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天 关于世界,你迷茫吗?
清水的味道
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一年一度的丰年祭即将来临,由于今年的收成特别好,村长决定要盛大举办,大肆庆祝一番,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为了使庆典更加隆重热闹,村长在空地上摆了一个大得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的酒缸,要求每一户人家贡献一壶自己酿制的小米酒,好让大家有喝不完的酒,可以把酒言欢,狂欢到天明。
庆典开始前,每一户人家都郑重其事地把自己带来的酒倒入大酒缸中,很快,大酒缸就被装满了,然后大家围着酒缸跳舞歌唱,好不快活。
到了庆典即将落幕时,村长带领众人伏地谢天,感谢上天的恩德,并舀起酒缸里的酒,人手一杯。
待村长念完一段酬神的祝祷文之后,大家纷纷举杯向天,然后一饮而尽,没想到酒还没喝完,大伙儿的脸色就全变了,每个人皆面有愧色,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良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原来,每户人家所提供的酒壶里装的都不是酒,而是清水而已。
每个人都以为在这么一大缸酒之中,用区区一壶清水充数是不会被发现的,于是大酒缸里装的都是水,没有一滴酒,令原本欢乐无比的丰年祭尴尬收场。
如果村里的每户人家拿出的都是自家的上好小酒,那他们享用的就不是一家的,而是全村的美酒了。一时的欺骗只能换得人一时的利益,可失去的却是人心。而诚实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有些“傻”,但它却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伟大。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可能由于诚信而暂时错过或付出一些东西,但是,从长远的人生来看,那些简直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信用,树立诚信的名声,累积我们做人的资本,让别人知道我们值得信赖,而这些是不能用简单的得失可以去衡量的。
神话中有位樵夫在河边砍柴,一不小心,斧头掉到了深水里。他丢了谋生的工具,无脸回家,于是坐在河边号啕大哭,悲叹自己运气很坏。赫耳墨斯来了,问他因为什么在哭。他把自己的不幸告诉了赫耳墨斯,赫耳墨斯就跳到河里。第一次打捞出一把金斧头,问他落到水中的是不是这一把。樵夫摇摇头:“不是。”赫耳墨斯再次下水,又捞上一把银斧头。樵夫还是摇头。赫耳墨斯第三次下水,这次捞上来的正是樵夫落水的那把旧的斧头。樵夫大喜:“就是这把。”赫耳墨斯非常称赞他的诚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也送给他了。
樵夫在金斧、银斧面前,因为诚信而拒绝了一些他想要的东西。他家境贫寒,金子、银子不正是他迫切需要的吗?但是他用自己的诚信获得了赫耳墨斯的信任和赞赏,最终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财富。
为人一生,对人对己都要讲诚信,诚信是美德,诚信是财富,诚信不是一句口号,诚信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布尔做过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花盆的边缘上,使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不远处撒了毛毛虫最喜欢吃的松叶。结果,没有一只毛毛虫去吃松叶,它们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圈地走,最终精疲力竭而死。原来,毛毛虫习惯“跟随”,只要前面有同伴,就会一直跟着走。
法布尔在总结此次实验的时候,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话:“在那么多的毛毛虫里,倘若有一只不盲从,它们就能够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毛毛虫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只知道盲目跟从他人,从而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这种因为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毛毛虫效应”。
其实,人在有些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能有很多人会忍不住嘲笑那些毛毛虫的愚蠢,但是,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像毛毛虫那样盲目跟从别人或者被习惯左右的事情。
还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人想做一套新西服,于是就将旧西服拿给裁缝照着做。几天之后,新西服就做好了。这个裁缝的手艺很好,仿制得几乎完全一样。可翻到后面,那人却发现一个地方有被挖掉以后又重新补上的痕迹。他感到很疑惑,就问裁缝这么做的原因,裁缝答道:“我这全是照着你的样式去做的啊!”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旧西服后面有一块补丁。
爱默生有这样一句名言:“模仿等于自杀。”此种毛毛虫似的完全模仿,不但会令人养成惰性,而且会麻痹人的创造能力,进而影响潜能的发挥。
一位大艺术家曾对他的模仿者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实在是智者之语。学习,免不了要模仿,模仿或许是必不可少的学艺阶段,但若止于模仿,就变成了盲从。
成绩卓著的人,擅长在模仿中汲取精华,绝不生硬地模仿,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模仿只是用来拓展自己的思路,增强自己的鉴别力。
许多精英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在于他们模仿之后有所创新。他们会从优秀者的身上发现最核心的优势,加以学习,于是身边的人越优秀,他们自身也越优秀。不过,他们绝不会只是生硬地模仿优秀人士的外部行为。
亨利·福特出身寒微,所学无几,又毫无靠山,但是在短短10年间,他就克服了这些缺陷,在25年之内,成为全美乃至世界顶级富豪,这些都是人人皆知的。可是,你是否深究过他成功的奥秘?根据福特的个人发展来看,自从他与爱迪生结为至交后,个人发展开始突飞猛进,而他最卓越的时代,始于结识弗史东、柏劳斯和伯班克之后,这些人都是智能超群之辈。而福特将他们的聪明才智、知识经验和精神力量集合起来,为自己的脑力整合,但他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否则为什么只有他一人成为汽车大王?
巧妙、有效地模仿是经过大脑整合的,不谙此道,一味模仿的人会窘态百出。
斯迪克快毕业时,叔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家境贫穷。一天,他走进一家银行,希望找一份工作,但被拒绝了。他抽泣着,嚼着从好心的姑妈那里要来的一分钱买来的甘草糖,一声不吭地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样东西。银行家以为他要用石头掷他,于是躲到了门后,却看到那个孩子将捡起的东西装进口袋。
“过来,孩子!”银行家叫道,“你捡的是什么?”“一个别针呗!”孩子回答。“你是个乖孩子吗?上过学吗?”银行家又问。“是的。”孩子回答。于是银行家用金笔写了个“St.Peter”,问小孩是什么意思。“咸彼得。”小孩并没上过学,所以他把“Saint”的缩写“St.”误认为是“Salt(咸的意思)”了。
银行家并没有责备这个小孩,相反让他做了自己的合伙人。后来,分给他一半的利润,并把女儿嫁给了他。最后,他拥有了银行家的一切。
斯迪克认为这个故事对他很有启发。于是,六个星期里,他每天都去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他盼着银行家把他叫进去,问:“你是个乖孩子吗?”然后问“St.John”是什么意思,他就会回答是“咸约翰”,接着银行家请他做合伙人,并把女儿嫁给他。
终于有一天,一位银行家问斯迪克:“小孩儿,你捡什么呀?”
“别针呀。”斯迪克谦虚有礼地说。
“让我瞧瞧。”银行家接过了别针。
斯迪克非常兴奋,他摘下帽子准备跟着银行家走进银行,变成他的合伙人,再娶他女儿为妻。
但是,事情并没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银行家说:“这些别针是银行的,快点离开,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这儿瞎转悠,我就放狗咬你!”
斯迪克走开了,那别针也被吝啬的老人没收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别人能做好的,你未必能行。聪明的人会探究别人做得好的深层原因,而不只是模仿着去“捡别针”。
当你置身汹涌澎湃的盲从激流之中时,便丧失了你的自我个性,一味地模仿,只会让你迷失了真我,沦为被盲从激流所驾驭的提线木偶。因此,你必须选择自己做主,不盲从或过度模仿他人,这样你会更快地走向成功!
众所周知,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以自己雅俗共赏的“六分半体”而享有盛誉,被世人称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实他刚开始名气很小,虽然能临摹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类书体,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名声依然不为人所知。他百思不得其解,但幸运的是,妻子偶然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郑板桥与妻子在院中乘凉。他习惯性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不知不觉,就写到了妻子身上。妻子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有你的身体,我有我的身体,为何不写自己的体,要写他人的体?”
郑板桥猛然醒悟,心想:“是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身体,写字也一样,各有各的字体。就算写的与他人相同,也是他人的字体,根本没有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后,他就开始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终成一代书画大家。
在实际工作中,倘若我们总跟在他人后面走,而看不清自己的方向,最终只能造成碌碌无为的徒劳结局;倘若我们只重视自己做了多少工作,而不重视工作绩效,那“一分耕耘”就不一定会有“一分收获”,甚至或许会徒劳无获。
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
这个故事很简单,却耐人寻味。
有座山,山里有一个神奇的洞,里面的宝藏足以使人毕生享用不尽。但是这个山洞一百年才开一次。
有一个人无意中经过那座山时,正巧碰到百年难得的一次洞门大开的机会,他兴奋地进入洞内,发现里面有大堆的金银珠宝,他急忙地往袋子里装。由于洞门随时都有可能关上,他必须动作很快,并且要尽快离开。
当他得意扬扬地装了满满一袋珠宝后,神色愉快地走出了洞口,出来后却发现帽子忘在里面了,于是他又冲入洞中,可惜时刻已到,他和山洞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
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能没有欲望,不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婪,因为贪欲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弥漫的城市里来到一个松树林里,吸到清新的空气,非常高兴,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从邻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一个穷人会缺很多东西,但是,一个贪婪者却是什么都会缺!
下面这则寓言则清楚地告诉我们贪多的害处。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看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一开始要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只有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不致互相绊跌而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却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真实故事:
1856年,亚历山大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共失窃8块金表,损失16万美金,在当时,这是相当庞大的数目。
就在案子尚未侦破前,有个纽约商人到此地批货,随身携带了4万美元现金。当他到达下榻的酒店后,先办理了贵重物品的保存手续,接着将钱存进了酒店的保险柜中,随即出门去吃早餐。
在咖啡厅里,他听见邻桌的人在谈论前阵子的金表窃案,因为是一般的社会新闻,所以这个商人并不当一回事。
中午吃饭时,他又听见邻桌的人谈及此事,还说有人用1万美元买了两块金表,转手后即净赚3万美元。其他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说:“如果让我遇上,不知道该有多好!”
然而,商人听到后,却怀疑地想:哪有这么好的事?
到了晚餐时间,金表的话题居然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等到他吃完饭,回到房间后,忽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你对金表有兴趣吗?老实跟你说,我知道你是做大买卖的商人,这些金表在本地并不好脱手,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商量商量。品质方面,你可以到附近的珠宝店鉴定。如何?”
商人听到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想这笔生意可获取的利润比一般生意要优厚许多,所以他便答应与对方会面详谈,结果以4万美元买下了传说中被盗的8块金表中的3块。
但是第二天,他拿起金表仔细观看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他将金表带到熟人那里鉴定,没想到鉴定的结果是,这些金表居然都是假货,三块金表只值2000美元而已。
直到这帮骗子落网后,商人才明白,打从他一进酒店存钱,这帮骗子就盯上了他,而他一整天听到的金表话题,也是他们故意安排设计的。
骗子的计划是,如果第一天商人没有上当,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许多花招准备诱骗他,直到他掏出钱为止。
因为贪私而迷失方向的人比比皆是,因为贪图私利而丧失天良的人也随处可见。贪欲不仅可怕,还是导致许多人失败的原因。
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所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毁灭。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它是针对“欲望越大,人越贪婪,人生越易致祸”而言的。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计其数。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票子等,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统统视为身外之物。
就如同故事中明知道金表是“赃货”的商人,因为被自己的贪念打败,最终抗拒不了骗子的诱惑而自食恶果。
不去贪图“身外之物”,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而且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
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遇事想得开,放得下。身上修筑的这个无形的“桃花源”,才会花香四溢,心情才会舒畅,生活才会既多姿多彩,又清馨安逸。
出头的椽子先烂
为什么很多人看你事事不顺眼?为什么有人总想将你打压下去?你难道就如此令人讨厌吗?
事实上,他们是怕你的锋芒。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光芒太过耀眼,你身上的优势太过突出,你的发展前景一定无可估量,因为你的存在给周围人造成了深深的危机感,他们害怕总有一天你会超越他们,越过其权力,变成其上司。你一定听说过,红花希望绿叶陪衬,一定没听过红花希望红花陪。优秀的人都希望能力一般的人来衬托他的优势,但一定不希望另一个优秀的人出现,暗淡他的光芒,抢夺他的风头。的确也有一些人,他们喜欢有竞争对手,希望跟自己一样优秀的人出现,并与自己竞争。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对于一个居于高位的人来说,谁会愿意自己的下属超过他的能力,危及他的职位?
那么,当你遭遇对方的打压时,是不是马上与对方抗衡?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你惨遭失败。
有个国王很喜欢下象棋,于是,他张贴通告,告知天下人:若谁象棋下得好,就可以来宫里跟他一争高下。赢他的人,可以得到一袋金币;输了的人也不会被砍头,只要将自己输了的消息传给20个人即可。
于是,但凡会下一点儿象棋的人,都跑到宫里碰运气,可最终的结果都是以输棋告终。如此,几百个人对决过后,几乎全国的人都知道,国王的象棋水平无人能敌。
有个农夫的儿子,住在偏僻的乡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外族人那里学会了下象棋。现如今,国王下象棋无人能敌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他便觉得这是上帝给自己的恩赐,他去参加比赛一定会赢来那袋金币。于是,在全村人的期待中,他踏上了去皇宫的路。
国王的象棋水平的确高超,一番鏖战后,农夫的儿子勉强赢了国王。胜利的那一刻,农夫的儿子高兴得几乎忘记了一切。当他终于平复心情,期待得到金币回家时,搭在他脖子上的却是一把利剑。第二天,小伙子的尸体挂在了城楼上。
说来,小伙子的确是个象棋高手,他赢了国王,也就意味着赢了全城的人,他取代了国王的无人能敌,成为该国第一。这是一份荣耀,但也正是这份荣耀葬送了他的性命。
对于国王来说,他已经自认为是本国第一了。从他让输棋者出去向20个人告知自己输棋的事就可以看出,他不希望有对手,只希望有败家。而小伙子凭着年轻气盛,却偏偏要跟对方的虚荣心和优越感抗衡。导致的结果是,超越国王的人永远消失,没有人能从他身上分走象棋第一高手的光芒。
所以,当有人注意到你并开始打压你时,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太过锋芒毕露?该不该收敛一下?因为你要在一个有着打压之心的人手下做事,就别指望对方因为你能力出众会欣赏你。事实上,你越是表现自己的优势,对方就越紧张,使他感觉不除掉你或者压制一下你的气焰,势必就会给自己带来祸患——你超越了他,抢了他的风头,甚至会连职位一并抢走。适时让自己表现得愚钝一点、低调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暂时的蛰伏,不代表你一辈子蛰伏;暂时的低头,是为了你未来永久的抬头;暂时的屈服,为的就是未来的不服;暂时的忍让,为的是某一天的一蹴而就。
维斯卡亚公司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时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曾有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高技术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职者闪烁着诱人的光环。
詹姆斯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被拒绝申请,其实这时的用人测试会已经是徒有虚名了。詹姆斯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一年来,詹姆斯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但是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年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解决,当会议进行一大半仍未见眉目时,詹姆斯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在会上,詹姆斯把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詹姆斯面对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们,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姆斯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詹姆斯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信奉大智若愚的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以大智若愚的方式来保护自我。
大智若愚并非让人人都去假装愚笨,它强调的只不过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即要谨言慎行,谦虚待人,不要太盛气凌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倘若一个人能够谦虚诚恳地待人,便会得到别人的好感;若能谨言慎行,更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在复杂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用大智若愚的方式去生存,那他就能够避免很多烦恼,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友情的博弈
李明明和丁娟两个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平时关系相处得很不错。年终,公司搞推广策划评比,每个人都可以提交方案,优胜者有奖。李明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经过半个月的深入调研,加上平时对市场工作的观察思考,很快做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策划案。方案征集截止日那天,丁娟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唉,明明,我还真有点紧张,心里没底啊。你帮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见。”李明明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丁娟的策划很是一般,没有什么创意,李明明看完没好意思说什么。丁娟用探究的目光盯着李明明,说:“让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李明明心里一阵懊悔,可自己刚才看了人家的,现在没有理由不让别人看。好在明天就要开大会了,她想改也来不及了。
第二天开会,丁娟因为资历老,按次序先发言,丁娟讲述的方案跟李明明的方案一模一样。在讲解时,她对老板说:“很遗憾,我现在只能讲述自己的口头方案,电脑染了病毒,文件被毁了,我会尽快整理出书面材料。”李明明听了目瞪口呆,她没想到丁娟抢自己的功劳,她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诉,她资历浅,怕老板不相信自己,只好伤心地离开了这家公司。丁娟的方案获得老板的认可,但因为方案不是她自己的,有些细节不清楚,在执行方案时出一点漏洞,又无法及时修正,结果失败。后来老板得知她抢了别人的方案,就果断地炒了她鱿鱼。
丁娟的行为是可耻的,利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盗用了别人的创意,虽然她得到了一时的满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并不能为自己的设计自圆其说,最后被查明了真相,所以被公司辞退,这样的人谁还敢信任她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想不劳而获,但投机取巧可以逞一时之快,却绝不是长久之法。我们都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算自己掩饰得再好,真相总有暴露的一天。
刘东和张武是同窗好友,而且同在一家股票软件公司,刘东做客服和一些客户咨询的事,张武负责软件研发。后来,刘东去了一家股票咨询公司,做了股票信息门户网站的编辑部主任,而张武另立门户,开了一家软件公司。
有一天,张武接到刘东的电话,说他有一个项目想和张武合作,让张武前往刘东现在的公司面谈。
大概情况是刘东现在去的公司要做一门户网站,因为涉及交易,所以安全很重要,还有同步传输、访问量等须保证网站的高速度。这对张武来说,技术不存在问题,因为张武在以前公司做的股票软件交易系统,与证券交易所的同城传输,系统的同步备份都运行得很好。
按约定时间,张武前往刘东所在公司,见到了刘东。老朋友见面,先客气互问好。刘东介绍了他的情况,因为一去就当主任,员工不服气,所以他想与张武合作,以最快的时间开发出这套交易系统和门户网站。
张武看了系统,问了在会的研发人员一些问题,然后就告诉他们这个系统该如何做,里面有什么技术要点,以及该如何维护等,研发人员连连点头说是,他们很认可张武的技术。
张武也很高兴,以为签下这个项目肯定没问题了。
当时,其他人不知道张武与刘东的关系。在刘东出去的一段时间,刘东的一个下属说了真实情况,他们花了20万元找了一家大公司已经开发出这套系统,只是系统不稳定,但那家公司不愿意免费给他们做后面的工作,如果要再进一步修改与完善,需要公司再付10万元。可公司不愿意出钱。刘东自告奋勇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
当张武明白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时,霎时明白,自己被刘东利用了。他很伤心:如果刘东直接告诉他,有个忙要帮一下,说明情况,自己也会抽空帮他,而刘东居然采用这种手段来利用自己,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朋友!
莫说是朋友,即使是普通关系,如果被对方利用,我们也会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刘东对张武做出这样的事,就不怪张武不认刘东这个朋友了。
有一个名人在他的客厅里挂了这样一幅字:“我能帮,我不帮,我不够朋友;我不能帮,你要我帮,你不是朋友!”朋友间遇到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上一把,是人之常情。但让朋友勉为其难,甚至于违规、违法,搭上信誉乃至身家性命就实在不能称之为朋友了!
朋友本来就不是拿来用的,闲暇的时候一起聊聊,烦恼的时候诉诉苦闷,欢乐的时候一起分享,这就是朋友了。一旦拿来用了,甚至牵扯上利益,朋友的感情就往往容易变质。
摆正心态,不勉为其难,这才是为朋友应做的。
有一个法官,他有一个从小就很好的朋友,是公司负责人。有一天,这个朋友因为经济案件被捕,朋友的妻子哭着来找他帮忙,满以为他会鼎力相助,没想到他却拒绝了。朋友妻子因此大为不满,认为他不够朋友,朋友也因此不愿理他,他每次到监狱探望,朋友都态度冷淡,但他仍然坚持。若干年后,朋友出来了,态度依然冷淡,但他仍常常到朋友家中坐坐。几年后,朋友一家搬迁外地,本以为难再见面,没想到朋友却常带着家人回来与他小聚,这时朋友的生活也慢慢好转。他终于开口问朋友,还怪他吗?朋友说:“还怪什么?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何况当时也挺为难你的。再说,朋友本来就不是拿来用的。”
这个法官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这个社会纷繁复杂,我们要想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是很难的,人与人之间对人性的不信任,即使有那么几个君子,也会在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熏染下而腐蚀,一些人因此变得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斤斤计较、见利就占,即使是朋友,也不放过。
朋友的确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或许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他们可以为我们付出很多。
但朋友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利用的!我们如果有事直接跟朋友说,他一定会帮我们,这就是朋友之间的默契。友情,往往是很多物质上的东西都换不来的!
最难做到的事
一个人的做事态度从小事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
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柏拉图和其他学生的不同之处就是他坚持完成了老师所说的那个简单游戏,没有虎头蛇尾。他的这种做事态度,帮助他取得了他人永远无法取得的成就。
做事虎头蛇尾的人,往往是因为手头有很多事情要做,在完成一件事之前又想着去做另一件事,所以就形成了哪件事都做不好的恶性循环。
宋江是位忙碌的经理人,有时也摇摇笔杆。他满脑子都是好点子,且有一种让人对他的点子感兴趣的能力。宋江是个人人称羡的家伙,每个人都觉得他真是蛮有一套的。
但是,几年之间,宋江的生活好像陷入了一套行为模式——应许太多事情,却又无法贯彻始终,难以完成工作。他会答应看员工的报告,并且回答他们的问题。他总是说:“我会开始看,这个礼拜前一定完成,然后再送还给你。”但他却很少做到。同样,他也会答应那些投资人在期限内完成预定计划及目标,但也很少做到。
还有,他会答应编辑们写好他们委托的文章,但也没有如期交稿。他的书桌被淹没在一大堆未完成的文件里,还有无数的电话要回,这些都是他欠下的人情。
宋江变得好消沉,他开始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他失去了员工及顾客的尊敬;他的副业写作,也同样出了问题;最糟的是,他已经失去了对工作的热忱。他原本是喜欢创造的,但他发现自己无法做到这些,因为他很少能有始有终。
有一天,宋江突然“顿悟”,他决定将一些松动的环节上紧,发誓在旧计划未完成前绝不再接任何新任务。对他来说,这真是件难事,但他了解要继续生存就得如此。他找了一些可以信任的员工及同事,告诉他们:“对我严厉一点,帮助我上轨道。”重要的是,宋江现在专心致志地“完成”工作,他的投入与小组的帮忙让他得以解决难题。他再也不会虎头蛇尾了,事情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急于求成要不得
有两棵大小相同的树苗,同时被主人种下,也被一视同仁地细心照料着,不过,这两棵树的起跑点虽然相同,但是后续的成长状况大不相同。
第一棵树拼命地吸收养分,一点一滴储备下来,仔细地滋润身上的每一根枝干,慢慢地累积能量,默默地盘算如何让自己扎扎实实、健康茁壮地成长。
另一棵树也一样非常努力地吸收营养,不过它追求的目标与第一棵不同。它将养分全部聚集起来,并使劲地将这些养分推至树端,一心想着如何让开花结果的时间提早来到。
第二年,第一棵树开始吐出了嫩芽,也十分积极地让自己的主干长得又高又壮;而另一棵树也长出了嫩叶,不过它却迫不及待地挤出了花蕾,似乎随时都可以开花结果。
这个景象让农夫非常吃惊,因为第二棵树的成长状况非常惊人。只是,当果实结成时,由于这棵树尚未长成,却提早承担了开花结果的责任,因此一时间吃不消,把自己折腾得累弯了腰,至于所结的果实,更是因为无法充分吸收养分,比起一般正常的果实要酸涩。
再加上它的体形矮小,许多孩子都喜欢攀上树端嬉戏玩乐,并且拿那些还未成熟的果实游戏,时日一久,这棵树在身心受创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生长的活力。
第一棵树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原本不被看好的它,反而越来越茁壮,在经年累月的耐心等待之后,终于花蕾绽放。
由于养分充足、根基稳固,不久,结成的果子也比其他的树的果子更大更甜,而那急于开花结果的第二棵树却日渐枯萎。
很多人就像第二棵树一般,只学会了皮毛,便急着出头与表现。然而,当他的皮毛用尽,也就意味着能力不过如此而已。
这时候,不仅难以占有立足之地,还会跌到更深的谷底,甚至连重新开始的机会都很难找到。
今年假期,小李从广州飞到北京参加精英高尔夫训练营,学习打高尔夫球。其实没参加精英高尔夫球训练营之前,小李也认为没有什么意思,这么小的球,还不容易打吗?电视里的高尔夫球比赛,小李从来没有耐性看。但小李是个喜欢挑战的人,也是一名全能型的运动好手,来训练营的目的,是想扫高尔夫盲,成为真正的“十项全能”。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才知道这个小球不简单。打了整整一天臭球之后,小李才忽然打出了一个极远的好球!没费多少力气,一切都是这么自然。小李突然意识到“高尔夫”英文释义的真正含义——就是让我们懂得回归自然:顺理成章、不经意、很自然地,才能完成动作。若刻意想动作,或想发力打远,就一定打不好。急于求成只能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
这也是高尔夫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刻意就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做不适当的要求,是希望世界上的事按你的想法去实现。刻意只能让你感到生活一团糟。然而,你往往在不经意中,顺其自然的豁达之中,得到了一切。紧握双拳时,你抓不到东西;放开双手,你却得到了整片天空。
不论是钻研知识、学习技能还是追求成功,我们都得像第一棵树一样,逐步累积自己吸收的养分,进而培养出扎实的能力,让迈出的每一步留下的都是绝对坚实的足印。
揠苗助长的人,只会让仅有的一点儿能力过早显露,遭到他人白眼的对待;好高骛远的人,只不过有个看似比别人崇高的目标罢了,若不肯脚踏实地去做,最后只能与失败为伍。
看得远一点,跑得快一些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很多人也都想做事,但具体反映在人身上,能不能最终做成事,却表现出两种特征。一是胆量,敢说敢做,敢不敢冒风险的胆量;二是眼光,就看谁有眼光,或者叫眼光长远吧,谁想得更长远,看得更长远,谁就能生活得更好。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最后一点儿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还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人跟人的差别,就差别在这个“眼光”的视角上,有的人鼠目寸光,只会死死盯着眼前的利益;有的人海阔天空,放眼看到的,是以后的前程似锦,是外面更大的蛋糕。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对眼前的利益看得太重,抓住眼前的利益就好像抓住了永久的财富,从来不会考虑这些利益没有之后怎么办;而有远见的人,首先会考虑到怎样才能让自己眼前和以后都有所依靠。
看过一幅漫画,画的是猫头鹰将吃掉老鼠,人将杀掉猫头鹰,而老鼠在没有天敌之后,也将吃掉人们所有的谷物。人一手杀死了猫头鹰,也一手为自己准备了苦不堪言的“最后的晚餐”。这岂不是一个悲哀!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速度。”张瑞敏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答案:“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速度决定石头是否能漂起来。”
人生中犹豫和徘徊往往导致失败,而成功则在于领先一步。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老虎。A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吗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人生也是这样,没有人在为你等待,也不会有机会为你停留下来,只有与时间赛跑,那才有可能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飞在别人前面,永远比别人快一步,永远也不要停留下来,这是竞争者的心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如果成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飞,时刻准备着去飞!
有这样一个例子:
在十多年前,何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弃商从农,到高明开发绿色农业产品,把高明作为农业生物肥料和绿色农业生产的“大战场”。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等问题一定会成为出口的“瓶颈”。凭着这种超前的意识,他果断行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公司生产的有机肥料获得了成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研究何飚成功的方法,无非就是他超前的意识和超前的行动。所谓超前的意识,就是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如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其产品标准也要和世界接轨等。
因此,何飚比一般人有了超前的判断和对策。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超前的行动,超前的行动强调着一个“先”,在别人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他做到了别人前面,抢占了先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领先一步就是赢。
何飚的“金葵子”赢了,他的有机肥料得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认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他的产品适应了世界的潮流,迎合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期望,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要做到超前意识和超前行动,我们的素质需要有全面的提高,这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有着较强的敏感,体现了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有较强的整合能力。
在此基础上,要肯于决策、敢于决策,在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尽快采取行动。
文子只有中专学历,有一次他和很多大学生一起去应聘,然而面试者却要他等到最后一个才叫他进去。
文子对于这次面试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但是他仍然在大厅里等着,快过12点了,还有很多人在排队,估计还有很长时间,他看了看周围正在等着面试的人,他们饿得精神疲惫,但是又都不愿意离开,怕错过了机会。
文子心里突然想到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他到公司外面的快餐店里订做了很多盒饭,然后,运到大厅里来卖,一会儿工夫,盒饭就全部卖完了。除去成本,文子还赚了200多元钱。
到了下午5点多,应聘者都走了,只有文子是最后一个进老板办公室的。当他进入办公室里,老板面带微笑对他说:“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这是令文子没有想到的事,他没有多想便说:“我只是中专文凭啊!”
老板说:“你的精神很让我感动。今天来应聘的都是大学生,而你却能从早上8点一直坚持到下午5点,这表明你这个人很有信心。你中午能想到卖盒饭,证明你很有经济头脑,而我们公司里要的正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才。小伙子,你好好干吧!”
这个小伙子文子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超前意识,知道如何抓住合适的时机。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机遇,只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