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日落月升,冬去春来,人们就在这一天复一天,一年复一年的时光流逝中生老病死,一代复一代而至今天,再从今天流向未来,流向永远。这是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每个人便是这条河流中一个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水滴。
人类的发展延续,主要表现为两条线索:一是人自身的进化,是在对大自然适应和改造过程中自己本身的不断完善和不断提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人们在相互依存与斗争中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要在前代留下的既有精神和物质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后人愿意不愿意,都不得不以此为起点。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历史智慧的指引。如何总结前代的教训,如何继承和发展就成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统治者都很关注的问题。
正因如此,我国古代的学者及政治家们,都非常重视史学建设,中国古代书籍历来分经、史、子、集四部,史仅次于经而居第二位。古代学者也以修史(即编撰史书)为学术的最高荣誉,初唐宰相薛元超在死前说自己虽位极人臣,但尚有三大憾事,其中之一便是未参与修国史,足见人们对其重视的程度。古代帝王也都知道以史为鉴的道理,唐太宗便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的名言。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主要目的便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可以说,以前史学的第一功用是“史鉴”,但这是统治者的事,与百姓似乎关系不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历史学的功能开始悄悄转换。最近几年,人们对于历史似乎更感兴趣,那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播放便可说明这一点。然而,不必讳言,如果从认识历史,解读历史的角度来说,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误导作用简直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戏说”类不必说,因为观众都知道那不是真事,是借某一历史名人来演绎故事,主要目的是娱乐、赚钱。相对接近史实的电视剧危害最大,表面看好像是历史真实事件,而实际上却与历史大相径庭,有的谬之千里。以中央电视台播放且许多地方台转播的《大明宫词》为例,便可看出这一问题。
既然是历史题材,对历史事件的表现和历史人物的塑造就应当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再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虚构的情节和内容应当是历史事实短缺的部分,但不能出格,不能离谱。最起码要做到这一点,即应当如此,虽不敢说必定如此,但谁也不能说、谁也不敢说必定不如此。而在《大明宫词》中,笔者敢说“必定不如此”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唐中宗绝不是安乐公主一人毒死的;唐睿宗也绝不是在崔缇的威逼下饮鸩而亡;上官仪是上官婉儿的爷爷而非父亲;张易之是张昌宗的五哥而非大哥;张易之死在五王之手而绝不是太平公主所杀;唐中宗死时,王维不满10岁,不可能与太平公主有什么刻骨铭心之长谈和赠什么“红豆”诗;李隆基绝对没有被韦皇后绑在刑架上;平定韦皇后之乱也绝不像剧情那样;崔缇绝没有刺杀李隆基之举;薛绍绝不是那么死的;安乐公主绝对没有疯……这样的“绝对”太多,不再废辞。这种情况便给史学界和文学界提出一个课题:如何提高和普及历史知识,进行正确的历史知识导向,如何利用电视剧这一最先进的媒体,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向大众潜移默化地传授正确的历史知识。
历史是靠文字记录的,文史不分家。其实,历史题材的小说或戏剧本身便是历史与文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中文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学学术界也有如何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之形式的问题,也有如何被现实所接受的问题,与历史学科所遇到的情况极其相似,这就要求两个学科学术的简明化和通俗化。
最近几年,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力求将严肃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心得用最活泼的文学语言表述出来,在写作一些严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的同时,先后创作《朱温传》《王维传》《李商隐传》《王安石传》等书,使古人从历史的尘埃中站立起来,拉近了古人和我们的距离,使其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便要求处理好学术研究和文学表现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问题。
譬如笔者在写《李商隐传》时,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便是关于其参加进士考试的时间和经过,以前的学术界对其或语焉不详,或所说不确,笔者在对其全部诗文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个与前人不同的全新的认识,对这一过程甚为清晰,因其中还涉及诗人两次恋爱的经历,故对诗人生平显得更加重要。笔者便按照这种理解来写,其后将这一观点先后写成两篇论文,在《文献》上发表,并得到刘学锴、余恕诚、董乃斌、张明非、黄世中等李商隐研究专家的认可。说明这一研究成果还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而在书中的表现上却是形象生动、逼真感人的。
只有深入到前人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才可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想。现实需要既有品位又有可读性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使人在轻松的阅读中便可得到生动丰富的历史知识,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沈阳出版社的赵敏、王凯旋先生所设计的这一套选题与笔者的思路完全吻合,可谓不谋而合,于是笔者便欣然地接受了约稿。
在开始写作时,笔者只想按照主编要求将其写成一本学术性和可读性都很强的普及性知识读物。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想法渐渐有所改变,发现这种写作对本人知识的系统提高大有补益,促使笔者搞清楚许多以前模糊不清或似是而非的东西,如以前对“进士团”根本不懂,看到一些相关资料中的“团司”更不知为何许人,在写作此书时,才将这一问题搞清楚。这对学术研究和教学均大有帮助,逐渐产生一个想法和愿望,即要提高本书层次和品位,使其可以成为中文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这也是十几年来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经验暗示给我的一种想法。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就诗文论诗文,对其历史背景或生活情境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极大地阻碍了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降低了学习和阅读的兴趣。
本书旨在揭开隋唐时代古人生活的神秘面纱,窥测古人生动的生活风情和精神面貌,最大限度地接近古人生活的原本状态,以期给读者一个生动逼真的印象。故本书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隋唐人生活情况的读物,也可大学生或研究生作参考教材,这是本书的写作目的,但愿能实现这一初衷。
全书以正史和一些笔记小说为主要资料来源,在此基础上取舍选择,以其为主料,再以作者多年教学及科研所掌握的成果和大量诗文作品为佐料,增加滋味,以便尽量描绘出隋唐人生活的真实状态。这样,使历史资料有诗文的印证和解析显得灵动而不枯燥,也使诗文内容有历史资料为依托显得扎实而不浮泛。可以说,不懂樗蒲的基础知识,便不明白杜甫的《今夕行》;不理解唐代人的茶道,便读不懂许多咏茶诗;不懂马球的基本常识,便无法阅读韩愈的《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而杜甫的《今夕行》又使我们对樗蒲有更形象的认识,使我们看到老杜当年在旅店里脱光膀子,光着脚大呼大叫进行赌博的神态,那是诗人本色的另一面。这样解读历史,解读人生,才会受到更多的启发,增长更多的知识。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大俗和大雅,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便是生活,古人和今人都不能须臾离开。那么,隋唐时代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是怎样出门和赶路的?是怎样读书和赶考的?是怎样求仕和当官的?是怎样娱乐和玩耍的?是怎样结婚和退休的?是怎样……这些五光十色的“怎样”,都是本书所要涉及的范围。
沈阳出版社的赵敏和王凯旋两位先生,精心设计了一套这么好的选题,并邀我来写此书,这是本书得以完成的前提。在写作过程中,他们认真负责,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大量心血,在此深表谢忱。本书之插图主要来源于以下诸书:《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鉴赏》《文物》《中国通史》(图鉴版)《陕西名胜古迹》《中华文化图典》《隋唐交通图考》《古今图书集成》等书。
2016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将此书重新付印,再版时又精心进行了修订,使本书内容更为丰富。
由于本书涉及知识面广,征引材料丰富,本人学识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毕宝魁2016年4月25日晚于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