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经营问答三:怎样把自己的想法渗透给全体员工
⊙问题
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意识渗透到终端,构筑与员工的信赖关系。
□塾生问
我经营着一家印刷公司。包括临时工在内,一共有70名员工。其中女性25名,男性45名,平均年龄31岁。约80%的业务是印刷广告宣传品。
现在,我开始提问。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和员工之间有充分的默契,员工对我也很信赖。但是,最近,一些公司外的人告诉我员工对我有“不信任感”,我听了感到非常吃惊。
我想,大概是领导层到管理层、管理层到其下属的思想传递出现了问题。有时,我也会有对他们不信任的感觉。我觉得应该强化对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包括这一点在内,我想请教一下,把领导者的意思传达到终端,需要注意什么要点,请塾长多多关照。
◆塾长答
为员工着想,率先垂范,同时坦诚相见。
创业第三年的反叛使我发现了企业真正的存在目的
我先说结论,“您必须达到值得员工尊敬的水平”。但是,您还达不到受人尊敬的程度,所以上来就讲结论,您可能会有些受刺激。可是,目的也正在于此。正因为水平不够,诸位才会来盛和塾学习。
如果受到尊敬的话,那么,诸位所讲的话,员工都会言听计从。因为大家都尊敬你,对你们讲的话,他们100%完全信服。
我成立京瓷的时候,因为在之前的企业做出过出色的研究成果,所以,我觉得这个新公司就是让这些研究成果问世的场所。和我一起创业的7个伙伴都是我在之前公司的助手或下属。他们也认为,“京瓷公司是让稻盛先生的研究成果问世的地方”,我们之间对创业目的的认识高度一致。
这7个同伴甚至对我说,假如京瓷经营得不顺利,他们甚至可以以按日计酬的方式拿取薪水,无论公司陷入多么艰难的境地,他们都会让“稻盛先生搞研究”。还有,即便出现暂时的失败,他们也坚信“稻盛先生一定会凭着研究成果东山再起”。我们之间可谓肝胆相照,立下血誓,创立了京瓷。
可是,公司成立后,不过三年,我就遭遇了员工反叛,这个目的也瓦解了。创业第二年招聘的高中毕业生团结在一起,在进入公司一年后,向我提出要求:“今年夏天的奖金能给多少?如果不能给我们多少多少奖金,我们会很为难。”“今年夏天要给多少日元奖金”“年末要给多少日元奖金”“明年春天工资应该涨百分之多少”,对方甚至写下未来5年的要求,画上血押,交到我的手上。
“你们胡说什么。大家明明在进公司之前就知道我们是刚成立的公司。正因为这样,当初我才拜托你们帮忙,一起齐心协力把公司做好,我自己也一定努力。我是打算把公司长久经营下去的,不可能满足你们提出的关于工资和奖金的要求。公司才刚刚成立,正是需要大家拼命工作的时候,我不可能承诺这些自己都不知道是否能做到的事情。”
“你不答应,我们就辞职。”
“不行,你们不能辞职。”
“既然不希望我们辞职,就接受我们的要求。”
“就算我说接受,但假如公司朝不保夕,又怎么能够承诺未来五年的事情呢?!你们叫我承诺,但我要是真的承诺,那才是骗人。我不想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谎言。我遵守不了这种承诺。应该说‘没有能力遵守’才对。”
“不!不行!”
“我不会欺骗你们。我真的想把公司做大做强,让你们拿到不比任何公司逊色的薪水待遇,请相信我。”
尽管我费劲唇舌,拼命劝说,对方只是一味强调“不能理解”。结果,我们谈了三天三夜,最后他们总算对我的话表示理解了,然而,我当时的想法是:“真糟糕,早知如此就不创业了。”
我在七兄弟里排行第二。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京都,哥哥只读完了旧制初中,就开始去工作,供我读书;妹妹也没有升学,也去工作供我读书。我自己的亲兄弟都不辞辛劳,牺牲自己,供我读大学。我原本打算一出社会就给乡下的兄弟姐妹经济支持。所以,在刚进公司的时候,到手的月薪虽然只有8000日元,但我自己做饭,挤出2000日元送回家里。就像这样,我连对自己亲兄弟的经济支持也保证不了,却要在公司刚刚成立的关头,照顾非亲非故的人一辈子。
“你打算怎么办”,从奖金到涨薪,这些人要我“对一切负责”。一个在经济上连自己的亲兄弟都照顾不了的人,凭什么要照顾一群非亲非故,而且是刚刚招进公司的人?难道这就是公司吗?我明明是为了“让我的技术问世”这个帅气的理由才创业的,但事情让我大感意外。
我经常说,“在人世间,养活自己尚且不易,诸位还要养活员工,这本身就非常高尚”,事实上,这句话来自我个人的切身体会。
其实,在当时,连我自己也只是勉力维持生计,却忽然之间要对员工的生活负责。“真是岂有此理,难道经营企业就是这样的吗?”我万分沮丧。我本以为经营企业是美好的、明丽的,而且,在这中间,负责领导技术的经营者更是潇洒帅气。可是,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为了员工,我不得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我披星戴月,拼命劳作,不仅仅是为了养活我自己,还不得不养活员工。
但是,我马上调整了心态。我决心把公司存在的目的从“让稻盛和夫的技术问世”变为“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幸福”,并把它公之于众。
率先垂范,努力传递自己的思想
接着,我反过来向员工发起攻势。
“我创立这个公司不是为了养活自己,而是为了养活你们。所以,早上我会比你们到得更早,从制造到研究、到销售,我都全部管起来。总而言之,我会拼命努力,直到累得不知不觉睡着。为了你们我可以吃这样的苦,所以也不会对你们客气,有问题就会直接批评。”我慷慨激昂地说道。
如果换作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者,在传递自己思想的时候往往会心存顾虑,生怕说得太严厉会吓跑员工,或遭受抵制。正因为怕伤面子,结果更难传达自己的思想。我本来就是个粗人,一把抓住大伙儿,把话说得清清楚楚。
“我把追求全体员工的幸福,也就是诸位的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幸福作为经营理念。所以,我会拼命工作,守护你们。相应地,我也会对你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如果你们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我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司就会倒闭。那么,就违背了‘守护你们的物质和精神双方面幸福’的承诺。所以,工作马虎的人,我会毫不客气地辞退。当然,我会比你们更努力地工作。”
社长为员工吃苦,这引起了员工的共鸣。虽然常言道“不能让别人产生不信任感”,但要获得对方的共鸣,还是要靠率先垂范。经营者必须最能吃苦,这样,员工必然会追随。
我之所以跟诸位这样围坐在一起喝酒,是为了率先垂范,给诸位做示范,希望诸位在自己公司里也用这种方法和员工交流。否则,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
尽管想传递自己的思想,但如果一板一眼、板着脸孔讲话的话,不会有人愿意听。就算听了,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什么都听不进去。不管烤鸡串还是什么别的,一边吃点小菜喝点酒,一边说:“怎么样,你不这么想吗?”用这种触动人心的方式讲话,否则别人是听不进去的。所以,我经常采用酒话会这种形式进行沟通,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沟通方法。
在京瓷,约莫在20年前,我亲自去与员工沟通。其中最突出的是忘年会。当时,京瓷员工已经近千人,所有部门都举办忘年会,所有忘年会我都必定出席。所以,整个12月我都在参加忘年会,没有一天休息。在忘年会当中,我对所有员工说“拜托你”,给他们斟酒,在席间游走。
当我这么做时,那些对我缺乏信任感的人只是“嗯”一声,反应冷淡,我马上就清楚了。我这边越热情“来来来,喝一杯吧”,对方越容易露出不信任的表情。只要端着酒走一圈,马上就看得明明白白。
“你是不是有什么不满?”就算这么问,对方一开始也只会说“没……”。再追问下去,心中藏有怨气的员工必定会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仔细一听,有些不满的确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周到而导致的,但八成以上是他本人爱闹别扭,自己做得不对反而责怪别人。“等一等,你的性格有点别扭吧。我是好意,为什么你偏偏要曲解我的做法?”有些人不管别人做什么、成就什么、公司做什么,全都往坏处想。每当这时,上一刻我还在说“加油干”,下一刻就突然呵斥:“喂,你这家伙!”然后抓住他,当场开始说教。
对方喝了酒,才会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所以,他说的都是心里话。不管任何人有怎样的想法,在他喝了酒以后,别人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对拼命努力工作的人说“拜托你了”,对有问题的人说“你错了”。同时,如果自己被别人指出错误,也坦诚地说:“你说得有道理,我改。”酒话会其实是一个修行场,它是锤炼自身的场所。
和员工相互讲述心里话(与美国干部的小插曲)
在我用这种风格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也曾被人批评冷酷无情。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
以前,我曾把美国京瓷公司的社长、副社长级的人集中到圣地亚哥,举办了为时两天的经营学习讲座,让他们学习我的经营哲学。在讲座中,我提前把英译版的《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发给他们,让他们写读后感。可是,他们的读后感尽是“看了这本书后,感到很厌烦”之类的内容。“这本书说工作不是为了钱。我们就是为了钱才工作的,现在却说不能为了钱工作,这是什么意思?这完全不符合我们美国人的风格。”讲座还没开始,我的哲学就遭到了所有美国干部的排斥。
于是,我拼命地把京瓷哲学掰开揉碎,细细讲解。我是真的为了所有员工的幸福着想,真心诚意地在努力。为了守护员工的幸福,必须把这些哲学当作行为指针,必须成为高尚的人。我围绕这些话题,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
我讲了整整一天,原本抱有排斥心理的干部接受了我的观点,而且还直夸“了不起”。尤其是麻省理工博士毕业,耶鲁、哈佛大学毕业的人,对哲学十分接受,说:“京瓷哲学很了不起,我们也要按照这些原理原则去做。”在讲座的第二天,所有人都非常赞同我的经营哲学。
说服员工的理念必须是能引起员工共鸣,并且使他们愿意共有的东西。“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我们社长的经营理念,我也非常认同,也想拥有一样的理念”,理念必须优秀得足以使人产生这种想法。
问题出在那之后。到了第二天的最后,这些生活习惯不同,哲学、宗教信仰、历史、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的人们听得如痴如醉,不但理解了京瓷哲学,而且产生了行动的冲动。“大家按照京瓷哲学行动吧”,当我正打算以这句话收尾时,一位在我们公司工作了10年的干部举手提问。
“从昨天开始听您讲话,简直好像在读基督教的福音书一样心情畅快,令人感觉很有道理。大家也很接受,我也是。但是,现实却不一样。您之前一直在讲爱啊关怀啊,但您是否记得三四年前,在京都召开的经营会议上,一位社长意气风发地发表把一直亏损的公司转为盈利的事情。”
“当时您对他很冷淡。以前企业亏损时他惹您生气,但盈利之后,也得不到您的好脸色,他感到十分灰心。我也觉得,亏损的时候您大发雷霆,盈利时连一句夸奖也吝啬,您真的很无情。”
“后来,在聚餐吃鸡素烧的时候,因为那个社长太消沉,我觉得他很可怜,忍不住跑到您那里说‘您太无情了吧’,您还记得吗?您好像也有些接受我的意见,去到那个社长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加油’之类的话。从昨天开始,您一直在讲爱啊,关怀啊,为了员工的幸福之类的漂亮话,其实,您是一个很无情的男人,心里根本没有什么爱。”
这番话就是对我的不信任。正当大家都开始信服哲学的时候,却有人说了这么一番话,这样一来,我在这两天讲的话都会变得徒劳无功。所有人都会觉得,原来如此,这个人为了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费了一大堆口舌,洋洋洒洒地讲了那么多话。大家的心态一下子就会发生180度大转变。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不能诡辩,而必须堂堂正正地反驳。
“没错,的确如你所言,我是一个无情的人。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无情。你刚才说那个社长的公司过去一直亏损,后来盈利了。可是,当时他们的盈利只有芝麻绿豆大小,过去累积下来的亏损金额却很大。我能夸他吗?如果我夸奖他,他或许会很高兴。但是,假如他因此而自我满足,那该怎么办?我说的是‘要保住员工的饭碗。要让员工得到幸福’。员工的工资年年都要涨,就凭那一丁点儿利润,不可能为员工的工资提供保障。正因为如此,我才对他严厉地说,‘这点蝇头小利也算得上利润吗’,听了这番话,他或许会大受打击,甚至会恨我。但是,就算被怨恨,我也要这么说。”
“第二年,他通过努力,产出了更多利润。这次,利润达到了正常水平,所以我表扬了他,夸他‘了不起’。但是,如果才取得一点点利润我就表扬他的话,那家公司就不会有今天。”
“佛教中有大善和小善的说法。比如,因为疼爱孩子,就一味溺爱他,结果长大以后他变成了没有出息的人。这在佛教中叫作‘小善似大恶’。疼爱孩子是好事,父母看起来在做好事,但却因为这种狭隘的爱,酿成了不得了的大恶。同时,有一句话叫作‘大善似无情’,还有一句话叫‘让心爱的孩子出门旅行’,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让心爱的孩子出门远行,从旁人看来,也许会指责父母。但是,只有这样严格要求孩子,他才能茁壮成长。这看起来很严厉,实际上是一种大爱。”
“普通人做不到大爱。它看起来十分无情。一个领导者如果做不到这种无情,根本就没法谈。像你这样,只顾眼前做好人,是做不好事情的。我常常说要爱惜员工,指的并不是纵容他们,姑息他们。就算给员工很多奖金和薪水,他们也不会跟着我。”
我觉得,如果我们的对话要起到真正引领的作用,就必须像刚才我说的话一样直截了当。因此,不要害怕,走到员工的中间,跟他们交谈。如果太刻意地走进员工中间,跟他们交谈,会引起他们的警觉,所以,应该采用酒话会之类的形式进行。
只是,如果酒话会的费用全部由公司出的话,有点过于娇惯员工,所以我让所有参加酒话会的人分摊费用。诸位在公司里,可以让员工负担一半,自己负担一半,创造沟通交流的场所,跟员工交谈看看。
要培养受员工和顾客尊重的高尚人格,这十分重要
但是,假如要真正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算喝再多酒,也不如具备高尚的人格,让员工感觉“我们的社长是很优秀的人”。
在商业中,道理也一样。虽然我常说“做生意信用第一”,然而,商业最大的奥秘是获得客户的尊敬。假如被客户尊敬,就不会出现对报价讨价还价的情况。因为客户迷上你的人格,所以他们会想,“我要从那个人那里买东西,价格高低都没有关系。我会从某某店购买东西。”
“儲”这个汉字[1],横着读就是“信者”。也就是,只要创造信任,就能赚钱。不仅客户,还要获得包括员工在内的所有人的尊重。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的人格、品性必须胜人一筹。为了这一点,今后您也要在盛和塾努力磨炼人格。
注释:
[1]儲在日文中为赚钱的意思。——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