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泰州暗夜生死谜团
那个漆黑混乱的冬夜之后,骆宾王就成了一个幽灵。
他似乎是死了。684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晚,泰州城郊的一艘大船上,一把把钢刀从暗处亮起,毫不费力地从背后穿透昔日战友的胸膛,带出一蓬蓬鲜血,和一声声凄厉但是短暂的呼叫。
很快,一切都在漫无边际的凄风苦雨中归于平静,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然后,决意投靠朝廷的王那相部,从容割下故主徐敬业等25人的首级,再把大船掉头靠岸。杀人者要把昔日战友的人头献给朝廷,获取赏赐。
他们特意告诉朝廷,那25颗首级中,有一个是骆宾王。
混乱年代
骆宾王,浙江义乌人,一个出身贫寒,但七岁就能写诗的神童、奇才。但是他这一生一直不怎么得志。史书上说,他早年“落魄无行”,就是混得不好还没有节操;“好与博徒游”,经常和赌徒混在一起,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蹲过大牢,出来就重新做了个浙江临海县丞,这是个从七品的小官。
这是公元684年。这一年,大唐有太多的惊恐纷乱,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用哪个年号来代替它,从正月到年末,短短一年间换了四个年号。这年农历七月,被视为灾星的哈雷彗星扫过天空,整整四十多天才消失。朝廷慌忙把年号改为光宅元年,同时大赦天下以求安定。
当年二月初六,即位仅一个多月的唐中宗李显,被皇太后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另立毫无反抗能力的幼子李旦,自己则临朝称制,大唐江山虽然稳如磐石,李氏国祚却只在武则天的股掌之间。
最先起来反抗的,不是坐镇各地的李氏诸王,更不是懦弱的小皇帝,而是开国元勋李勣之孙李敬业——起兵造反后,被夺去了朝廷所赐的李姓,改为原姓“徐”。
54岁的骆宾王,也丢掉那个从七品小官,参加了徐敬业的举兵大计。并写下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文》。
两月而败
不愧是名列“初唐四杰”的大才子,檄文写得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据说,武则天读到这篇时,惊问这是谁的手笔。当身边人告诉他这是骆宾王时,她不禁感叹道:“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怎么没有把这样的人才征用到朝廷里来?
但失败来得排山倒海。举兵仅仅两个月,徐敬业与骆宾王等人就败走江都,准备乘船沿着长江入海,逃往大唐的敌国高丽。但老天爷似乎抛弃了他们,十一月十八日晚,逃亡的船行至泰州城外,突然遇到大风逆吹,迟迟不能出海。
然后,决意倒戈的王那相亮起了屠刀。
然后,骆宾王这位武则天眼里的国士,也被官方正式宣布了死亡。
月夜诗僧
大唐神龙元年,泰州夜晚的那场血腥杀戮后21年,一个叫郗云卿的朝廷官员,郑重地抹去了他之前关于骆宾王死亡的记述,在《骆宾王文集》序中,他重新写下了一段文字:“文明(684年)中,与嗣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
这一年,李唐皇室重掌江山,立即下令重修徐敬业祖父李勣的坟墓,同时派人搜集骆宾王的诗文——他们都是中兴大唐的功臣。另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还原泰州那晚的真实场景。
郗云卿正是调查的主持者,他逐个拜访了当年的目击者。显然,最终得到了一些让人吃惊的意外事实:骆宾王很可能没有死。
也是在这一年,人们传说,诗人宋之问,在灵隐寺意外见到了已经出家为僧的骆宾王。据说,那是一个月光皎洁的美好夜晚,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的长廊上走来走去想诗句,好不容易才想出了第一联:“鹫岭郁苕峣,龙宫锁寂寥。”但总感到不称意。而且再也想不出下联了。
这时,寺内有个老和尚走过来,轻轻地吐出一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非常惊讶于这两句诗的气象开阔。
接着,他把这首诗思考完成了:“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但那位老和尚所赠的诗句,是全篇中最精辟的地方。
生死成谜:终老於潜还是灵隐寺?
然而,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那位老和尚时,人已经不见了。寺里知情的和尚告诉他说:“那就是骆宾王。”
和尚说,当年兵败后,徐敬业和骆宾王一起都潜逃了,没有被抓到。王那相和前来平叛的李孝逸怕回去不好交代,就随便找了和他俩相貌相似的人头充数。后来虽然知道他俩没有死,也不敢再抓捕了,被女皇知道了就是欺君之罪。
按照这个说法,徐敬业和骆宾王都没死,徐敬业在衡山做了和尚,骆宾王也做了和尚,不过他是四处游览,最后来到了灵隐寺,一年之后就死了。
这个故事记载于晚唐时人的笔记中,但并不是很被后人认可。因为,骆宾王和宋之问的父亲同朝为官,两人是老相识了,不可能见面后认不出来。
并且,在灵隐志中,明确记载了此诗句的作者是宋之问。
虽然此事不足为凭,后来的骆宾王研究者们发现,骆宾王诗集中,似乎有不少诗歌的意境,确实像是作于徐敬业兵败后。
“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微”,是辗转东南时的感慨。
“惟当过周客,独愧吴台空”,是兵败落寞,凭吊遗迹时的伤感。
“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是故友无踪,物是人非的叹息……
同时代人说,他投江了
不过,根据唐人张鷟的笔记小说《朝野佥载》,骆宾王的结局又有另外的说法:死了,那天晚上从船上跳进了江里。
历史学家们觉得,张鷟是个喜欢记录奇闻怪事的人,又和骆宾王同时代,那么他的消息来源很可能是确切的,或者至少比官方的记载来得可靠。因为说骆宾王被杀的《旧唐书》、《资治通鉴》,成书都更晚。
不过《资治通鉴》也说,“伪将王那相斩之(徐敬业)来降,余党赴水死。”
说明当时在慌乱的场景中,的确有很多人选择了跳水逃生。这样,张鷟的消息来源,很可能就来自当时的脱逃者之口。
临安於潜棠公山村骆氏家族,自称是骆宾王后人。其《骆氏宗谱》中则记载,骆宾王兵败后,他的儿子崇德从义乌来到了於潜,随后联系到出家在灵隐寺的骆宾王,于是骆宾王自灵隐寺联诗后,来到了於潜。
但是骆宾王究竟藏身在於潜的什么地方,宗谱却没有提及。
於潜《骆氏宗谱》记载,崇德是“变易姓名”来到於潜的,他进了赵家做上门女婿,改姓赵,以后才又恢复了骆姓。进了赵家以后,他联系到了父亲,而此时骆宾王已落发灵隐寺。
棠公山不远处,虞溪西岸的山坳里,是曾经建于晋代的妙乐寺。这座千年古庙已在文革中被毁,但是村民们说,那个庙里住过骆宾王。
但是,於潜并没有发现骆宾王墓。并且,历史学家说,中国家谱作为文献的可靠性很低,比如义乌宗谱和於潜宗谱,对骆宾王几个儿子的名字记载都不一样。
两处墓冢身安在
骆宾王家乡义乌《骆氏宗谱》则记载,骆宾王兵败后,先藏身于隐寺,最后还是回到了家乡,死后就葬在义乌县东三十里的上枫塘。
骆氏宗谱显示,骆宾王墓在明朝弘治年间、清朝乾隆年间经过了两次重修。但什么时候初建,又是何人所建,宗谱却没有记载。
不过据宗谱记载,骆宾王墓初建时应该很壮观。从初建到明朝年间的第一次重修,依据宗谱中“八百年完整如故”的话来推算,骆墓应当建在骆宾王死后不太长的时间里。
其实,据说在泰州下游、长江入海口的南通城北黄泥口,也就是那晚事变发生地不远处,另外有一处骆宾王墓。
明朝人朱国桢《涌幢小品》里说,明正德九年(1514年),泰州下游、长江入海口的南通城北黄泥口,一个曹姓农民开荒时,无意发现一个古墓。墓碑上赫然刻着“唐骆宾王之墓”,掀开棺材盖,里面真躺着一具尸骨,衣服和帽子都是崭新的感觉。
这个农民没什么见识,吓得重新把土埋上,把石碑背回了家。他又怕人知道,惹来是非,砸了石碑扔回原处。
到清雍正年间。有一个叫李于涛的人,自称是李勣第37世孙,他说,那晚之后的骆宾王事迹,就保存在李家族谱里:徐敬业兵败后,他的儿子李絧和骆宾王一起藏在现在南通一带的芦苇荡。
躲躲藏藏一段时间后,骆宾王客死当地,李絧就在黄泥中为骆宾王凿穴建墓,墓碑上刻着“唐文人骆某之墓”。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福建名士刘名芳住在这里编五山志,听说骆宾王事迹后,就到黄泥口搜寻,发现一块残碑,还能辨析出残破的“唐”和“骆”字。
如果此说属实,那么骆宾王人生最后的时光,就是孤身一人遁迹荒野,辗转在黄泥口一带,在一片搜捕声中度着惊魂不定的日子,直到死去。
但那个墓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后记
1933年,自称骆宾王四十世孙的骆奉升,在他所编辑《骆文忠公墓考》文集中,收录了从明朝到民国几乎所有关于骆宾王墓迹的文章。
其中,大多数人认为,黄泥口发现的骆宾王墓,因为可以和李于涛家谱相互印证,应当是骆宾王的遗骨所在,而义乌上枫塘古墓,则是骆氏子孙仰慕祖先而建的衣冠冢。
无论如何,从此终究再没有确切的骆宾王踪迹出没。如果他确实活着,那也只是大时代混乱中的一个小意外。
其实,这个人死或生,与这个世界,乃至他过去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一代国士,在684年那个漆黑夜晚后,就永久隐匿在了江湖风浪中,直至没入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