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电影的发展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微电影研究有愧于微电影创作

李建强

内容提要 我国微电影的发展可谓异军突起,很快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天地,成为亿万民众(网民)共同关注的一道文化景观。但对之缺少认真细致精准到位的研究。微电影研究落后于微电影生产的现象是全方位的:一是理论研究的滞后;二是系统研究的匮乏;三是前瞻研究的欠缺。

关键词 微电影 理论研究 系统研究 前瞻研究


21世纪10年以来,短短5年时间,我国微电影的发展可谓异军突起,很快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天地,成为亿万民众(网民)共同关注的一道文化景观。近年来,每年生产的微电影数以千计,呈井喷状;各种微电影大赛、评选层出不穷,热闹非凡。但客观地说,除偶有佳作之外,绝大多数微电影质量平平、乏善可陈。那么,造成这种“一高一低”“一多一少”的原因何在呢?我以为,除开其他缘由,是与我们对微电影缺少认真细致精准到位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

概括起来,微电影研究落后于微电影生产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一、一是理论研究的滞后

微电影的理论研究与微电影生产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微电影创作的兴盛,对微电影的研究和评述也成为热点,各种期刊、报纸、论坛、网络都开始参与其中,林林总总的概览、综述、解读、分析也确实在为数不少,但总体上说,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具体作品的介绍,或对现象的梳理层面。人们对它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微电影的定义、兴起的原因、发展的现状,及其类型区分和社会影响上,对于微电影更为本质的美学风格、文化表征、叙事模式、形象创造、生产方式、传播机制,以及评价体制等则少有触及。或者说,对于微电影外围迹象的观测我们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对于微电影内在规律的研究还用力甚少,成效甚微。

比如,对于微电影的美学特征,现在人们一般习惯以“主题通俗化”“叙事碎片化”“效应互动性”“效果陌生性”来概括之。看似面面俱到、言之凿凿,其实除了“叙事碎片化”这一点比较契合之外,其余三点都有些若即若离。试问,传统电影的主题为什么不可以是通俗化的呢(实际上,近年来电影主题的通俗化越来越成为一种集体走向)?传统电影难道不追求与观众的“互动性”,以及艺术效果的独特性(“陌生性”)吗?可见,上述概括并没有真正触及微电影的美学特征,而是用大而化之的网络剧的某些特点代替了微电影本有的美学特征,所列所述与微电影的美学本质相去甚远。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也有专家倾心介入,力图具象观照,使微电影的美学内涵和外延得到确证,并另辟蹊径,有意留出适当空间,以扼要的“微、反、深、思”来诠释微电影的美学特征。那么,是否切中了微电影的肯綮呢?具体来说,微电影“微”字当头,这是没有疑问的,可是拿“反”说事,就显得勉强,为什么只允许微电影打破启承传合的叙事模式,大电影为什么不可以或单刀直入,或藏头露尾,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在结构形式上别出心裁呢?实际上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经典作品正是以不同凡响而传世的。至于“深”和“思”,那本是所有电影作品都应该追求的高境界,不应该成为微电影的专利!由是,尽管专家的诠释被一些研究者誉为“很精当”,我还是要不客气地指出,实际也言不及义,没能将微电影的美学特征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来。

再比如,形象的创造是所有叙事类作品都无法绕开的命题,艺术创造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正像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微电影可能也不能例外。但从现有中国知网查阅到的200多篇讨论微电影的文章中,居然没有一篇专门研讨微电影形象创造的文章。那么,是否形象创造对于微电影无足轻重呢?显然不是。在我们看到的一些较为成功的微电影中,总是有一个或几个令人难忘的形象活跃其中的。像我国微电影《老男孩》中的筷子兄弟,《赢家》中的老王,《红领巾》中的张小明,等等。国外的微电影也是如此。像英国微电影《黑洞》里的贪欲横生的查理,美国微电影Leave Me中的丈夫和亡妻,法国微电影《调音师》中的盲人调音师,等等。这些中外微电影中成功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和传统电影中的形象创造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说形象创造依旧是(或不再是)微电影创作必须遵循的规律?当下微电影创作在形象创造上存在什么问题?诸如此类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有不少。对此,有的我们缺乏深刻把握,有的还未有效涉及。

问题正在于:一方面,微电影的创作凭藉互联网的普及风起云涌,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另一方面,我们对它的哲学基础、本质特征、应然形态等不甚了了。多年来,微电影创作数量巨多,但能够广泛流传的不多;类型杂糅,但同质化严重,不能不说是与这种理性研究的滞后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与其昏昏,岂能使实践者昭昭。作为一种与大众和“草根”文化紧密相连的新生事物,微电影若想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有必要在一些基本理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上首先取得突破。正如钟惦棐先生早年所言:“实践固然是第一性的,但是忽视理论就容易陷入盲目性。而盲目的实践,不但会削弱作品的思想性,而且还容易产生相反的结果”。他特别强调:“实践在前,理论在后,而理论一旦符合现实的需要,符合实践中人的志趣,也就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实践。”这已经是为中外电影发展史所证实了的道理。可以肯定,只要微电影理论批评落后于创作的现象不能得到有效改变,微电影创作的整体面貌就很难在“更大的程度上”幡然更新。

二、二是系统研究的匮乏

系统研究的匮乏,肯定是与理论研究的滞后关联在一起的,但又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因为,系统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而理论的建树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系统研究的成果。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众所周知,微电影的流行得益于网络和科技的发展,从制作看,只要有创意,拿起数码影像机就可以拍;从观赏看,只要有网络、有电脑、有手机的地方都可以看——于是,门槛低,成本小,灵敏度高,参与性强,成为其无可替代的优势。这一系列优势,有的在传统电影范围之内,有的已超越传统电影的边界。也就是说,研究微电影,单单研究“电影”或“艺术”是不够的,还要和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渗透联系起来。虽然微电影本质上还是电影,因而仍然必须遵循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具备电影艺术的基本语言和修辞手法,但由于“审美把握”的认知方式、“审美创造”的生产方式,以及传播和观看方式的不同,微电影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创作规律。这些规律奠定了微电影赖以立身存命的基础,也重塑和开拓了影像艺术的疆域,是微电影艺术创造的潜力所在。因此,研究微电影不能就电影谈电影,必须跳出电影才能看清微电影。比如,微电影的技术支撑、微电影的媒介属性、微电影的传播平台、微电影的创意叙事、微电影的表达策略、微电影的品牌渠道、微电影的公益价值,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微电影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与当下社会的关系、与网络观众的关系,等等,都应纳入我们的视野。以前,我们的视野比较局限于银幕和影像,现在需要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变化了的新的社会,拥抱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记得维根斯坦说过:“语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公共语言和私人语言。”前者以约定俗成为原则,需要遵循一般的规范,所以维根斯坦称之为“一般的语言”;私人的语言则属于个人的创造,需要设身处地的定位和阐述,维根斯坦称之为“哲学的语言”。借用维氏的说法,我以为,微电影类似“转基因”的艺术特质,决定了它必须挣脱约定俗成的电影话语体系,而更多地使用属于自己个性创造的“微语言”。这种语言,既要摄取传统电影的生物基因,又要有效突破传统电影业已形成的种种范畴,重组视频影像和新旧媒介的各种可能,发挥制播兼容与主客一体的综合优势。由是,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对列,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微电影自身各要素的关联组合构成另一个开放的系统。作为一门整合度很高很强的艺术,开放,杂糅,混搭,新媒体和成像技术、影像艺术的紧密结合成为微电影的重要特征,对之进行分门别类式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显然又是不够的,只有加以整体、系统的考察,才有助于我们认清它的本来面目,开掘它的创造潜力。过去我们比较多地从制作和生产角度考虑问题,实际上,一部微电影作品从前制、生产到最终完成并提供观众观赏,中间历经诸多环节,或如迈克尔.波特所言:“存在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由供应商(投资)价值链、企业(生产)价值链、渠道(播映)价值链和买方(观众)价值链共同构成。波特特别指出:“价值链不仅仅是许多独立的价值活动的集合体,价值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生产)价值链要受到其他3种价值链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中,这种影响又是各各不同的(与传统电影更有诸多差异),离开价值链本身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仅仅关注制作与生产一根链条,是无法全面理解和把握微电影的。

确实,由于微电影创作门槛低、渠道宽,除了少数为专业精英人士制作之外,更多地为民间草根大众所为,数量难以计数,质量参差不齐,传播平台各异(由《文汇报》、人民网等主办的“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至今已举办三届,每次征集微电影作品数千部,网络点播人次达到数亿,吸引了数百万大学生参与),在客观上造成了系统把握的难度。这其实对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宏观的审察,也要有中观乃至微观的透视。宏观观照的是面,微观考察的是点,两者共同筑起了微电影的总体架构。现在的情况是,宏观的系统研究难得一见;中、微观的研究,即如每年微电影的生产情况如何?播映效果如何?观众反应怎样?也几近未知数。因为缺乏基础性的数据和生动鲜活的材料,近年来虽然绍介分析微电影的文章数量日增,但研究者、评论者大多满足以少数得奖的作品为蓝本,以评介某某大赛为载体,评来评去还是那么几部作品,说来说去还是那么几种道道,难免以偏概全、隔靴搔痒。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篇像样的微电影年度生产的分析与报告,也没有看到一本系统研究微电影成长变化的著作。这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正常的了。这种状况如果不能确实加以改变,微电影的研究是很难跃上新的台阶和发挥对创作的指导作用的。

三、三是前瞻性研究的欠缺

据专家估计,我国微电影产业价值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100亿以上,这个前景无疑是十分令人鼓舞的。但要把产业前景变成现实,是需要做好许多工作的。尽管克罗齐认为,历史家不能预测未来——因为预测未来常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我还是以为,对于微电影的发展,前瞻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别是在微电影生产快速发展的滥觞时期,需要站高一步,看远一步,才能未雨绸缪,超越现实,指点将来。而所谓加强前瞻性的研究,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改变目前就事论事的研究习惯,不再满足对于现状的泛泛而论,不再拘泥于对于少量作品的品头论足,而是真正沉下心来,去做一些持续的追踪研究,同时更加重视规律的探讨和走向的把握,通过力求准确到位的分析判断,来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战略性的导引。

譬如原创战略。微电影虽然篇幅微小,却可以小中见大、微言大义,容纳广博丰富的思想含量,更多地引发观众的理性思考。同样,微电影灵敏自由,可以而且应该嵌入生活底部,更接地气和更富生气,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度探索,体现思想创意。这是传统电影难以做到的。但遗憾的是,当下能够张扬微电影思想张力、内在性格的创作数量太少,陈陈相因、似曾相识的作品占据了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创意是微电影产业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和竞争优势。要保持微电影产业的原创活力,就要明确创作导向,就要使作者的创作成果及作者的权益在法律上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及早出台微电影版权的管理细则,让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充分的权益。谁原创谁占先,谁原创谁受益,应该成为行业优胜劣汰的基本取向。央视微电影频道成立后,承诺“将强力打造微电影产业环境,为微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标准”。我以为,这里所提及的标准,应当涉足微电影创作的各个领域,其中一条重要标准应该是,支持和发布更多原创的微电影,利用国家频道的引领优势,为一批有思想深度、精致艺术品位、多元表现形式、思想健康、为社会提供正能量的原创作品提供平台,在全行业树立标杆。各专业和社会视频网站也应该有这样的自觉,为原创作品舒畅通道,加大支持力度,共同营造“大众创作、着意创新”的良好局面。

譬如人才战略。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微电影的生产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它的成长最终取决于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人不提高,怎样提高影片?”近年来微电影创作的主力军主要是两拨人:一拨是客串的电影人;一拨是业余的爱好者。这两拨人应运而生,把眼下的微电影市场搞得风生水起,其耕耘劳作功不可没。但从长远看,却又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打酱油式的客串终将难以长久;业余的水准亦会无法满足产业成长的要求。可以说,对于微电影这一以创意和创造为核心的产业来说,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微电影未来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把人才队伍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今天不舍得下力气,明天就可能会成为关隘障碍。据笔者所知,目前举办影视专业的数百所高校中,还没有一所开设微电影专业及其相关的课程,相关的师资也奇货可居。自然,对新办专业和新开课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不会亦难以主动发球的,行业和生产部门是否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呢?这里还必须特别指出,有不少人认为,微电影本质上属于大众草根文化,可以无师自通,可以在实践中自学成才。对此我颇不以为然,微电影的专业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眼下又正处在大发展的势头中,良莠不齐的创作实践已经和正在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要造就一支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和创作队伍(包括经营管理人才),必须辅以人才培养计划,万万不可敷衍将就、坐失时机。

此外,我们对微电影发展寄予厚望,不等于对当下微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视而不见。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一是投资渠道不畅,各自为政;二是内容格调不高,低级趣味;三是广告色彩过于泛滥,商业至上;四是传播环境和渠道狭窄单一,影响有限。前两者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后两者主要发生在传播领域。个中的枝节疙瘩,有的甚至可以用“乱象”来形容。它们对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微电影产业要想获得持久健康的发展,必须解决好投资回报、内容创制、盈利模式和传播渠道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的监管十分必要,行业组织的自律也不可缺少。无须否认,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生产的自发性,创作主体的草根性,以及传播源的分散性,增大了监管和自律的难度,微电影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不可控性十分突出。有人以此为由,认为对于微电影生产可以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其实这不是一种积极和明智的态度。微电影的种种非传统特点,非但没有构成漠视的理由,反而更加说明了加强研究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诸如整合产业资源、加大生产指导、制定行业标准、拓宽传播渠道、规范传播语境、加强版权保护,还有加强微电影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挖掘产业链相关各部分的价值及其实现价值增值,同步提高创作者和消费者的品质素养,乃至走出本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注意到,近年国际各大电影节几乎都有微电影的竞赛或展映),等等,都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未来一定是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将微电影整合置入整个传播产业链条中去统筹谋划,它的未来发展才是可以期待的。

总之,微电影研究有愧于微电影生产,虽然这是艺术生产中常见的状态,但并不构成我们可以懈怠的理由。微电影不仅在很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电影,而且因为别具一格而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问题是我们怎样因势利导,在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将其艺术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进而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建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微电影研究会会长)


参考文献

[1] 徐亚茜:《微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途径》。《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第166-170页。

[2] 王一川,等:《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2年,第6期,第102页。

[3] 李简瑷:《微电影的特殊美学》。《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51页。

[4] 钟惦棐:《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钟惦棐文集下》,第193页。

[5] 参见《竞争战略》。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6] 参见《为什么是微电影》。《大众电影》,2012年,第20期。

[7] 钟惦棐:《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钟惦棐文集下》,第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