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扶贫移民生计发展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可持续生计分析
(一)可持续生计观念与基本原则
Chambers和Conway在对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 mission on Enviroment and Development, W CED)的可持续生计概念的修正后,提出可持续生计概念。他们认为:“只有当生计能够应对压力和打击,并能够保持乃至加强其能力和资产,同时又给后代留下持续发展机会,这种生计才是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生计是一种为消除贫困而确定发展目标、范围和优先事项的理念。可持续生计观念核心价值在于考虑贫困所有可能方面,在广泛层面上选择更适合穷人生计的机会,以及将贫困人口及其生计置于分析和目标设定的中心。Ashley和Carney在早期可持续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生计的六个方面的原则。①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可持续的减贫效果必须将外部干预的重点放在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的支持和理解上,并协助他们按照适合其能力、当前社会环境的生计策略共同行动。②响应和参与式原则。穷人自己是进行确定其生计优先选项的关键要素。外部援助者必须倾听穷人的意见,并对贫困人口的意见做出回应。③多层次性。消除贫困的挑战在于需要在多个层面做出努力,在微观层面上确保行动对于发展政策和改善环境有效,而在宏观层面上,需要保证宏观结构和发展过程有利于人们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④多方合作原则。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个部分。⑤可持续性原则。包含了经济、制度、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都十分重要,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⑥动态性原则。发展干预必须认清(农民)生计发展策略的动态性本质。发展干预应该随着干预对象境况的改变而调整,制定较长远的发展计划。之后,Carney为使得可持续生计原则更有意义和更易操作化,将可持续生计各原则划分为规范性类别和分析性/操作性类别。规范性类别的原则包括以人为中心原则、赋权原则、响应和参与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分析性/操作性类别的原则包含了多层次和整体性原则、多方合作原则、分解原则、长期性和弹性原则。
(二)可持续生计分析的理论逻辑
继可持续生计观念形成之后,可持续生计方法在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捐资组织(如DFID)等多类型组织的减贫与发展干预中被广泛应用,并获得进一步发展,进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英国国际发展部(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发展形成的可持续生计分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的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以及国际关怀组织(CARE International)的农户生计安全分析框架。以上三种框架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是通过设计一套整体性的援助行动框架(其中包含了收入、自然资源管理、赋权、提供有利于农户生计策略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提高贫困群体生计策略对外部环境的应对和适应弹性,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社会和经济投资,促进穷人生计的可持续发展;CARE在发展和援助行动中侧重的是农户生计安全,强调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鼓励人们更加积极地发展生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援助,对家庭成员消费状况和资产水平进行监测;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特点在于,它提供了发展和减贫相关重要问题的检验清单,并概括出这些问题间的连接关系,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关键的影响和过程上,强调影响生计的不同因素间的多重互动。
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获得广泛运用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模式,由英国国际发展部的可持续农村生计委员会(the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Advisory Committee)在可持续生计方法在研究机构及其他机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该框架通过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转变和过程的转变、生计策略、生计结果五个相互关联的结构部件来阐释农户生计发展中个人或家庭与外部结构的互动过程。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被看成是农户“内在”部分,其他部分被视为与内在相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外部环境”。作为整个分析框架的核心,生计资本的性质和状况,决定了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农户生计策略性行动导致了某种生计结果。农户能动性地使用生计资本获得了某种他们想要的生计结果,并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部结构环境。进而影响(提升)到以外部媒介为主的农户生计资本的性质和状况,以此构成循环的分析路径。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具有一定生计追求目标的个人或家庭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机制是不明晰的。也就是说,人与社会环境(组织、制度、政策等)相互影响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在现有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思想中难以找到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