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表达 懂得沟通(读美文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机智表达,理性沟通——如何随机应变地交谈?

在平时的人际交往、求职面试时的自我推销、和对手谈判、辩论等场合,都需要我们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一句话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不能妥善运用,随机应变,就无法发挥说话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实际的交谈说话的环境中,要能很好地运用我们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审时度势,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分析对方的说话,运用我们的思维能力,组织我们的语言素材,把我们要说的话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让旧话题生出新意】

重复几次谈一个话题,发表一个观点,虽然有强调说明的作用,但多半因为没有新意而使听众生厌。

马克·吐温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里抨击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那些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这部书引起了很大反响。

一天,在酒会上,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政府官中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

这句话在报纸上披露后,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作家出来公开道歉或予以澄清,否则,就将诉诸法律。

马克·吐温在另一个场合又对记者发表谈话:“前一次我在酒席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事后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恰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我郑重声明,我上一次讲话应该更正为:‘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这个声明十分精彩。作家没有把已说过的话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作一种相反的表达,其实跟前次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抨击的面更广些,而且,这样就抓不住把柄了。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这样生动、风趣地表达,那么就不会因为同一句话的几次重复而显得单调、呆板。

所谓“戏重演不好看,话重说不好听”,只是表明了道理的一部分。一些戏因为新的扮演者的表演,而一直受人喜爱。一些话题,也由于不同的表达方式,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熟语的感染力】

在辩论中或交谈中巧妙运用熟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能大大增加语言感染力。

1988年5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会谈。在欢迎仪式上,戈尔巴乔夫说:“总统先生,你很喜欢俄罗斯谚语,我想在你收集的谚语里再补充一条,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

戈尔巴乔夫之意,当然是宣称他们在削减战略武器上有行动了。

里根也不示弱,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

里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里根政府不急于和苏联达成削减战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两国领导人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缩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戈尔巴乔夫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在讲话中用谚语提醒:“言必信,行必果。”里根也送给戈尔巴乔夫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

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个半截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说,像谜底。

在交谈中,人们运用它作为修辞的手段,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

常言道:美味不可多用。

作为语言中调味品的歇后语也是如此,用得恰到好处,准确简练,一语千钧,增添力度;用得多了滥了,就会令人生厌,显得不严肃,流于肤浅和滑稽。

【数字在言谈中的威力】

数字是枯燥无味的,有经验的说话人却知道,数字自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如果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1972年,来自纽约的一位女国会议员贝拉·伯朱格进行了一次演讲,呼吁在政治生活中给妇女以平等地位。她说:

“几个星期前,我在国会倾听总统对全国发表讲话。在我周围落座的有700多人。我听到总统在说:‘这里云集了美国政府的全体成员,有众议员、参议员,还有最高法院的成员和内阁成员。’我环顾四周,在700多名政府要员中只有17人是女的;在435名众议员中只11个是女的;100名参议员中只有一个女的;内阁成员中没有女的;最高法院中也没有女的。”

她用不着多说了,因为无论说多少话,也比不上这几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无论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在这几个确凿的数字面前,都不得不承认在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对比性数字比无比较地罗列数字,显然有更大的说服力。我们在言辞中应善于将有关数字对比地表述出来。

比如,为了说明美国电视中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节目之多,有人指出:

“调查表明,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大约有一万多个小时是在听摇滚音乐中度过的,这比他们在校十二年度过的全部时间只少五百个小时。有人做了一次普查,平均每个观众一年里从电视节目中可看到九千个表现性行为的镜头。暴力场面更多。一般高中生到毕业时,观看电视二万二千小时,相当于他们在课堂时间的两倍,在这二万二千小时中,可看到一万八千起谋杀……”

这样对比性的数字运用是十分成功的,使人深切感到青少年学生受毒害之剧烈。

【自嘲在交谈中的妙用】

自嘲,即自我嘲弄。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嘲弄自己,而潜台词却另有韵味。因此,自嘲在交谈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

别人有事求你,你想拒绝,明言拒绝,会让人难堪,而运用自嘲,委婉拒绝,既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意图,又使对方乐于接受。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

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树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说:‘当然你生来就是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

在交谈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于尴尬境地时,借助自嘲摆脱窘境,是一种恰当的选择。

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克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出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

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说他介意,那就会显得粗鲁和霸道。

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由此可见,当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者的大度胸怀。

英国作家杰斯塔东是个大胖子,大概行动起来,是“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够爬”。他也像罗慕少,不以矮为耻,“愿生生世世为矮人”一样,也不以胖为耻。

有一次他对朋友自嘲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三倍的男人,每当我在车上让座给妇人时,我的一个座位足可以让三个妇人坐下。”

轻松愉快的自嘲,但同时不正是他高度的自信和满足的有力的表现吗?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如果用得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

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

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积极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不过是所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交谈中的模糊语言】

这个“模糊语言”是不是同“说话要清晰准确”的要求自相矛盾呢?其实不然。这里讲的模糊语言是交谈中的一种策略,前提是交谈者并不是表述不清,而是为了某种需要和不便,人为地制造模糊。

在交际中使用模糊语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话不必说得太直、太具体,就可以达到目的。如说得太死、太具体,反而容易被动。

例如,一对恋人上街时,男的突然想起忘了一件东西,说:“请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这个“一会儿”,到底有多长?是5分钟、10分钟,还是15分钟,没有确定的意义,但对方会很准确地理解为不太长的一段时间,会耐心等待。

这种说法,就比使用确定的语言表述更好。如说:“请等我五分钟。”结果因为某种原因,耽搁了10分钟,而对方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就可能造成不愉快。

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是从交际策略的需要出发,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力免被动,争取主动。

比如,朋友邀你去做客,你自己无法确定具体时间,就可以说:“大约在感恩节前后,我一定去一趟。”这样很灵活,可以在感恩节前,也可以在感恩节后。

在外交上这种情况就更多一些。如国际交往中,一方领导人当面向另一方领导人发出访问邀请,如果这一邀请事先未商定,被邀的一方对于是否应邀尚无把握,而出于礼貌又不便当场拒绝,则通常是说:“我高兴地接受您的邀请,将在方便的时候访问贵国。”这样,如果日后无意往访,可用各种“不方便”为托词。

再如,对突发事件,在尚未弄清来龙去脉,又不得不立即作出反应时,也需要这种伸缩性很大的模糊语言。也有人称之为“外交字眼”。如:“我们注意到××事态的发展。”“我们注意到了贵国领导人的讲话。”“注意到了”只表示“知道了”,但并未点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拥有主动权。

对本来已经清楚的事实或想法,出于某种策略的考虑,故意使用含义广泛的模糊语言,可以使你的话具有某种弹性,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有的企业主管为了纠正某种不良倾向,又不至于使矛盾激化,便使用模糊语言:“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员工的纪律状况总的看是好的,绝大多数员工比较自觉,但也有极个别员工表现较差……”这里,使用了一系列的模糊语言:“最近”“绝大多数”“极个别”等。

这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它从保护有缺点的员工的自尊心出发,既照顾了面子,又指出了问题。

【借口帮你摆脱窘境】

人生在世,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其实,所谓麻烦的事,绝大多数并不麻烦。倘若将处事行事的办法灵机一动地变通一下,麻烦往往随之消失。

一种很有效的办法是创造借口。

在某个偶然的场合中,你见到一个非常想见的人,如一个你倾慕的异性时,你很想再见他(她),但太直率地闯去,未免会令人尴尬。这时你不妨找一个借口:比如,你在离开时,装作无意带走一样东西,或似乎粗心地忘下一些什么。于是,你可以再次很自然地拜访他(她)。

约会时迟到了,对方明显地不悦,这时你不妨试用创造借口的能力:“车太挤”“表停了”“我的上司正找我有要事商量”,等等。

但这些借口太平淡平常了,以至于很难形成冲击力卸去对方的不快。

你可以这样说:“怎么,我打电话给过你的同事呀,告诉你我要推迟半个钟头,接电话的人没有转告你吗?”这是一种以守为攻的借口。

“对不起,我刚才已经来了,不过我们主管就站在你旁边等车,没注意到?就是那个穿黑西装的,我不太好意思过来……”这是出奇制胜的借口。

一个巧妙的借口,可以把需花费半天口舌也未必能说清,甚至还会伤害彼此的麻烦化为无形,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类似润滑油的作用。

借口还可以借助于某种媒体,很艺术地创造出来。比如,电话就是一个极好的工具。

一个语言啰嗦,但你又不能得罪、怠慢的人在你的办公桌前滔滔不绝地说着无用的话,你没法让他停下来,也不能推托有急事而跑开。这时,你不妨写个小纸条递给身边的同事:“到隔壁打个电话给我。”

几分钟后,电话响了,你边听边说道:“什么?马上去?不行,我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客人,他的事很要紧。什么?非去不行……好吧。”

于是,你可以非常抱歉地送走那饶舌的来客,而且也没有伤害他的自尊心。

借口不是欺骗,欺骗有明显的损人利己的功利性,而借口没有。借口实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