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用心回话,回话回到心坎上(2)
因此,时机对你非常宝贵。至于究竟什么才是这种“决定性瞬间”的具体显现,怎样才能将其判明并抓住,那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凭借你的经验和感觉来定夺,无固定模式可循。
其次,主动探察。
察言观色,不能理解为被动式的冷眼旁观。事实上,主动探察,采用一定的方式、手段去激发对方情绪,才是迅速、准确把握对方思想脉络的最佳途径。这里包括几个要点:
一是闲谈探底。即在触及正题之前,漫无边际地谈些与正题无关的话,目的在于观察对方的兴趣、爱好、习惯和学识等情况,如果对方感到厌倦,那么你的漫谈还可起到扰乱其心绪的作用。
二是施放诱饵。你可以若有若无地用一些对对方具有吸引力的话题,判断出对方心中听想,摸清对方神情变化及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
三是激将法。你可用一连串的刺激性问题,攻击对方,使其兴奋,进而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你还可以做出一些高傲、看不起对方的姿态,对他的自尊造成一种威胁,激发他的情绪。
探索共同点,找准回话切入点
心理学表明,如果能够找到和对方交谈的共同点,就可以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打破双方交谈的障碍,为回话和表达做好铺垫。
1.善于观察,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都或多或少地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比如乘坐火车时,你可以巧妙地接近对方:“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对方回答:“××学校。”“哦,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校友呢。”……于是,交谈的窘境就轻而易举地消除了。当然,察言观色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无话可回,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2.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可以打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可以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观察对方情况;可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语试探;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打开交际沉寂的局面。比如乘车时,你可以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南京,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是本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走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打破了陌生感。
3.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寻找对方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为自己的回话提供信息。
4.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自己的回话能够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层的共同点。
在对方敞开心扉和我们说话后,如果你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接下来你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么能够让他认同我?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恰到好处地适应陌生人的情感需求。你只有打通了陌生人的情感需求通道,才能让他彻底放下戒心,才会从心底里认同你。
首先,关心他最亲近的人。任何人总是关心着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一旦发现了别人也在关心着自己所关心的人,大都会产生一种无比亲近的感觉。交际就可以利用人们这种共同的心理倾向,从关心他最亲近的人切入,拉近交际的距离。
其次,在他心中建立起“同胞”意识。如果能在交际之初迅速建立起“同胞”意识,就可以使对方放松对自己的警戒之心,而把自己接受为“自己人”。
再次,为他人助上一臂之力。热情相助最能博得别人的好感。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具有古道热肠、为人厚道、不吝啬、好助人的人总能在邻里之间、同事之间获得好名声。因为人们一般都乐意与这些热心肠的人相识相交相谈。
最后,用温情暖化他人心中的坚冰。人们一般都认为,双方的矛盾爆发之后的一段时间,是交际的冰点。但此时你若能主动做出一个与对方预期截然相反的善意举动,就会使对方在惊愕、感叹、佩服、敬意之中认同你,愿意与你交谈。交际的冰点就成了成功回话的切入点。
没话找话,回话要会找话题
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找交谈的切入点,找表达的发挥点,找回话的契合点。
写文章,如果有了一个好题目,我们往往会文思如泉涌,一挥而就。同样,双方交谈,有了一个好的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双方对话题比较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怎样去挖掘一个方便表达、增进交谈和回话的好话题呢?
1.找准兴奋中心
当跟众多的人在一起谈话时,要选择众人都感兴趣的事件为话题,激发起大家交谈的欲望。因为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都有话,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然能使话题进行下去,以至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进而产生共鸣。
2.就地取材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能取得好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但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迅速做出由此及彼的联想。
3.循趣入题
试探出对方的兴趣,由兴趣起始,能顺利引发出话题。如对方喜欢看电影,便以此为话题,谈电影的优劣,讨论故事的情节等。如果你也喜欢看电影,那你们就找到了共同的兴趣,可顺利进入话题。
一般情况下,谈话要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谈话氛围,使交谈得以深入,友谊得以发展。一般而言,以下几种话题,容易引起大家的谈话兴趣:
(1)与谈话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
(2)与谈话者兴趣、角色相关的话题。
(3)具有权威性的话题。
(4)新奇的话题。
(5)某些特殊的话题。
(6)社会和他人禁锢、保密、敏感的话题。
但在具体选择这些话题时,要考虑谈话对象。一个话题,只有让对方感兴趣,谈话才有维持和继续的可能。比如,自己是球迷,就切莫以为别人都是球迷。逢人就谈球赛,遇到对球不感兴趣的人也大谈特谈,让对方感到索然无味。
关怀和帮助是人人都需要的,因此关心对方也是个永远受欢迎的话题。有一位女记者,在鸡尾酒会上与伊丽莎白女王进行了简短的交谈。记者问女王昨天是不是在风雨中视察过铁矿。女王听后非常吃惊。原来女王的外衣被什么东西染上了红褐色,经女记者的提醒,女王才发现。女记者从关心女王的外衣开始,自然引起了女王的好感,使这次交谈也获得了成功。
引发话题的方法很多,诸如“借事生题法”“即景出题法”“由情入题法”,等等。可巧妙地从某事、某景、某种情感,引发出一番议论。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的做法,重点在引,目的在导,使对方有话可说,诱发对方谈话的兴趣。
消除戒意,乘隙而入回话
在交谈和回话过程中,当你想去说服一个人时,对方免不了怀有戒意,对方的戒意太大就会给你的表达造成阻碍,不把它除去你就很难打动对方的心,达到沟通效果。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回话能够说服对方,应该先去除其“戒意”。
碰到对方对你有戒意时,应如何消除呢?下面是应对的秘诀:
1.积极地表示你很“关心他”
积极地向对方表示“我很关心你”,十分重要。一旦发现对方有戒意就得马上采取消除戒意的行动。戒意一除,才有进入问题核心的可能。做到这个地步,说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进入对方的意识里
一开始就想使对方落败,只会增强对方的抗拒心,无异于自造障碍,是愚蠢之至的做法。边微笑,边点头,借这些小动作,表示自己对他怀有好感,对方就觉得,这种事何必跟他争论得那么认真?这一招,效果之好,超出想象。
如果认真倾听而对方仍无动于衷,遇到这种局面,你可以自动地以对方的携带物、穿着之类的东西做话题。手表、领带、领带夹、袖扣、西装、皮鞋、眼镜……可说是一个人嗜好和个性的象征,这些东西受到注目,他岂能不启口,跟你聊谈数句?
3.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1)把自己的某些小秘密泄露出来。
(2)谈论中屡次把对方的姓名夹进去。
(3)故意使用对方爱听的言辞。
(4)问对方的籍贯、居住地。
(5)拿对方认识的第三者做话题。
(6)如果觉得使用人称代名词有损对方的感情,就换用抽象名词。
4.顺着对方的心理趋向进行回答
(1)从细小的事说起。杰出的推销员,最精于此道。譬如,推销某种东西时,就说:“不买也不要紧,请拿在手里试试它的感觉吧。”先避谈买不买,只求对方拿在手里试试感觉(这是比购买行为更小的行为)。如果推销的是香水就说:“怎么样?闻一闻它芬芳的香味吧。”这样由小而大,一步紧似一步地进击,这种过程,不会让对方觉得有任何心理压力。
(2)先说结论,有时候也很有效果。将你打算说服的是什么,及早而明确地指出。这一招,在生怕拖长时间的时候使出来,就足以使对方戒意尽除。这个方法的用意,是为了不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抗拒,进而促其造成“同意的心理态势”。
站在对方的角度回答
有家电视台,每周设有一次关于人生问题讲座的节目,据说收视率要比同时段的其他节目高出许多。收视率之所以高,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或许有人们都喜爱观看他人遭遇不幸的残酷心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节目中巧妙的对话,使人百看不厌。
大多数有疑难问题而上电视请教的观众朋友,在开始时,多会对解答者所做的各种忠告提出反对意见或辩解,并且显得十分不情愿接受对方所言。但久而久之,不觉对解答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频频点头称是。见了这些画面,真是比起在电影院中观赏一部电影的感受还要深。
凡电视台的主持人或问答者,无不是精挑细选才产生出来的,所以光是听听他们的说服方式也能获益不少。
对于不易说服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使对方认为你的回话是与他站在同一立场的。通常出现在探讨有关人生问题的电视节目的观众朋友,离婚女子占多数。此时,负责解答疑难者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原谅他的,而且绝不与他分手。”
千万别认为话中的“如果我是你”只是一句短短的单纯的话而已,殊不知它能发挥的效力是不可估量的。而这就是由于人人都有认为“自己是最可爱”的心理所致。
如果你在回答和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无意中使用了一些不太得当的言词,但由于你巧妙地运用这句“如果我是你”,从而弥补了言词上的过失,不仅如此,它还能促使对方做自我反省,使对方终于感觉到唯有你的忠言,才是对他自己最有利的。
卡耐基曾用某家大礼堂讲课。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提高3倍。卡耐基前去与经理交涉。面对经理的指责,他回答说:“我接到通知,有点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么做。因为你是旅馆的经理,你的职责是使旅馆尽可能盈利。”
紧接着,卡耐基为他算了一笔账,将礼堂用于办舞会、晚会,当然会获大利。“但你撵走了我,也等于撵走了成千上万有文化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他们光顾贵旅社,是你花5000元也买不到的活广告。那么,哪样更有利呢?”经理被他说服了。
卡耐基之所以成功地说服了经理,在于当他回答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么做”时,他已经完全站在了经理的立场。接着,他站在经理的角度上算了一笔账,抓住了经理的兴奋点——盈利,使经理心甘情愿地把天平砝码加到卡耐基这边。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说我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但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理解,而且更为清楚地了解了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内心的想法,从而让自己的回话有的放矢,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