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更智慧:合格父母九型角色修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父母怎么说,孩子才听话(3)

好的启发提问能让孩子清楚地明白利害关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去做,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如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个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好人,和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如何去做一个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好人,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CASE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他爸爸是一位成功人士,对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有一次,孩子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85分。妈妈一看就有点着急,打电话给在外地出差的孩子爸爸,说孩子数学考了低分。爸爸很淡定,没有在电话里和儿子多说什么,两天后回到家,看见孩子还是不太高兴,就问孩子:“怎么了?听说考试了?怎么样啊?”儿子回了一句:“爸爸,我终于考了一个你想要的分数。”原来,爸爸以前确实说过想让孩子考一次80分。爸爸听完就乐了,气氛也瞬间活跃了起来。爸爸很关心地问:“这次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是哪个公式掌握得不好吗?”接着,孩子就主动地说起了自己没考好的原因是想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解题,结果方向是错的,丢了很多分,孩子还分析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剖析了没考好之后的心理感受。

对于孩子来说,得了85分他自己也不满意,觉得没有成就感。尤其是一个一向优秀的孩子,他觉得自己不该得这样的分数,还有一点羞愧。父母通过提问能够放大孩子的不满意,让孩子做有效的自责和自我反省。如果父母直截了当地批评孩子,上来就问:“你怎么考这么低分?”很容易让孩子忘记自己本来的愧疚,瞬间逆反的情绪占了上风:“有人考的比我还低呢!”这是很多孩子应对父母生硬指责的回答。父母生气,孩子反击,这样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

像上面这个例子,那位父亲不仅把沟通的主导权交给了孩子,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明白:偶尔的失误不是世界末日,从失败中吸取到经验教训,才是最大的收获。可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好好利用“问”这个环节,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需要说明的是,问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以遵循“5W2H”的原则,即What(什么),Who(谁),Where(哪里),When(什么时候),Why(为什么),How many(多少,多少人等),How much(多少钱,什么程度等)。使用了这个原则,就没有什么遗漏的了。问的时候,父母不可以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语气应平缓自然,尽量避免带着负面情绪提问。眼神要专注,不要游离,父母如果心不在焉,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从而影响交流的效果。

启发的关键:让孩子自己会思考

家庭教育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决策两难,具体表现在父母和孩子的认知不一致。好比两个人要出去吃饭,一个要吃海鲜,而另一个则想吃火锅,要想达成一致吃上饭,需要双方的妥协和让步。二是对立冲突,还拿吃饭来说,一个人邀请另一个人吃饭,被邀请者不仅吃海鲜不去,吃火锅也不去,为什么?就是不想和邀请者一起吃饭。父母和孩子遇到的问题与此类似。决策两难和对立冲突难免会出现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长期的决策两难与对立冲突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和父母形象、威信的降低。

前边讲过,好的父母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应是一个指引者、朋友、盟友,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父母知道怎么做,而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做。和孩子沟通时,不会启发孩子,不会引导话题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而说话不够委婉,让孩子反感的父母,则是情商不足的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王道,人生的历练场,孩子知道怎么做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当然,有的时候,父母也未必知道怎么做。

CASE

我有一个学生是报社记者,他的儿子刚上高二,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常向我请教。孩子每周都有不会的题目,我告诉他,让孩子把不会的题目集中打印出来一次性做一遍,过一个星期以后,再让孩子做一遍,结果还有不会做的。这就有问题了,照这样下去,每周不会的题累积起来,数量会越积越多。先不提老师的问题,孩子的学习肯定有问题的——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不足。于是我随便问了孩子一个问题:“上周不会做的题问老师了吗?”

孩子回答道:“问了,但有些还是不会。”

听了这个答案,我发现老师也有问题,孩子把上一周不会的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如果负责任地讲解一遍,问孩子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不明白的难点讲懂讲透,孩子的疑惑彻底解决了,哪儿还会有不会的题目呢?老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流程讲了一遍,之后也没有问孩子的反馈,也没有答疑,孩子原有的疑惑依然没有得到回答,当然疑问还存在了。于是,我陪孩子一起做了一道数学题,从念题、画图到分析题,说实话,我明白这道题的逻辑,但并不会做,毕竟很多年不碰这类题目了。但是我说的题目大意、条件、要求,孩子都明白,他仔细看了看我俩列出来的要点,很快就做出来了。孩子和我都很高兴,孩子高兴于终于掌握了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我高兴于有效地启发了孩子的思维。

其实,我并没有做太多工作,只是和孩子一起分析了一下题目,他能做出来主要靠的还是自己的知识积累,我只是起到了一个提点的作用,教孩子列出全部条件,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启发他去思考,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我能做的,各位父母也能做到。启发孩子,其实并不难。有时候,孩子脑子里知识是满满的,但不知道怎么运用。当不知道如何运用时,孩子就习惯于认定这道题自己不会做,做不出来。这是一种对困难的选择性投降,或者叫习惯性投降,这是一种生物本能。如前边讲的那道题,孩子不是全不会,他是只理不清条件之间的关系而已,我的作用就是帮助他理清关系,让他有地方下手,有个切入点。比如,2的平方是4,很简单,这个答案孩子都能脱口而出。但如果要计算2的四次方,4的立方,8的立方等,是不是就要想一想,算一算了?做题时,很多孩子对于一般概念、知识是清楚的,只是对彼此之间的关联不熟悉,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不会做了。

做题少,不爱思考,是孩子的惯性,而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学会思考方法,比告诉他们结果要好得多。当孩子真的理解了,就会做了,遇到同类问题也就能自己处理了,这时,他们也会很有成就感。

启发的标准:“多、快、好、省”

有的父母又会问了,“赵老师,我按照您说的多多启发孩子了,可是效果还是不好啊,说多了孩子就嫌我啰唆了,说我说的都没用。”父母们要注意,启发不是陈述,不是你想着“我要启发孩子了”,然后长篇大论滔滔不绝,那不叫启发。启发有四字黄金标准——多、快、好、省!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方向去:怎么能做得更多?怎么能做得更快?怎么能做得更好?怎么能做得更省?这是管理学上的一个通行的标准,也是启发孩子的大方向,要教会孩子抓住这四字方法。

“多”是什么意思?比如,怎么能背更多的单词?怎么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学更多的知识?这些都属于“多”这一范畴。要做到“多”,需要统筹安排好,计划好,孩子想要做到“多”,就能在无形之中锻炼出规划的本领。“快”又怎么理解呢?就是怎么做才能更快地完成事情。比如做一张试卷或一些题目,可以从利用好草稿纸做起,准备一支出水流畅的笔,做题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好这些准备,速度自然就快了。“好”是指什么呢?就是怎么做能使结果更漂亮、更符合要求。做事严格按照程序来,遵从格式,表达清晰,字体整洁等,都可以让人做得更好。“省”是什么?省时、省力,就好比要移动一块石头,会用杠杆就会更省力气和时间。

人生中,我们要面对的很多问题都像一道道数学题,父母也未必知道答案,即使知道答案也未必是正确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好的答案,也许最后的答案出人意料,也许最后的答案发人深省,也许最后根本没有答案。但这就是人生。孩子的人生需要指点和启发,绝不需要要求和强迫。

5 沟通讲方法,别一条道走到黑

总有父母问我,赵老师,您有没有和孩子沟通的最好的办法,您能不能教教我?父母们总是急于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想着“一招鲜,吃遍天”。现实里存在这样和孩子沟通的固定方法吗?不存在。对于沟通方法,我给的八个字是:法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话听起来有点玄,让我给各位父母仔细解释一下。

在教育上,“得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什么是“得法”?就是能够实现目的的方法。父母做的事情,能够让孩子的思想得到转变,能够让他们的行为得到调整,最后的结果得到调整的方法,都很“得法”。每个孩子的问题、性格、环境都不同,所以我们说法无定法,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沟通方法,这么说吧,同一家庭里的两个不同的孩子,可能沟通的有效方法都不会相同。

钻牛角尖儿是家庭教育最大忌

前面讲了,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态度问题,即在态度上不认同;二是能力问题,即在能力上不具备理解的条件。那父母该怎么办?系统地来讲,可以通过换方式、换地点甚至换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可惜,大多数父母宁可一直坚持错误的做法,甚至一直强迫孩子,打压孩子,也不愿意从头再来,自己去学习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对于任何人来说,强迫与打压都是非常不好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更何况是正在塑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孩子。父母的不知变通经常会造成家庭中不断出现小矛盾,而正是这些看似毫不起眼、让父母们不以为然的小矛盾,最终造成父母与孩子无法调和的对立与冲突,影响整个家庭生活的幸福。

孩子做错了一件事,父母进行纠正扭偏反转,用了各种办法,孩子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父母就该反思了,为什么用了那么多时间,问题始终存在?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解决方法的问题?要我说,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父母的解决方法有问题。这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继续坚持和重复之前的解决之道,而是一个“换”字。换种方式、方法,或者换个人。如孩子明明是一年级的学生,非要给孩子讲三年级的题,他怎么能听懂?怎么办?把三年级的题换成一年级的呗!这个例子看似夸张,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忽略孩子的现实去要求孩子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还觉得理所当然。

试想,如果反过来,孩子要求父母成为亿万富翁,父母是不是觉得荒谬?这是同样的道理,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时,父母要反思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不是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忽略了孩子的水平?是不是自己太离谱了?

比如,孩子总是不刷牙,父母就总爱嚷嚷,每天冲孩子嚷的话都是一样的,要知道,叫嚷、唠叨等都是孩子厌烦的行为,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雪上加霜。直接的输入式的要求一次不行,可以再要求一次,再要求还是不行,这就给了父母一个信号:此路不通!父母需要变化了,不妨试一试其他的方法。

有的孩子可能需要雷厉风行的做法,有的孩子则可能需要和风细雨的对待方式。以上方法都不行的话,还可以试一试奖励法,如设定好额度和完成标准等,或者用计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荣誉感,如得到多少分发小红花之类的。如果孩子太小,自制力比较差,那可以安排家中的其他人来提醒,或用可爱的卡通纸条来提醒,让孩子感兴趣,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去做。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改变方法解决问题,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大智慧。

但是,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单一的,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换了方法可能也不管用,这时我们还可以考虑换时间、换地点、换人,甚至换标准等。

比如,孩子刚放学回家,还没从课堂的氛围中走出来,正是需要放松的时候。这时父母再要求孩子立刻去学习,不是强人所难吗?孩子怎么会听?父母如果总在不适合的时候命令孩子做不适合的事,久而久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信誉、权威都会一落千丈。父母凡事应淡定,事情总要做的,但不能操之过急。孩子现在不做,以后会做,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做。

再比如,对某件孩子很难为情的事情,父母如果在人多的时候说出来,孩子肯定会不高兴,那就换个场合,换个地点,这样就好说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了。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批评孩子是情商不高的表现。

如果孩子对父母已经产生了不满的情绪,这时父母再去教育孩子,孩子会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亲子交流和问题的解决。这时怎么办呢?很简单,换个人说——如果孩子和妈妈关系好,就由妈妈去说;如果孩子更信任爸爸,就由爸爸去说;爸爸妈妈都不行,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说。总之,换人就是换一个孩子信服的人去和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