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安慰反应:不怕,我能行

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感到压力巨大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轻摸额头、脸颊、下巴、揉鼻子以及把玩头发等行为。那么,缘何我们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其实,这些动作是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表现出的安慰反应,它能起到一定的安慰效果,并缓解压力。

 

人在受到批评、压力、否定等负面刺激的时候,经常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寻求安慰的身体微反应,以减轻内心的不适症状。比如,压力大的时候轻轻按摩颈部、摸摸自己的脸、玩弄头发、舔舔嘴唇或者调整呼吸方式等,都属于安慰行为。这些细微的反应都暴露出一个人紧张、焦虑、恐惧的负面心理情绪。

安慰反应具有两个必要特征:一是动作和语言表达无关,没有辅助表意功能;二是动作能够让行为人自己感到舒适。比如,在发言的过程中,手、脚和身体姿态,能够辅助表达行为人的语义、心态和立场,这些动作属于社交行为,是语言的辅助工具,不具备线索意义。

但是,当语言和动作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这些动作就值得注意了。如果这些动作对于行为人的意义,相对于他们所处的情绪而言是舒适的,那么就可以定义为安慰反应。

比如,尴尬的时候,很多人会摸头发、摸脸、搓手、揉鼻子、舔嘴唇。这些行为并不是有意识去做的,而且一般人也很难避免。有的时候,安慰反应看起来是在整理自己的外表,如捋捋头发、弹弹衣服上的灰尘或者调整一下自己的领带。这些微反应可以帮助人们降低不适的感觉,舒缓紧张的神经。

在各种安慰反应之中,与颈部相关的安慰动作是最常见的。人在有压力的时候,经常会把领口打开,甚至抖动几下领口,好像是透气的样子。这种动作能够使当事人主观感受到安慰行为所带来的舒缓。这种舒缓既来自血液循环的改变,也来自皮肤表面空气的流动而带来的微妙体验。

与颈部相同,脸部和手部作为神经末梢非常密集的器官,也可以在按摩的时候起到很好的舒缓和解压作用。因此,集中在脸部和手部的安慰反应也很常见。

此外,一些声音也可以缓解压力。比如吹口哨,这个动作是结合了呼吸的控制、声音的刺激以及转移大脑注意力的多种方法,来达到缓解紧张的目的。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得紧张状态下的大脑供血与注意力偏执得到很好的恢复。

安慰行为也有动作幅度较大的种类。比如自我拥抱,即用双手将自己的身体抱紧,产生被他人拥抱的感觉,也是典型的自我安慰行为,就好比任何人对其婴儿时期在母亲的怀里温暖而安全的感觉都会印象非常深刻。可见,这些安慰行为是为了快速释放压力。

ren

解码微反应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它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让人兴奋、愉悦。人在感到紧张或者不适的时候,就会自动调用存储在自己大脑中的音乐旋律来自我调整,比如哼歌、吟唱或吹口哨等,这样就可以达到缓解神经的状态,从而改善不好的心情,这种反应就是安慰反应中的听觉安慰。

冻结反应:注意,千万别动

试想,当你突然受到外在威胁的时候,或是危险突然来临的时候,比如走在路上听到一声巨响,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答案大都是先保持瞬间的静止,然后立即采取行动规避危险。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这些反应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第一反应就是减少身体动作,保持瞬间的静止,以便看清突发状况和判断对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冻结反应。这种反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远古时期的人类面临着很多猎食者的威胁,最终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大脑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使用的第一种防御战略就是冻结反应。

其实,很多动物也是如此,尤其是大多数食肉动物对移动非常敏感。比如在捕食的过程中,移动时最容易引起注意,一旦感受到威胁,猎物就会立刻保持静止状态,然后在明了情况后,迅速采取行动(逃跑或准备应战),这是边缘系统提供的最有效的救命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应对危险的冻结反应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怎样的反应才是冻结反应呢?具体来说,应包括动作频率降低和幅度减小这两个特征,也就是变少和收缩。冻结反应体现在肢体语言上,首先发生作用的就是手的约束。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当第一次站在一个大舞台上时,面对着台下数百名观众的注视,一定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个时候,连自己的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儿,其实这都是心理紧张的缘故。

还有几种比较难以发现的动作,看起来很酷,但其实也属于手部的约束性动作,比如将双手插入裤兜,还有新手主持人用一只手拿住麦克风,另外一只手插入裤兜的表现。

肢体语言所反映的冻结反应还体现在脚上。当女人感到恐惧时,立刻会把脚调整到即将要逃跑的状态中。此时,人的腿部为了准备逃跑而会大量充血,身体其他部分则供血不足,会产生手心发颤的后果。

除了手脚的反应,冻结反应还体现在表情上。在冻结反应中,如果负面刺激压力过大,面部肌肉就会僵化,导致表情僵硬。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最灵活的眼睛也会表现得滞涩。所以,如果你发现一个人表情僵硬、精神呆滞,总是盯着一个地方,那么他很可能是因为恐惧产生了冻结反应。

可见,冻结反应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如今,冻结反应已经被人们巧妙地应用在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通过观察他人的冻结反应,来探知对方的心理。

比如,一家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天色已经很晚了,突然有人按响了门铃(平时这个时间几乎是没有人按门铃的)。就在那一刻,所有人的手都“在瞬间冻结”,简直太神奇了。最后发现,按响门铃的是家庭成员,因为忘记带钥匙了。可见,人在感觉到危险时,会做出瞬间的停止动作,这就是冻结反应的一个真实例子。

此外,冻结反应还经常被我们自己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面试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屏住呼吸或只做浅呼吸。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应对威胁的方式,可能我们注意不到,但是面试官是很容易发觉的。所以,我们应该在面试的时候尽量放松。

总之,冻结反应是行为人对刺激源可能带来的危害的正确评估,从而做出肢体少动或不动的最佳生存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谎言,并顺藤摸瓜,探知他人的心理。

ren

解码微反应

“大气都不敢喘”,是经典的冻结反应之一。其原因在于受到惊吓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快速吸一口气,留着备用。但感受到恐惧的时候,尤其是迫于客观条件不能逃跑、不能反抗的时候,则会出现屏住呼吸或者减弱呼吸的冻结反应。

爱恨反应:爱则亲,恨则逃

男女朋友之间,如何知道对方是否真的爱你?或是心底对你充满恨意?商务洽谈时,对方对你是喜欢还是厌恶?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爱恨反应来获得答案。

 

我们知道,生物最大的需求就是生存和繁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爱情,说到底也是对繁衍的需求。不过,这种需求与动物性的需求又有所不同,因为有爱就会生恨,人类的感情要比单纯的繁衍复杂得多。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可以通过彼此身体间的距离看出心理距离。比如,从热恋中的情人亲密无间到厌烦对方,身体距离的远近可以透露他们内心爱憎的倾向。也就是说,喜欢就靠近,不喜欢就远离;感兴趣就靠近,害怕就躲开,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爱恨反应。

爱恨反应其实不仅仅表现在感情方面,还广泛地运用于商务服务和合作洽谈中。可以说爱恨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的心理。爱恨反应又可分为亲近反应和逃离反应。

1.亲近反应

亲近反应是相爱的人相互表达的主要方式,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亲近的行为表达更多信息,达到更好的身体互动。比如,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第一次拉手会非常激动和兴奋,进而腿和脚的接触使亲密更进一步。当然,这是亲密关系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有一方厌恶另一方,则不可能出现如此亲近的距离。

那么,如何把握好亲近的程度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亲近反应可以分成试探性的小幅度与低频率和获取性的大幅度与高频率。在不明情况的时候,最好是通过尝试性的动作进行干预,比如侧耳倾听,然后再对结果有确定性判断后采取行动,比如表达热情欢迎的拥抱。

2.逃离反应

在弱肉强食的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生存法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因为保命是最佳的生存法则。后来进入文明社会,人们才开始建立新的相处原则,“近君子,远小人”让自己获得安全。可见,逃离反应是人类进化出来的优秀本领,对生活有巨大的帮助。

那么,逃离反应会有哪些表现呢?首先面孔会远离刺激源。面孔上聚集了很多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大部分毛发,而且面孔之后就是神经中枢所在,所以当受到负面刺激之后,它们会主动远离刺激源。

负面刺激源的力度越大,远离的距离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因为是应对负面刺激源的反应,所以会在远离动作同时呈现紧张状态,包括不松弛的面孔、视线、呼吸,以及身体不会松弛,四肢很有可能保持紧张状态或阻隔状态。

逃离之后,视线会呈现稳定的状态,但方向不一定。如果向上,是消极逃避策略;如果向下,是隐忍逃避策略,有进攻的可能性;如果是对视,是顶撞对抗。出现这些逃离反应,就可以借此判断行为人轻蔑、反感、排斥、惶恐、害怕等心理。

ren

解码微反应

了解亲近反应中的4种距离与对应关系

◇亲密距离

这个距离一般在0~0.44米,是非常紧密的关系体现,常见于爱人、父母、亲子之间的空间距离。

◇私人距离

这个距离一般在0.44~1.22米,常见于朋友、熟人和亲戚之间的空间距离。

◇社交距离

这个距离一般在1.2~3.7米,是正规社会活动时广泛采用的距离。

◇公众距离

这个距离一般在3.7米以外,常见于彼此不熟悉的人之间的空间距离。

仰视反应:傲慢与谦卑

通常,站在比自己高大的人面前,我们都会有一种压力感;在上司面前,我们会显得比较拘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这就是仰视反应带来的一种心态。

 

在人的意识中,比自己大的东西,是需要仰视和敬畏的,这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积累的本能。同时,人在处于优势的时候,会本能地抬高自己的身体来显示这种优势;在处于劣势的时候,则会把自己的身体下意识地放低。可见,仰视反应就是对自己能力高低、地位差异、胜败预测、优劣定位进行的判断。

因此,观察一个人的体态高低,可以判断其内心的强弱。一个比对手强大的人,往往容易心生轻视。虽然也存在以弱胜强的例子,但这只是小部分,并不能改变人们对于高大、强势的仰视心理。那么,仰视心理会有哪些反应呢?

1.傲慢、轻蔑

优越感会让人产生傲慢的心态,比如当一个人比别人高大或是更优秀时,当事人会持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的条件要比对方好很多,双方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与对方进行交流,其态度中往往会包含不屑与蔑视。

一般的傲慢反应是头向后仰,下巴抬高,上眼睑自然耷拉下来遮住一半眼球,这是伴随着傲慢情绪而产生出来的动作。生活中,这类轻微的傲慢是最常见的。

傲慢反应中,下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具有指向功能,并且其指向始终透露出一丝轻蔑和自以为是的高傲。经典的姿势有:头向后仰,下巴略微抬高,眼睛下视,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势。这种动作通常适用于很熟的朋友间,或短时间内没有利害关系的点头之交,以及初识的但尚未建立起任何利害关系的人。它使当事人无须费太多力气便能感觉到良好的掌控程度。程度稍微加深的是再加上一些摇头晃脑、半露犬齿的轻蔑表情。

此外,还有一种程度更深、轻蔑意义更浓的傲慢反应,即仰头、抬起下巴,但身体并不正面朝向对方。这种姿态往往会与挑衅的表情相结合,更强调了轻蔑的程度,对他人造成的刺激更大。

2.满足、优越

除了傲慢,在没有明显敌对关系的情境下,行为人还会因为受到积极刺激而产生满足感和优越感,或者纯粹收获了生理收益,比如听到好听的声音、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等,就会不自觉地出现抬头反应,表现出一种满足和优越的感觉。

满足和优越感还体现在我们对自己感觉良好,比如在评价自己的时候更倾向于往好的方面想。即便是作恶多端的坏人,也会通过找到自身某些优点来保持心理健康。因此,自我认同是一个人能够存活的基础条件,如果一个人真的从内心否定自己,说明他心中绝望,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满足和优越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线的,也就是说如果来自外界的评价等于或者高于这条基线,就会直接引起一个人满足或骄傲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表现,就是尽量让自己看上去高大一些,从而出现抬头、挺胸、上扬眉毛的仰视反应。

ren

解码微反应

解码负仰视反应

在社会交际中,做错事后的道歉一般表现为鞠躬,人们用这种弯腰低头的方式希望取得对方的原谅。这种躯干的弯曲和面部向下的姿态就是弱势心态的表现,说明了当事人的内疚、难过和请求原谅的诚意,是一种负仰视反应。

领地反应: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人类世界里,领地意味着权威和掌控感,人会表现得放松和自信;一旦受到挑战或侵犯,则会引起强烈的警觉、愤怒和反击。因此,刻意冒犯掌控者的领地,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其泄露更多的内心秘密。

 

每一个人都有其擅长的领域,而且会有自负的一面,即使他平时表现得很谦虚。比如现今足坛最火的球星梅西,假如是罗纳尔多跟他说:“你踢球很厉害,比我当年还厉害。”梅西可能会谦虚地表示:“哪里哪里,您是我前辈,我得向您学习。”但如果是一个亚洲球员跟梅西说这番话,梅西很可能会很不屑地回一句:“一边凉快去!”

这就是领地反应最好的一个例子,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内,如果对方处于领域的低水平或者非同道中人跟自己交流领域内容,往往会以高傲或不屑的态度,捍卫自己领域内的权威。一旦领地被侵犯,就会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行为特征:

1.扩张

敢于扩张和舒展肢体,尤其是双臂和双腿间的夹角扩大,就意味着行为人敢于用胸、腹等最脆弱的躯体部位,迎接即将到来的压力和刺激,甚至是相信在展开的区域内,不会存在负面刺激。这是一种非常强势的心态,是有自信和掌控感的表现。

所以,当你对面的人把双臂张开的时候,或者坐着的时候把双腿张开的角度变大的时候,都表明对方有着强势的心态。

2.松弛

手和脚的动作建立领地范围,其实是源于心理上出现的防御意识或进攻意识,是感受到威胁或者需要展现权威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但是通过制度既定领地范围的人,是不需要使用这些扩张性的动作来向他人展示领地范围的。因为在自己的领地中,行为人会拥有较强的统御感,认为领地内不存在阻力或敌意。

所以,肢体姿态和行为都较为松弛,不会出现安慰反应等无意义小动作,也不会像冻结反应那样拘谨行事。比较典型的松弛状态,是眼神不呈现犀利和集中,躯干或倚或靠寻找支撑,跷二郎腿或舒展腿,行动自在。

3.挥洒

领地反应的第三个特征是动作幅度大、频率却不高,呈现出轻松下达命令的挥洒状态。不论是下巴指向,还是点头和摇头,或者是挥动手臂和手掌,又或者是站姿和坐姿的转换,都会呈现出上述特征。

4.自卫

人类的防御意识,与野生动物对领地的防御意识完全一样。只要领地受到挑衅和攻击,人类必定给予有力的反击。当自尊受到质疑或攻击的时候,引发的反应也必然很大,最容易出现的情绪就是愤怒,甚至会引发攻击倾向。

ren

解码微反应

动物一般用气味来圈定自己的领地,人则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制度,二是身体。制度的方式大多涉及政治体系、管理规章和权利约定,这属于管理学范畴;身体则主要是通过手和脚来确立自己的领地。在自己的领地里,要在积极的掌控状态中,通过语言、动作甚至是眼神表现出果断,并切切实实地做好领导工作,这样才能让人诚服。

战斗反应:做好进攻与防守准备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虽然通过直接战斗解决问题的暴力方式越来越少,但其表现形式却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身体对抗的体育比赛以及非身体对抗的争论等。那么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战斗方式会产生哪些身体反应,包括哪些阶段和内容呢?

 

在自然界,动物为了生存抢夺资源,难免要进行战斗,最终活下来的都是强者,如此代代积累,战斗意识便会深深融入身体的血液和每一条神经中。只要危险出现,就会唤醒隐藏在体内的战斗意识,战斗反应在动物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也充斥着各种战斗,从街角斗殴到绅士决斗,从打群架到大规模战争,动机越来越复杂,战术也不断地改进,唯一不变的就是战斗反应,比如热血沸腾、呼吸加剧、理智消退等,这些愤怒情绪依旧留在了人类的大脑里。

当人遇到威胁后,如果冻结反应和逃离反应都无法摆脱威胁,那就只能进行战斗。战斗前愤怒情绪一旦被唤醒,全身上下都会协调统一,进入明显的战斗状态。这样的战斗反应极难作假且易于识别。一旦出现,即要引起警觉,因为这意味着凶险。一般来说,战斗反应分为以下3个阶段:

1.战斗准备

战斗准备的反应特征,是行为人在使用不明显的方式暗中发力,只是发力的对象不是外界目标,而是“自己对自己使劲”。比如,握拳、抓握手臂、两手指大力对顶、咬牙切齿、拉拽自己的衣饰、脚踩碾压或者用力捏自己手里的物品等。

2.战斗发力

战斗发力的反应特征,是嫌疑人在使用明的或暗的发力方式,将不起眼的力量发挥到外界对象上,但往往不会直接指向刺激源。比如,手指的戳点动作、敲桌子、拍桌子、甩书本、摔手机、摔门等,这些动作虽然比较隐晦、不起眼,但是仍然能够表达行为人的抗争和求胜欲望,是一种强势的心态表达方式。

3.防御保护

如果说进攻迹象是积极的战斗状态,说明行为人对自己比较自信,或者是想放手一搏,代表行为人的强势心态,希望取胜。那么,当遇到负面刺激的时候,行为人则会做出防御反应,让自己尽量减少受到的伤害。这与安慰反应不同的是,防御反应并不能让你舒适,目的只是为了抵御负面刺激。

战斗的这3个阶段,是我们面对刺激源时做出的必然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放纵边缘系统产生的战斗反应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不合法的,除了在进行正当防卫的行为外,其他伤害他人的战斗行为都会被法律所禁止。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边缘系统所产生的战斗反应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虽然直接的战斗受到现代社会规则的制约,但战斗也可以有很多种体现的方式。比如体育比赛,很多体育赛事能够吸引亿万观众,就是因为比赛会有输赢,在争夺输赢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都是战斗的变种。这种身体的对抗性战斗能够激起人们心中的战斗欲望。

ren

解码微反应

争论也是一种战斗方式,比如文明的辩论、反驳,以及低级的侮辱、诽谤、挖苦等,这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战斗方式。即使没有身体接触,战斗反应也会让人类的姿势、眼神、内分泌以及血液等生理状态产生变化。这些反应会将血液集中到边缘系统以及其统治的肌体器官中,从而降低大脑皮质中的理智分析能力,从而出现冲动行为。

总之,一个人出现战斗反应的进攻状态,就说明对方内心正在进行对抗,取胜欲望强烈,属于强势心态。相反,如果一个人出现防守姿态,说明对方内心承受进攻并试图自我保护,属于弱势心态。

胜败反应:输赢并非常事

有句古话叫“胜败乃兵家常事”,是告诉我们赢了别骄傲,输了别气馁,我们常常用此话来自勉。但既然是战斗就一定会有输赢,输赢的结果会造成双方不同的反应,所以说,胜败能够透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胜败反应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瞬间发生的反应,属于人类心理应激性范畴。通常胜利者会表现出高举双臂,大声欢呼甚至长啸,高傲地挺起胸膛,环顾四周,炫耀等行为。之后,会吃好喝好以示庆祝,并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失败者(这里指内心接受失败的结果,有志气或者不服气的不算)则完全相反,他们一般是“灰溜溜”的状态。失败反应主要表现在精神注意力和身体支撑力的双重无力感。精神上无精打采,不关心新的事物,身体上则呈现出自然散落状,头、躯干、四肢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垂,头不会昂起,双手不会高举,站立也不笔直,等等。

胜败反应的这种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它发生在一瞬间,产生的最终结果是使我们能够适应环境,人的反射行为(胜败反应)就是应激性的一种高级形式,是由“地心引力原则”所影响的应激性表现。

根据“地心引力原则”,当一个人胜券在握、情绪兴奋的时候,他的表情以及身体动作都会下意识地呈现上扬的趋势,身体重心也随之上升,这种行为是“反地心引力”的;相反,当一个人心情低落、沮丧无助的时候,身体呈现下垂的动作,人的重心也被地心引力所牵引,表现出畏缩之态。

通常,在战斗前身体会储备大量的能量,以便用于脑力或者体力的较量。而在战斗结束之后,则需要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体恢复到平常的状态。我们经常能看到,战争或者比赛的胜利者会习惯性地做出一些动作,比如高举双手、高声喊叫,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当然,如果战斗的过程非常艰难,消耗掉了全部能量,甚至是败了,就不会有过于激烈的动作,而只有一些细微的表情。

可见,观察人的胜败反应,可以分析出每个人的不同心态,在具体的情境下对他人的情绪和心理做出准确的判断,还可以用此来预测对手下一步的策略和事情未来的走向,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调整好胜败反应还有助于改善自我的心理状态。

ren

解码微反应

胜利时常见的反应和表现有:

◇眉毛动作多,笑容抑制不住,也就是常说的眉飞色舞。

◇眼睛灵动多变,透露出得意的炫耀。

◇头部向各个方向晃动。

◇双肩快速抖动,或是摇晃躯干。

◇手指动作多且没有目的。

呼吸反应:关键时刻屏住呼吸

呼吸是人体正常的一种生理功能,当一个人受到刺激时,呼吸就会出现异常反应,比如奔跑时呼吸会变得急促,被训话时会屏住呼吸等。由此可见,通过洞悉一个人呼吸的变化或异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探知对方的心理状态。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惊讶时会先小幅度地快速吸入一口气,然后暂停呼吸;轻度厌恶时会出现小幅度快速呼气,在控制下难以被觉察;深度厌恶时会屏住呼吸尽快远离,然后恢复呼吸;在可控的愤怒时会采用鼻孔向外深长呼气;有控制的轻微恐惧时,则会出现悄悄地深长呼吸,单位时间内进气和出气量都很小,这就是所谓的“大气都不敢出”。

另外,通过观察呼吸的幅度与频率,还可以判断对方神经系统和身体状态的兴奋程度是增加还是降低。比如,呼吸的幅度或频率增加,说明行为人兴奋度增加,反之兴奋度降低。如果行为人在控制呼吸的速度并减少单位时间呼出和吸入的量,则说明行为人进入小心翼翼的对抗状态。

我们知道,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进行呼吸的作用就是为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保证体内能量源源不断的供给。生理活动越多、越兴奋,客观上就需要更多的氧气。增大氧气吸入量的方式,既可以是单次深吸气,又可以是加快吸气的频率,也可以出现二者同时出现的反应。

因为呼气的幅度增加,会快速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呼吸中枢感受到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后,会引发吸气增加。此时如果行为人同步增加吸气,就是我们前述的呼吸加剧,常见于非常兴奋的情绪状态,最经典的表现是愤怒的时候会快速用鼻孔大幅度呼气,进攻的发力动作,往往配合着快速地大幅度呼气。此时如果行为人不再同步增加吸气,而且采取的是缓慢的大幅度呼气,则是放松或无奈的表现。

生理活动减少、进入低迷状态,客观上就会降低体内对氧气的消耗,所以呼吸中枢会自动降低呼吸的频率和幅度。在比较克制的行为中,深长呼吸更加常见,从外表来看,行为人似乎没有任何动作和表情变化,可能言语的音量及频率都不会有明显变化,但小心翼翼的深长呼吸却可以表露其有控制的对抗心态。

所以,当我们看到行为人呼吸增强,就可以判断出行为人尽管表面平静,但内心和身体正在兴奋起来,平静只是刻意控制的结果;当看到行为人呼吸变得慢长,就可以判断行为人内心产生了恐惧,等等。由此可见,观察呼吸反应,能很好地了解对方的心理。

ren

解码微反应

为什么呼吸会凝结

呼吸凝结是指呼吸变得极其轻微,其本质是为了隐藏。比如为了不引起猎手的注意,在被捕的过程中,弱势的一方不能战斗则只有逃跑,如果跑得也不快,那就只能隐藏了。而藏的时候如果呼吸不减弱或凝结,就会暴露。正是由于人类这种长期进化的本能,使得我们在遇到负面刺激时,呼吸便不由自主地凝结了。

心理小测试:通过操作手机的动作看懂一个人的心理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通信工具,玩手机几乎是每个人必做的事情。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便不难发现,每一个人拿手机的动作都会不一样。其实,从拿手机这个细微的动作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学习了微反应之后,你是不是很想通过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来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来看看下面这个测试吧!

测试内容

你是怎样操作手机的?

A.单手拿手机,同一只手的大拇指进行操控。

B.一只手拿手机,另一只手的拇指进行操控。

C.两手扶持,大拇指交替操控。

D.一手扶持,另一手的食指进行操控。

测试结果

选择A:你气场强大,无比性感,记忆力超强;事业心强,尽职尽责,充满理想,灵活机警。你很懂得拿捏分寸,而且爱憎分明,不是必须出手时,你也不会带着刺,你只希望有人可以让你依赖,让你不用继续戴着面具。

选择B:你是一个敏感的人,想象力强,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不拘小节,但有点急躁;求知欲强,爱冒险,风趣幽默,甚至爱自黑;渴望被保护,渴望被真诚对待,喜欢被认可和被接受的感觉;有时候你就是人太好,强硬不起来,常常被人利用。

选择C:你慷慨大方,比较引人注目。不过,有时你自尊心显得稍强,较重权势;工作上你干劲十足,充满理想,但内心脆弱,其实很想这么做但是又害怕受伤害,期望高但怕失落,需要温暖的鼓励。

选择D:你创造力强,机智过人,思路敏捷。你爱好美与艺术,善解人意,有时顾虑太多,充满感性。你有特殊魅力,很容易引人注目,内心崇尚和谐关系,但又擅于操纵,能够胜任领导岗位。很多时候你会选择沉默,但那是你的温柔,你宁愿牺牲奉献,也不愿任何人受伤。有时候你只是心直口快,但并不妨碍你有一颗美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