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树立志向——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青少年常会陷入迷茫,学习没有任何动力,整天得过且过,不知道能做什么,也不知道未来的蓝图怎样才能实现。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只能随风飘荡,难以抵达成功的彼岸。想要快速地成长,尽快获得成功,我们就需要给自己拟订一个合适的希望清单,让这一份清单激励着我们前行。目标小一点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从小目标做起,逐渐汇聚,从而实现人生的大目标。所以,请开始构想未来吧,有了目标,你就开启了成功的模式,人生就有新的希望。
第一节 让理想之花悄然绽放于书本
书籍就像一口永不干涸的井,井中的清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书籍就像一座永远挖掘不尽的宝藏,给予人无穷无尽的财富。阅读一本书,我们会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感动,也会被那一句句哲理性的语句所折服。多阅读一点书籍,人生会更加厚重。
在哈佛大学,“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因为,哈佛学子们认为,要想让自己变得强大,那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让源源不断的知识丰富内心和头脑。
哈佛教授们一直鼓励学子阅读,每年都会精心推荐好书,如《圣经》《物种起源》《全球通史》《瓦尔登湖》《狼图腾》《史记》《国富论》等,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经典的还是流行的,只要能从中汲取精华的书籍,哈佛教授们都会让同学们去阅读。关于阅读,哈佛的一位教授曾说:“阅读要持续下去,不能中断,因为当你放下书本时,中断了继续学习的步伐,而别人还在不停地阅读,这样你就会与别人拉开距离。”
在哈佛大学校园中,阅读早已成为一种传统,其中有位叫奥本海默的人就是喜欢阅读的代表。下面我们就说说他阅读的好习惯。
奥本海默是一位犹太人,从小出生在美国。他的父亲朱利叶斯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企业家,母亲则是一名著名的画家。在殷实的家庭中成长的奥本海默,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后来成了物理学家,他曾是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之一,被誉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从小就很聪明,而且他的家人很重视他在阅读方面的积累,所以他小时候经常会收到各种书籍作为奖励,尤其在过生日时,书籍几乎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奥本海默5岁时,他的祖父送给他一本研究矿物标本的书籍,他看着那些珍贵的标本,兴奋极了!从此以后,他对矿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仅11岁就成为纽约矿物学俱乐部成员。
奥本海默的母亲作为一名画家,经常让奥本海默接触艺术和文学,而奥本海默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了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在奥本海默成长过程中,他始终有强烈的求知欲,阅读专注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后人都说奥本海默是聪慧的天才,这一点不容置疑,但他的成功更多的是源于刻苦学习,广泛阅读当然也包括在其中。
奥本海默学习十分刻苦,他只用三年就读完了大学,21岁时就从哈佛大学顺利毕业。在大学期间,他有很多梦想,如想成为古典文学家、诗人、画家等,也因此广泛涉猎了这方面的书籍。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图书馆学习,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然后接着阅读。为了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阅读上,他会带干粮到图书馆……
奥本海默作为哈佛最喜欢阅读的学子代表之一,让我们知道培养阅读的兴趣,广泛涉猎知识,是多么可贵!
阅读有着数不尽的好处,否则如今很多高校也不会花费巨额资金建立庞大的图书馆。我自己也深知阅读的好处,所以在我的办公室、卧室等地方都会摆放着书籍,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只要我在家里想看书时,随手就能找到一本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将现状和过去的状况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回味过去、思考现在、畅想未来,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树立远大的目标。
书籍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应该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就可以自发地阅读,而不是被人逼迫着阅读,就能将阅读视为人生的乐趣。
不过,在阅读前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书籍有好坏之分,我们应该阅读那些正面积极的、有营养的书籍,而要抛弃那些负面的书籍,不读那种没营养的“垃圾”。
【哈佛荣誉】
哈佛大学如今已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它的课程由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共同组成。哈佛大学很重视核心课程的建设,这里所谓的核心课,指的是在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领域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也就是把那些相关领域的基本论题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全新的课程内容。2006年,哈佛的核心课程覆盖了7个领域,分别是自然科学、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社会分析与定量推理。哈佛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课本专业知识外,还会花费四分之一的时间来研修这些核心课程。哈佛学子通过学习这样的核心课程,能掌握广博的知识,在他们工作之后,会有类似学识背景,谈论起彼此的学习经历时,也会显得更加亲密。
【哈佛课堂】
判断一下,虚荣心是否影响了你的人生观呢?
1.你是否喜欢停留在商店橱窗前,独自欣赏自己的身影?
A.是
B.否
2.你是否曾经做过整形手术?
A.是
B.否
3.你是否曾经动过整形的念头?
A.是
B.否
4.你会定期花钱保养指甲吗?
A.是
B.否
5.你是否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
A.是
B.否
6.度假回来时,你是否会向别人展示纪念品?
A.是
B.否
7.你是否很注重衣着打扮?
A.是
B.否
8.你是否每天梳头超过三次?
A.是
B.否
9.你是否很喜欢佩戴许多首饰?
A.是
B.否
10.你是否偏爱名牌手提箱?
A.是
B.否
11.你是否偏爱名牌衣服?
A.是
B.否
12.跟一个邋遢的朋友逛街,你是否会觉得尴尬?
A.是
B.否
13.你是否希望自己拥有些头衔?
A.是
B.否
14.你的打扮和保养费用是否经常超过预算?
A.是
B.否
15.你喜欢拍照并且与人分享吗?
A.是
B.否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
每道题一分,根据下面的分数对照,判断你是哪一类:
10~15分:你毫无疑问有着极强的虚荣心。你很注重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出入公共场合,你会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别人注视,所以会小心翼翼,希望给人留下最佳印象。
4~9分:你有点虚荣心,不过不算严重。你比较重视自身外表,不过不会因为外表而失去理智,因为你认为,除了外表,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你只是比较在意自己的外表和给他人的印象,你仍觉得人生还有别的事比外表更重要。
0~3分:你没有任何虚荣心。平时不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你不愿意为那些虚无的事情浪费时间,你会花时间做很重要的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第二节 明白读书为了谁,才会努力付出
很多正处于求知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没有学习动力,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些小动作,甚至在一片嘈杂声中埋头酣睡。人们之所以出现迷茫的状态,主要是没有目标,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因此,青少年需要明白自己在为谁读书。
现在的你,是否总有这样的感觉: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会觉得学习、读书是负担,觉得学习也是为了父母、老师,而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然而,我们应该想象一下,读书真的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为了老师获得好名声吗?显然不是。有时父母逼迫我们学习,虽然可能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为我们着想。
哈佛大学的劳伦斯·萨默斯校长说:“我曾经建议哈佛的学生们,最好每天都反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不明白做事的目的,那很难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因此,对于那些缺乏学习动力的人来说,不解决为什么学习的问题,看不到学习的必要性,就永远也不会有学习的动力。”确实,如果不明白自己学习的动机,不明白读书的目的,就会把学习当成负担,把读书当成繁重的任务,学习就不会有乐趣。
安东尼·拉马纳出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个小村庄。他共有十个兄弟姐妹,父母的负担很重,因此,他十几岁就开始到附近的采石场干活。可是,他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就是如此。于是,他经常会利用闲暇时间去阅读,希望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他开始阅读的是关于西西里岛的历史和地理的书籍。从书上,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与岛屿的差距,于是在16岁那年,他沿着山谷顺流而下,一直来到海边,随后乘坐一艘货船到了美国。
在美国,当他遇到困难时,不知有多少次曾想踏上回家的路,听一听那熟悉友好的声音。但是,他同时也更加坚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
22岁那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证书”,那是一张石匠工会卡。此后不久,他便被选中,在林肯的纪念碑上雕刻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讲演词。在雕刻林肯的讲演词时,他深深地被林肯的人生经历打动。他想:林肯生活艰辛,而最后靠着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的早年生活轨迹与我相差无几,但是后来却当上了律师,最后竟又成了美国总统。因此,安东尼想象着未来也许也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
有一天吃午饭时,安东尼坐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望着巨大的林肯雕像,他萌生了这样的念想:我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我要当一名律师。于是,安东尼在一块木板上写下他的名字,在他的名字下面又写道:“安东尼学法律。”那天晚上,他把那块木板带回了宿舍。他的朋友都笑话他,“你是林肯第二吧?安东尼,你一定是看雕像看呆了”。
安东尼只在家乡上过五年级,所以想要去学习法律,简直是痴心妄想,何况每天要忙于工作,赚钱养活自己。但是他并没有退缩,每天下班后,他就去夜校补习英文,他的帆布包里时刻都有凿子、锤子、干粮和课本。他常常匆匆忙忙地吃过午饭,便抓紧时间读书,甚至有时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两片玉米饼,边吃饭边学习。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安东尼·拉马纳考入了法律学校。但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只得离开美国去欧洲作战。回国后,他在很短的时间里连续获得了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后来,他一直在纽约和华盛顿担任律师,工作非常出色。
劳伦斯·萨默斯校长说,他和安东尼·拉马纳是在一次聚会中认识的,虽然他们年龄差距很大,但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劳伦斯·萨默斯校长问他:“读书学习时,难道你不会感觉到累吗?”他说:“那不可能,因为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发现动力,并自己为动力确定具体的含义。”确实,安东尼说得很对,当我们在学习时,明白自己为谁而读书,为什么而读书,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从而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当我们像安东尼一样努力学习,拥有不小成就时,便会发现,学习真的是为了自己。
【哈佛荣誉】
哈佛大学没有围墙,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方面不会进行严格管教。不过,因为学校的竞争太过激烈,同学们为了自己、家人和社会,都会自觉地投入学习中。当然,因为哈佛毕竟与其他校园一样,明白“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所以在某些学习方面的硬性规定还是毫不含糊。比如以哈佛商学院为例,该学院明确规定每位学生必修12门课程,要求在第一年就完成。在期中考试之后,凡发言和书面成绩都很差的20%的学生,会被学校警告。而且,各班级通过考核评分会淘汰5%的差生,由学校劝其退学,但保留重新申请入学的条件。刚到哈佛的学生,面对如此严苛的淘汰制度和繁重的学业,自然难以适应,不过哈佛学子的主动性帮了他们大忙,他们每天会坚持学习13~18个小时。
【哈佛课堂】
阿克在雨天不出门,阴天或晴天倒还好说;桑妮喜欢阴天和雨天,但是只要天晴就不愿意出去;而摩西讨厌阴天,只有晴天和雨天会出门。他们三个人约定一天聚会。现在,不知道聚会那天天气如何,而且如果那天的天气情况一直不变,他们应该怎样才能聚到一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每一种天气都有一个人不喜欢出门,那就可以选择在不出门的那个人家里聚会。晴天在桑妮家聚会,雨天在阿克家聚会,阴天在摩西家聚会。
第三节 盲目的人生,只能在逆风中挣扎
目标是人前进的导向标,如果没有目标,人生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无目的地前行的小船,不会躲避风雨和海浪,只能缓慢地前行,甚至反向行驶也全然不知。如果人生没有目标,那么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就会犹豫踟蹰,不知何去何从。
正如赫伯特所说:“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风向都是逆风。”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宁愿选择随波逐流的游弋式生活,也不愿意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所以他们一直迷茫地走在没有目的地的道路上。因为迷茫,他们会感觉到空虚,会利用所有的时间来追求享乐,参加对己对人都无益的活动,在嬉笑怒骂中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其实,但凡是优秀的青少年,他们都知道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基础。在开始行动前,他们会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而不会盲目地前行。他们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哪些事必须做,该怎么做;知道哪些事无足轻重,进而可以高效地学习。
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斯·查德威克,挑战从卡特琳娜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湾。在海水中泡了16小时,只剩下1800多米时,她看见前面大雾茫茫,潜意识发出了“何时才能游到彼岸”的信号,她顿时浑身困乏,失去了信心。于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一次创造纪录的机会。事后,弗洛伦斯·查德威克才知道,她已经快要登上了成功的彼岸,阻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在大雾挡住视线之后,对创造新的纪录失去了信心。
过了两个多月,弗洛伦斯·查德威克重游加利福尼亚海湾,游到最后,她不停地对自己说:“离彼岸越来越近了!”潜意识发出了“我这次一定能打破纪录”的信号,她顿时浑身来劲,最后弗洛伦斯·查德威克终于实现了目标。
的确,弗洛伦斯·查德威克第一次的失败,不是因为她没有能力游到加利福尼亚海湾,而是因为浓雾让她看不到目标,看不到目的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浓雾”挡住视线,让我们感到迷惘,以致最后放弃。因为盲目航行的船没有方向感,所以,不论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因此,我们想要成功,就要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正如哈佛大学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在给学生们讲述人生目标时所说的那样:“远大的理想是你伟大的目标,远大的目标是成功的磁石。拥有理想,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但是没有目标,必定会失败。”
很多年前,盐湖城有一位勤劳节俭的年轻人,常受到朋友和邻居们的赞美。但他的一项举动使他的朋友们都认为他疯了。
他从银行取出所有存款,到纽约参观汽车展,回来时买了一辆新车。更糟糕的是,他回到家后便立刻把车停到车库,并将每个零件都拆卸下来。在研究完之后,又重新组装起来。
朋友和邻居们都认为他的行为实在太不正常了,而当他一再重复拆卸组装时,这些旁观者们更加确定他疯了。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的“汽车大亨”克莱斯勒。他的朋友和邻居们不了解隐藏在他看似疯狂行为中的目标,更不了解成功意识对他的重大影响力。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成功人士并不是那些才智超群、多才多艺的人,相反他们都是一些资质平平的人。很多人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那些看上去智力不及我们一半,在学校里排名末尾的学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人生的旅途上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看似资质平庸的人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耕耘不辍,最终到达目的地。而那些所谓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仍在四处涉猎,毫无目标,最终一无所获。所以说,一个人有无明确的目标,对他的人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哈佛荣誉】
哈佛有捐赠的优良传统,他们会将奉献社会作为衡量自我存在价值的标准。在哈佛大学的校友办公室,各部门协作分工,整理、归纳和保存每一届学生的档案资料,他们尤其注重记录联系方式,以便让学校与毕业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募捐活动,让从哈佛走出去的同学回馈母校。哈佛设立有各种公益基金,大家捐赠的钱财会保存在这里,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进行救济和扶持,帮助学校建设、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
【哈佛课堂】
哈佛学生耶罗利用假期时间开了一家个体鞋店,有一天晚上,一位顾客到小店买鞋,顾客将10元钱拿出来买了一双布鞋。这双鞋子7元一双,因此耶罗需要给顾客找零3元。但是,由于没有零钱,所以耶罗只能拿着这张10元钱到隔壁小店换成零钱,接着再给顾客找回3元。顾客接过找回的零钱,拿着鞋走了。第二天,隔壁小店的老板对耶罗说,昨天换零的10元钱是假的,耶罗只好从自己的钱柜里拿出10元钱,叹气地说:“今天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请问,耶罗这次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赔了10元,也就是一张假币的面值。很多人猜想这个问题时都容易将事情想得很复杂,这样得出的结果也跟着会错。
第四节 有远见并坚持到底,成功将属于你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会给有远见和目标的人让路。”其实它的意思是,人要有远见卓识,多看看未来的希望,树立远大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人生也就会稳步向前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纵览全局,用更全面的眼光看待人生。
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埃弗里特曾经做过一项很有名的研究:远见目标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他想要弄清楚如何才能保持美国上流社会的地位,并且不让下一代衰败。后来经过研究,写出了《非天堂城市》一书。
通过数十年的研究,他发现那些有远见的人,会在孩子刚出生时,便为孩子谋划未来,为他们筹集到足够的学费,包括从幼儿到读大学的经费。如果孩子想成为一名医生,那么他会努力学习,先考上医学系,然后再攻读七年的医学养成教育,毕业后尝试投入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后,通常由实习医师做起,一步步发展,如果能力不错,就发展成为住院医师,再到总医师、主治医师等更高的级别。如果想要创业成功,每天需要工作超过十四个小时。在创业初期,不眠不休会成为常态,不过为了成功,不得不忍耐眼前的辛苦。
爱德华·埃弗里特的研究并不那么详细,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想要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拥有远见,并勇于付出,坚持到底。
曾经就读于哈佛的特鲁斯,平时总会冒出很多奇思妙想,他的父母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是,父母也发现他缺乏社会阅历,而且知识储备也不够。对于特鲁斯的未来,父母想要他成为商业精英,可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制订可行的计划,并有序地执行下去,否则就会成为空话。因此,特鲁斯的父母与他共同商讨未来,做了一个长期规划。
特鲁斯在哈佛学习了机械制造专业,对机械制造业有了相当的了解,后来又学习了商贸必备的专业知识,培养起了一定的逻辑思维体系。在学习专业知识期间,他还选修了很多其他专业课,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读完本科以后,他继续攻读经济学硕士。在哈佛3年的学习经历,他掌握了很多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还了解到那些影响商业活动的因素,明白了商业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于是对自己所修的专业充满信心。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他还研修了经济法。而为了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他还学习了经济管理。
取得硕士学位后,特鲁斯开始踏入社会,积累社会经验。从哈佛毕业之后,特鲁斯并没有急着自己创业,也没有从事与经济相关的行业,而是先去做了5年的公务员。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他偏离了方向,而是为了丰富阅历。的确,从政期间与那些公务员打交道的经验,使他逐渐从一个稚嫩的毛头小子成长为深谙世故的人,懂得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更为关键的是,他在工作期间结识了很多有能力的朋友,这对以后的工作很有益。
当然,从政不是真正目标,他的真正目标是转战商界。于是,特鲁斯辞去公务员的工作,应聘到一家金融公司,开始在工作中掌握商情,熟悉经济业务。经过短短两年的锻炼,他熟悉了商贸的技巧,掌握了相关的行情,于是他辞去收入不菲的工作,自己创办了商贸公司。因为自己扎实的知识素养,加上丰富的经历,他的商业之路大获成功。
特鲁斯能成功,源于他有明确的目标,不盲目行事,始终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前行,每一个阶段都有很细化的目标作为指导,一点一点地积淀下来。
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远见,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什么,而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开始制订计划,一步步地执行措施。人生发展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我们觉得自己适合某一种行业,就应该花时间去做,不急于求成。特鲁斯从在校学习到创业成功,一共用了十几年时间,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要有远见,并坚定信念,一股劲地朝着目标前进。
【哈佛荣誉】
哈佛大学很重视校规校纪的建设,在哈佛大学中,校规校纪犹如法律一样不容触犯,即便是那些很优秀的学生,只要触犯校规,同样要受到惩罚。在哈佛的校史中,不乏被开除的优秀学生,康诺利就是其中一个。1896年,首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而当时的康诺利特别喜欢田径,三级跳更是他的专长,于是他决定去参加奥运会。校方告知他只要去参加就会被开除。康诺利全然不顾校方阻拦,自费去参加了奥运会,在三级跳中以13.71米的成绩获得了冠军,他获得梦寐以求的金牌,然而他也被学校以破坏校规的名义开除。直到1949年,哈佛才授予康诺利名誉博士学位,学校的这一行为也算是对康诺利最大的安慰。
【哈佛课堂】
你在吃苹果时,有什么特别的习惯或喜好呢?
A.把皮削干净,切成小块盛在盘子里
B.把皮削一削不切就吃
C.把皮擦一擦或洗一洗就直接吃
D.懒得吃,喜欢打成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如果选A,表明你不容易向现实妥协,总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这会给你造成人际障碍,有时学会圆滑一点会很好。
如果选B,表明你对自己有一定的标准,会努力为自己而战,每当事实胜过理想时,你总会固执地坚持自我观点。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的、全局性的考虑是你需要改正的缺点。
如果选C,表明你很有爱心,当现实与理想冲突时,你很快就会屈服。当然,好的一点是你处事圆滑,在某些场合会更受欢迎。在遭遇危险时,你会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
如果选D,表明你对自己没什么标准,没有什么原则,愿意随波逐流。你需要立场和原则更坚定点,不过适当地放任自己,会让自己生活得轻松一些。
第五节 敢坐第一排,敢当第一名
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每次上课时教室后面人满为患,但是第一排很少有人去坐。参加会议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其实,我们应该勇于坐第一排,因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有胆识的表现。这样的人,即便生活中面对再大的困难,也始终可以怀着一往无前的勇气。
曾经,哈佛大学的一名教授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在中国的一所大学做演讲。很多同学慕名而来,数百个座位的礼堂里似乎座无虚席,因为很多同学已经站到了走廊上,有一些隔着窗户在看。然而,这位细心的教授发现,礼堂的最前排却没有一个人。
教授看到这种“奇景”,不免有些惊讶。他叹了口气,说:“同学们,前排是最好的座位,怎么没有人愿意坐呢?是不是你们认为站着听我演讲会舒服些呢?”
教授说完,礼堂里一片寂静,谁都不吭声。
这时,教授四处看了一下,说:“在美国哈佛大学,我也经常给他们开讲座,学生们每次都会力争做到第一排,因为坐第一排的人,会得到我的奖赏——”
教授似乎在卖关子,话音拖得很长,却没有说出是什么样的“奖赏”。过了一会儿,教授说:“我会提问他们,这就是我给他们的奖赏。”在场的人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
“坐第一排的人,才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也才能获得关注。有没有人愿意接受我的奖赏呢?”虽然同学们还不习惯坐第一排,不过听了教授鼓励的话语,纷纷去坐第一排。
这位哈佛教授今天的演讲很奇特,并没有给大家讲政治、讲经济,而是接着又给大家讲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30年代,英国有个名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她的父亲一直告诉她,凡事都应该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即便上学时坐公交车,也要力争坐第一排。
父亲的这种要求,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有些过于严苛。不过,正是父亲长期对她的教导,让她养成了积极、自信的性格。长大以后,她始终牢记父亲的话,始终怀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心,尽量克服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事事都力争一流。
很小的时候,这个小孩经常会按照父亲的嘱咐去做事,每当疲倦了,她便会想起父亲曾经讲过的一个小故事:刚破壳而出的小鸡,总会本能地跟在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身后,而且会将它当作自己的妈妈。即便是一只小狗,它也会认为是自己的妈妈。更令人惊讶的是,一旦小鸡长时间这样跟随,就很难再改变,这在生物学上叫作“印刻效应”。
也就是说,小鸡记得住第一,而记不住第二,以后的事物就更记不住了。她的父亲说,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低等动物中,同样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第一对于人们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敢于做第一,才会被人们记住,也才会引起关注。
玛格丽特对这样的观点还有些模糊,只是知道要按照父亲的话去做,不过渐渐长大后,她对这样的道理理解得很透彻。在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生们花费5年时间去学习拉丁文课程,但是,她却觉得这耗费的时间太长,一定要第一个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于是,她凭借着“永争第一”的信念,每天认真地学习,仅用一年就学完了课程学,而且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在校的玛格丽特,不但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出类拔萃,在音乐、艺术等其他方面同样是佼佼者。当时,她所在学校的校长给她这样的评价:玛格丽特是最出色的学生。
40多年后,世界政坛上闪耀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她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的领袖,1979年,成功当选为英联邦首位女首相,凭借永争第一的态度,加上自身的领导才华,雄踞英国政坛11年之久。这个女孩就是“铁娘子”——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撒切尔夫人一生中力争第一,她从来不想成为一个落后者,更不想成为失败者,正是这种态度和气魄,成就了她“铁娘子”的美誉,也成就了她在政坛不衰的传奇。
因此,青少年朋友们一定要记住,不管做什么事,始终要知道,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始终怀着争第一的梦想,凡事都想着“做第一排”,你将会在这种目标的驱动下,成功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攀登上一个又一个人生巅峰。
【哈佛荣誉】
哈佛大学法学是世界著名的专业,该专业向来在全美排行前三名。法学院成立于1817年,比哈佛大学建校晚了近两百年,不过依然是美国最古老的法学院之一。哈佛法学院的教育注重实际应用,在推动美国宪法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不小贡献。哈佛法学院的学费很昂贵,2009年,每个学年需要花费四万两千美元。不过,因为属于热门专业,在美国很好找工作,所以这个专业依然受人青睐。据统计,在美国法学院的毕业生中,即便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毕业生,一般也都能找到年薪十几万美元的工作。
【哈佛课堂】
一列火车上有三个工人,分别名为戈登、琼斯与艾比,三人分别为消防员、司闸员和机械师,火车上有三个乘客与这三人的名字相同。艾比住在底特律;司闸员住在芝加哥和底特律中间的地方;琼斯一年赚两万美元;有位乘客和司闸员住同一地方,每年的薪水是司闸员的三倍;戈登台球打得比消防员好;和司闸员同名的乘客住在芝加哥。请问谁是机械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琼斯一年赚两万美元,消防员在美国属于高危职业,机械师属于高技术职业,这两个职业的年薪绝对不止两万美元,可以判断琼斯为司闸员;另外一名和司闸员住在同一地方的乘客,其年薪是司闸员的三倍,说明司闸员的薪水较低;戈登台球打得比消防员好,说明戈登不是消防员,又因为琼斯为司闸员,因此机械师为戈登。
第六节 拟定适合自己的希望清单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保存着一份希望的清单。我们看着自己拟定的清单,热血沸腾,想要全都将其实现,但是后来会发现,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实现,很多梦想都遥不可及,其实这是因为制定的目标太高,不符合自身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也都不尽相同,比如希望自己变得更加漂亮,希望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希望自己成为科学家,希望自己成为企业家等。因为有这样的梦想清单,人生才时刻维持着希望,人生的目标才会更清晰,奋斗的动力才会更强大。
在美国哈佛大学,人们很重视树立人生目标,而且努力去实现它。然而,现实中的人们实现目标的又有多少呢?为了能深入了解这一状况,哈佛教授们曾经做过一次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仅仅两成左右的人实现了自己拟定的希望清单。
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就幸福指数而言,那些能实现希望清单的人,肯定比没有实现希望清单的人更高明。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实现希望清单的人可能都是富翁、明星或高官,而没有实现希望清单的人,肯定都是穷人、失败者或相貌丑陋。
事实上,不管是完成希望清单的人,还是在没有完成希望清单的人,并不绝对是富有或贫穷,也不绝对是成功或失败。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只要拟定符合实际的梦想,并把这些梦想实现,那我们就是一个成功者。
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经给同学们分析梦想的差异,他是这样说的:
同学们,梦想清单实现与否,与成功或失败有一定联系,但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对立。
例如,某个人的年薪是数百万美元,他希望在清单上写下退休之前必须赚到10亿美元,虽然他始终省吃俭用,但在60岁退休时,只赚到了数亿美元。所以,对于他来说,自己的希望就落空了。像这样的人,便属于没有实现希望清单的人。
而另外一个人,年薪是数万美元,他在希望清单上写下,退休前必须赚到100万美元,当60岁退休时,果然赚到了101万美元。所以,他感到很高兴,因为对他来说,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像这种人就属于已实现希望清单的人。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丹尼尔·戈尔曼接着又说了一个旅游团的故事:旅游团抵达一座山脚下,队员们放下行囊。这时,团长指着山顶上美丽的风景,对大家说:“你们可以选择留在这里休息,也可以去爬山欣赏美景,不过给大家的时间只有20分钟。”
由于很疲倦,很多人选择休息,不过有三人决定去爬山。这三个人分别是一位年轻男性、一位中年男性和一位年轻女性。中年男性决定就在山脚下逛逛,年轻男性决定爬到山顶,年轻女性决定爬到半山腰。做完决定后,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
结果,中年男性逛了一圈,很快回到了车上,不过他没能接触到高山上的美景;爬到半山腰的年轻女性,看到了山上的美景,并且准时回到了大本营;那位年轻男性回来时,已经超过规定时间好几分钟,虽然欣赏到了美景,但很疲惫,而且还受到了团长的批评。
团长建议大家对刚刚这三位的决定做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年轻女性是最明智的,中年男性属于比较明智的,而年轻男性是最不明智的。
很显然,年轻男性的目标过高,中年男性的目标又太低,唯有年轻女性的目标最合适,她既看到了美景,又在规定时间内成功返回。这时,年轻男性很不服气地说:“可我成功爬到了山顶!”这时旁边的人异口同声地说:“请不要忘了,你返回时迟到了呢!”
有位名人说:“人生的目标并非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适中,尤其要符合自身能力和所处的现实环境。唯有通过努力刚好能实现的目标才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可以有两种方式实现自己的希望清单。第一种是客观地写下希望清单后,通过努力奋斗,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它。第二种是奋斗过后,依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成功,这时学会勇于放弃,其实也是实现梦想清单的好方法。
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执着,可能是一个信念,也可能是一种习惯。合理的执着能成为人生前进的原动力,但当我们过分执着,它就会成为一种盲目的坚持。因此,在拟定希望清单时,要注意制定合适的目标,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目标无法实现,要学会适时地放弃,或者调整目标,然后寻找新的人生目标,继续前行。
【哈佛荣誉】
亨利·基辛格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美国政客之一,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1971年,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访华,为改善中美关系破冰。的确,他的访问为尼克松访华开辟了道路,为改善中美关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基辛格依然是关注中国最多的外国政治人物之一,与中国政治领导人、中国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亨利·基辛格深受中国人青睐,同时也让哈佛学子自豪,因为他是哈佛的校友。1950年到1954年,基辛格就读于哈佛大学,并且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因此人们也亲切称他为基辛格博士。
【哈佛课堂】
根据你的喜好,考验你的成熟度。题目是这样的:在买衣服时,你会以什么作为选择的主要依据呢?
A.牌子
B.流行
C.颜色
D.款式
E.价钱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如果你选A,说明你会努力朝人生目标前进,或许你会自认为很成熟,可是有时无意间的小动作,依然会流露出稚气未脱的感觉,因此你容易被人看成是幼稚的孩子。
如果选B,说明你只能勉强算是个成熟的人,在某些方面,虽然能力和表现不尽如人意,不过还算合格。只要从现在开始积极做出改变,你将来肯定会大有作为。
如果选C,说明你已经比较成熟,你的全身散发着成熟的气息,不过,有时你可能容易情绪波动,会因为冲动而做傻事。
如果选D,说明你的心智很成熟,每天都能神采奕奕、自信满满,很受朋友信赖,不过你有时过于严肃,会让不了解你的人认为你很难相处。
如果选E,你表面上看起来很成熟,但实际上你的判断力较差。你很依赖他人,常认不清自己,有时会缺乏主张,所以你应该更加自信,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七节 有目标才能成就未来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自己拥有美好的未来。如何才能拥有别样的人生呢?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很迷茫,尤其是一些在校学习的同学,整天埋头苦读,却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改变这种混沌状态,树立适当的目标,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相信有的人已经知道,哈佛大学曾经做过的一项著名的调查。那是在1953年,心理学家们对具有相同学历、智力的人进行调查,问他们是否有明晰的人生目标,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人没目标;60%的人有目标,但目标很模糊;有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计划,但缺乏长远规划;有3%的人有清晰的长远目标。
这次调查后,心理学家们还进行了跟踪调查。25年以后,结果是这样的:
没有目标的那部分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总是抱怨社会和他人;目标模糊的那部分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生活比较安稳,不过没什么好成绩;短期清晰目标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上层,一般当上了医生、律师、公司领导等,生活非常充实;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的人,始终朝着目标努力,最后都成长为社会的顶尖人物。
这个调查很有趣,也很有实际说服意义——有清晰的目标,才能成就好的未来。
其实,关于目标的重要性,曾经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利斯·法兰克博士,经常会举这样一个例子:
曾经在好多好多年前,在远东地区的俘虏集中营里,我碰到过一个中国老人,集中营里的环境很糟,简直不忍直视,食物短缺,没有干净的水,人们被痢疾、疟疾等困扰,生活混乱不堪。那些战俘在烈日下被灼烤着,无法忍受身心方面的折磨,这时,他们似乎觉得死亡就是很享受的结局。我自己也和那些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一样,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一位中国老人的出现,改变了我的思想,让我有了求生的意念。
记得那天,我正坐在囚犯放风的广场上,身心俱疲。我想要爬过高高的围墙,我想,即便被电死也心安理得。而过了一会儿,我的身旁聚拢了几个中国老人,我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因为我认为那里是日本战俘营区,应该不可能出现中国人。
我很感谢那几位中国人,是他们救了我一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老人问我有没有想过,出去能干什么?这时我想:对呀,我能干什么呢?我想了想,发现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目标——活下去,回去照顾太太和孩子。但是当时的我已经变得麻木,已经不敢想象当初的目标。正是那位中国老人向我问了那个问题,我才发现其实我还是有目标的,我要为了家人而活下去。
后来,我的确改变了思想,开始好好生活。“二战”日本战败后,我回到了美国,和亲人见了面,而且还进入到哈佛任教。从此,我和我的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的确,从利斯·法兰克博士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整天都会无所事事,情绪也会变得低落。反之,有了人生的目标,就会有生活的动力,即便在绝望时也满怀信心。也许有人会说,没有目标不也能活着吗?为什么要有目标呢?
其实,如果想要真正地活着,快乐地活着,必须树立清晰的目标。目标是我们快乐的基础。人们总是认为,舒适和富裕才是快乐的基础,事实上,人类真正感觉快乐的事,就是那些能够激起热情的东西。这便是获得快乐的最大秘诀。相反,如果人的生活缺乏目标,肯定不能创造出持久的快乐。这充分体现了目标的力量。
人类不能仅仅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来保持精力,还需要有一种热诚作为支撑,而这样的热诚源于人生的目标,也就是对事物有所期待。人平时不快乐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生活的目标,认为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当没有目标激励,也就没有梦想,人就会迷失方向,每日的生活如行尸走肉,最后的结局是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总之,目标可以让我们在成功之前预先“看”到结果,从而延续着向前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目标。如果你没有目标,那就从现在开始反思,树立目标吧!
【哈佛荣誉】
哈佛大学培养出了众多科学家,其中一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竺可桢是我国气象学的奠基人,他自幼热爱学习,曾和思想家胡适是同班同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曾有5次考试排在全班第一。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公费留学的名额,他先是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农学。后来,他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学。当时,他受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学风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自由创新的思想。学有所成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回到了祖国,为祖国的地质气象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哈佛课堂】
一个人想要去一个名为“诚实国”的地方,但在一个岔路口迷了路,他知道一条路通向“诚实国”,另一条路通向“说谎国”。正当他迷茫时,发现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来自“诚实国”,另一个来自“说谎国”。“诚实国”的人始终说实话,而“说谎国”的人始终说谎话。现在,这个人想要询问这两个人,以便成功到达“诚实国”,那他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问“你的国家该怎么走”,两人都会指向诚实国,这样就可以找到去路。
哈佛信条1:小小的梦想,会开出奇迹之花
罗曼·罗兰曾说:“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所说的目标其实就是心中的梦想,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人前行的道路。我始终相信,即便是一个很小的梦想,只要坚持下去,这样的梦想就会让你创造奇迹。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小时候都会有些梦想,而这些梦想是如此的简单,不知不觉成长后,我们会发现,正是那些小梦想引导着人脚踏实地地前行,一步步走向远方。
哈佛学子都很优秀,毕业以后有不少人会放弃待遇优厚的白领工作,选择那些他们认为有发展前途的行业,进行创业。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太宏大的梦想,更多的是从自身爱好开始,一步一步地发展,然后自然而然地实现那些很大的梦想。比如有的人会规划,20岁做什么,30岁实现什么理想,35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用小目标汇聚成大目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开始就提出很宏大的梦想,却不知道如何去实施,鉴于此,哈佛学子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朋友很富有,他一直想要开一家免费书店,让那些孩子们能阅读更多的书籍,但是忙于工作,这个理想始终没能实现。当然,对他来说,钱不是问题,只是时间妨碍了他去实现理想。不过,虽然十几年过去了,理想一直没有实现,但是他始终把梦想怀揣在心中。后来,他把自己的梦想说了出来,很快就得到好心人士的帮助,他终于拥有了一家免费书店。看着孩子们在书店里快乐地阅读,他对我说:“只要始终心存梦想,即便很小的梦想也能创造奇迹。”
在哈佛大学,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关于“小梦想孕育大成就”的事例:
美国洛杉矶有一位名为维斯的乡村邮递员,他承担着十几个乡村的邮递任务,每天都要徒步奔走于各个村庄,期间会经历很多崎岖的山路。有一天,刚下过雨,他在那条走了无数次的崎岖山路上行走时,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他拍了拍摔得生疼的屁股,准备从地上站起来,这时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外形很奇特。他捡起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于是他把手中的石头放到邮包中,决定带回家。他抵达村子时,村民们发现他邮包中装着一个拳头般大小的石块,感觉很奇怪,其中一位村民便好心地说:“维斯先生,你怎么一直把它背在身上?它很沉重的,简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还是扔掉吧!”
维斯微笑着,顺手取出了那一块石头,对村民们说:“你们看,多么漂亮的石头啊!”
旁人见到维斯的行为,感觉很滑稽,其中有人说:“在洛杉矶,这样的石头太多,你一辈子都捡不完。”维斯知道这种石头的材质只有洛杉矶最多,全美国其他地方都很难见到,所以很喜欢自己拿的石头,虽然居民们不理解,但还是随身带着。
疲惫的维斯完成了一天的邮递工作,回到了家里,当他想要卸下邮递包时,突然发现里面有个硬邦邦的东西,他拿出来一看,发现正是那块石头,不过由于疲劳,他全然忘记了这块石头。维斯灵光一闪,突然产生这样的念头:这些石头很美丽,要是能用它们建造一座城堡,肯定是独一无二的,那将是很美妙的事!
从那天起,他每次送邮件时都会背一个大包,顺路就装一包石头带回家,不久便收集了一大堆。不过,想要建造城堡,那些石头还远远不够。
为了早日建造城堡,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邮件,每次都会带一车石头回家。他每天都如此。后来甚至在白天送信,晚上就去运输石头,并用自己运来的石头砌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造城堡。当时,邻居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他患有精神疾病。
不过他始终相信,自己能建成城堡。日复一日,心中小小的梦想实现了——他建成了十几座大大小小的城堡,从此人们改变了对他那种怪异行为的看法。
梦想刚开始时都很小,一旦坚持下去,其往往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要知道,那些看起来很伟大的成功,通常源于这种很小的梦想!假如你向往原野,一个小小的梦想,能让你的人生如夏花般灿烂;假如你向往苍穹,一个很小的梦想,能够让你成长为参天大树,尽享阳光雨露。现实中的我们,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即使这个梦想很小,只要坚持去耕耘,一步一步向梦想靠近,终有一天,小小的梦想定会创造伟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