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思想自觉,增强“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都属于党员观念和党的意识范畴。[1]增强“四个意识”,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首要要求,是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前提。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一、增强政治意识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从事国家事务方面的活动,是治理国家的措施。其核心是权力;其基本内涵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
政治是政党的属性和使命。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项伟大事业,无不是政治活动。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
党的政治意识是对政治问题的反映,是“四个意识”的保证。其要义是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强化政治意识,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和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1947年10月10日,他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起草的政治宣言中指出:“废除蒋介石统治的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他又概括地讲了一个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他还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毫不动摇地始终贯彻执行我们的政治路线。”在走向21世纪的过程中,1999年8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加强技术创新》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1998年4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并中央军委各同志的信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1999年1月11日,他又在《论加强和改进学习》中指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舆论战线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增强政治意识,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明确要求。早在2012年6月28日,习近平同志就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经受住‘四个考验’,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把增强政治意识提升到新高度。2012年11月17日,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2015年7月6日至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增强政治意识,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政治意识的核心。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意识的核心是权力意识。对我们党来说,这个权力意识,就是党的领导权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增强政治意识,要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这是政治意识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党,先进生产力的最终指向,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从近期来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这个政治方向,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新形势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增强政治意识,要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这是政治意识的根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代表和实现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就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增强政治意识,要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观点。这是政治意识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观点。坚持这个政治观点,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就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就要坚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增强政治意识,要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行为。这是政治意识的实践。这种政治行为,要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准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不准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准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不准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不准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不准搞封建迷信,不准信仰宗教,不准参与邪教,不准纵容和支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活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走向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具体来说,主要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二、增强大局意识
大局,即全局、整体,是整个局势、整个局面。大局意识是对大局的认识和反映,是“四个意识”的关键。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客观上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要求我们用整体的思路处理局部问题。对这种状况的认识和反映,就是大局意识。其要义是认识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
把握大局意识,要注意三点:一是大。何为“大”?“大”字,解开来讲,是“一”和“人”;在这里,“一”可以理解为统一。也就是说,对人来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一”,就是用统一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这是大局意识的核心。二是局。何为“局”?局就是局部、部分,是“大”的组成部分。三是识。何为“识”?就是见识。这是对整体的见识,是对局部的见识,是对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是对二者关系的正确处理。
大局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身的私利,代表和实现的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谋划的是国家、民族、人民的大局问题,这使得她不仅应该而且具有大局意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实践,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这些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
强化大局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指出:“要提倡顾全大局。每一个党员,每一种局部工作,每一项言论或行动,都必须以全党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许可违反这个原则。”“不顾大局,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就是这种本位主义者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省市和省市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地方和地方的关系,也要处理得好。我们历来的原则,就是提倡顾全大局,互助互让。”改革开放新时期,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文艺界所有的同志,以及从事教育、新闻、理论工作和其他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指出:“一切要从大局出发。”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中指出:“领导这么一个国家不容易呀!责任不同啊!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胸襟开阔。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在走向21世纪的过程中,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维护大局,严守纪律,防止个人专断和各自为政,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们提出全党工作的大局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二十字方针成为总揽全局的长期指导方针。”2001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全国劳动模范座谈会上指出:“希望大家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坚决同一切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和现象作斗争,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2008年6月1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党的中心任务,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2012年7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指出:“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抓好科技体制改革各项部署的实施,注重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衔接配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研究和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增强大局意识,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明确要求。早在2008年9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就提出:“必须清醒认识本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方位和水平,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党的十八大后,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具备有利条件,具备实践基础,具备理论准备,也具备良好氛围,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要深入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各项部署是我们议事决策的总依据,领导小组要带头学习好、理解深、消化透,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增强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时指出:“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作用,各方面成员要共同使劲。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的工作。”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党忠诚,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四个意识’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这就把增强大局意识提升到了新高度。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增强大局意识,围绕大局,关注大局,自觉服从服务大局,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方法,是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这是我们增强大局意识的基本要求和思路。
要正确认识大局。这是增强大局意识的前提。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把握当今世界的总体态势,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趋势,把握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明确其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深入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内与国外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完整统一的思想认识,形成大局的观念。
要自觉从大局看问题。这是增强大局意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一事当前,要首先考虑全局问题,而不是局部问题,要明晰全局工作的要求,以及局部工作对于全局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潦草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局部工作与整体工作的内在联系,自觉地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局部工作,来定位局部工作,来谋划局部工作,来摆布局部工作,来推动局部工作。
要自觉服从大局。这是增强大局意识的规矩。应服务于大局。局部是大局的组成部分,要按照大局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制定计划,完善制度,创新方法,创造性地推动局部工作,以局部工作的成就提升大局工作的成效。应服从于大局的需要。大局与局部既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矛盾。当二者发生矛盾时,面对大是大非,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循党的“四个服从”,做到小局服从全局,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自觉地与大局保持一致、与上级保持一致、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决不能“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用种种借口偏离大局,更不能破坏大局。
要坚决维护大局。这是增强大局意识的保障。“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要增强维护大局意识,自觉地维护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错误的思想倾向,决不允许各单位、各部门对大局工作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决不允许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突出重点,要坚决维护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局,确保党的各项事业全面、健康、有序发展。
三、增强核心意识
核心是事物的中心和主要部分。对我们的事业来说,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核心意识就是对这个核心的反映,是“四个意识”的根本。其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强化核心意识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经过了十七年锻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学到了如何团结自己的许多方法,已经老练得多了。这样,我们就能在全国人民中形成一个坚强的核心,争取抗日的胜利和建设一个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首先要加强全党的团结,特别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在奔向21世纪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我们这么大一个党,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建设这么大一支军队,必须有一个团结统一的核心,这是一条历史规律。”“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增强核心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7年1月6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再次强调“四个意识”、核心意识,把增强核心意识提升到了新高度。
增强核心意识,是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党的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推进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客观需要。
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这是增强核心意识的要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在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全党重托,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虎拍蝇,惩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内政治生活展现出新气象,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赢得了党心民心。习近平同志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历史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要与历史的发展、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既通过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推动中国历史发展,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服务于人民的需要,又通过推动历史、实践和服务于人民,坚持和巩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这是增强核心意识的要求。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全国人民团结的基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是党的团结的集中表现,是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和开展伟大事业的保证。我们要如同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党的团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增强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坚持团结的利益高于一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有利于党的团结的话就说,不利于党的团结的话就不说,有利于党的团结的事就做,不利于党的团结的事就不做,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反对本位主义、分散主义、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错误思想和派别活动。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严于自我解剖,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改正不利于团结的言行,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认真负责,团结班子,带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要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这是增强核心意识的保障。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变成思想自觉,变成党性观念,变成纪律要求,变成实际行动。要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对党中央作出的决议和制定的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向党组织提出保留意见,也可以按组织程序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党中央提出,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要增强看齐意识,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民军队,各人民团体,各地方,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党组织要定期向党中央报告工作。研究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或作出重大决定要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执行党中央重要决定的情况要专题报告。遇有突发性重大问题和工作中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情况紧急必须临机处置的,要尽职尽力做好工作,并迅速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同级各个组织中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同级党委领导、向同级党委负责,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要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准先斩后奏,更不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属于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四、增强看齐意识
看齐,原意是整队时以特定人为标准排齐队伍,引申为向先进人物看齐,跟上其前进的步伐。这里的看齐意识,特指党的组织、全体党员、党的干部,以党中央为榜样,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四个意识”的标尺。
看齐意识,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和一贯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9年8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人民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上说:“要全国进步,要落后的人向进步的人看齐,决不能拉进步的人向落后的人看齐。”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1983年9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同邓力群、龚育之等谈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稿的起草问题时说:“现在有些人同中央不保持一致,也是不遵守纪律的呀。”在走向21世纪的过程中,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要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顺利贯彻执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增强看齐意识,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明确要求。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只有经常喊看齐,只有各级党组织都经常喊看齐,才能时刻警醒、及时纠偏,使全党始终保持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2017年1月6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要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最终要落脚在看齐上。党的高级干部要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增强看齐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党的组织性纪律性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四个意识”的落脚点。人心齐,泰山移。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要推进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动伟大事业,必须增强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这是增强看齐意识的认识性要求。知之愈深,行之愈实。增强看齐意识,首先是意识问题、认识问题,没有对看齐问题的科学认识,没有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认识,没有正确的方向,就难以有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实践,就难以做到真正的看齐。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必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这是对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工作的具体指导,也包含着对增强看齐意识的普遍性要求。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当今世界的新变化新问题,结合党的历史,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内涵,准确把握其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常地、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坚持一切工作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来进行。这是增强看齐意识的实践性要求。增强看齐意识,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去,要求一切工作都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党校增强看齐意识时指出:“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坚持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这里指导的是党校的看齐意识工作,也是对增强看齐意识的普遍性要求。新形势下,坚持一切工作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主要是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决策部署,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遵循规律,科学谋划,协调推进,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性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这是增强看齐意识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规矩,也就谈不上增强看齐意识,因为看齐本身就是一条纪律。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党校增强看齐意识时指出:“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就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种要求是特定的、具体的,也是普遍的,适用于全党。要严格遵循党章,坚持党的性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在遵守党章方面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要严格遵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遵守准则方面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四个意识”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增强“四个意识”,要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增强政治意识为保证,以增强大局意识为关键,以增强核心意识为根本,以增强看齐意识为保障,确保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