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我们从婴孩长到成人,习惯日升月落,春去秋来,但是,仍然对悲欢离合、恩怨情仇那么耿耿于怀;仍然会在受伤难过时把自己关在昏暗的小屋子里,放不下过去,舍不得失去。然而有谁想过,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还剩多少时间容许我们对生命中的不快而唏嘘感叹呢?
【快乐工作就是做你想做的和你能做的 】
美国某州一个静谧的小镇上,有一位叫洛克的厨师,他的烹饪水平不错,在一家规模不小的餐厅做了两年厨师。他还喜欢博彩,虽然一直没有中过大奖。有一年,他得到了幸运之神的青睐,中了数百万美元的大奖。在经济危机的情形下,他成为小镇最幸运的人。中奖的那个夜晚,他在自己工作的餐厅中请客。他亲自下厨,与大家共同庆祝自己的一夜暴富。
那个狂欢的夜晚,所有人都尽兴玩耍,只有饭店老板怀特闷闷不乐,因为他还得计划重新招聘一位厨师,他想洛克不会继续做这份工作了。
第二天,就在怀特做好招聘广告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在他身后响起。洛克竟然回来了。洛克不仅回来了,还风趣地说:“我是厨师,你们别想将我丢进那些豪华会所。”于是,洛克又开始了他的工作。很快地,饭店里的食客渐渐增多,当人们发现洛克依然在这里时,都惊讶地向他挥手致意。
后来,他的选择受到记者的关注,记者采访他:“洛克先生,你有了一笔充足的资金,完全不需要在这里上班了,为何还要继续工作呢?”
他一手拿着勺子,一手端着盘子,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学做菜,并在父母的竭力反对下成为一名厨师,你应该知道我多么喜欢这份工作了吧?而且,我在这里有如同亲友一般的老板和同事,我们相处得很快乐,他们让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很快乐。我为何要因为一笔意外之财而将我喜欢的事情丢掉呢?”
记者十分吃惊,但仍然执著地问:“你手头已经有了钱,为什么不将这家餐厅买下,然后自己当老板,这样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洛克笑了笑说:“购买这家餐厅成为老板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因为这是怀特最喜欢做的事情。我倘若将这家餐厅买下,那不意味着怀特将会失业并失去快乐吗?这样做既不能给我带来快乐,又会夺走别人的快乐。”记者听后,不由得对洛克竖起大拇指。
爱迪生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未感觉到自己是在工作,一切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快乐的。”行走在职场中的人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上司的责难、升职加薪遥遥无期、同事间钩心斗角……只要有不如意之处,我们就会觉得工作不快乐。但是也有许多人能够摆脱工作中的墨菲定律,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一些快乐因素,做自己喜欢做的和能做的工作,你会发现工作其实很快乐。
工作是上苍赋予的使命,工作是人的信仰。将自己喜欢的并乐在其中的事当作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独特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心态,即便是枯燥乏味的工作,也要从中感受到价值。当你完成使命的同时,你会发现成功也会悄悄降临。
想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就要学会让自己轻松一些。与其每天在乎自己的物质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体会经验的积累。一个真正明白从工作中寻找人生乐趣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忧虑和压力的。
别把每天的工作视为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这样只能给你带来沉重的压力。你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换种心情,将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培养你对它的兴趣,轻松愉快地面对你的工作。
工作中有许多乐趣需要你去寻觅。做你喜欢做的更容易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你才会认真钻研最佳的工作方法,轻松面对你每一天的工作。这样一来,你不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还能从工作中学到很多。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竭尽全力,是否有这种精神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工作时,倘若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烈火一般的热忱,使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那么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不会觉得辛苦。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忱去对待最平凡的工作,就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相反,如果以冷漠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没有停不了的雨,也没有度不过的黑夜 】
有一个年轻人,他每天都觉得很心烦,好像这世界上所有的坏事情都盘旋在自己周围。这种日子真难熬,于是他出门去寻找可以解脱烦恼的秘诀。他在山脚下见到牧童吹着牧笛,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就上前询问:“你看起来真快乐,能教教我怎么做才能像你一样吗?”牧童递过笛子:“笛子一吹,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年轻人试了试,没有用。
他又来到了河边,看见一位大爷坐在树荫下钓鱼,怡然自得的神情让他很羡慕,于是,他又上前问道:“大爷,你知道怎么做才能不再烦恼吗?”老大爷盯着水面的鱼漂,慢条斯理地说:“跟我一起钓鱼吧,你一定会没有烦恼。”年轻人试了试,仍然不灵。
他不相信想要从烦恼中解脱会这么难,于是他继续往前,来到了一个山洞里,洞里有一个老人,满脸幸福满足的微笑,年轻人恭敬地询问,老人微微一笑问道:“有谁把你捆着了吗?”“没有啊。”青年一阵纳闷。“既然你没有被困住,那又要解脱什么呢?”
原来在生活里,不是烦恼来找你,而是你总抓着它们不放,是我们自己困住了自己。很多东西都因为受到别的事物的牵绊,而无法自我抒怀。就像一只风筝,不管怎么飞也挣不脱线绳,所以总也飞不高;一匹健硕的野马,因为一根缰绳,性子再烈也会被驯服,然后任凭马鞭抽打。而我们呢?为了一个晋升的机会,我们会辗转反侧几个夜晚;为了争一次输赢,我们会拼得你死我活,耗尽精力;为了一次不能接受的损失,我们常常痛心疾首,自责不已;为了一段未了的情,我们常常牵肠挂肚,寝食难安……我们在一件事里团团转,在自找的烦心事里迈不开脚步,为什么这么难解脱呢?都只因为自己给自己绑上了绳子,却没想过去割断它啊。
根据墨菲定律,凡人都要庸人自扰,从此“凡人”变成了“烦人”,愁云惨雾开始笼罩人生。那些本来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却往往被一些人无限放大,成为了难以解决的大困扰,然后常常抓不着头绪地往坏处想。何苦事事挂心,特别是为了那些不起眼的小事,让你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生命不长不短,烦恼大大小小,把它们看作平淡生命的点缀又如何呢?有时摔倒未必是坏事,犯错也没有什么不好,有时候情绪突然大起大落,但事后都会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生活原本就这样奇妙不可思议,不是每种失去都是消极的,生活原本就难以预计,所以失去未必就是坏事。
生活是一段路,这段路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时间可以改变很多,静静地回味逝去的日子里自己的多愁善感和悲情伤怀,但事情过去了,想通了,感伤也没有当初那么深刻了。也许回味失去就是一种新的收获。
在现实的生活中,当你遭受打击而精神恍惚的时候,不用气馁,这只是人生的风改变了风向,风停后,一切都将再次清晰,路还是在继续。一些悲伤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淡忘,人就会变得洒脱起来。人只有在失去后才知道余下的缺憾需要时间来填补,只有失去才会开始珍惜现在的幸福。当我们得到时,不要过于激动,忘乎所以;当我们失去的时候,也要看清自己的内心还是依然坚强独立,暂时的失去是为了让我们能理清思绪,找准自己的新起点。
人生在世,悠悠数万日,我们会经历很多,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得到,也有失去;有伤心,也有喜悦……但这些始终不会是一个人全部的生活,无论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都只不过是一个让你稍作停留的驿站罢了,路还很长,生活还要继续,而我们也还要一直走下去,而发生过的一切都将被抛在我们身后。
一个容易快乐的人,从不计较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管是苦难,是迷惘,还是委屈,他都能一笑了之。多不代表一定富有,也许还意味着他原本的不足;少也不一定就是贫穷,而是另一种富裕。快乐的人都会懂得,既然迟早会过去,那就不用计较太多。
【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 】
有一天,一只老钟对一只小钟说:“你一年里要摆525600下。”小钟吓坏了,说:“哇,这么多,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下呢?”这时候,另一只老钟笑着说:“不用怕,你只需一秒钟摆一下,坚持下来就可以了。”小钟高兴了,想着:一秒钟摆一下好像并不难啊,试试看吧。果然,很轻松地就摆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小钟已经摆了525600下。
史铁生在《活着的事》中这样写道:“世界上唯一你可以拥有的东西就是过程,而时间永远是流逝的。”
在冷暖相宜的云南古城,那儿的人们生活得悠闲自在,不论你是个多么急性子的人,到了这里,都会开始放慢脚步。一个英国人来到云南旅游,当他看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时,很疑惑:“为什么你们这里的人,都是这样慢悠悠的呢?”从他身边路过的一位老人说:“先生,你说人最终的归宿是什么?”英国人思考后说:“是死亡。”“既然是死亡,那你还忙什么呢?”
静静地享受过程,精彩就在每一天。如果你不会享受过程,其结果大家都差不多。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括号是出生,右边括号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空,要用靓丽多彩的事情,美好的心情把空白填满,填满了括号生命也就结束了。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有人看透,有人看破。有一个年轻人看破红尘了,每天啥也不干,懒洋洋地坐在树底下晒太阳,智者问他:“年轻人,这么大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年轻人说:“没意思,赚了钱还得花。”智者又问:“你怎么不结婚?”年轻人说:“没劲,弄不好还得离婚。”智者说:“你怎么不交朋友?”年轻人说:“没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会反目成仇。”智者给年轻人一根绳子说:“干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年轻人说:“我不想死。”这个年轻人似乎受到了墨菲定律的诅咒,他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既然无法选择命运,既然烦恼来了你躲也躲不掉,逃也逃不脱,那不如静静地面对生活。
当你想登上山顶看风景,觉得走路太辛苦就想坐索道缆车直达目的地,虽然很轻松,连汗都不会流几滴,但错过了山路中优美的风景。看电影时如果因为觉得片时太长,而不断快进直奔结局,虽然很节省你的时间,但会错过很多精彩又深刻的情节,这样岂不糟蹋了导演的良苦用心。
还有多少人像陈景润一样,为摘取“数学皇冠”而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地付出;还有多少人如钱钟书,为写成《围城》而呕心沥血;还有多少人像余纯顺,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徒步罗布泊。表面上看,他们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得到一个结果而努力着,实际上,他们更看重奋斗的过程并享受这个过程。缺乏过程的结果,就像猪八戒吞下了人参果,也许能填饱肚子,但体会不到个中美味,始终是个缺憾。
实事求是地说,从始到终,人们因为太看重“终”了,反而忽视了过程。其实,结果是由过程演绎而来,它本身并不是太重要。凡经历过“过程”的人,都不太关注结果,因为结果也意味着结束和“谢幕”。如果你在这个每天都实实在在要面对的“过程”中,都没有及时完善自己,感悟生命,拥抱生命的话,那么就无所谓“结果”了。
当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时,它的魅力让人惊叹。殊不知,在长出这对华丽翅膀的过程中,它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只有蝴蝶明白成果的来之不易,也更明白,如果没有之前的苦心孕育,怎会有今日的精彩绚丽。最后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亦弥足珍贵。虽然它的寿命短促,但是它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只真正的蝴蝶了,已经享受过那一段辛酸的历程。它满足了。
没有“过程”的享受,是人生的另一种缺憾。路上的过程,总给人一种期待和平和,不管到达什么样的地方,路上的等待是最轻松的。正如亦舒所说:“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拥有这种平和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旅程。
【你羡慕的她也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不如意 】
猪说假如我能再活一次,我要投胎当牛,虽然工作辛苦点,但至少被人夸奖,受人爱护;牛说假如我能再活一次,我想做只猪,吃了睡,睡了吃,不用干活不用受气,活得多逍遥自在。鹰说如果能让我投胎转世,我就做只鸡,有水有米有房,每天只要打鸣下蛋就够了;鸡说如果我能投胎,让我去做一只鹰,这样可以在天空翱翔,不受约束。
人都是这样,觉得别人的才是最好的,然后开始互相羡慕赞扬起来。有的人常常做梦,梦见自己成了某某那样的人。大概是我们太明白自己的缺憾在哪里,所以就会拿着这些缺憾去找我们认为完美的人生作比较,别人完美的人生就像是我们的模板,最好得一模一样才好。其实这个世上哪有十全十美,十全九美都算不错了。你不知道,那些我们所羡慕的人也在默默地承受着他们的不如意。只是这些,他们怎么会告诉你呢。
经历的事多了,我们就会发现,费心追赶别人的脚步,希望别人有的我也能有,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强人所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得到的往往是一枚强扭的瓜,而且苦得难以下咽。人生要学会知足和放弃,走自己的路,目不斜视,也许脚步会从容许多。
从墨菲定律的角度来看,我们低估了自己,高估了别人,看到自己不好的处境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羡慕别人的精彩却不知道其实他们私底下付出了多少艰苦奋斗,结果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无力。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自己。就像一件衣服,你看着别人穿着好看,可套到自己身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你们本来就是不一样的,风格不同、路线不同,何来攀比的基础呢?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关键是清醒地认识自己,找准定位,让自己的优点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和发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
曾担任过埃及政府高官的萨伊特,在34岁时就做了副市长,正当壮年,前途一片光明。只可惜,天不从人愿,在他37岁的时候,他主管的城市发生了一场大火,他因管理不慎被追究了责任,免去了职位。离职退位后,萨伊特的身边依然围绕着许多显赫的人士,富翁、高官、大财团的董事长……大家都替萨伊特感到惋惜,认为他一定会很痛苦,而且一定会想要卷土重来并会来找他们帮忙。可是,他们都想错了。萨伊特回到了乡村,悠闲地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他在自家的菜地里种菜,每天锄草施肥捉虫,日子平平淡淡却别有一番滋味。闲来无事,他就会走街串巷,把收集民间陶器作为自己的爱好。在这样的生活里,他从不去理会别人的荣华富贵,也不去羡慕别人的好日子,只是这样我行我素地享受着自己的时光。
基于他的知识和才能,他很快就在收藏上有了很大的成就。七八年的时间,他竟然收集到了几十件世界顶级的民间珍宝。前来购买的人蜂拥而至,萨伊特每卖出一件,价值都在上千万美元。有人问萨伊特:“你怎么会在收藏上有这么大的成就?”萨伊特说:“因为我过得十分简单,从不盲目地羡慕别人,清静的生活让我可以一心一意地鉴别陶器。”
萨伊特摆脱烦恼的方法,就是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别人是好是坏与自己无关。所以,他才能把收藏做到极致,成为世界级的收藏大师。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才能井然有序地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被外界的纷乱打乱自己的脚步,才能取得如萨伊特一样的成就。等到他走上金字塔顶端的时候,反倒是别人要为了他而改变自己了。生活中能真正打扰到我们,让我们感到慌乱的,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太在意别人了。
因为羡慕别人,甚至嫉妒别人,而使自己陷入迷茫,甚至害怕跟外界接触,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受到打击。盲目跟随别人,换来的结果只会是从此丢了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去管别人怎么走,只有这样,你才会活得自得其乐、自得其所,为自己的未来去精彩地活。
羡慕别人是因为我们追求完美,期望可以活得更好。可是我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的处境都不同,你无法去克隆对方的人生。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与其仰望别人的幸福,不如注意别人经营幸福的方法;与其羡慕别人的好运气,不如借鉴别人努力的过程。
【既然过去伤了你,何苦再挂念它 】
“如果那时我没有和他结婚,我现在就不用这么劳累。”“如果我当时没有选这一行,或许我可以多赚点钱。”“如果我小时候把皮肤保养得更白一点,一定可以当个风光的明星。”……有些人就像这样终日生活在过去的日子里,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过去的决策失误而惋惜。
依据墨菲定律,很多跌倒后的人会干脆坐在地上不再起来,因为他们认为:不站起来,就不会再跌倒了,如果站起来,就一定还会跌倒。这种心态和一叶障目、掩耳盗铃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不去反思为什么会跌倒,更不相信再次站起后自己也许不会跌倒,而是匍匐在跌倒的阴影下,唉声叹气。没有勇气再次面对困难的人,只会像逆水行舟般不进则退。
保罗博士任职于纽约市的一所中学,这个班的学生似乎把成绩看得相当重要,总是为了成绩深感不安。每次考试一结束,他们就会开始焦虑,担心自己会不及格,以后会跟不上大家,越来越糟。这样的情绪给下一阶段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博士为了帮助孩子们摆脱心魔,在一天讲课时,把一瓶牛奶带进教室,放在了水槽前。这是一堂实验课,学生们都对这瓶牛奶的用处感到好奇。课上了一半,保罗博士突然一巴掌把牛奶打翻在水槽里,学生们不知所措,只听到博士大喊了一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他叫学生们围拢在水槽前,仔细看看那破碎的瓶子和流出来的牛奶。博士说:“你们要记住这一课,瓶子已经破了,牛奶已经流光了,不管你怎么后悔,也没有办法再复原它们。如果事前不把它放在水槽边,也许还有机会挽回。但是,现在的结局已定,那就把它忘记吧,我们继续做下一件事。”
过去的已经过去,正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样,不能重新开始,不能抹去再改写。为过去悲伤,为过去遗憾,除了让自己心力交瘁,分散精力,没有一点好处。
有些人在认识到犯了错后,往往先开始自我埋怨和自责,严重一点就会惩罚自己,结果让自己的心情陷入痛苦、内疚之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悔恨。其实,人生路漫漫,人们都会因为做了错事而产生悔恨之情。这种不太正面的情绪在大多数人身上会很快消失,不至于影响到人们正常的行为处事。但也会有人被悔恨的情绪捆绑,怎么也挣脱不开,甚至从此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世界那么大,一点小小的过失不值得用那么多时间去追悔,如果每件事都这样放不开,那么人的一辈子恐怕都要在悔恨的梦魇中度过了。既然错已铸成,并且无法挽救,不如汲取教训,让自己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干脆的自我解脱,比把悔恨埋在心里更有效。
既然有些事已无法改变,那就忘掉它;倘若有机会去补救,那就不要怠慢,赶快弥补。后悔、消沉、自责不但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阻碍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鲁迅先生曾说过:“有些人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的题目,却开不出合适的‘药方’。”这句话,一针见血,言简意赅,余味无穷。
沉溺于过去的错误之中,是接纳未来的最大障碍。它会磨钝智慧的锋芒,斩断进取的触角,愚蠢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过去失败了,今天恐怕也不行。”因此,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很难取得事业的发展。莎士比亚说:“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情愿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既然过去伤害了你,就不要再挂念它,只有忘记它,才能开启新的生活。
【有时候,随波逐流是最舒服的姿态 】
如果你是一个旱鸭子,那么肯定会觉得碰到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现在,像考虑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想想,你是因为怕水才不会游泳,还是因为不会游泳所以那么怕水?再怕水的人总会遇到坐船的机会,到了这个时刻,你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克服恐惧。放下心中对水的阴影,让身体随着波浪起伏,当你们的频率处在一个波段,你会发现,身体的反应变得很平静、很舒服。
你是不是曾经为了某个人成绩比你好,某个人赚钱比你多,某个人总是遇到贵人但自己总是路途坎坷而觉得忿忿不平。如果是这样,那么墨菲定律会告诉你:别流口水、别怨天尤人了,人生来就不平等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也许大家都有酸葡萄心理,觉得我就是要活得比别人更好,只要我想要得到的就一定能拥有。朋友,能够满足地活着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何必逼自己走上风口浪尖呢?高处不胜寒。勉强走得越高,摔得也越疼,最终灰头土脸回到原点,那才是真正的可悲了。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随时保持充沛的精力整装待发,这样的人不是不求改变,而是不去做自己现有的能力还无法改变的事。好好做自己,享受现在的自己,不见得你活得比别人难。买名牌是给别人看的,无冕之王也可以是人生的最高奖赏。最主要的是,不是每颗葡萄都像你想得那么甜。
随波逐流并不等同于安于现状,它可以是一种天地任逍遥,自由自在的心态,就像大隐隐于市一般,既要维持内心的宁静、干净、明净,又要有接纳市井中三教九流的勇气。这当中肯定有些许无奈,但更多的是得到对世事的透彻领悟。渺小的我们无法改变世界,那就让世界的潮流来改变我们吧。当然,这种改变绝对不是毫无目的地放任自流,而是审时度势之后明智地随波逐流。
庄子是道家一位很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名字被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他的文章气势磅礴,他的思想深邃宏大,寓言意义深远,他嬉笑怒骂,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庄子的许多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其境界的大小所决定的。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去判断事物的价值,墨守成规,亦步亦趋。我们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生活带给我们的条理秩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这样和这世界上的其他人一样,从来不想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扪心自问一下:“我是不是能换一种生活方式?我能不能适应另一种生活方式?”
庄子提倡“外化而内不化”,意思是说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人要生存,当然需要顺应社会的规则,这一切都是所谓的外化的事物。但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有他独特的价值观,独特的风格,有个人的秉性,这即是他内心真正的“不化”。只要人的内心可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被俗事浸染,偶尔的随波逐流能更好地生存。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泊为大。古往今来,摆脱不了名利二字的人还少吗?一生追求名利的人更不在少数。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诱惑摆在我们面前,得到了欣喜若狂,得不到意兴阑珊,但,何必呢,我们要学会用庄子的大境界、大视野去打破常规的思维和心态,不必对自己的得失太过在意,不要过分地急功近利,尽情地去感受生活带给你的起伏,达到内心的平静。
“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诱惑改变的是人生的方向,大诱惑改变的就是人的本性。能抵得住外物带给我们内心的动荡,才能真正地笑谈人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随波逐流,随心所欲,随遇而安,但求一世随缘。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
《庄子·山木》中写道:“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这说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故事告诉人们,总想着算计别人,就会忽略自己的处境,甚至会对自己身边的危险也视而不见,最终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春秋时期,孙膑、庞涓都是鬼谷子门下的得意弟子。但二人所学的本领是不一样的。孙膑因为同门之义,把自己学到的都教给了庞涓,而庞涓总是支支吾吾,不愿意告诉孙膑自己学到的是些什么。两人修行了一段时间后,庞涓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高超了,完全可以在江湖中闯出名堂,就下山去,还做了魏国的驸马。
在他走后,孙膑继续跟着师傅专心学艺,庞涓知道后,认为只要孙膑活着,总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就决定一定不能让他再留在世上。于是,庞涓盛情邀请孙膑去魏国,摆下“鸿门宴”,孙膑多次婉拒之后也只能应允。庞涓趁机陷害了孙膑,把他的膝盖骨给挖掉了,为了打消庞涓继续残害自己的念头,孙膑只好装疯卖傻以求自保。最后,庞涓被孙膑困于马陵道,乱箭射死,不得善终。
一个人天天怕别人算计自己,便想着如何算计别人,结果最倒霉的事情却落到自己的身上,这正是墨菲定律的真实写照。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会在自己身上留下难以清除的污渍。胸怀坦荡的人因为深明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会无端地算计他人。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和珅生前最喜欢的《红楼梦》中的一句话,似乎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和珅饱读诗书,却没有被儒家的繁文缛节束缚了思想,他凭着狐狸一般的处世智慧,鹰一样的犀利和精准,豺狼一样的狠毒和奸猾,纵横于朝野内外,所向披靡。在和珅看来:溜须拍马,终得马骑;尽献谄媚,邀宠不难。他“驭君子以义,驱小人以利”,在官场中独领风骚。可最终,纵有富可敌国的金银财物,有一呼百应的权力又如何,千算万算,自恃再高,手段再好,脑子再聪明,充其量也不过是乾隆手中的一个玩偶而已,最终还不是被嘉庆赐死。
一个精于算计的人,也许可以算出胜负的概率,让自己在赌桌上无往不胜,却不知道自己所用的只是运气,而且大多在算计人时消耗掉了,当这点运气耗尽的时候,不管是在人生的任何方面,都会变得一塌糊涂。所谓小人长戚戚便是这般吧,心里面揣着太多的想法,又或是一些坏肠子,结果整天在算计着别人,活得一点也不轻松。而光明无私的君子,因为心里无所畏惧,所以问心无愧,活得轻松快活。
算计亲人手足,良心不安,寝食难安;算计朋友,指责声声,骂声一片;算计同事,臭名远播,做人难;算计亲邻,冷眼相对,举目无亲;算计国家,家破人亡。如果你的人生,在不安、指责、骂声、孤独中度过,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如果你精于算计,那你必定心中有鬼,被良心谴责,轻松不起来,自然也笑不出声!
精于权术的人,尽管善于投机钻营,也未必潇洒得起来。他们感受不到快乐,因为要唯唯诺诺,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处处赔着笑脸,时时心惊胆战。要记住,心怀不轨,整日忧心忡忡,怎能潇洒走一回?
【控制自己的内心,不被别人左右 】
在宾夕法尼亚一家杂货铺里,富兰克林亲眼目睹了一件事。在这家杂货铺的顾客投诉受理台前,许多女士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着向柜台后的那位年轻女郎诉说她们的遭遇。
那些投诉的妇女,有的表情愤怒而且蛮不讲理,有的甚至口不择言,说出很难听的话。但柜台后的这位年轻小姐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一一接待了这些愤怒而不满的妇女,丝毫没表露出任何憎恶和厌烦的表情。
她的身后站着另一位年轻女孩,负责把妇女们抱怨的内容记录在纸上,然后交给站在前面的那位女子,只不过,纸条上省去了那些难听又刻薄的话。原来,前台的年轻女郎是个聋子,她需要通过后面的助手,知道顾客们在抱怨的是什么。
富兰克林对这种安排充满了好奇。他发现,年轻女郎的亲切笑容,是对抗那些愤怒得失去理智的妇女最好的特效药。她们刚走到柜台前的时候,个个横眉怒目,仪态尽失地怒吼着,但是,当她们离开时,整个人完全柔和了起来。更有趣的是,她们中的一些人,在离开时面露愧色。这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这位年轻女郎优秀的“自制”使她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此后,富兰克林每当听到什么不喜欢或不耐烦的评论时,那位女郎自制而镇静的神态就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副“心理耳罩”,适当的时候可以用来遮住自己的双耳。富兰克林从此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遇上不愿意听到的谈话,就把两个耳朵自动“关闭”,以免在听到之后徒增不好的情绪。
生命十分短暂,有很多更有意义的工作等着我们,因此,既然我们无法控制不喜欢的事情出现,那就管好自己的内心吧。
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曾爱上一位叫玛丽·杜普莱西的农家女。玛丽因为生活所迫,做了妓女,以出卖自己为谋生手段。小仲马爱上了她美丽的容颜,想要把她从灰暗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可是,玛丽每年的生活开销需要15万法郎,为了满足玛丽的各种要求,小仲马还借了5万法郎的外债。
爱情再美丽,也要先顾好自己。当他发现自己因为这个女子,正面临着可能摧毁自己的深渊,他从美梦中惊醒,理智战胜了情感,他果断地写了封绝交信交给了玛丽,从此两人再也没有来往。轰动巴黎乃至世界的《茶花女》就是小仲马根据玛丽的身世写出的一部小说,小仲马因此一举成名。理智使小仲马具备了自制力,使他悬崖勒马,战胜了无谓感情的羁绊。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人不管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自由。人类受到的是比动物多得多的环境束缚,要想成功,必须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常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可以理解为能够理性地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有的人一遇到不称心的事,动不动就发脾气,暴躁谩骂,这样做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而有的人却能以冷静对待,以理服人,将事情的解决往好的方向推进。
对自己的言行失去控制,用墨菲定律来解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受到周围太多的不良环境因素干扰,导致自己的情绪像脱了缰的野马,不良影响随即产生。所以,请学会用理智战胜感情,用毅力控制内心,做个心智成熟的人。
“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成功者必备的修养,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就会收放自如,既克制自己,又约束别人。在自然界中,那些猛兽在捕捉猎物前,总是会有一段时间处于隐蔽的埋伏状态,它们会静静地摆好姿态,然后一动不动地盯着猎物,等待猎物放松警惕后,它们才迅捷地扑上去。连动物都明白,为了得到猎物它们需要克制自己,需要忍耐,社会中的人更需如此。
【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 】
女孩子找对象,总是把心中的白马王子描绘得十全十美,看这个个儿矮,嫌那个有点儿胖,挑挑拣拣也难寻觅到如意郎君,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反而使自己变成了新时代的剩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要求孩子考高分、争第一、当三好学生,一旦发现孩子有点不足或错误就无法容忍,并加以责备,结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的理想渐行渐远。
人们希望做任何事情都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连过年互相祝愿也都会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因为把世事想象得太美好了,所以现实生活中就生出了许多抱怨和不满:抱怨学习成绩不好;抱怨上司不是伯乐,不识千里马;抱怨世风日下,人情凉薄;抱怨天太热雨太急……这些抱怨只会让你成为墨菲定律中的倒霉蛋。因为,这个世界本就不完美,有阳光必定有阴暗,我们每一个人也是如此。对人、对事,不苛求完美,这才是一种超脱的处世态度、一种聪明的选择。
不苛求别人,才能心气平和;不苛求完美,才会有快乐的人生。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走出虚幻的完美世界,结结实实地脚踏实地,用行动去改变自己不满意的事物,不求最好,只要知道“自己一直在努力”就够了。
人生苦短,何必因为别人的过错而让自己不愉快。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与追求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存在差别。《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和丈夫郝彤双双看破红尘,出家修行,一心向佛,为什么一对恩爱夫妻会抛弃亿万财产而遁入空门?当时,社会上各种猜测和传闻沸沸扬扬,都不理解夫妻二人远离红尘究竟是为了什么。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在这件事情上,恰好相反,只有身处其间的夫妻二人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下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像是万花筒般多变,依靠惯性思维是永远无法去理解的。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宽容和自由,对于一些在过去无法想象会发生的事,现在都已经见怪不怪,所以,对于他人与自己不同步、不搭调、不和谐的行为,只要没有伤害到法律不容许的范围内,大可不必斤斤计较。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某种过失去怪罪他人,并且对于我们自己,也不要去过分苛求,只要每天过得充实,过得快乐,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生活目标,我们没有浪费光阴,也不需要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钱地位,而让自己苦苦挣扎。
把自己当成自己,坚持自我,这是任何人都有的权利。你不是别人,也没必要成为别人。做自己时,要学会承担责任以及对自己负责。只有将这四句真言融会贯通,才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受欢迎的人。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社会,善待自己和他人,这样就可以明得失,知进退,就能摆脱不必要的烦恼,让生活更愉快一些,同时让周围的人跟着我们一起快乐。
这个社会,什么都分层次,商品分档次,水质分档次,动物也分个三六九等。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何必跟自己过不去,自寻烦恼呢?追求完美,是要认真地做好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不苛求完美,是我们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是我们的成功之道,也是我们的幸福之道。
【黑暗深处有烛光,大雪过后见新芽 】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威尔·史密斯扮演的父亲因为连续几个月交不起房租被赶出了家门,每天下班要飞奔去教堂排队才能有地方住,妻子离他而去了,他还带着孩子,工作还是没有工资的实习期,周末要去卖那些费尽力气也没有销路的东西。他说:“以后会好起来的。”可是妻子说,结婚的时候你就跟我说过以后会好起来的。她终于还是没有等到他所说的以后。
不幸的事总是接二连三发生,希望的大门似乎慢慢地关上了,看不见光亮,不幸的人似乎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坚持前行着。深陷墨菲定律而无法自拔的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种怎么努力也总是到达不了的感觉,怎么使劲也无处着陆的感觉,心中想着,就这样算了,大不了以后就这么过着。少有人在想着这些晦涩的念头时,仍会抱有积极的心态:或许第二天就会不一样了。绝望总是与希望交织着。没有绝望,无所谓希望,没有希望,却只能死于黑暗。
鲁迅先生这么说过:“希望是附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越王勾践是多么英勇,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虽然战败后沦为吴王夫差的阶下囚,但他并没有绝望,而是选择了卧薪尝胆,最终在历史上描绘出一幅“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丽画面,进而横扫吴越大地完成了复国大业。
在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病房里看见窗外的—棵树,在秋风中凋落下片片树叶。病人远远地看着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日渐衰弱。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后,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听到后,便用彩笔画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那片叶子当然始终不会掉下来,只因为窗外的这片绿,病人奇迹般地延续了生命。
几米的《希望井》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拿破仑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建立一个无可匹敌的超级帝国,并且自己就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周围的人都笑他不切实际,整天做白日梦,拿破仑却不以为然。在他的心里,这个愿望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不分昼夜地照耀着他前进,赋予他无穷的力量,鞭策他不懈奋斗。从此,拿破仑专注研究军事,不断充实着自己,即使遇到困难也不退缩,他抓住时机,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尽情施展,果真建立了强大的法兰西帝国。拿破仑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的心中一直存着一个希望。假如当年的拿破仑因为受到别人的蔑视而否定了自己,沉浸在失落当中,又何来后来的成就呢。
《法国大革命史》的完成过程充满了波折和考验。当英国史学家卡莱尔通过多年笔耕不辍,即将完成这部巨作的全部文稿时,他那粗心的用人却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一把火将书稿烧成了灰烬。事情就是那么不凑巧,卡莱尔习惯每写完一篇稿子,就把原来的笔记“毁尸灭迹”,从不留底稿。现在,完稿没了,初稿也没有了,意味着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必须从零开始。这样的状况,换成谁都是要懊恼得抓破脑袋的。但是,卡莱尔重新振作起精神,再一次搜集整理素材,又一轮呕心沥血的创作开始了。多么倒霉的际遇啊,但即便遭受如此厄运,卡莱尔也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因为有了希望,《法国大革命史》才有幸得见天日。
我们再回到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结尾,那个似乎会落魄一辈子的倒霉蛋,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头脑灵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场的知识,随后开上了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和百万富翁。
西班牙思想家松苏内吉曾说过:“我唯一不能缺少的东西就是希望。”希望就像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那—丝微弱的烛光,看到它,不管之前有多么绝望都会鼓起重新出发的勇气。想要彻底摆脱墨菲魔咒的人,不要让眼前接二连三的不幸摧毁了你的希望,只要希望永不磨灭,人生就会变得灿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