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家长的哪些做法不可取?
当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如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时候,有些家长的做法也不正确,具体到现实案例中,可能有以下表现:
(1)忍气吞声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发生之后,作为被害学生的家长是处境最艰难的一方。他同时面对着两个对手:加害方的家长和学校的反应。被害人的家长和学校比起来,学校是强势,被害人的家长是弱势。在力量的悬殊对比上,这是一场“不对称的较量”。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既然把孩子送进了学校,那学校应该是绝对正确和可信的;而孩子应该顺从学校,服从学校,尊重学校。因此,许多家长在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后,往往选择的是忍气吞声,退一步海阔天空。他们总是这么想,孩子还要在学校上学,得罪了谁都不好,所以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不能够保护孩子在学校上学的正当权益,更不能用法律为武器来讨回自己的尊严。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家长的心灵受到伤害,整个的社会正义也受到了损害。久而久之,校园暴力就会因此愈演愈烈。
(2)被迫害妄想
被迫害妄想往往是一种心理疾患,这可能有家族史的原因,也有后天的作用——由于生活环境不顺心、经济困难、家庭暴力、领导对他的打击等,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人格,即抑郁的人格、焦虑的人格,容易过度猜疑,把两件没有联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放大,产生负面的心理思维模式。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有个伤口,就猜疑是学校老师、同学们打的,是校园欺凌或校园暴力所致。而实际上,单凭一个伤口或出血处,没法儿确定是否为校园欺凌或校园暴力所致。
有些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关注、过分溺爱,把自己生活的主要精力都聚焦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在自己的孩子每天洗澡时,都要检查孩子身上有没有伤口、有没有瘀血,一旦发现一小块挫伤,就认为是校园暴力所致或认为是学校老师打的。
在个案中,甚至出现过家长把自己工作中的不顺心,领导对自己的猜疑和打击,和孩子在学校时身上出现伤痕无端联系起来。认为是领导买通学校迫害孩子,通过虐待孩子对自己实施打击报复。
有的家长单纯被自己的心理障碍影响,选择上访或投诉媒体,还找一些所谓的法律专家和心理专家不断地制造新的矛盾与误解。
误解也好,心理偏执也好,由于家长不断地把注意力放到这上面,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上的疾患。最后,原有的心理疾患和后天的“越轨行为”,两者结合起来,产生恶性循环。
越轨行为(Deviance)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3)得理不饶人
与忍气吞声相反,有的家长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中学校的过失采取了“得理不让人”的错误方式——抓住学校管理上的漏洞,比如校方通知家长不够及时,安全措施不当等一些细小的责任,向学校反复发难以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个案中出现:有的家长辞去工作,有的家长用毕生的精力来跟学校打官司,不搞得头破血流、人财两失,决不罢休。
(4)过度谋求经济利益
在个案中,有的家长在发现学校有所退让或“有机可乘”的时候,索要过度的经济补偿,“狮子大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