穷富之间在“利”和“义”上的碰撞。因此,文化问题处理不好,城乡之间、官民之间、穷富之间就达不到和谐,从而整个社会的稳定就很难保证。

(二)问题

一是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文化活动。对当前绝大部分农村来讲,青壮年劳力外出,农村中仅有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的老人很寂寞,农村的妇女很劳累,农村的儿童很孤独,农村的文化很苍白,农村的文化活动很单一。村里即使每年仅有的一两次文化活动也缺乏组织、缺少经费。没有人气的农村更需要文化生活来充实村民的思想,增加农村对他们的吸引力。劳累的农民很想告别“长长的夜和早早地睡”的寂寞,很渴望与人交流沟通,盼望着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丰富的、充实的心灵家园。中国的农村需要文化来塑造精神,需要用文化把那种松散的、自由的、无用的、功利的大众灵魂改造成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骨节和脊梁。中国的农民要重建一种执着、求索、英勇、向上、崇高、圣洁的信仰。否则,贫穷的农村也好,富裕的农村也好,都将是没有灵魂的群体。

二是农村文化活动贫乏。农村的文化活动很少,大多集中在信教、赌博、聊天、看电视方面。既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文化三下乡活动,尽管也涵盖送春联、唱戏、电影、篮球赛、社火、楹联、科技、医疗卫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但仍缺少农民群众最急需的果树管理、猪鸡防病、蔬菜种植等知识。并且形式老套、档次低、无新意、吸引力不大。农村的萧条、凋敝、耕读文明的消逝,无不与农村传统文化的消失有关。历年来,我访问调查过无数长年在外打工春节返乡的人们,他们普遍认为:城市容纳不下他们,那里只是他们打工、挣钱、流汗、出力的暂住地,虽说长年蜗居城里,但精神家园依然在故乡农村。每年春节,回家的儿女之情可想而知,他们拖家带口,挤火车,赶夜路,一旦踏上家乡的故土,一旦和亲人们团聚,一旦和乡邻们交流,立马就有一种凄凉和失望。农村和城市环境的反差,文化的空白,人与人之间观念的不同,使他们感到成了另类,他们在农村已找不到致富的机会和落叶归根的希望。亲人、乡邻、同学、战友遍地的乡村不能成为游子们感情释放的乐土,那些长年在外积压的委屈,已无处可诉。这种失落,其实是一种由农村文化空白而引起的失落。在这大变革的时代,城市发展的一日千里与农村人走村空的渐渐荒凉;城市文化的丰富和多元与农村传统文化的消亡或单一;城乡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困难,慢慢地造成了亲情、友情、乡情等人际关系的“疏离”。城市在快速的发展,农村在慢慢地落后,城乡的差距在加大。乡恋、乡情、归乡的梦正在他们内心一步一步地破灭。

三是农家书屋发挥作用有限。对承载农民群众重要文化活动的农家书屋,没有充分发挥其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应有作用。首先是设置不合理。农家书屋约占行政村的四分之一,且多设置在富裕的村里,而对迫切渴望致富奔小康、急需提升科学文化水平的贫穷村却没有农家书屋。其次是书籍不适用。书屋里所配备的很多书籍多由上级单位配发和有关部门捐送,要么过时、要么冷僻难懂,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农民群众大多看不懂、不实用。最后是开放不正常。农家书屋的大门多数时间是关闭的,只是在搞活动或上级来人检查时才开放,村民们很少去阅览,造成很大的浪费。

四是政府组织的有限的农村文化活动效果不佳。由于个别基层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浮夸主义作风严重,不能屈下身子、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他们对广大农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知之甚少。那些按照传统思维,站在政府角度组织开展的一些农村文化活动,看上去内容多、花样新,但缺少现身说法、现学现用、立竿见影的东西,实际上不适合农民,与农民群众的所想所盼相差甚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三)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因此,组织好、开展好农村文化活动十分重要。

一要重塑农村文化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心无庄稼,必长杂草。农村文化活动的空白,农民精神上的渴求,必然导致老百姓不得不把信仰转向封建迷信、基督教会上。特别是当前有目标、有组织、有信仰、有活动的基督教已经成功渗透到农民群众的心中,长此以往必将动摇我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塑造农村新风貌的首要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特别是要在广大农村,通过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重塑新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观,让农民群众知荣明耻。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老百姓最需要的文化设施是户外健身场地和器材、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戏台、棋牌室、电视、广播等。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用于农村的文化场所建设和设施建设;设立文化活动经费,支持有传统演出的村购买一些必要的演出服装和小型道具,确保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场所、有阵地、有经费。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特别对农村书屋要有人管理,管理方式要灵活,要允许借还。农民们是不可能坐到书屋里阅读的。

三要积极开展富有特色富有实效的有针对性的农村文化活动。要针对农村现有人员的文化状况,留守人群的精神状态开展文化活动。要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之前,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走访群众,能吃老百姓的饭,会说老百姓的话,会穿老百姓的衣服,真正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了解清、理解透、想明白。要适应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在文化活动中融入丰富的科技、法律、市场等方面的知识,让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真正享受到文化的乐趣,从中学到实用的致富本领,从而激发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农民群众想干事缺资金技术;盼创业又缺门路;关心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社会保障、物价上涨;老人期盼儿孙节日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孩子想父母,农民们常年缺少沟通交流,老年人怕孤独;群众希望政府办事公道,有诚信,多提供服务,少瞎折腾等愿望,通过文化活动的等形式予以关注,要把开展好邻居、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始终贯穿在伦理道德教育活动中。在农村,节日和庙会是农民们最喜欢的活动。而经济的强势发展,却忽视了文化的提升,金钱逐渐冲淡了人情,与发展经济相比,这类文化活动已不再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近百年来,农村“礼”的含义在扭曲,传统的“礼轻人意重”已成为“礼重人意轻”,礼的文化特质也在庸俗化。农民们是要有精神寄托的,而支撑精神的则离不开文化,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则是教育农民的有效途径。

四要长期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农村骨干文化人才轮训、市县文化专业人才驻村包点等方式,努力提高整个农村文化队伍的素质。要培养一批能扑下身子为老百姓办事,能与群众心连心,能真心替农民说话的乡土干部,确保“有人办事”。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节目的开发力度,组织专门力量,结合豫西广大农村传统文化,民间传统的地坑院及古建筑、礼俗、节日、民间艺术等,挖掘老子函谷著经、假虞灭虢、唇亡齿寒、万里黄河第一坝、鸡鸣狗盗、召公分陕、魏野草堂、达摩空相寺等民间文化,培养农民中的乡土艺人,开发富有特色的剪纸、皮影、戏曲等多种文艺作品。深入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曲目、好篇目、好节目,要创作出一大批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作品,要培养一批成规模的适合农村实际的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健康的东西多了,外来的不健康的文化侵蚀影响就会减少,这样才能确保农村文化活动“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