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六个致命问题:为何我们想到了却做不到?
●为什么你思考得越来越多,做出的“有效决定”却越来越少?
●为什么你自认为能力出众,却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为什么你追求的完美状态,总是不能如约而至?
●为什么你高瞻远瞩,却拿不出一个“可行方案”?
●为什么你内心的压力越大,就越强制性地拖延?
●为什么你遇到一点小问题,都会轻易地放弃行动?
信息过载——“选择太多,我无所适从!”
我们每天都在做出大量的决定,每分每秒都在做不同的、大大小小的选择题。仅仅一个“下顿我要吃什么”的问题,我们一天要为此思考200多次;其他诸如“身上的衣服是否合适”“我要听哪首歌曲”“现在有没有好的电影或电视节目”这些琐碎的问题,我们一天也要思考500多次。你能想象吗?这些不可思议的数字甚至是你自己不曾意识到的。这项进行思考和做出最终决定的工作由大脑自主完成,它很少通报给意识,而是在后台占用了大量的大脑内存,悄无声息地工作着。
对于每日如此庞大的思考量,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解释道:“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在经过理性思考之后才做出决定,但事实上,很多决定是由直觉推动的。根据我们所知道或者所预想的情况做出决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大脑从外界自主地收集信息,对信息分类,再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信息的数量决定了大脑的思考程度,也影响着我们的行动能力。
所以,现在有一个很苦恼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信息量太大,我到底该怎么办?
思考得越多,我们需要做出的决定就越多。这会导致我们患上“决定疲劳”以及“选择障碍症”——做决定并不容易,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在选A还是选B的问题上,不管最后选了谁,证明我们的大脑在后台已经对A和B都进行了深思熟虑。久而久之,“做决定”这件事本身就耗费了人们大量的精力。
选择越多,我们就越无所适从。现实情况是,我们所面临的选择项并不仅仅局限于A和B,可能还有C、D、E、F、G等待着大脑去考虑,这比从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都更耗费心神。选项越多,大脑的工作量就越大,它会将主要的精力都用到对信息的辨识与选择上,推迟了行动的时间。
佛罗里达州的朱莉女士就深陷于信息过载的痛苦中。她说:“我从手机、电脑和五花八门的渠道获取同类信息。比如,一个‘怎样将鸡蛋做得更美味’的小问题也会有十几种答案和大量的讨论。我不确定自己在上面浪费了多少时间,有时自己确实感到选择困难,因为似乎做出任何决定都是有道理的,同时也是不完美的。”
朱莉是一个家庭主妇,她每天的工作是买菜做饭、看电视和带孩子。在现代社会这已经是比较单调的生活,信息过载的问题仍然能够渗透到这样的群体中,给她们带来困扰。有一次,朱莉为了选择从家中去附近新开业的商场的最佳路线,花了半小时研究在线地图。当她出门时,购物的好心情已经没有了。她终于选了一条最近和驾车最方便的路线,可在路上节省出来的这点时间远远比不上做选择时的浪费。
为了解决类似的苦恼,有些人和公司去寻找便捷的工具。比如,想避免信息过量带来的选择麻烦,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了(智能地图便是一例)。人们迷上了大数据,因为它用数据分析替你快速决断,节省大脑的精力。不可否认,数据让公司或者机构能够更轻松地看清全局,从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发现趋势和机遇,或者让你在不同的出行路线中快速找到效率最高的方案。但是,数据所产生的结果真的客观吗?或者说,数据本身产生的信息,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我们未必就因此提高了行动力。
在企业管理这种更注重实际情况的工作中,过度依赖数据可能无法起到比人为判断更好的效果,相反,还会因为忽略了现实情况而造成管理工作的武断。
信息过载的现象正以过快的速度席卷全球。信息量过于庞大,以至于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载能力,造成信息泛滥。这些信息被传达到人脑中,如果不经处理就盲目接受和二次传播,很容易被居心不良者利用,从而诱发故障和不良影响的产生。
合上书本想一想:我们的信息过量了吗?
●在电子化传播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很慢,远远低于信息传播的速度。
●信息供大于求,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消费、承受或者需要的信息量;
●大量无关的、冗余的数据信息严重地干扰了我们对相关的、有用信息进行组合与做出精确的选择。
从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信息就主导我们这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它在空气、电子设备上广泛地传播——这当然创造了知识共享的繁荣——但为人的行动效率增加了复杂的新问题——我们从信息的过度匮乏走进了过度繁荣,大脑的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难免眼花缭乱。
我们知道,信息过载的另一个直接作用是构成了商业的繁荣,很多著名的企业都走在了大数据应用的前沿,巧妙地利用了大数据信息来服务消费者,获得财富。比如谷歌、百度、淘宝、京东、亚马逊、支付宝等,他们的数据后台会根据人们上网产生的数据分析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的受众推荐商品或者个性化的服务。
你会发现,自己近几日浏览过的产品总会在其他网页的广告推荐面板中闪现:你昨天搜索过咖啡机,今天自己的浏览网页上就会出现诸多品牌的咖啡机、咖啡杯、咖啡豆,它们来自于不同的网购平台;你上周浏览过培训网站,想改善自己的行动力,未来的一段时期就会有各种培训机构的信息主动跳进你的视野。
大数据系统的智能推送减少了我们的选择范围,提高了我们的决策效率,看似是一件好事,然而人们却越来越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于是,一个可怕的问题产生了:需要处理的数据越多,我们的行动力就越差,甚至行动本身也让你产生了困惑。
“例如,我们可以把寻找爱情的任务交给信息与数据分析吗?”公司的课程顾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说,“也许数据分析师会告诉你根据信息的快速组合结果去和一个计算机推荐的女人结婚是可行的,但你是否愿意背叛自己的直觉,去相信数据分析在婚姻大事方面的判断?”
换言之,我们越依赖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行动力就越有问题。我们一方面因为过度依赖数据而变得更加懒惰,难以产生高效的自主行动;另一方面,我们又对信息社会充满了不信任。怎样在海量信息的干扰中实现判断与选择的高效,已经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均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业困难——“我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莫莉是洛城当地一家广告公司的行政助理,工作不累,但薪水不高。委身在这个小小的岗位上,莫莉感觉自己是大材小用。虽然她也曾数次在重要工作中表现出优秀的能力,但由于这个岗位的天然局限,即使再优秀的人才也很难大展身手。
作为一位能力出众的人才,她当然会有别的想法。比如,莫莉非常想去市场部门做推广工作,那里才是能者的舞台。为此,她不止一次地找机会向上司提出自己的申请,但每次得到的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上司似乎在对她说:“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助理,市场部不需要你。”
莫莉对此愤怒不已,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再看看比她晚一年进入公司的另一名行政部门的雇员格蕾——那个才华还不如自己的女孩竟然很快就升职了,成了行政部的副主管。看起来,格蕾不久还要高升,因为老板经常把她叫过去参加一些重要的内部会议,并征询格蕾的建议。
“再这么下去我要被人踩到烂泥里了。不行,我得想点别的出路。”莫莉想起了自己的副业,她一直在给洛杉矶的一家杂志社写文艺专栏。虽然每星期只发表短短两千字的内容,但她在推特上也有一万多名粉丝,不少人喜欢她的犀利观点。
“我的梦想不是成为一名剧作家吗?不如带着自己的那些作品去好莱坞试一试,相信一定会有大导演对我慧眼识珠的!”抱着这样的想法,莫莉昂首挺胸进入上司的办公室,辞去了行政助理的职位。她心想,我这么优秀的人才你们不重视,将来会有后悔的那一天。
接下来的几个月,莫莉忙着完善自己的剧本。虽然这部作品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写完,但她等不及了,必须立刻去好莱坞自我推荐。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极为残酷。当莫莉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几家制片公司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去找谁。没有人理她,也没有人关心她是来做什么的。在忙碌的片场和安静的办公室,人们仿佛根本没看到她,莫莉就像空气一样毫无存在感。
后来,终于有一个副导演注意到了她。副导演听说她有一部作品前来寻找投资,便叫她到休息室,为她倒上一杯咖啡,请她详细介绍一下自己的这部大作。莫莉兴奋地将手中的作品递上去,这位副导演没有翻开,只问了一句:“写完了吗?”莫莉摇摇头,然后想把剧本中精彩的片段念几段给对方听。
对方迅速站起身,说:“我没兴趣听一个还未完成结尾的故事。”
“哦,虽然尚未写结尾,但我是有能力的。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有能力的人如此不公呢?”
带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满腹抱怨,莫莉失落地回到了家中。现实与梦想的巨大差距令她备受打击。她在自己的推特上充满自嘲地写道:“人与人的人生际遇是不同的,有的人运气不错,轻轻松松一下就能成功;也有的人怀才不遇,注定一辈子只能做个小小的职员。”
你是不是也像莫莉一样,感觉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却遇不到伯乐?还总是抱怨老板看不到自己的潜力,忽视自己的能力?升职、加薪永远与自己擦身而过,是你运气太差、生不逢时?
“我很有本事,可无人赏识!”
“我有好计划,有干劲,为什么老板不让我升职?”
生活中总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但是没有人重用,明明满腹才华别人却看不到,于是给自己戴上了一顶“怀才不遇”的帽子——我是有能力的,你不用我是你的错,是这个社会和公司环境的问题。因为这样便可以降低自己的无能感,使自己从毫无建树的失败深渊里得到解脱,顺便还把自己行动力差的责任推给了别人。
2015年,我们曾经针对职场人士对于“怀才不遇”的看法做了一次网络调查。我们委托上海的人力资源机构发出邮件问卷,得出的反馈令人讶异。在接近600名参与调查的人员中,认为自己一直怀才不遇的人高达42%,有过怀才不遇感觉的人达到35%,只有23%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人的比例那么高,难道真的是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士缺乏识别人才的眼光吗?显然不是,问题并不出在别人身上,而是你自己的原因。
“怀才不遇的人”在行动中体现出了极为低效的特征:
1.想法多,但做得少。(希望别人给他准备好行动条件,自己却不去创造)
2.稍遇挫折就抱怨。(不能容忍外界的一丝不公,不愿意自己解决问题)
3.协同能力弱。(充满自负地看待同事,认为别人不配与自己共事)
4.人际关系差,与上司矛盾重重。(怀才不遇的人总是用鄙视的心态看待上司,他们认为坐在那个位置的人应该是自己:“他有何德何能?”)
这不是一个新现象,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存在怀才不遇的问题,即便他真的有能力,也只是因为自己的某些问题而未能正确地展示出来,所以始终找不到适合他的工作。如果他摆正心态,那么金子总会发光,是千里马也早晚会遇到伯乐。就像莫莉,如果她还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只能说明她还需要耐心地等一等,并且要用优秀的成绩证明自己。
对有才华的人来说,就算上司现在可以忽略你的才能,但只要你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表现——用高效的行动和意志力去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他总会有看在眼里的那一天。我们的才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别人可以忽视,却不能消灭它。如果你因为一个人的不重视就放弃自己的才能,放弃继续行动,说明你还不够成熟。到最后,你可能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的人那么多,说明这个现象在职场中很普遍。既然人们大都存在这种问题,那么你又有什么可委屈的呢?这说明不仅机遇是公平的,问题也很公平。你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不是你一个人遭遇了“不公”的待遇,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很有可能别人比你更有能力、有才华,别人都能静下心用行动证明,用结果说话,那你为什么不能呢?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遭遇“不遇”的情况时,不要抱怨,也不要觉得不公平,而是反省自己的行动力。怀才不遇其实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意志力的考验,这个过程对人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你表现得越有耐心,越沉得住气,你以后就越能堪当大任。现在就要开始消除没有意义的坏情绪,思考接下来应该怎样拿出有说服力的成果,这是最简单同时也最有效的方法。
完美主义——“我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还有许多人是显性或隐性的完美主义者。在他们的脑海中存在一个完美主义模型:“我必须做好某件事,并且我要按照某种步骤完成它。”这种强迫症式的表现会让一个人严格地要求自己,甚至到了无比苛刻的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容易走极端:要么一点不做,要么全部做好。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极高,对任何环节都存在不容一点瑕疵的完美理念。10年前,当我刚认识公司副总裁王小莱时,他身上的一些完美主义情结便让我们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从那时起,我就有了针对这种心理来制订一个针对性的行动课程的想法。
王小莱到洛杉矶之前,在国内已经是一家著名传媒公司的创意总监,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他对待工作的标准十分严苛,对每一个方案的讨论和审核,都设置了十分严厉的考核条款。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达不到要求,他便拒绝批准该方案。加入公司后与员工的第一次见面,他就用一段简短的话让人们领略了这种乔布斯式的作风:
“大家早上好,很荣幸一起共事。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你们都会发现自己面临一个问题,要么提供最好的方案,要么收拾东西走人。”
我找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副总裁。他的眼睛里不揉沙子。这是很好的品格,但对一家刚成立不久的成长型公司来说,也许速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都想追求最完美的方案,但市场有时候并不允许。后来,在几个项目的方案制订中,我和王小莱几经战斗,努力说服他接受我“行动至上”的理念。方案不完美,可以边做边改。如果行动太慢,机会可能就失去了。
在洛杉矶市政广告的项目竞标中,策划团队用7天时间拿出了初步方案,此时距离报送方案的截止时间不足40小时。竞争对手十分强大,有奥美、罗斯福和西部广告,他们的资产超过我们100倍,人才济济,创意能力优秀。因此我的态度是,和这种级别的对手竞争,拼方案的完美度没有胜算,只有拼速度和价格——要有更快的执行速度和更低的价格,才有可能拿下这个项目。
基于此,我倾向于首先通过方案然后第一个报给市政部门,但卡在了王小莱那里。他希望再拿出20小时修改:“如果方案不够出色,我们速度再快也有可能被第一个刷掉。”是这个道理,但速度太慢的结果是失败的机会更大。“我们要与完美作战,直到打败它。”我说,“少数情况下,完美是高贵的德操,但大多数情况,不完美才是决定人生的要素。”
从傍晚6点到深夜2点,我、王小莱、史密斯和策划团队的几名骨干待在公司的会议室里争执不下。不足30平方米的会议室弥漫着烟雾,我们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从希望说服里对手,到最后口干舌燥沉默不语。按照计划,第二天下午3点前就应提交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坚持修改到最完善的程度,还是先提交上去,视客户的态度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决定性的时刻出现在2点1刻。王小莱突然长叹一口气,狠狠地抽了一口烟:“好吧,我同意这个方案,希望我们好运。”大家都像卸掉了一块大石头,全身轻松。我想,能让一位业绩一直十分优秀的完美主义者妥协一次,真不容易!事实也证明,这次妥协是正确的,我们的方案虽尚不完美,但高效的执行周期和较低的价格马上打动了洛城市政部门。其他公司的计划周期是8个月,我们是4个月,并且第一个提交了方案,展示了公司的诚意。
“恭喜你们!”市政部门的负责人梅林塞斯打来电话说。
一次完美的行动必须是直线吗?答案是NO!
虽然完成一个目标最完美的方式就是走直线,一次性地把它做好,但现实不会给我们这么便利的条件。实际上,我们的行动经常需要绕来绕去,中间经历许多曲折。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实现完美,也有可能无法做到完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尽快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追求结果的完美,而不是一切都设计好了再迈出步伐。
完美主义的致命特征:一旦受挫,立刻放弃!
当你极度追求完美,“恐惧”便常驻心中。这体现在你害怕挫折,十分恐惧失败——只要有一点点风吹草动或失败的可能,你都有可能终止行动,停下来继续“设想”。只有在设想和计划中,你才能与可能的失败保持距离,来安抚自己紧张的心理。
具体体现在:
●为了防止失败,便追求计划的完美,希望把计划制订得再好一些,等所有的细节都确认没有问题时,才会行动;
●一旦遇到挫折,打乱了既定计划,就触犯了完美主义者的禁区,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因此就会停止行动,放弃计划;
●如果令他不满意的因素过多,行动总是不顺利,他会在未来的相似环境中拒绝行动,将计划无限期拖延。
这是一种灾难。拖延和完美主义总是互相伴随的,根源便是对失败深深的恐惧和对完美的不切实际的追求。对完美主义者而言,让他放弃完美就等于“杀了他”。想让自己疯狂行动起来?除非他自己下定决心,否则没有人能够真正改变他。“拥有改变的决心”是他在行动课程中需要完成的第一项工作。
不懂规划——“我不知道怎样把想法变成可行的方案!”
疯狂行动课开展至今,在我接触过的缺乏行动力的人中,许多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走一步算一步,对目标缺乏规划。这导致了今天还干劲十足、明天就偃旗息鼓的现象。缺乏规划就会让人不清楚前面的行动步骤,并对任何短暂的停滞都会感到忧虑。想法可能是好的,却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案。大部分人都虎头蛇尾,无法将计划贯彻下去。
有一位建筑专业的大学生小宋到美国留学,准备学成之后回国就业,但才来了一年半就对我说:“虽然我现在正读这个专业,但是我真的很讨厌将来的工作。一想到以后要长期在外地奔波,我心里就很不痛快。我认识几个建筑专业毕业的学长。他们在外地施工,要一个月我才能回一次家,可我向往的生活是每天都能回家啊!而且工资低,工作辛苦,我现在想放弃建筑这条路,但又不知道之后该做什么。我性格比较内向,做销售肯定不合适,学历也不高,不管做什么都得从底层干起。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了。”
小宋对未来无疑是充满希望的,他希望学有所用。同时又对明天的工作未做清晰的规划:我学的东西其真正价值是什么?我该如何把才能转化为人生的收益?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当他把眼睛看向别处,希望有更好的选择时,现实令他失望:不管做什么,他都在潜意识中感觉自己不太适合。
“想法太多”也是问题:因为想法太多的人往往不懂规划!
在内心的彷徨中,小宋耽误了半年时间,学业有所荒废。不少人都经历过这个时期——有太多的想法在脑海中回荡,每天都在左右手互搏:“我做A还是做B? ”想来想去,又可能发现无论哪个方向都是错误的,因为他拿不出详细的规划与合理的方案。想法越多,规划能力就越差。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实。
当你好高骛远时,知道“成功的方案”离你有多远吗?
后来我和小宋进行了一次谈话:
“告诉我,你高中时的事业目标是什么?”
“成为一名伟大的建筑设计师。”
“大学时呢?”
“建筑设计师。”
“现在呢?”
小宋这时语塞了。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停了大概10秒钟,肯定地告诉我:“还是建筑设计师,其实我内心是向往这份工作的,这是我年少时就制定的梦想。”
于是我告诉他:“问题非常简单,当你好高骛远时,你的目标并没有改变,但你只盯着最终的结果,却忽视了为实现这个结果做点什么。假如你总是希望还未行动上帝就将美好的结果送到手上,自己却什么都不用做,那么你永远都会是现在的状态,在迷茫中抱怨下去,直到被你的学长和同学远远地甩在身后。”
与其审视自己的目标是否合理,不如赶紧进入“制订行动方案”的状态。行动力是规划出来的,做好了规划,然后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实施。让我们感到可惜的是,很多年轻人都精于设计目标,却不擅长制订一份可行的行动方案。
拖延懒惰——“我爱找不行动的借口!”
当我们能够下定决心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将自己的憧憬、理想和计划加以执行时,当我们可以正视自身的种种问题并愿意改正和付出实际的努力时,生活和事业都将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在做好一份热血沸腾的计划后,并未坚定不移地去执行,而是继续居家思考,给自己制造各种不行动的借口。
2011年9月份,公司的行政部门招聘了一位新的助理安婕,负责行政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协调工作。安婕在面试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工作能力打动了行政主管。行政主管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面试,让安婕次日上午就来上班。然而一周后,行政主管就对这个决定后悔不已,安婕在具体的工作中无比拖延的作风和优秀的创造头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是我见过的最拖沓的员工,以至于我戏谑地称呼她为“开机长达180分钟的电脑”。
安婕不但有严重的拖延症,而且是找借口的大师。在做好一份文案后,她就扔到桌上的某个地方。不管这项工作有多着急,没人催促的话,至少三天内她不会再看它一眼。当同事对她迟缓的行动表示不满时,她总会随口说:
“我以为你们已经做完了。”
“呀,我正忙别的事。”
“也许你该提醒我一下,否则我怎么记得呢?”
“是我忘了吗,不是吧?”
“对不起,昨天身体不舒服。”
……
或许安婕应该在公司的秘密角落开一个培训班,专门教授其他懒惰的员工用美妙的借口说服自己心安理得地保持原状。幸运的是,行政主管不到一周就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把安婕叫过去谈话。随后不到两天,她就被辞退了。
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说:“如果说有什么是令我们的潜意识感到兴奋的,那就是无条件的、强制性的懒惰。”拖延会在潜意识中创造一个隐秘的舒适区,把我们的精神焦点拉到这儿储存起来。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在拼命地高喊:“快点行动,不要停下来,快把事情干完!”另一个却悠闲自得地躺在舒适区,也在大声地发表观点:“不要动,这样什么都不做的状态是最好的,你不觉得没有压力的状态很舒服吗?”两个在你的潜意识中殊死地搏斗着,唯独身体一动不动。
拖延是行动的毒药,也是成功者的雷区
马云曾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警告阿里人:“如果你们觉得阿里巴巴可以停下来歇口气了,我们就进入了危险的雷区。”马云对于一些阿里人拖延的作风十分不满。他认为有些人丧失了当年的战斗精神。拖延不仅是行动的毒药,同时也会让成功者遭遇“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风险。一份再好的计划,只要不能及时付诸实施,它都会在你意料不到时突然变得一文不值。
战胜拖延不仅需要行动起来,更需要让潜意识接受新的命令
潜意识是我们身体的真正控制者,它接受命令并发出命令,协同身体和思考贯彻我们大脑的终极意志。这意味着,拖延和懒惰——尽管是我们不情愿的——也是我们自己对潜意识发出的命令,它丝毫不打折扣地予以执行。
所以,许多人创造的战胜拖延症的理论和方法之所以不起作用,就是因为他们只是用“对行动的强调”来与大脑深处的命令对抗,即便暂时有一定的效果,这样的思路也无法保证可以长期执行下去。真正有效的做法必须是把潜意识作为改造的战场,我将在本书中结合实例给出一些建议。
心理脆弱——“遇到困难我轻易放弃!”
随着社会压力的逐年递增,人们的心理防线变得越来越容易被摧毁,对抗挫折的能力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用史密斯的话说:“每间办公室、每条街道的下面都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到处都硝烟弥漫,一点小问题都可以引发一场大战。”有些心理过于脆弱者,遇到一些很容易解决的困难不是想办法去处理问题,而是直接放弃。
最典型的例子是:许多年轻人在遭遇情感和工作危机时经常陷入情绪的低谷,许久走不出来,并且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一旦学业、就业或者感情受挫,有些人自暴自弃,有些人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我们在网络上随意地搜索一下“青少年自杀”,都会出现几千万条相关信息。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青少年自杀死亡的案例甚至已经超过了车祸和疾病。
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责骂了几句,就喝农药自杀;
因为与同学发生争执就去跳楼;
因为工作不理想就得过且过,浑浑噩噩,不去努力;
因为上司训斥了几句就递上辞职书,摔门而去;
因为生意失败就破罐子破摔,推卸责任;
……
极端的处事方式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人们身上,既令人惋惜又令人痛心。这正是缺乏行动力和优秀心理素质的体现——当问题发生时,不去思考如何解决,而是十分轻易地就放弃了挑战困难的机会,把责任推卸给客观因素。
里恩医生长期关注年轻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在洛杉矶东部开设了一家心理诊所,这两年来一直为我的机构提供课程咨询与顾问服务。在谈到愈演愈烈的自杀现象时,他对我说:“很多年轻人非常脆弱,尤其是在面对误解和委屈的时候,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时,人们就会夸大困难,并为自己制造虚幻的正义感来摆脱责任:“我已经努力过了,不是我的错。”杭州有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吕,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本地一所知名的大学。他在大学时的成绩也十分优秀,是父母和亲人眼中的骄傲。但大学毕业后,小吕却发现社会上真实的就业情况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不仅好工作难找,就连一些收入较低的工作竞争也很激烈。小吕的斗志一落千丈。他花了半年时间四处投递简历,未能进入理想中的行业和公司,只好委屈自己来到一家普通的贸易公司当一名业务员。
他在公司的表现并不能让领导满意:一是专业不对口。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小吕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做一名软件工程师,现在却要每天背着一摞厚厚的商业材料和产品数据去跑业务。二是性格内向,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差。小吕从小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偶尔与人交流也是直来直去。这是营销行业的大忌,小吕因此在客户眼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小吕工作两个月后,仍没有改善的迹象。上司很生气,把他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说:
“小吕啊,我知道你过去的人生目标是做一名出色的软件工程师。但现在到了一个新环境,就得想办法适应,拿出行动来解决这些困难,争取掌握公司需要的工作技能。不管你将来做什么,这些技能对你来说都是一笔财富。你明白吗?”
上司的忠告很实在,的确在为小吕的未来着想。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沟通能力都没有,未来又怎么去从事更好的工作呢?此时小吕最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虚心接受上司的批评,汲取教训,总结自己当前的问题,制订一份改进计划,然后努力去战胜这些困难。如果他能掌握营销的技能,就等于成了一名跨行业的人才,未来有了去科技类公司工作的机会,因为他的竞争力会比其他人更强。
不过,小吕没有领会上司的苦心。他情绪低落地走出办公室,当天中午便自己收拾东西离开了公司。他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关掉手机,跑到网吧上网,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父母早就严阵以待,因为小吕从公司不辞而别后,上司几次电话都打不通,十分担心,便急忙通知了他的家人。小吕刚进家门,就又挨了父母的一顿责骂,认为他毫无上进心。
小吕委屈地说了一句:“好吧,全怪我。”他和父母大吵一架,跑出了家门。当天傍晚,他跳河自杀。幸亏附近正好有一群自行车俱乐部的车手骑车经过,把他救了上来。他在跳河前还在岸上留了一封遗书:“活着太辛苦了,这么多不如意!我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小吕的案例在年轻群体中很具有代表性。从2010年开始,我便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案例,至今机构已经积累了超过3万件类似的全球案例,其中国内超过了一半。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点:大学时的学习成绩很好,被父母寄予厚望,他们自己对未来、对环境的期待就会很高。于是,当他们遇到挫折和不如意时,就会感觉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然后便容易放弃努力,终止行动,退回到自己的“安全屋”,拒绝交流。这就是小吕听不进上司劝告的心理根源,表面看是行动力的问题,其实是心理脆弱与人格不完整的表现。
在海量案例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一个自测公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此公式,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测试自己的“心理脆弱度”:
心理脆弱度=(压力+剥削+个人因素)/(支持+信心+应对技能)
在这个自测公式中,“心理脆弱度”作为一个反映人的心理能力和抗压强度的系数,不是永恒的常量,而是由诸多的因素决定,它是动态变化的数字,并且受到人的主观作为的左右。
压力:我们日常指承受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压力,包括由自己和其他人创造的一切导致情绪变动的压力。
剥削:即社会、环境、工作对我们造成的财务、精力和其他方面的压迫。财务危机,失业和过劳工作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压迫越强,数值越高。
个人因素:个人对于压力的敏感性和对于剥削的不适应度,越敏感和越不适应,数值越高。
支持:我们可以从同事、亲人及其他地方获得精神和物质支持的程度。
信心:我们从小到大建立起来的针对各种问题的信心和挑战困难的主动性。
应对技能:我们从自己的经历和周围环境学到的处理压力的各种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