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奴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人生自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译者序

道格拉斯生下来就是奴隶,他母亲是个黑人,只知道父亲是白人,但是身份不详。他和其他奴隶的孩子过着同样的日子,直到他被送到巴尔的摩,他主人的亲戚家中。在这里,他想方设法学会了读书写字,开始去思考自由和平等。此后,他从城里回到种植园,然后又回到城市,来回几次。这期间,他挨过饿,受过毒打,也计划过逃跑。他计划逃跑过两次。他详细描述了第一次计划的内容,却谨慎地略去了第二次成功逃离的详情。第一次,他还在种植园里,他和伙伴们商讨许久,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最后却被人出卖,被捕入狱;第二次,他在城里,已经学会手艺,并偷偷攒下路费,独自一人上路,安全到达纽约后,身为自由人的未婚妻赶来与他相聚。

这样的梗概读起来有种轻描淡写的味道;但是,不要忘了,他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都沾着血,都有可能丢掉性命。有些人注定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他对自由的强烈渴望注定了他不会安于做一个奴隶,注定了他一生为了自己和别人的自由而奋斗。

翻译的时候,心里有些疑虑:一本奴隶的自传,会有人读么?

两百年前的美国,一位名叫道格拉斯的“家生子”,在经历了奴隶制残忍的折磨后,成功地逃亡,成为废奴运动的领袖。有人好奇这样的人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么?

对我们来说,自由就像是空气,理所当然地存在着。有人愿意去了解失去自由的窒息感么?

开始翻译时,在意的仅仅是翻译本身。如何避免翻译腔,如何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处理各种难点,如何获取相关参考资料,等等。只是慢慢地,心里开始有些忐忑。不知道这样一段血淋淋的回忆,用什么样的词和句子才算忠实。我读懂了他的愤怒、痛苦和绝望,所以变得小心翼翼,害怕用错了词会让这些深沉的感情打了折扣,失了分量。可是,我毕竟只是个读者。如果说翻译算是二次创作,那在这次创作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我无意中会加入一些自己的人生经历。一个二十一世纪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某种程度上稀释了一个十九世纪美国奴隶的人生经历。所以,如果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受到震撼,那真的是我的过错。当然,个人水平有限,译文中不免有疏失,衷心希望读者能多多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