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运筹学——最优化理论
2.2.1.1基本定义
最优化方法(也称作运筹学方法)是近几十年形成的,它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优化方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最优化方法的目的在于针对所研究的系统,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发挥和提高系统的效能及效益,最终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实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生产经营的日益发展,最优化方法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最优化一般可以分为最优设计、最优计划、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四个方面。
2.2.1.2 数学定义
最优化方法是为了达到最优化目的所提出的各种求解方法。从数学意义上说,最优化方法是一种求极值的方法,即在一组约束为等式或不等式的条件下,使系统的目标函数达到极值,即最大值或最小值。从经济意义上说,是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条件下,使经济效果(如产值、利润)达到最大,或者在完成规定的生产或经济任务下,使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为最少。
2.2.1.3 工作步骤
用最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可经过下列步骤:(1)提出最优化问题,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2)建立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确定变量,列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3)分析模型,选择合适的最优化方法;(4)求解,一般通过编制程序,用计算机求最优解;(5)最优解的检验和实施。上述5个步骤中的工作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在实践中常常是反复交叉进行。
2.2.1.4 模型的基本要素
最优化模型一般包括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三要素。(1)变量:指最优化问题中待确定的某些量。变量可用x=(x1,x2,…,xn)T表示。(2)约束条件:指在求最优解时对变量的某些限制,包括技术上的约束、资源上的约束和时间上的约束等。列出的约束条件越接近实际系统,则所求得的系统最优解也就越接近实际最优解。约束条件可用gi(x)≤0表示(i=1,2,…,m;m表示约束条件数),或x∈R(R表示可行集合)。(3)目标函数:最优化有一定的评价标准,目标函数就是这种标准的数学描述,一般可用f(x)来表示,即f(x)=f(x1,x2,…,xn)。目标函数可以是系统功能的函数或费用的函数,它必须在满足规定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最大或最小。分类最优化问题根据其中的变量、约束条件、目标、问题性质、时间因素和函数关系等分为不同的情况。
2.2.2 组织管理学——组织管理理论
2.2.2.1古典管理学的形成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所著《国富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原理,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劳动分工可以通过提高每个工人的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变换工作所浪费的时间、对机器的发明和利用等途径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直到1911年,在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勒(F.W.Taylor)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之后才有了正式的管理学理论,并使管理学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和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1911年被公认是管理理论诞生的一年。
20世纪30年代末期,西方另外一批思想家也从整个组织、心理学等方面对管理者的工作和有效管理的要素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定义了所有管理者执行的一般职能以及构成良好管理实践的原理,总结了14条管理原则,并且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把经营的目标视为追求经济效益,管理的目的视为提高生产效率。虽然法约尔的思想在他的时代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他的管理的五要素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概念体系。这一概念体系使管理者能明确地意识到他们应该做些什么。韦伯发展了一种权威的结构理论,描述了一种思想组织模式。他认为“官僚行政组织”体现了劳动分工原则,有着明确定义的等级和详细的规则、制度以及非个人关系的组织模式。在韦伯以后的20多年中,人们从韦伯的思想出发,对组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研究。韦伯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范畴,以帮助人们对组织的分析。
2.2.2.2 管理理论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组织管理理论逐步由古典组织理论阶段步入行为组织理论阶段。
20世纪中叶,以系统论为指导的现代组织理论逐步登上了历史舞台。现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仅从组织内部来分析组织各分系统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尤其着重研究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把着眼点由组织内部转移到外部环境,并由组织被动适应环境的观点转变到影响环境。系统权变组织结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古典组织结构理论和行为科学组织结构理论的观点,它既看到了人的因素,又重视结构的作用,将这二者结合起来,试图重新设计组织。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理论认为组织的外部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的变革。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的《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两篇文章中对管理理论中滋蔓、流派盘根错节的“理论丛林”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才能消除“管理理论丛林”的诱因进行了讨论。
孔茨在1980年《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将“丛林”归结为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学派等11种研究流派。
2.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容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组织行为学的兴起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最有代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世界管理大会的专家也认为,近百年来,在对人类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35种管理理论中,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
2.2.3 组织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理论
2.2.3.1研究对象
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某一群体,如一个企业或一个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方面。它涉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心理素质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组织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
组织管理心理学也称管理心理学,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理解、预测和管理人类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科学。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都是由人和物这两大因素构成的。这两大因素在组织中又形成了三大关系系统:物—物关系,人—物关系,人—人关系。而人—人系统则主要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组织管理心理学的任务是吸收、运用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活动规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动机、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手段,来协调人—人系统。组织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目的是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深化对组织心理学的认识。而它的直接的实践目的,也是它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组织效能,提高生产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足感。
2.2.3.2 研究方法
组织管理心理学并没有一种适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通用的方法,它主要以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个案分析、准实验研究、社会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方法为基础,结合管理实际,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采用适宜的方法,使问题的解决有客观的、科学的根据。西方国家组织行为学主要应用于人力资源的研究,如利用测验方法选拔职工,或应用评价中心方法对领导进行评价;由专家组帮助企业增加自我完善的能力,带动各种组织进行改革;决策理论的应用,如协助大企业对重大项目、经营战略进行审定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如制定更完善的作业班制度,防止事故,减少工作的应激等。采用决策会议方式,在专家指导下,利用电子计算机及专门的决策软件可以大大加快决策的制定过程和提高决策的质量。
总之,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它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及其他涉及管理的学科),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并以此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提高工作绩效的学科。一方面,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这一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和概念发展充实进来;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一个组织的成功经验会很快得到推广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