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张和码洋
每个行业中都有自身的行话,行内人一提就懂,而行外人听起来不知所云,懵懵懂懂像听江湖黑话。印张和码洋这两个术语算得上是出版行业中最典型的这类话了。
去年回老家,看见哥哥家有一本砖头般的小学生作文选,里边有篇小侄子的作文。封面上印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社”,印象中似乎没有这么个出版社,便警觉地翻一翻版权页,当赫然写着的“印张50.7”映入眼帘时,秒懂。心里狠狠地鄙视了一下做这书的人,能做出50.7个印张的书,真心是连一点造假的专业精神都没有……我问嫂子这书是怎么出的,嫂子说,小孩子们给语文老师交了300块钱,老师把作文给改了改,然后就结集出版了。
江湖骗子的低级不多赘述,那么一本书的印张是50.7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可能。
印张是一本书用纸多少的直接反映。一本书在印刷时,首先是一定规格尺寸的纸一张张地经过印刷机,图书内容便印在纸上了,然后折纸机将其对折N次,便折成一定开本那么大的一小沓,一本书就是由这一小沓一小沓的基本单位装订起来的,与这“一小沓”最密切的单位就是印张。
简单说来,印张=图书面数÷开本数。图书的面,其实质是印有内容的所有纸对折之后形成的图书直观形态,面数的计算,结合图书,一般考虑图书的正文和辅文(包括版权页、目录、序言等)。如前所述,图书面数是不会出现单数的,现实中,如果单面内容已结束,则没有内容的一面,就会是白页,当然,数量上也算一面;开本数一般以16开、32开居多,当然64开、8开也有,至于是多少开,与上段所提到的“对折N次”有关,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好理解,8开纸对折得到16开,对折2次则是32开,等等。可见,从印刷角度,如果是整数印张的话,是最方便的了,如果不是整数印张,后面的小数一般是0.25、0.5、0.75等,都是些乘以2的N次方能得到整数的小数,开本再小的话,有时小数是0.125、0.875等等,但是不会是0.7的,所以,之前提到的小侄子发表的那本50.7个印张的作文书,一看就是不靠谱的。
图书是文化消费品,但是其定价很少因内容而定,纵观咱们国家书架上的芸芸众书,其身价是很便宜的,因为卖书基本上是在卖纸,印张又是用纸多少的反映,所以,书的定价与印张有一定的关系,一本书印刷得越多,即印数越高,其他成本摊到纸上的就越少,则单印张的成本就越低,即书的成本就越低。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又大又厚的超值白金版,好大的一本书,才29.8元,而一本学术专著,薄薄的、小小的,动辄五六十。我们作为印数较小的专业出版单位,常有朋友不解地问我,为什么我们的书“那么贵”,就是这个原因。
说到印张、定价、印数,离码洋这个词也就不远了。出版业中的码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出版单位生产规模的反映。码洋=定价×印数。一本书定价20元,印5000册,则码洋10万。由于定价的人为性,尤其,有些出版社以码洋为考核指标的,有可能会因为为了达到码洋指标而引起定价虚高,所以,码洋在统计上的意义也常受到怀疑,其本质是个相对较虚的概念。真正衡量出版单位实力的是销售实洋,即卖书的真金白银。
对于出版行业的人,印张、码洋这样的字眼,耳熟能详,我也不必再写更多,对于圈外的人士,简单地知道这么多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