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篇一:岷江柏
先摘抄数种植物志描述:
“岷江柏,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枝叶浓密,生鳞叶的小枝斜展,但不下垂,不排成平面,末端鳞叶枝粗,直径1—1.5毫米,很少到2毫米,圆柱形。鳞叶斜方形,长约1毫米,交叉对生,排成整齐的四列,背部拱圆,无蜡粉,无明显的纵脊和条槽,或背部微有条槽,腺点位于中部,明显或不明显。二年生枝紫褐色、灰紫褐色或红褐色,三年生枝皮鳞状剥落。成熟的球果近球形或略长,径1.2—2厘米;种鳞4—5对,顶部平,不规则扁四边形或五边形,红褐色或褐色,无白粉;种子多数扁圆形或倒卵状圆形,长3—4毫米,宽4—5毫米,两侧种翅较宽。
“岷江柏木为中国特有,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和干旱河谷地带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岷江柏树干通直,木材可供建筑、家具、农具等用材。枝叶可提炼柏木油;提炼柏木油后的碎木,经粉碎成粉后作为香料,出口东南亚等国。
“岷江柏(渐危种),常绿乔木,分布于四川和甘肃两省的大渡河流域、岷江流域和白龙江流域海拔890至2900米的峡谷两侧或干旱河谷地带。岷江柏木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较长而严寒,夏季温凉,冬干春旱,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8—14℃,最冷月平均气温-20—6℃;年降水量500—750毫米,年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二倍;相对湿度50%—70%。土壤中性至碱性,多为花岗岩、石英岩及石灰岩发育而形成的坡积山坡棕褐土或山地褐土,或生于无结的母质碎块上或千枚岩、云母片岩、花岗结晶岩等母质风化的土壤上。岷江柏为喜光、深根、耐旱的树种,对坡向选择不严,多生于立地条件极差的悬崖陡壁,仅在少数峡谷地带有小片林地,常以纯林状态出现,林下的乔木树种有栾树、蒙桑;灌木以西南杭子梢、马鞍羊蹄甲、水木栒子等居多。
“现今的岷江柏分布于三个不连续地区。即岷江流域的四川省茂县、汶川、理县为一分布区;大渡河流域的四川省马尔康、金川、小金、丹巴为一分布区;白龙江流域的甘肃省舟曲、武都、文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为一分布区。三处水平分布范围共约18580平方公里。
“岷江柏在其分布地区内还有若干大树,单板或几株聚生。这些大树一般是生长在寺庙、学校、宅院以及交通不便的山上,被当做神树、风水树而保存下来。如地处甘南的迭部县腊子乡,在乡政府后康多寺,寺院内生着一棵高30米、胸围3.4米、冠幅86平方米、树龄约600年的岷江柏木。这棵柏木高耸云天,苍劲挺拔于村落之上;虬干曲枝、苍翠葱郁、古色古香,又生机勃勃,被当地群众奉为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