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信息素养

一、信息环境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信息社会”,有人称为“后工业社会”等。其中,“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ies)的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已成为一个描述当今时代特征的关键词。张永忠.信息检索与利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7.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的生产、利用和服务为支柱产业的社会,它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为其动力源,用电脑代替和加强人类的脑力智能。其主要特点是信息获取网络化、整合化、便捷化,信息存储标准化、系统化、持久化。信息社会已成为一个描述当今时代特征的关键词,发展至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够使“信息从一个地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地传送到另一个地方”,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化,根源于信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并且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众多的信息网络和信息装置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信息流程大大缩短。

二、信息素养概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其定义包括对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具有对信息筛选、检索、评估、组织、处理的技能等。于光.信息检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7.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质主席委员会”将信息素质定义为:人们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水平。这一定义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同上。从此,信息素质这个概念跨越了图书情报界,迅速扩展到教育界甚至全球各个领域。

简而言之,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概念,是衡量人的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素养与信息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信息时代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信息素养体现了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在信息环境中所拥有的修习涵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四个要素。信息意识在信息素养中起决定作用,具有强烈信息捕捉意识的人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具有高水平信息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树立正确合法的信息伦理观。

三、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养是一种跨科学和人文素质的综合素质,是一种个人能力素养,同时又是一种个人基本素养。通常,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具体与抽象的认识,它是信息素质的灵魂。信息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积极的主动性。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增强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信息意识的强弱表现为对信息的感受力的大小,并直接影响到信息主体的信息行为与行为效果。信息意识强的人,能通过蛛丝马迹捕捉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因而往往能够占得先机,获得优势;信息意识淡薄的人,忽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常使成功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导致错失良机而陷入被动。同时,信息意识还表现为对信息的持久注意力,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信息意识强的人能在错综复杂、混乱无序的众多信息表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识别、选择、利用正确的信息。

(2)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信息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理论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处理的方法与原则、信息的社会文化特征等。有了对信息本身的认知,就能更好的辨别信息,获取、利用信息。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它包含如下内容。

①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包括读、写、算的能力。尽管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读、写、算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但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仍然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基础。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很难设想,一个人连基本的读、写、算能力都不具备,怎么会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很强的信息能力,更谈不上在信息时代接受计算机互联网中的信息。

②信息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的理论知识,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信息化社会及其对人类影响的认识和理解,信息的方法与原则(如信息分析综合法、系统整体优化法等)。

③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等)、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未来等。

④外语:信息社会是全球性的,在互联网上有大半的信息是英语,此外还有其他国语种。要相互沟通,就要了解国外的信息,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应掌握1~2门外语,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

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它不仅体现了信息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关系到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与创造。

(3)信息能力

一般而言,信息能力可以概括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传播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也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不能让信息有效地为己所用。

根据教育信息专家的建议,现代社会中的大学师生应该具备六大信息能力。

①确定信息任务——确切地判断问题所在,并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具体信息。

②决定信息策略——在可能需要的信息范围内决定哪些是有用的信息资源。

③检索信息策略——开始实施查询策略。这一部分技能包括:使用信息获取工具,组织安排信息材料和课本内容的各个部分,以及决定搜索网上资源的策略。

④选择利用信息——在查获信息后,能够通过听、看、读等行为与信息发生相互作用,以决定哪些信息有助于问题解决,并能够摘录所需要的记录。拷贝和引用信息。

⑤综合信息——把信息重新组合和打包成不同形式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综合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⑥评价信息——通过回答问题确定实施信息问题解决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在评价效率方面还需要考虑花费在价值活动上的时间,以及对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估计是否正确等。

(4)信息伦理

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行为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张永忠.信息检索与利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2.它是调节、制约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之间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判断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信息道德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社会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措施。作为通过信息获益的人们,更应将信息安全与道德作为利用信息资源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信息社会成员应严格遵守各项信息法规与政策,自觉遵守健康合法的信息伦理与信息道德,规范自身的行为活动,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充分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充分注意合理利用信息及其相关产品。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道德是准则。

四、信息素养教育

(1)意义

信息素养对于现代大学生教育尤为重要。中国的高等教育法则明确要求大学生要具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对现代知识的检索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张永忠.信息检索与利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3.

①信息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面向世界的,应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要有国际化意识、胸怀,掌握国际的先进知识,具备跨文化操作能力和世界眼光,具有国际化视野等,这种人才能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达到这些素质的前提条件,必须具备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当下信息数量是以几何级速度急增,通过各种途径和机构得到的信息,很多都是没有加工和筛选过的,人们在进行学习、工作、生活时,面临怎样进行信息选择的现实情况。而信息在量上具有无限扩展的可能,因此准确而迅速地检索获取所需信息,有效分析、评价、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大学生发展所需的必备技能。

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以此次讲话为契机,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伟大的科学家正是通过不断的发明创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贡献。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学生是国家发展、民族兴盛的生力军,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亡,则国家亡,在信息社会可引深为少年创新,则民族振兴。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立在良好的信息素质基础之上,通过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在总结和充分利用前人研究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价值。

③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即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在当今瞬息变化的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的庞大性、时效性、前瞻性越来越强,终身教育就尤为重要,本科文凭管一阵子,终身学习管一辈子。知识本身具有老化性,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会随着时间而老化甚至失效。如果没有继续获取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应有的信息素质,很快就会被瞬息变化的信息社会和时代所淘汰。相反,如果受过良好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生,能主动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并使学习不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因此,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尤为重要,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前提。信息素养作为人们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基础技能,已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信息产业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唯有终身学习,才能成为与时俱进的社会人,只有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才能实现终身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总之,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的思维敏捷、认识超前,能够针对社会所需和自己的不足,及时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备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我们在信息社会中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信息的奴隶,使我们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高校为主,教育过程又以信息检索课为核心。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将文献检索课规定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任务之一。1984年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1985年颁发《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提出了文献检索课程“要逐步实现分层次连续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情报中心,在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图书馆宽敞舒适的学习环境、浓厚的信息氛围,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接受教育的场所。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终端检索等现代化设备的普及为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高校图书馆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互完善补充,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并且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是为读者进行各方面信息服务的,他们的专业信息背景具有稳定的人才优势。因此,高校图书馆作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重要基地,有责任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检索、获取、评价及利用能力。

(3)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模式

①新生入馆教育。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围绕应对高考的课程而展开学习,面对的是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本与教辅教参,高强度的课堂应试教育加上大量的课后作业,基本没有进图书馆的时间和习惯,也很少有与教学信息以外的信息利用意识。进入大学,图书馆对他们的信息教育就应及进跟进,将入馆教育视为信息素质教育的必备起点。通过对图书馆的资源介绍和基本使用方法介绍,使读者能认识到大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的差异性,让他们了解使用图书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现代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大学的心脏和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的重要场所。

②信息检索课程教育。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开展信息检索课程教育。目的是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通过对信息检索工具和信息检索方法的讲授,使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检索课题精练检索概念,制定检索策略,了解馆藏纸质文献与各种数据库系统的检索方法和步骤,掌握一定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能力等,拓宽了他们获取与利用信息的途径。通过信息检索课程教育,使读者掌握常用检索工具与相关工具书,掌握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帮助他们快、准、全地获取所需知识,消除了读者在大量的新信息、新情报面前出现不知所措的情景,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文献信息得以充分的利用。为他们以后的信息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让他们懂得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学习、工作必备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创新的需要。

③开展专题信息培训讲座。一般图书馆都会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定期举办各种信息知识、文献学的专题讲座。如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图书馆网站的利用、OPAC使用方法、数据库使用方法、工具书介绍、网络资源及网络检索工具、论文写作与投稿、文献管理软件、计算机及常用软件的基础使用等。也可根据读者的某些具体要求,组织专业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服务。这种信息培训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可及时解决读者的具体信息需求。

④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称为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教育,简称“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定义,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就是把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与图书馆服务融合到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它是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更新发展,用户教育个性化的需求与传统信息课教学模式的不足应运而生的。我国教育部“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研课题组在2014年年底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问卷”时,就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可见其已成为今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种模式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教育强调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的配合,采用相互合作的模式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学科专业课教学当中,将信息素质教育知识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育主体不单单是图书馆,而是要由学校的教师、馆员、学生来共同完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使专业学习和信息素养培养进入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更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提升图书馆和图书学科馆员在高校的影响力。

⑤在线素质教育平台。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是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开展的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采取的在线教育形式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在线平台、开放式在线课程,以及信息素质教育在线平台等。其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综合利用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真实形象地表达检索系统的实际情况,并可以直接登录网络数据库实施检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侧重于培养用户的自觉意识与自学能力,同时强调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方便学生吸取新知识,更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于2003年构建完成了自己的网络培训体系,进行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日益被高校所重视,成为用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可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合作、高校图书馆与校内外其他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资源。

(4)信息素质教育要实现的目标

大学生经过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实现以下目标。

①认识信息对信息化社会及人类的影响,认识信息素质在终身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②能理解信息手段的结构和特征。

③有积极的信息意识,在解决问题中能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能正确地选择信息手段。

④能使用各种信息工具、信息手段完成信息的收集、判断、评价、处理、传递、交流,以及创造必要信息。

⑤懂得信息的道德观,承担必要的信息责任,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⑥能在获取的信息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价值系统。

虽然信息素养在不同层次的人们身上体现的侧重面不一样,但受过信息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应具备: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合理与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